陆逊为何最后与孙权反目?

作者&投稿:魏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提到陆逊,跃然呈现在大多数人脑海中的,是一个守国抗御外侮的军事奇才形象,然其治国才能多屈就在其军事成就的光芒之下。

陆逊在历史上众多名丞相中可谓是最不起眼,但是爱他的人总会记得,他曾经福佑了过的土地上,受过他恩惠的人都会记得。

从二十来岁开始扫平山越,陆逊力主给江东百姓一个良好的生活发展环境,与北伐前的诸葛亮治蜀异曲同工,真应该叹息,江东朝中制肘太多,陆逊不仅很多策略没能贯彻实施,连他自己在做了仅仅一年宰相后就悲惨的离开了人世。

再读了一下陆逊传,静心的阅读曾经不耐烦跳跃的奏章谏言,透过例行公事的陈词和五色迷目的修辞,逐渐看到了另一个陆逊,一个朴实的治国者。

一、

陆逊多次表明,民是国之根本,以此段话最有代表性“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故为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若不受利,而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是以诗叹‘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乞垂圣恩,宁济百姓,数年之间,国用少丰,然后更图。”

陆逊注重农业,且不拘于书面,他曾经担任过屯田的官员,券督农桑。成绩突出。在重视农业的同时,陆逊反对轻易动干戈。很多人看到他非凡的战绩,可是又多少人计算过,他阻止过或试图阻止过的战争有多少次?

二、

孙权遣师征讨夷州,说白了这是一次孙权的对外扩张。陆逊反对这个计划,提出如下理由:地远偏险,水土不服,况且得到了没开化的土人作用不大。陆逊劝孙权珍惜民力,发展农桑“臣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租赋,众克在和,义以劝勇,则河渭可平,九有一统矣。”孙权不听,结果无功而返。

三、

辽东的公孙渊主动进贡东吴以示效忠。一心扩张势力的孙权欣然同意,后公孙渊背盟杀害吴使,孙权暴跳如雷,待要举兵讨伐。陆逊力谏,长途路险,且有魏蜀虎视,讨伐不利。孙权这才作罢。

陆逊的那番谏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他要顾及孙权君主的面子和情感,为他兜转圆场,将所有责任推到公孙渊身上,另一方面,又要在不伤害孙权自尊心的前提下,令其知晓讨伐公孙渊的决定并不可行。陆逊在严厉斥责了公孙渊一番后,估摸到孙权消了气,随后又大赞孙权“神武之姿,诞膺期运”并把赤壁,荆州,夷陵的辉煌战史吹了一通,孙权心情越发显得舒坦。

陆逊见火候到了,话语委婉的转折,暗示远征的诸多不利,温言规劝孙权莫因小不忍而乱大谋。一句一句娓娓道来,看似细水长流的自如,实则是煞费苦心的绸缪,其中饱含的深情与担忧,孙权自然心知肚明,于是就坡打滚,收回成命。陆逊此举,一方面表明孙吴不是那么懦弱任人欺负的,一方面避免了劳师动众,最后还可以将冷静理智,从谏如流的美誉加诸孙权。一举三得。

我常常想,面对盛怒的孙权,若是陆逊当时选择了沉默,白帝城托孤的一幕会否将在吴宫上演,那么陆逊的悲剧宿命是否有可能改写?不过,孙权也有可能悬崖勒马就是了。

四、

吴国在与曹休交战的时候,吴国大将朱桓曾经提出一个很有大胆而很具诱惑力的建议:“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

孙权极为心动,却因陆逊的否定而作罢。陆逊作战点到为止的风格,也许有人会看成一种保守甚至画地。其实是一种量力而行,君子不涉险。所以可以保持不败。加上吴国赋税刑法较重,穷兵黩武只会增加百姓的负担,失去民众基础,即便一时获胜,何以能长久?

由此看来,陆逊不单纯是个军事家,他更富有远见的将经济,民心和军事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国用少丰,然后更图。”。后来的丞相诸葛恪急于北伐,结果一溃千里,连累自身迅速垮台,或多或少缺乏了陆逊的这种远见。

即使是陆逊一举成名的夷陵之战,陆逊对兵败撤退到白帝城刘备并没有穷追猛打。当时陆逊是用担心曹丕蹑后作为不出兵的理由,但是联系上陆逊的民本思想和其他战役作风,就可以感觉到:曹丕,不过是部分的理由。

乃至孙权北伐,陆逊和诸葛瑾奉命攻襄阳,厚待俘虏民众,体贴入微,尽量将战争的伤害程度减小到最低。

陆逊个人一生也严守君子的准则,不徇私,不贪功,不敛财,待人处事厚重,但于原则绝无逢场。

他不会懂,正是他对原则的坚持,令他日后与孙权的君臣意见在歧路越走越远,直至悲剧散场。当然,错在对方。




陆逊和东吴之间与血海深仇 陆逊最后为什么辅佐孙权
陆逊作为吴国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为众人所知,但其实在他背后还隐藏着一段不那么广为人知的故事。其实孙策便是陆逊的杀父凶手。那既然陆逊与吴国之间有着如此的血海深仇,为何最后还是选择了辅佐孙权呢?这背后一定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01杀父之仇 公元195年到200年,孙策意气风发,率领着自己的大军,...

为什么说陆逊的一生,是为孙权而生也为孙权而死呢?
当刘备听细作报说东吴以陆逊为大都督和自己对抗,就向身边人打听陆逊,马良说:“逊虽东吴一书生,然年幼多才,深有谋略。”马良的这一番介绍,将刘备引入了歧途。久经沙场的刘备以为陆逊真的只是一个年轻书生,他认为陆逊再有谋略,最多也不过是个优秀毕业生而已。因此刘备非常轻蔑地说:“朕用兵老矣...

为了东吴忍辱负重的陆逊,为何会被孙权逼死?
这也为后来孙权逼死陆逊埋下了伏笔。并且陆逊原本是江东的一个大家族的子孙,后来孙策统一江东的时候,曾经和陆逊家族发生过一场战争,陆逊的祖父,就是时代孙权哥哥孙策的手中,其实这也是孙权心中的一个梗,孙权一直担心陆逊会因为之前的事造反,再加上陆逊不知收敛,所以最后孙权才会想要杀死陆逊。

刘备为什么与孙权反目
其实从史学的角度来分析,刘备借荆州不还本身就是理亏,孙权夺回了荆州,无可厚非,而夺荆州对于荆州守将来说,战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仅仅是看刘关是结义兄弟,那么刘备倾国之兵攻打东吴,就证明他是一个不合格的统治者,所以,刘备与孙权反目最大原因还是荆州的归属问题,荆州在刘备的一统天下...

孙权为何要逼死陆逊?
而在曹魏,显然,最后曹魏宗亲的力量不是士族司马家的力量,最后导致司马代魏,建立了晋朝。而在江东,同样出现了权臣,出现了权臣诸葛恪,孙家宗室孙琳,孙峻,导致孙权的幼子孙亮被废除。江东有四大家,分别顾陆朱张,这里面的陆自然是陆逊家,而孙策还杀过陆逊的叔祖,当然孙策的女儿还嫁给了陆逊。江...

陆逊是东吴的常胜将军,为何最后被小人害死了呢?
孙权晚年,东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为了谋取父亲的大统而展开了明争暗斗,陆逊也被卷入其中。孙权以为以陆逊的能力和势力,他站在哪一方哪一方必然会胜出,因此陆逊是个极大的威胁。再加上陆逊本就是孙策的女婿,来日帮助孙策的儿子夺回属于孙策一脉的霸权也不是不可能,因此孙权对陆逊起了杀心。最后,...

孙权放下尊严,想与关羽结为亲家,为何反遭到了关羽的辱骂?
后来,秦国逐渐强大了,秦穆公扶持夷吾、重耳,你以为他是为了晋国好,他不过是为了能有机会参与和控制晋国政事。因此,重耳才过世,秦穆公便出兵郑国,迫不及待东征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要是联姻能搞定双边关系,汉武帝也不用北伐了。因此,即便孙权和关羽联姻,两人不可能因为这,而抛弃国家利益。

陆抗与孙权有着杀父之仇,那他为何没有叛出东吴?
然而孙和与陆逊的族子陆胤交好,在孙和得知孙权有意让鲁王孙霸成为太子后,他让陆胤请陆逊上疏表谏,陆逊因此站在了孙和这边。正因为陆逊位高权重,却在立嗣的问题上站了队,因此孙权对陆逊十分愤怒,而且孙权还派使者几次前去责问陆逊,导致陆逊最终气愤而死。让人不解的是,在陆逊被孙权气死后,陆...

陆逊吴国立下大功劳的大将军,为何最后却被逼死呢?
可以说陆逊是个全能型的人才不但在军事才能上用兵如神就是在治理国家上也是让人刮目相看那么就是这样一个天纵奇才,为何最后却被逼死了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一;桀骜不驯功高震主 按理说陆逊应该是一个聪明的人几乎是凭他一人之力挽救了东吴,那么这个时候他也就应该感觉到危险因为功高震主始终是...

孙权为何为了一个荆州要与刘备反面、难道他们不怕打起来就便宜了曹操吗...
拿下荆州对于孙权集团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使孙权的势力从江南向长江上游伸展,同时也可以解除上游对孙权的威胁。孙权曾派人屡次索要荆州,刘备拒不归还,这使得两家的关系急剧恶化;但是东吴大都督鲁肃是主张维护孙刘联盟的,而且鲁肃在前线和关羽两军相对的时候,做了很多的工作,不希望两家翻脸。同时远...

杨浦区18584818384: 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
费谈复方: 陆逊是跟随孙权时间较久、功劳很大的大臣,孙权早时把孙策之女嫁给了陆逊.吕蒙死后,陆逊成为抗拒魏、蜀二国的主要支柱.但孙权对陆逊的重用,主要在军事方面,始终没有交给陆逊军政大权.最后权令逊代顾雍为丞相时,虽口头上说:...

杨浦区18584818384: 陆逊晚年被冷落并被气死的真正原因是 -
费谈复方: 说他是因为卷入孙权儿子的太子之争而死,不全面. 1.孙权设的丞相,只是希望这个丞相按他的意思办事,决不希望这个丞相像诸葛亮那样强势能干.而陆哥的名声,能力太强,让权爷不爽. 2.陆逊是江东名族出身,能力强,办...

杨浦区18584818384: 孙权如何逼死陆逊的? -
费谈复方: 陆逊较为特殊,虽然“世江东大族”的他却从小丧失双亲,从小便寄居在从祖陆康家中,后又过早的“为之纲纪门户”,更为要命的是,自己所仕的主人居然是当年围攻庐江的孙家,这一切的经历无不成为笼罩在他心头的阴影,知道这一点,他少年老成、沉默谨慎的性格也就不难理解了,正是如此,使得陆逊迎合孙权的意愿了,如果说转换对刘立场的根源是对天下脉搏的把握的话,那么其催化剂(迅捷的速度)则无疑是出于迎合孙权的结果.所以后来陆逊一旦与孙权有了分歧(关于立嗣问题),孙权立即就罢免了陆逊的丞相,并“使责让逊”,以至于陆逊很快就“愤恚致卒”.

杨浦区18584818384: 有谁知道历史上东吴陆逊是怎么死的吗? -
费谈复方: 东吴孙权称帝后期,孙权与东吴重臣陆逊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最后基于陆逊是“世江东大族”,以及为身后之计,恐嗣主驾驭不了陆逊等因素考虑,有计划地剪除陆逊亲党,如相继流放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诛死“数与逊交书”的吾粲,最后再“累遣中使责让逊”,以至于“逊愤恚致卒”,逼死了陆逊.(见《陆逊传》)

杨浦区18584818384: 东吴君主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是什么 -
费谈复方: 陆逊晚年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葬于苏州. 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陆逊站在太子一边.孙权听信谗言,遂有废黜太子之意.孙权既不许陆逊还都,又以亲附太子的罪名处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等流徙.太傅吾粲因几次与陆逊通信,竟被下狱处死.孙权还多次派中使前去责骂陆逊,陆逊忧伤过度,于赤乌八年(245年)二月含恨而亡,终年六十三岁.

杨浦区18584818384: 东吴四英杰之一的陆逊为什么得不到孙权的信任?
费谈复方: 最近在翻阅《三国志·吴书》时,无意之中发现陈寿对周瑜鲁肃吕蒙等人只草草做了个合传,却浓墨重笔的替陆逊单独做传.作为一名出色的史学家,陈寿是没有偏爱的,...

杨浦区18584818384: 历史陆逊之死为什么如此奇怪? -
费谈复方: 孙家是外来士族,所以打击本土士族是很正常的,蜀国也是一样的做法嘛.陆逊有才学,有声望,有权力,而且陆家和孙家可以有仇的,再者,陆逊卷入了孙权继承人之间的斗争,这也是招嫉的,所以,陆逊不死不足以安孙权的心.至于陆逊的儿子,没他老爸那么厉害,没那么好的才学,没那么高的声望,给他个高位也翻不了天的.而且,还可以缓和一下矛盾嘛.虽然打击本土士族是必须的,但不能逼的太过分,要打一下,再给个糖吃,稳定是最重要的,要在稳定中削弱本土士族的力量.至于陆逊的儿子是不是嫉恨,孙权是不会在乎的,也不怕他嫉恨,孙权可是个厉害角色.

杨浦区18584818384: 三国演义里陆逊是怎么死的 -
费谈复方: 陆逊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因愤怒不平而终. 具体经过: 孙权孙和父子关系恶化后,孙和的役使曾藏于孙权的床下,监听到孙权和杨竺谈论想以孙霸为储之事.孙和恐惧,于是秘密召见亲信陆胤,请他乘到武昌的机会请族父陆逊为自己出面申...

杨浦区18584818384: 陆逊是怎么样死的呢? -
费谈复方: 表面是卷入太子和鲁王的王储之争,实际上是孙权忌惮陆逊,怕后来的君主驾御不了他,其次是借此打击江东士族,两党之争的结果,太子被废,鲁王被杀,被处斩或流放的有关人等都是江东士族,象诸葛恪....之类卷入两党之争的非江东士族的反而升官或无事,陆逊向孙权进言,都被孙权责备,最后也算了含怨而死的....

杨浦区18584818384: 东吴的陆逊为何会投效孙权 -
费谈复方: 陆康是病死的. 陆逊家世为为江东大族.其祖父陆纤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十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后因袁术与陆康不和,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陆康病死.在此之前陆康已将陆逊与亲属送往江东.陆康子陆绩尚幼,所以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便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