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秘书称谓有哪些?

作者&投稿:悟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秘书称谓有哪些?~

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9)举:提升官职,对无官认识的提拔。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即“太守”,又称“知州”。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编辑本段]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
  尹 史 卿 宰 尉 令 丞

  卿士 太史 左史 右史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职方

  太师 太傅 大保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宰 少宰 六卿

  封人 工正 相国 庶长 令尹 柱国 公主 驸马 三公

  丞相 宰相 御史 太尉 九卿 太仆 廷尉 宗正 少府

  将军 洗马 大夫 博士 郎中 侍郎 中郎 议郎 令史

  尚书 六曹 合阁 仆射 侍中 内史 刺史 州牧 别驾

  主薄 郡守 太守 长史 从事 督邮 县令 县尉 三老

  亭长 列侯 主事 三省 行台 都督 录事 护军 可汗

  六部 三馆 学士 总管 元帅 留守 判官 巡检 提刑

  提辖 通判 孔目 押司 大人 内阁 厂卫 太监 都司

  知府 亲王 总督 巡抚 监司 州判 知县 提督 总兵

  参将 散官 流内 流外 贝勒

  大良造 左丞相 右丞相 大司徒 大司空 御史台

  大司马 郎中令 大司农 大将军 执金吾 中郎将

  尚书省 尚书令 结事中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关内侯 中书省 中书令 门下省 秘书省 枢密使

  员外郎 著作郎 国子监 节度使 招讨使 都点检

  观察使 按察使 衍圣公 大学土 宣政院 集贤院

  军机处 翰林院 钦天监 内务府 布政使 未入流

  税务司 资政院 咨议局 国务院 枢密院

  三闾大夫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将作大匠 谏议大夫

  光禄大夫 绣衣直指 监察御史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翰林学土 中书舍人 都指挥使 钦差大臣 牛录额真

  参赞大臣 总税务司 海军衙门

  典农中郎将 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通商大臣

古代秘书官制简介
  主书:战国时魏国为国君保各种文字资料的人员。

  御史大夫:秦朝时负责监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时,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丞相缺位时,往往由御史大夫递补。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再负责文书工作。

  令史:汉代郎以下负责文书工作的官职。分:兰台令史、尚书令史。隋:唐以后,令史变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级事务员的称谓。

  宰相:封建时代“宰相为君主之幕僚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谏议大夫:西汉时称秘书工作人员的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隋、唐时录属于门下省,职责是侍从和规谏。宋代设谏院,辽金沿置,明代废除。

  黄门侍郎:西汉时在宫内内服务的郎官。东汉时黄门侍郎为专职,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南朝以后黄门侍郎负责掌管机密文件。

  左右曹:汉代处理皇帝文书的官职。这种官职不是专职,而是加职。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处理皇帝的文书。

  译官令 九译令:汉代设置的翻译官,负责翻译异国来信之语言。相当于当代的外文秘书。

  符宝郎:东汉时掌管天子印玺及符节的官。

  御史中丞:汉代御史大夫的下属官员,负责中央馆、图书馆,处理直达君主的一切奏章,监督在外行使巡察权的各部刺史等。汉以后御史中丞为御史的长官,与司隶校尉国为最有权威的督察官。

  从事:汉代刺史的佐吏,如别驾、治中、主簿等都为从事。当时各郡国也有从事。

  书佐:汉代主管文书的小吏。像功曹书佐、典郡书佐等,负责起草和缮写文书。

  尚书:尚书是主管文书的意思。汉代在宫廷中主管文书的官称为尚书。

  二千石曹尚书:汉代郡国守相的官傣为二千石,古习惯上称地方行政长官为二千石。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郡国守相文书的尚书被称为二千石曹尚书。

  三公曹尚书: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三公职掌的文书的尚书被乐为三公尚书。

  尚书令:尚书的主管为尚书令。隋、唐时逐渐形成以尚书为尚书省长官的制度,这样尚书令就不是主管文书的官,而是中央行政监督各部门的最高首长。

  丞相:秦、汉时期定的制度。以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重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明初亦说左右丞相,不久即废,此后不再有丞相之名。

  中书令:汉武帝时以宦官充任,职掌传宣诏令。曹丕即位后设中书监及中书令,监令同等,其权任相当于宰相,习惯上监在令前。隋、唐以后,中书监废止,只存中书令。

  中书监:魏时曹丕即位后所设,与中书令同等权位。

  中书省:魏晋以后,尚书令之权被中书监、中书令所代,开始以中书省为中央总机构。至梁、陈时,中书省内部事务官中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

  中书舍人:唐、宋时中书舍人是相当尊贵的官职。明代设中书科中书舍人,仅掌书写诰敕等事,官阶从七品。开始名为中书省直省舍人,后固中书省废而改称中书科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不为人重视,仅作为外观装点而已。其中有以工书得名实际担任缮写者,清仍其制,一般称中书科中书,是无是轻者之官。

  秘书令:汉末曹操为魏王,初置秘书令,掌机要文书。曹丕即位后,改为中书监和中书令。

  等级与管理权限: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丞相(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编辑本段]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1、太史令
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
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称太史局,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五代同。
宋代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代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之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
2、史官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
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 。
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仿古制设三公,改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侍御史之率”的名义改属中丞。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
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为台长。明代燕王朱棣陷南京,将御史府改回都察院,自此御史大夫遂废。
4、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
北宋时期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清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
5、主簿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6、书吏
清内外各官署吏员总称,在朝廷各机构者称部办。秉承主官意旨,承办公事。属雇员性质往往父子师徒相传为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秘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史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翰林学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簿

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9)举:提升官职,对无官认识的提拔。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即“太守”,又称“知州”。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编辑本段]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
  尹 史 卿 宰 尉 令 丞

  卿士 太史 左史 右史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职方

  太师 太傅 大保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宰 少宰 六卿

  封人 工正 相国 庶长 令尹 柱国 公主 驸马 三公

  丞相 宰相 御史 太尉 九卿 太仆 廷尉 宗正 少府

  将军 洗马 大夫 博士 郎中 侍郎 中郎 议郎 令史

  尚书 六曹 合阁 仆射 侍中 内史 刺史 州牧 别驾

  主薄 郡守 太守 长史 从事 督邮 县令 县尉 三老

  亭长 列侯 主事 三省 行台 都督 录事 护军 可汗

  六部 三馆 学士 总管 元帅 留守 判官 巡检 提刑

  提辖 通判 孔目 押司 大人 内阁 厂卫 太监 都司

  知府 亲王 总督 巡抚 监司 州判 知县 提督 总兵

  参将 散官 流内 流外 贝勒

  大良造 左丞相 右丞相 大司徒 大司空 御史台

  大司马 郎中令 大司农 大将军 执金吾 中郎将

  尚书省 尚书令 结事中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关内侯 中书省 中书令 门下省 秘书省 枢密使

  员外郎 著作郎 国子监 节度使 招讨使 都点检

  观察使 按察使 衍圣公 大学土 宣政院 集贤院

  军机处 翰林院 钦天监 内务府 布政使 未入流

  税务司 资政院 咨议局 国务院 枢密院

  三闾大夫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将作大匠 谏议大夫

  光禄大夫 绣衣直指 监察御史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翰林学土 中书舍人 都指挥使 钦差大臣 牛录额真

  参赞大臣 总税务司 海军衙门

  典农中郎将 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通商大臣

古代秘书官制简介
  主书:战国时魏国为国君保各种文字资料的人员。

  御史大夫:秦朝时负责监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时,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丞相缺位时,往往由御史大夫递补。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再负责文书工作。

  令史:汉代郎以下负责文书工作的官职。分:兰台令史、尚书令史。隋:唐以后,令史变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级事务员的称谓。

  宰相:封建时代“宰相为君主之幕僚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谏议大夫:西汉时称秘书工作人员的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隋、唐时录属于门下省,职责是侍从和规谏。宋代设谏院,辽金沿置,明代废除。

  黄门侍郎:西汉时在宫内内服务的郎官。东汉时黄门侍郎为专职,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南朝以后黄门侍郎负责掌管机密文件。

  左右曹:汉代处理皇帝文书的官职。这种官职不是专职,而是加职。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处理皇帝的文书。

  译官令 九译令:汉代设置的翻译官,负责翻译异国来信之语言。相当于当代的外文秘书。

  符宝郎:东汉时掌管天子印玺及符节的官。

  御史中丞:汉代御史大夫的下属官员,负责中央馆、图书馆,处理直达君主的一切奏章,监督在外行使巡察权的各部刺史等。汉以后御史中丞为御史的长官,与司隶校尉国为最有权威的督察官。

  从事:汉代刺史的佐吏,如别驾、治中、主簿等都为从事。当时各郡国也有从事。

  书佐:汉代主管文书的小吏。像功曹书佐、典郡书佐等,负责起草和缮写文书。

  尚书:尚书是主管文书的意思。汉代在宫廷中主管文书的官称为尚书。

  二千石曹尚书:汉代郡国守相的官傣为二千石,古习惯上称地方行政长官为二千石。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郡国守相文书的尚书被称为二千石曹尚书。

  三公曹尚书: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三公职掌的文书的尚书被乐为三公尚书。

  尚书令:尚书的主管为尚书令。隋、唐时逐渐形成以尚书为尚书省长官的制度,这样尚书令就不是主管文书的官,而是中央行政监督各部门的最高首长。

  丞相:秦、汉时期定的制度。以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重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明初亦说左右丞相,不久即废,此后不再有丞相之名。

  中书令:汉武帝时以宦官充任,职掌传宣诏令。曹丕即位后设中书监及中书令,监令同等,其权任相当于宰相,习惯上监在令前。隋、唐以后,中书监废止,只存中书令。

  中书监:魏时曹丕即位后所设,与中书令同等权位。

  中书省:魏晋以后,尚书令之权被中书监、中书令所代,开始以中书省为中央总机构。至梁、陈时,中书省内部事务官中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

  中书舍人:唐、宋时中书舍人是相当尊贵的官职。明代设中书科中书舍人,仅掌书写诰敕等事,官阶从七品。开始名为中书省直省舍人,后固中书省废而改称中书科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不为人重视,仅作为外观装点而已。其中有以工书得名实际担任缮写者,清仍其制,一般称中书科中书,是无是轻者之官。

  秘书令:汉末曹操为魏王,初置秘书令,掌机要文书。曹丕即位后,改为中书监和中书令。

  等级与管理权限: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丞相(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编辑本段]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中国古代秘书称谓有哪些?
5. 谏议大夫,西汉时称秘书工作人员的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隋、唐时录属于门下省,职责是侍从和规谏。6. 黄门侍郎,西汉时在宫内内服务的郎官,东汉时黄门侍郎为专职,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7. 左右曹,汉代处理皇帝文书的官职,这种官职不是专职,而是加职。8. 译官令、九译令,汉代...

中国古代秘书称谓有哪些?
中国古代秘书称谓有哪些?1. 秦朝时期,秘书工作由御史大夫负责,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2. 汉朝时期,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负责文书工作。3.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令成为中央行政监督各部门的最高首长,不再主管文书工作。4. 隋唐时期,中书省成为中央总机...

中国古代秘书称谓有哪些?
谏议大夫:西汉时称秘书工作人员的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隋、唐时录属于门下省,职责是侍从和规谏。宋代设谏院,辽金沿置,明代废除。黄门侍郎:西汉时在宫内内服务的郎官。东汉时黄门侍郎为专职,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南朝以后黄门侍郎负责掌管机密文件。左右曹:汉代处理皇帝文书的官职。这种...

古代把秘书叫什麽?古代的官职!
1、太史令 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称太史局,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

秘书古代叫什么
综上所述,秘书在古代通常被称为“书吏”或“书记”,这些称谓反映了他们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古代的秘书称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秘书职业的历史和发展,也为现代秘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同时,通过研究古代秘书的工作方式和职责,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秘书职业的...

中国古代秘书称谓有哪些?
中国古代秘书职官的称谓多达60余种。在日趋复杂的国家管理活动中,古代秘书职官逐渐趋向多层次,但职能始终较为单一。除极少数(如唐朝的中书侍郎和清代的军机大臣)可以“参议邦国之庶务、朝廷之大政”外,绝大多数秘书职官都是围绕国家的文书典籍来运转,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辅助工具。 在秘书职官系列之外,另有一类“秘书”...

秘书在古代叫什么
秘书在古代的称谓有“书吏”和“书记”,这两个词汇体现了他们负责文书工作和记录管理的职责。在官府中,书吏负责起草、抄写、整理公文,管理档案等任务。古代文献中关于书吏和书记的记载,显示了他们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古代秘书与现代秘书工作存在差异,当时科技水平有限,秘书工作更依赖...

唐宋时期秘书人员有哪些人?
我国私人秘书的出现是在清朝,被称为幕客,亦称“西席”、“馆师”、“宾师”等,通俗地称为师爷。他们是辅助官员的非官方职位,主要服务于官员的私人事务。5. 现代秘书的忽视与观念问题 现代社会中,秘书职位相较于古代而言,并未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这可能是由于观念上的驱动,如历史上的重男轻女...

唐宋时期秘书人员有哪些人?
至清末,我国的秘书工作真正名实相符。静看秘书的演变与发展史,在秘书这个职位当中,秘书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着不可磨灭的深远意义。从称谓到职权的确立,都表现出秘书这个职位的重要性。在我国古代私人秘书始于清朝,称幕客,也称“西席、馆师、宾师”等,俗语称为师爷。而秘书演变到了现代,...

秘书的来源与历史
在我国古代,秘书作为官职名称的演变历经多个阶段。据史籍记载,东汉桓帝年间开始设立“秘书监”,相当于现代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而古代所称的“秘书长”,在汉初被称为“长史”,后续又有“中书侍郎”“翰林学士”等称谓。古代幕僚中的“...

平遥县14765107887: 古代秘书称什麽?最早出现于何时?
高寿棓丙: 古代承办文书为主要业务的秘书人员称"史".这是一种专门职业,世代相袭.其后代自幼就被送入专门的学校学习,这是最早的培养秘书人员的专门学校 最早出现在周朝

平遥县14765107887: 古代的秘书叫什么 -
高寿棓丙: 师爷

平遥县14765107887: “秘书”的历史由来? -
高寿棓丙: 中国秘书官职化时代 在我国,"秘书"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最初的含义是指物而非指人. 即带有神秘色彩的图书.根据古籍记载,这些图书主要有两类: 宫禁里的秘籍,因为是宫禁内收藏的各种经典文献,因而一般不予公开,故称为"秘...

平遥县14765107887: 在古代,皇上的秘书叫什么 -
高寿棓丙: 【学士】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平遥县14765107887: 汉代州郡长官的贴身秘书怎么称呼 -
高寿棓丙: 没有这个官职,郡守(太守)和州牧有文职副手和武职副手.郡守(太守)和州牧的贴身秘书是私人配置,一般叫作幕僚、幕宾、幕友等,还有一种叫刀笔吏,但主要还是幕僚,而有本事和关系的幕僚一般会被安排官职.

平遥县14765107887: 古代的文官名称 -
高寿棓丙:正一品: 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

平遥县14765107887: 中国古代哪些人物是从事秘书工作的?越多越好 -
高寿棓丙: 秘书分为低级秘书中级秘书和决策型秘书. 第一种端茶倒水,到扫卫生,打字复印,抄书整理资料,此类人物默默无闻; 第二种起草文章,诏书,参与到决策圈的范围之内,但又在边缘.如历史的翰林、知制诰等.著名人物,李白、韩愈、苏东坡都曾做过此类工作. 第三种决策型秘书,此类人物虽曰秘书,实则掌国家决策方向,运筹帷幄之中.如张良、范增、诸葛亮、房玄龄、明朝的内阁高拱、张居正,清朝的军机里的人物都是.

平遥县14765107887: 论述中国古代秘书的素质要求 -
高寿棓丙: 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从发轫到初步形成,从逐步发展到走向成熟的过程.随着社会形态和制度的更替,秘书机构也随之演进完善,统治者不断健全各项秘书工作法规与制度,秘书官吏名目繁...

平遥县14765107887: 中国古代称谓语有哪些?
高寿棓丙: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它有自称、他称、鄙称、 专称、代称、惯称等.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