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

作者&投稿:歧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社会动荡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诸侯间的争霸导致烽火连年,战乱不止,战争成为了一件常事。诸侯们通过频繁的战争争夺土地、兼并人口,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增强自己的政治地位。 

社会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由此,专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套战争观应运而生,它普遍存在于那个传奇的乱世,同时具有丰富深厚的内涵。其中,“尚武”观念,是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观最具代表性的内容。

在这样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武力”成为了最强有力的政治手段,无论是“游说”还是“论战”,在它面前都相形见绌。谁的武力最强,谁就是最终的赢家。谁的武力处于劣势,谁就无法拥有发言权。

由此可见,盛行尚武精神是时代趋势下必然的结果。以尚武思想为核心,简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观,并从历史角度出发阐释其盛行的原因。

一、尚武思想盛行的原因 

1、核心——尚武思想 

“尚武”即崇尚武力,俗话就是只认拳头。尚武观念是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观的核心,也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军事观念。尚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君的好战、刺客的流行、视剑为宝的观念、教育倾向等。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有些国君崇尚以武力征服其他诸侯的思想,希望通过军事战争来扩大势力范围,提升综合国力。

其次,刺客的出现及流行是尚武思想的重要见证之一。刺客们不畏强权,不求富贵,只为了报答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或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而英勇献身,表现出崇高的尚武精神。

另外,当时的人对剑的崇拜,自先秦时代就可见端倪。下至平民,上至贵族,无不对剑表现出酷爱。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教育,提倡“文武兼备”,“六艺”中除礼、乐、书、数之外,还强调“射、御”两个方面。

2、常规——重信守礼 

其实,各国之间的战争交流不是仅仅强调“诉诸武力”,同时遵守着“重信守礼”的交战之道,即注重和坚守信用及礼节。其中有四条原则,是当时无成文规定却约定俗成的:

第一,两国交战,不斩使者。首先,发动战争必须“师出有名”,而且不能在对方国家身处灾难(如瘟疫、内乱)时“趁火打劫”。其次,面对前来下战书或议和的使臣不能进行杀害,否则会受到他国唾弃。

第二,不鼓不成列。在敌方未摆好兵阵前,不得趁人之危施以攻击。 

第三,不重伤对方的士兵。在激战中,如果对方士兵受伤了,要及时停止攻击,攻击的对象只能是未受伤的敌人。 

第四,不能乘胜追击。获胜的军队不能追击撤退逃跑的士兵超过五十步。

3、关键——兵不厌诈 

在战争中,光有“匹夫之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诈术”,即计谋和策略。尤其是弱小的国家,往往依靠一些兵法谋略扭转劣势,从而反败为胜。孙武曾言道:“兵者,诡道也。”这句话在春秋战国的战争中得以完美呈现。

其中经典的如著名的“围魏救赵”一故事。战国时,赵国遭受魏国的攻打而苦战一年,终陷于都城被围攻的困境,只好向盟国齐国求救,于是齐国派出将军田忌及其军师孙膑率兵援助。

田忌运用孙膑的计谋,趁魏国主要军力在赵国境内,而魏国国内兵力空虚,引兵直捣魏国都城。由此驱使魏国大军撤退回救,并在途中乘其疲惫而一举歼灭,最终成功解救赵国。

尚武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观的中心,在当时极为盛行,背后的原因值得发掘和思考。从历史角度出发,春秋战国时期尚武思想盛行的原因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

二、历史的角度 

1、经济的蓬勃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战争频发的根本原因,同时是尚武思想盛行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该经济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和生产力的变革。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冲击了商周以来的奴隶制,使农奴得以解放,变成自由平民,为尚武思想的盛行提供了人力条件。

而生产力的变革与发展推进了武器的改进和升级,例如出现了铁剑、铁甲等铁制武器,为广泛的军事战争奠定了优质的物质基础。这些都为尚武思想的盛行提供了可能性。 

2、国家战争的需要 

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立足的关键。国家战争需要强大的军队,而强大的军队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而这也就是尚武思想盛行的必然结果。

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特殊时代环境中的君王,几乎都是战争的倡导者,他们崇尚武力,广纳天下刚毅神武的勇士,为国家的强盛注入活力。由此,尚武的风气之盛是理所当然的。 

3、尚武古风的继承 

其实,尚武思想并非完全是当时新生的事物,对武力的崇尚观念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萌发。在对抗大自然的斗争以及同敌对部落的冲突中,武力都是人们自我保护和御敌取胜的法宝。此外,在古代部落的图腾文化中,红色代表着强大、勇敢和生命力。

远古的武力时代,经过历史的淘洗,孕育出浓厚的尚武风气,并在先秦时期渐变为一种社会风尚,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思想正是对这一古风的继承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诉求和文化特征,其核心“尚武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战争观念,更是一股独特的社会风尚。崇尚武力,是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必然产物,同时是政权更迭,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阶段的内在要求。





春秋战国时间起止时间
春秋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春秋: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 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

春秋战国时期是几几年
春秋战国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

春秋战国时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3、春秋的结束时间为公元前476,战国的开始的时间为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因为郭沫若等历史学家根据历史的断代认为,公元前476之前为奴隶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这也就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他们的依据还有司马迁的《史记》,其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时间也是周元王元年(前47...

春秋战国是什么朝代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的一段时期。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

春秋,战国时期是哪朝代的,在什么朝代之前,什么之后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周朝,两者合为东周,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什么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具体为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概况?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界线是在公元前453年。公元前453年的时候,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了晋国作为标志。春秋时期的时间主要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而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国家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最后秦...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点是什么事件?
相信很多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很多人就很不明白春秋战国是一个时期吗?其实有一个故事正是春秋和战国的节点,这个节点是什么事件呢?主流的节点就是公元前475年或公元前476年,这个时间里的事件是田氏代齐。《史记•六国年表序》:“田常杀简公而相齐,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

春秋战国是什么?
春秋是当时根据编年史,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叫做春秋。而战国主要便是当时诸侯国众多,连年的战争便叫做战国。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

岚皋县15989303653: 春秋战国时期 - 搜狗百科
乐辉亚硫: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岚皋县15989303653: 春秋战国是什么时候 -
乐辉亚硫: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岚皋县15989303653: 春秋战国时期是指什么时期 -
乐辉亚硫: 春秋和战国属于东周时期,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以周平王东迁为界限,西周都城在镐京(长安),东周都城在洛阳.平王东迁后,周朝天子名存实亡,开始了春秋和战国动乱时代.

岚皋县15989303653: 春秋 战国 春秋战国 -
乐辉亚硫: 春秋时期——《史记》的说法是公元前770年~前476年;《资治通鉴》的说法是公元前770年~前404年. 战国时期————《史记》的说法是公元前475年~前221年;《资治通鉴》的说法是公元前403年~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合称,即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在时间上并不完全重合,前者是到秦统一六国为止,后者是到秦灭周为止.

岚皋县15989303653: 春秋战国——朝代简介 -
乐辉亚硫: 春秋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由秦.晋,齐.楚,鲁.越.吴为主要的大国,外加一百多个小国组成,战国以秦.魏.韩,赵.楚.齐,燕为七雄,和十几个小国组成,周天子已成为一个小城国的城主,不在是天下共主

岚皋县15989303653: 春秋战国指的是什么朝代? -
乐辉亚硫: 东周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东周时期.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

岚皋县15989303653: 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是怎样的? -
乐辉亚硫: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

岚皋县15989303653: 春秋战国时期是指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
乐辉亚硫: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当时大国共有齐、晋、楚、秦、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春秋五霸为齐、晋、宋、楚、吴.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岚皋县15989303653: 春秋战国的由来 -
乐辉亚硫: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朝君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