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中的长征指什么?

作者&投稿:姚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律·长征的意思是什么?~

1、意思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2、原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作者:毛泽东

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二、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是一首什么诗?七律长征原来是这个意思,看完受益多多

长征指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进行的战略转移行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

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扩展资料: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期间创作的最为经典的一首:“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全诗极其精炼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逼真地表现了红军的伟大形象和乐观主义精神,展现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历史画卷。

这首诗写于1935年秋天,中央红军已走过最艰难的路程,即将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甘肃地方党史》载:“1935年9月19日,红军继续北上,越过大拉梁(即岷山),毛泽东写下了著名诗篇《七律·长征》和《念奴娇·昆仑》”。

《党史资料征集通讯》1986年第10期刘英撰写的《长征琐忆(节录)》中也说:“1935年9月28日在通渭的榜罗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第二天到通渭县城开干部会,毛主席诗兴大发,讲话时即席吟诵了后来十分出名的《七律·长征》诗篇”。

“毛主席那伟大的胸襟,英雄的气魄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激励着我们,使我们感到有移山填海、开天辟地的力量”。

正如后来毛泽东在为这首诗所作的注释中说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在中国作家中,只有成仿吾、冯雪峰等少数几人参加过长征,他们对长征诗的理解最深刻、最直接、最有说服力,这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亲历,特别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两句,有感同身受的体验,是毛泽东这首诗的验证人。

成仿吾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巧渡金沙江成功,终于摆脱了数十万敌人的追击与堵截,是我军在这次空前的战略转移中取得的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次伟大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律·长征



指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过程。

七律•新长征(兼评弹七律•长征)
弈之
求真不避路途艰,地裂天崩只等闲。
五岭合围掀巨浪,三军著草下蒙山。
金沙水拍石崖断,大渡河鸣铁索弯。
喜见岷峰千丈雪,寒流尽处是阳关。

注:压十五删韵:艰闲山弯关
问题补充:
"著草"是穿著草鞋的意思。蒙山,乌蒙山,比如“朦胧的山”,下蒙山暗含脱去愚昧之意。
五岭合围掀巨浪。不说自己过五岭,却想象五岭象海涛一浪一浪地合围过来,是以景比喻地说专制政府对真相的围追堵截。
金沙水拍石崖断,大渡河鸣铁索弯。是用形象在说:求真的力量必可冲破专权的禁制。

网友评价之一:
七律•长征,太多诗病,太打油了。
你这一改,合格多了,起码90分。毛的59分吧。
说明: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看毛诗:
【平仄】方面,乌蒙/磅礴bó /走/泥丸。只有礴bó 不合仄,其他没问题。
【韵脚】方面,“难”“闲”“丸”“寒”“颜”
但十四寒:寒难丸;十五删:颜闲,是分属两韵的,不算压了韵!
【对仗】方面,乌蒙:即乌蒙山,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庚岭的总称。如果“五岭”对“蒙山”的话首字虽然不能数字对数字,也能名词对名词,还属粗对,现在很难说它是对仗。
【比兴】方面,句句都是实描。尤其颔联、颈联,要求一联写景另一联必须写情,这叫“撑开”。但本诗两联都是写景没能“撑开”,是写重复了。
【语法】方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水"拍”与"云崖暖";桥"横"与“铁索寒”之间没有逻辑上的因果联系,只是平列了四种现象,故此两句都未能算成是句子。
【起承转合】方面“颈联”是转联,可本诗还是顺着“颔联”的意思继续写景,没有转出更广阔的新意来。意境很窄哦!
【其他】“红军”与“三军”的“军”字;“千山”与“千里”的“千”字;“万水”与“水拍”的“水”字;诗名“长征”与首句“远征”的征字均重复!犯重字之忌多也。
我看这“老干体”的鼻祖是油味多于诗味的!
你这一改真不简单,如果你是毛本人,这诗人两字确实能当之无愧了!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万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啊。


七律长征中的三军是那三军??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长征》这首诗,其中提到了“三军”。根据现行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的注释,“三军”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二、四方面军,即整个红军部队。这一解释也被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共同出版的《语文第九册教案》所采用...

【七律长征】里面为什么要长征,长征的过程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_百 ...
《七律·长征》诗中提及的长征原因:为了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保存革命力量,并北上抗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长征的历程概述:红军历经艰难,跨越五岭山脉,渡过乌江,四次渡过赤水河,克服乌蒙山障碍,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攀登雪山,穿越草地,...

七律长征【赏析】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以其精炼的诗篇,生动地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壮丽与艰辛。诗中,诗人从宏观的角度描绘了整个长征的历程,通过“万水千山”、“五岭”、“乌蒙”等地理名称,展现了红军面对艰难险阻的从容与决心。诗中“逶迤”、“磅礴”的崇山峻岭在诗人笔下化为细浪与泥丸,象征红军对困难的不屑一顾,...

"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指的究竟是什么?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句写在《七律长征》里的句子,则是在庆贺长征胜利。而“三军”则指的是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水、陆、空三军。在1934年10月,中共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

七律长征哪个是词牌名哪个是题目
关于七律长征哪个是词牌名哪个是题目如下:《七律·长征》中“七律”表示词牌,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而“长征”则表示标题。词牌名简介: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指的是什么?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七律·长征》毛泽东 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译文: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 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

七律长征中七律是什么的简称
诗体名是七言律诗的简称 例如:在七律长征中,七律是诗体名,长征是诗的名称。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

七律长征的意思?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写的一首诗,它是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而作。这首诗以七律的形式写成,全诗分为七个部分。诗中描述了红军在艰苦卓绝的情况下进行长征,展现了其坚定意志、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和崇高精神。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1. 纪念革命先烈:《长征》以纪念...

七律长征万水千山指什么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和困难。在《七律·长征》七言律诗的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总领全诗,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不怕”二字铿锵有力,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中的千难万险,毫不畏惧,勇敢顽强。“万水千山”指红军在...

七律长征赏析
这首诗以其高度的艺术概括和深刻的历史内涵,展示了长征的壮阔画卷。诗歌采用七律形式,韵律严谨,语言精炼。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长征途中的雪山、草地、激流、大渡桥等自然环境,既有革命者的坚定意志又有战斗的艰难危险。诗中的词汇选用贴切,修辞手法运用得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长征画卷。

正镶白旗15137402307: 七律长征中的长征指什么? -
常常了哥:[答案] 指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

正镶白旗15137402307: 七律·长征是什么意思是七律·长征这个题目的意思,不是内容 简短点 -
常常了哥:[答案] 七律就是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是一个诗体系.长征是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jiao)”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整体的意思就是七言律诗之红军长征,简称:七律·长征.

正镶白旗15137402307: 七律长征中的长征是什么 -
常常了哥: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正镶白旗15137402307: \“七律,长征”中”远征”指的是(),\“万水千山”在诗中指的是()()()()() -
常常了哥:[答案] 远征是指二万五千里长征,也可以指中国革命的道路似远征,但并不害怕.

正镶白旗15137402307: 《七律.长征》中“远征”指的历史事件是?诗中“天翻地覆”的含义简要点! -
常常了哥:[答案] 远征是指二万五千里长征,也可以指中国革命的道路似远征,但并不害怕. 天翻地覆是指革命取得重大进展,因为下一句中的“宜将剩勇追穷寇”正好说明当时的国.民.党.成为了穷寇,所以可以理解为革命进展重大.

正镶白旗15137402307: 《七律·长征》中“七律长征”和“只等闲”的意思是什么? -
常常了哥:[答案] 七律 是这首诗属于古诗中的七律诗,简单来说就是体裁.长征 是诗的题目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

正镶白旗15137402307: 11.长征的意思是什麽?不要网址. -
常常了哥: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

正镶白旗15137402307: 您好,请问七律长征中的“长征”,“远征”是什么意思? -
常常了哥: 远距离的征途

正镶白旗15137402307: 七律,长征中的远征、磅礴、开颜、等闲、云崖的意思是啥? -
常常了哥:[答案]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开颜:喜笑颜开.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远征:指远近闻名的长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