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及作者李白诗词大全

作者&投稿:禄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远处舒展的树林之上暮烟笼罩一片迷蒙,仍是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夜色弥漫进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

注释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杜阳杂编》说:“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为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 词。”后来,《菩萨蛮》便成了词人用以填词的词牌。但据《教坊记》 载开元年间已有此曲名。到底孰是,今不可考。平林:平原上的林木。漠漠:迷蒙貌。烟如织:暮烟浓密。伤心:极甚之辞。愁苦、欢快均可言伤心。此处极言暮山之青。暝色:夜色。玉阶:玉砌的台阶。这里泛指华美洁净的台阶。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着等候。归:一作“回”。长亭更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赋》云:“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亭,《释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更”一作“连”。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的创作背景

  本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不详。据宋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说:“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诗词赏析

  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

  “平林漠漠烟如织”,是写游子眼中之景物。“平林”,不是“平地的树林”;而是山丘上的树林。林木依山而生,高低错落,本不会“平”,而着一“平”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游子自高楼下视所见之远景,而且表现了阔大而高远的意境。“如织”二字,一言烟雾密度之大,一是衬托游人离愁之浓。如果说这一句仅仅是情景交融的话,那么下一句词人便把自己的主观色彩尽情地涂抹于景物之上,似乎已把大自然人格化了。这里的“伤心碧”,语义双关,一是极言寒山之碧,一是说寒山似乎因伤心而碧透。山犹如此,人何以堪。秋天,本是文人墨客伤感的季节,又加上寒山日暮,烟锁雾封,所以游子的思归之情已达极致。因此,接下二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中的“愁”字的逼出,自是水到渠成。“暝色”,即暮色。暝色本不会动,而曰“入高楼”,不仅十分形象地写出了夜色渐近的过程,而且似乎暗示随着夜幕的降临愁意也闯入了游子的心头。以上是上片,主要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先写自然之景,后写人工建筑,最后写楼中之人,由远及近,极有次第。

  这首词通过描写平林、寒山的深秋景色,和想象家人盼归的形象,抒发了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此词层次清晰,跌宕有序。移情于景,情景相生。既有鲜明的形象描写,又有细致的心理刻画。句子简约而不晦涩,文字质朴而不平板,可为唐代文人词中上乘之作。

  下片立足于主观的感受上。在暮霭沉沉之中,主人公久久地站立在石阶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空”也是上片所勾画的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结果。主观情绪并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立刻又融入了景物之中——“宿鸟归飞急”。这一句插得很巧妙。作者用急飞的宿鸟与久立之人形成强烈的对照。一方面,南宿鸟急归反衬出人的落拓无依;另一方面,宿鸟急归无疑地使抒情主人公的内心骚动更加剧烈。于是,整个情绪波动起来。如果说上片的“愁”字还只是处于一种泛泛的心理感受状态,那么,现在那种朦胧泛泛的意识逐渐明朗化了。它是由宿鸟急归导发的。所以下面就自然道出了:“何处是归程?”主人公此刻也急于寻求自己的归宿,来挣脱无限的愁绪。可是归程在何处呢?只不过是“长亭连短亭”,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答案。有的仍然是连绵不断的落拓、惆怅和空寞,在那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间。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短短的一首词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平林、烟霭、寒山、暝色、高楼、宿鸟、长亭、短亭,借此移情、寓情、传情,手法极为娴熟,展现了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活动,反映了词人在客观现实中找不到人生归宿的无限落拓惆怅的愁绪。

  历来解说此词,虽然有不少论者认为它是眺远怀人之作,但更多的人却说它是羁旅行役者的思归之辞。后一种理解,大概是受了宋代文莹《湘山野录》所云“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一语的影响。以为既然题于驿楼,自然是旅人在抒思归之情。其实,古代的驿站邮亭等公共场所以及庙宇名胜的墙壁上,有些诗词不一定是即景题咏,也不一定是写者自己的作品。

  细玩这首词,也不是第一称谓,而是第三称谓。有如电影,从“平林”、“寒山”的远镜头,拉到“高楼”的近景,复以“暝色”做特写镜头造成气氛,最终突出“有人楼上愁”的半身镜头。分明是第三者所控制、所描撰的场景变换。下片的歇拍两句,才以代言的方法,模拟出画中人的心境。而且词中的“高楼”、“玉阶”,也不是驿舍应有之景。驿舍邮亭,是不大会有高楼的,它的阶除也决不会“雕栏玉砌”,正如村舍茅店不能以“画栋雕梁”形容一样。同时,长亭、短亭,也不是望中之景;即使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中的最近一座,也不是暮色苍茫中视野所能及。何况“长亭更短亭”,不知凡几,当然只能意想于心头,不能呈现于楼头人的眼底。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赏析及解释

”连短亭”一作:更短亭
【注释】
①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于教坊曲。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品评】
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黄^诳《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之祖”。然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开头两句为远景。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语。词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以下摘自《唐宋词简释》唐圭璋

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元帝赋云:“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此词境界似之。然其写日暮景色,更觉凄黯。此两句,白内而外。“瞑色”两句,自外而内。烟如织、伤心碧,皆瞑色也。两句折到楼与人,逼出“愁”字,唤醒全篇。所以觉寒山伤心者,以愁之故;所以愁者,则以人不归耳。下片,点明“归”字。“空”字,亦从“愁”字来。乌归飞急,写出空间动态,写出鸟之心情。鸟归人不归,故云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粱元帝赋云“空伫立”。“何处”两句,自相呼应,仍以境界结束。但见归程,不见归人,语意含蓄不尽。




萨字 三字词语
菩萨蛮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菩萨面 菩萨心肠 菩萨鱼 山本萨夫(1910-1983)圣萨尔瓦多 西萨摩亚 雅克萨之战 札萨克 “萨”字在结尾的词语 敖德萨 边菩萨 布萨 唱萨 地藏菩萨 佛罗伦萨 黄毛菩萨 豁萨 活菩萨 金沙萨 可萨 路头菩萨 马明菩萨 莫娜·丽萨 墨杜萨 傉萨 泥菩萨 ...

萨的组词
东萨摩亚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大教堂 傉萨 冒地萨怛嚩 卡萨布兰卡 可萨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族 哥萨克人 唱萨 土地菩萨 地藏菩萨 墨杜萨 天菩萨 布萨 拉萨 札萨 札萨克 格萨尔王传 比萨扬人 泥菩萨 泥菩萨过江 活菩萨 现萨 生菩萨 肉身菩萨 菩萨 菩萨低眉 菩萨哥儿 菩萨心肠 菩萨蛮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

撒怎么组词
马明菩萨、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唱萨、傉萨、比萨扬人、现萨、豁萨、菩萨面、生菩萨、黄毛菩萨、萨齐玛、冒地萨怛嚩、边菩萨、菩萨哥儿、路头菩萨、萨那罕 撒谎撒娇撒欢撒的撒旦弥撒撒泼撒野撒花撒腿撒手撒开撒网撒拉撒放撒撒抛撒撒播乌撒塌撒撒坫撒吞撒脸撒脱撒枯撒脚撒漫撒极撒嘴撒刁撒奸撒...

萨字能组什么词
菩萨、披萨、萨岗、萨埵、可萨、布萨、萨薄、札萨、唱萨、傉萨、豁萨、现萨、萨杭、萨度、根萨、萨麽、比萨饼、菩萨鱼等。1、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

萨怎么组词捏,今晚就要。
菩萨 布萨 可萨 傉萨 唱萨 现萨 札萨 豁萨

陕县17890292982: 李 白 菩萨蛮 翻译李 白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璩邹大山:[答案] ①平林:平展的树林.②漠漠;迷蒙貌.③伤心碧:使人伤心的碧绿色.一说“伤心”表示程度,与“极”同义.④瞑色:夜色.⑤玉阶:阶之美称.一作“玉梯”.⑥伫立:久立.⑦归程:归途.⑧长亭更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

陕县17890292982: 菩萨蛮李白赏析李白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空"... -
璩邹大山:[答案] 李白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元 帝赋云:“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

陕县17890292982: 鉴赏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 -
璩邹大山: 菩萨蛮①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今属四川江油)人.唐玄宗时供奉...

陕县17890292982: 菩萨蛮 李白 读音 解释 -
璩邹大山: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缭绕有如穿织,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楼上心中泛起阵阵烦愁. 她在玉梯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鸟儿飞回栖宿多么匆急....

陕县17890292982: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
璩邹大山: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陕县17890292982: 菩萨蛮(李白) 的译文 是?
璩邹大山: 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缭绕有如穿织,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楼上心中泛起阵阵烦愁. 她在玉梯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鸟儿飞回栖宿多么匆急.什么地方是你回来的路程?一个个长亭接连一个个短亭

陕县17890292982: 菩萨蛮李白整首诗是什么意思
璩邹大山: 李 白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元 帝赋云:“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

陕县17890292982: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中“玉阶空伫 -
璩邹大山: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

陕县17890292982: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何处是归程什么意思 -
璩邹大山: 译文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希望采纳,谢谢)

陕县17890292982: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李白
璩邹大山: 一个“空”字,把思妇盼归、但却归途遥远,归期无望的惆怅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