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和人关系的调整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为什么?

作者&投稿:幸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土地和人类是什么关系~

土地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条件和再生产条件.
第一,没有土地,人类就不能生存,就像人需要空气、水、阳光一样.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人类从土地中得到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决定着土地的人口负载量和人们平均生活的质量.如果人类能正确、科学地开发、利用、改造、保护土地,使人与土地正确结合,保持恰当的配比,就能在利用土地、取得土地产品和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充足的、优质的、合理分布的土地是顺利发展国民经济的必备条件之一.
对于非农业行业,土地是当作基地,当作场所,当作空间的操作基础来发生作用的.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行业中,土地是作为地基使用的.土地数量、质量、位置直接影响着这些行业的生产及效益.建工厂,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需要坚实、稳固的地基,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而铁路、公路建设和住宅建设,都需要一定位置一定数量一定立定条件的土地.
农业生产对土地的要求更甚于其他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土地不仅是劳动对象,而且本身又是最好最重要的劳动资料,没有土地就没有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对土地的需求表现在需要面积广大的土地,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满足人类需求的农产品.这是由于,无论土地质量如何高,人类耕作栽培水平如何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率总是有限的.而狭义上的农业,对于土壤、气候、地貌、水文等条件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不同位置、不同质量的土地,农业生产的品种、质量和数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因而,只有一定条件的土地才适于农业生产.
第三,土地是人类生产关系中的核心关系.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土地的所有制决定了以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即再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具体说,它决定了土地使用制度,决定了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地价的存在与否及其水平,并且与土地产品的成本、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存在与否及其水平发生密切关系.同时,土地的重要性还决定了在一切社会中,由国家或社会的其他代表对土地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要处理不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涉及土地关系问题.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但不会降低土地问题的重要性,相反,土地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重大问题

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日益增加构成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特殊矛盾,协调土地供给和需求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永恒主题,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日益增加之间的矛盾,从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角度来看,属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从人地关系理论对土地持续利用规划进行反思,分析现有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地关系协调共生的土地持续利用规划对策措施,对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条件和再生产条件.
第一,没有土地,人类就不能生存,就像人需要空气、水、阳光一样.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人类从土地中得到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决定着土地的人口负载量和人们平均生活的质量.如果人类能正确、科学地开发、利用、改造、保护土地,使人与土地正确结合,保持恰当的配比,就能在利用土地、取得土地产品和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充足的、优质的、合理分布的土地是顺利发展国民经济的必备条件之一.
对于非农业行业,土地是当作基地,当作场所,当作空间的操作基础来发生作用的.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行业中,土地是作为地基使用的.土地数量、质量、位置直接影响着这些行业的生产及效益.建工厂,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需要坚实、稳固的地基,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而铁路、公路建设和住宅建设,都需要一定位置一定数量一定立定条件的土地.
农业生产对土地的要求更甚于其他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土地不仅是劳动对象,而且本身又是最好最重要的劳动资料,没有土地就没有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对土地的需求表现在需要面积广大的土地,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满足人类需求的农产品.这是由于,无论土地质量如何高,人类耕作栽培水平如何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率总是有限的.而狭义上的农业,对于土壤、气候、地貌、水文等条件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不同位置、不同质量的土地,农业生产的品种、质量和数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因而,只有一定条件的土地才适于农业生产.
第三,土地是人类生产关系中的核心关系.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土地的所有制决定了以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即再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具体说,它决定了土地使用制度,决定了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地价的存在与否及其水平,并且与土地产品的成本、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存在与否及其水平发生密切关系.同时,土地的重要性还决定了在一切社会中,由国家或社会的其他代表对土地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要处理不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涉及土地关系问题.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但不会降低土地问题的重要性,相反,土地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重大问题

简介
【人地关系】人文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动态关系的简称。人类和自然环境在人文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大要素。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人类活动反过来影响自然,其至局部改造自然。自然环境变化对古代人类的生活和行为有强烈的影响力,在旧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早期,这种影响召至是决定性的,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只能适应、认识和利用。但越到晚期,人类对环境的依赖越小,而对其改造越大。在人文生态系统的演进和维持中,自然环境各要素与人类生活、行为、社会、经济、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自然环境相对人类不是必然关系,而是提供机遇或阻碍,人类是选择或支配这种机遇的上宰。人地关系研究是环境考古研究的核心内容。[1]
发展
人地关系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出现过各种人地关系的理论。
在古代人地关系的认识中,中国有以“天命论”为基础的神怪论和不可知论,也有以“人定胜天,天定胜人”为代表的朴素的人地相关思想。西方既有埃拉托色尼等为代表的把地球作为人类家乡的观点,也有神的干预和上帝主宰一切的思想。欧洲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出现以后,J.博丹和孟德斯鸠等学者开始提出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思想。随着欧洲18~19世纪包括近代地理学在内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地关系论逐渐系统化,成为地理学重要的理论概念。
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A.von洪堡和C.李特尔对人地关系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洪堡认为,人是地球这个自然统一体的一部分,地理学是研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域结合。李特尔把自然现象的研究与人文现象的研究结合起来,把地球看作人类活动的舞台,认为地理学的中心原理是自然的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这些思想对后来环境决定论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F.拉采尔详细探讨了地球表面居民分布、人类迁移和民族特性等对于地理环境的依赖关系,并将C.R.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引入人文地理学,认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决定于各地地理环境的性质。以后这种思想被E.C.森普尔和E.亨廷顿等学者片面地夸张,进一步发展成为环境决定论,也有人称之为“决定论”或“必然论”。
20世纪初,以法国的P.维达尔-白兰士为代表的法国地理学派,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提出异议,主张自然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则完全是由于人类方面的诸条件所决定。他认为自然界对于人类没有必然,只不过提供机遇或阻难,人类是选择或支配这种机遇的主宰。这种观点被称为可能论,是对人地关系论的重要发展。他的学生J.白吕纳进一步发展了人地相关思想,并提出人地关系认识中的“心理因素”,为以后出现的行为地理和感应地理提供了认识来源。1952年,英国地理学家O.H.K.斯帕特将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折衷,提出或然论的观点。20世纪上半叶,欧美地理学界还出现了适应论、生态调节论、文化景观论等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或调整,这些变革或调整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产生了不同影响,现归纳如下: 一。 土地改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特点:采取经济上保护富农、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核心内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二。 农业合作化 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选,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1955年,政府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 三。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党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最好的组织形式。 原因: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发展。
核心内容: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级性,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全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核心内容:在农村坚持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那几时社会改革的需要


有工作能力的同时,怎样调节职场人际关系?
如调整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格,控制自己的波动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工作和挑战,对待晋升加薪应有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态度等等,通过这些以提高自己的抗干扰力。生活中白领应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多方面兴趣,如爬山、打球、看电影、下棋、游泳等等。兴趣多样,一方面可及时的调试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转移...

叙述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命题 用儒家思想解释两者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出人类这一物种的偏见,是物种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主张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纳入伦理调整的范围,人类的伦理规范应扩展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至所有存在物,人类由自然的主人变为自然的普通成员...

在职场,人与人之间怎么相处才自然,不尴尬?
要做到沟通自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表达清晰,避免模棱两可;二是倾听耐心,尊重对方的意见;三是保持诚恳,不要隐瞒事实;四是注意语言技巧,避免冲突和误解。通过良好的沟通,人们可以更加了解彼此,从而减少尴尬和矛盾。其次,保持真诚和尊重。在职场中,真诚和尊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石。要真诚地对待...

我国民法调整对象是调整所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法律主观:民法调整是的财产和人身关系。民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间发生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根据法律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及人身关系。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大学生应该怎样平衡学习和人际关系?
7. 寻求支持:在面临挑战时,寻求家人、朋友或老师的支持。他们可以提供帮助和建议,帮助你平衡学习和人际关系。8. 反思与调整:定期反思自己在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调整策略以实现更好的平衡。通过遵循以上建议,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平衡学习和人际关系,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同时,也要意识到这两个...

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受人欢迎是在我们一出生时就注定了的,因为我们总是不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地生存。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许多人共同存在的认识上的两个误区。一是对人际关系抱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在人际关系上过分讲究谋略。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理解他人的感受,既满足自己,又尊重别人。下...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以及两者在调整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
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道德实行“软着陆”,它属于软件,极富弹性,其特点是施工周期长、见效慢。和道德相反,法律调节社会关系时采取硬对硬方式,它属于硬件,以外在强制方式起作用,刚猛迅捷是其优势。法律关注的重点在行为本身和行为后果,道德则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意识再影响人们的外在形式。在社会...

论人地关系
2010-12-13 什么是人地关系协调论 16 2020-01-30 人地关系理论 2 2016-06-15 人地关系论的简介 2016-01-11 人地关系论的主要思想流派有哪些 14 2012-10-29 如何看待人地关系 14 2011-04-21 什么是人地关系和谐论 17 2012-01-22 人地关系论的发展 4 2012-07-08 关于人地关系有哪几种...

和宿舍人相处不好怎么办?如何处理宿舍里的人际关系?
人不能太主观,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所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深浅程度和稳定程度。可见,情感的相互依存关系则是人际关系的特征。一般说来,在正式组织关系中,行为成分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主导成分;在非正式组织关系中,情感成分承担着主要的调节功能。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

关于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事迹与名言
只有全体人民矢志不渝奋进志,齐心共奏和谐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满怀一腔志,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和谐社会需要爱心,美好生活需要互助,良好人际需要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

武乡县18410538492: 土地和人类是什么关系 -
丰钥恬倩: 土地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条件和再生产条件. 第一,没有土地,人类就不能生存,就像人需要...

武乡县18410538492: 《五四指示》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丰钥恬倩: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决定将抗日战争以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五四指示》...

武乡县18410538492: “初税亩”含有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丰钥恬倩: 主要是说“初税亩”从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使我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初税亩的实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使其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具体表现.不仅如此,初税亩制度削弱了各采邑的实力,使诸侯国的地位更加稳固,为今后建立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初税亩是土地私有制前提下平等赋税制度的最初形式,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它在激发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比较科学的选择.初税亩的实施也使社会分配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按实际田亩产量十分之一纳税的具体方式,使劳动者切实体会到了努力带来的收益,从而促使劳动者不断提高劳动效率.

武乡县18410538492: 建国以来党对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
丰钥恬倩: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和调整 ⑴第一次: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

武乡县18410538492: 1950~1953年的土地改革,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即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那时 -
丰钥恬倩: 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平均分配(自愿互利原则) 1958后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大规模集体所有...

武乡县18410538492: 土地制度的改革为什么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丰钥恬倩: 土地制度改革一般都是改革土地所有制,而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比如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就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武乡县18410538492: 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 -
丰钥恬倩: 对“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的理解:1、土地和人从古至今都是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土地,人类就不能生存,就像人需要空气、水、阳光一样.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人类从土...

武乡县18410538492: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实质为什么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
丰钥恬倩: 庆历新政的目的是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实质是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发展生产. 王安石变法这场改革的实质是对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再分配的调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两者都未起到改变对社会形态的作用,只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因此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