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一身才学的商鞅为什么会跑到偏远贫穷的秦国实行变法?

作者&投稿:兴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商鞅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魏国,当时的魏国是当时变法改革的中心,大批人才来到魏国学习,寻找做官的机会。而商鞅自年少时就胸怀抱负而刻苦读书。当时他所在的魏国中,李悝是一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推崇的是法家的刑名之学,还在魏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使魏国的力量曾一度强于其他诸侯国。----/我是图片/----

商鞅对李悝的著作日夜研读,并且反复揣摩法家的理论,还投到当时魏相公叔痤的门下,任中庶子,为公叔痤掌管家事,以期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公叔痤对他还是非常器重的,并且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向魏惠王推荐一下,让他能够一展自身的才能。但不幸的是,这样的机会还没有到来,公叔痤便身染重病卧床不起了。一天,魏惠王亲自到丞相家看望公孙痤。看到丞相已经是奄奄一息的模样,就不免为日后丞相人选问题忧虑。一段安慰的话语之后,他问道:“丞相的身体万一有了不测,将有谁可以辅佐我的江山社稷呢?”

公孙痤听了这话,回答说:“臣的手下有一年轻人叫商鞅,虽年少却有奇才,军国大事可以委任于他,愿大王能重用他。”不过魏惠王当时并没有重视,所以没有采纳。后来公叔痤让商鞅快跑,因为他已经让魏惠王如果不用商鞅的话,那么就要杀掉商鞅。商鞅知道在魏国已无出头之日,所以已经萌生去意。他觉得值得自已依托敬重的人已经离去了,现在空怀一腔热血而无所用,便感到心头非常沉重,一股怀才不遇的怅惘时时侵在他的心头。于是他开始冷静地分析时局,考虑自已的去处,既然在魏国得不到重用,为什么不到他国投靠一个贤明的君主一展才能呢?

那么去哪个国家比较好呢?商鞅擅长的是法家刑名之学,之前在公叔痤手下帮他处理公务,也学习、看到了李悝、吴起变法给魏国带来的变化。也就是说商鞅的才能就是通过变法,富国强兵。可是战国各国家对变法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君主对变法改革的态度,还有国内公室、旧贵族势力反对力量。商鞅的变法属于比较激进,从军功爵制到移风易俗,中原国家文化昌盛,怕难以适应,最合适的国家是秦和楚。

商鞅离开魏国时,看看各国的变法需求,当时有两个国家正在进行变法改革,分别是韩国和齐国。韩国在灭了郑国以后与楚国接壤,开始受到南方大国的压力,在不变法就落后,被吃掉的危险下。韩昭侯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申不害以“法”治与“术”治相结合,加强专制王权,稳定国内政局,限制贵族特权,只可惜后来与魏国的大战消耗国力,无法成小霸。齐国一直是东方大国,只是魏国经李悝变法强大以后几次打败齐国,南边的楚国虽然吴起变法失败,但军力还是很强,形势也很严峻。

因此齐威王上台之后,便开始变法改革。以修法制、明赏罚、选贤能为主题的变法改革是各国变法中最和缓的。齐国是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合点,他的稷下学宫是各种思潮辩论、发表的场所。先秦诸子百家中法家、儒家、墨家、兵家、阴阳家都是齐国发源的,想要商鞅变法那么激进的改革在齐国很难。齐国邹忌改革的时候为什么那么缓和,也是被楚国吴起变法的惨烈结局影响。

另外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的变法。赵国变法分两次,紧接着李悝变法的是公仲连推行以教化人民,改善财政,建立选官制度,和齐国变法相似属于平和性的变革。直到秦国变法成功,赵国战略形势发生变化,不但被秦、魏、齐等大国攻伐,连燕、中山、楼烦、林胡这些小国也打不过,改革的需求倒逼赵国的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燕国是所有国家都进行变法图强才有子之变法,变法跟玩笑似的,燕哙王要让位给子之,燕国大乱,最后燕昭王继位才稳定下来。

所以在当时来说,最为适合商鞅变法改革土壤的就是秦楚两国,楚国不久之前的吴起变法导致旧贵族不满,他们在楚悼王新丧之际射死吴起。楚肃王继位后杀了七十多家贵族,变法改革也停止。让比吴起变法还要激进的商鞅到楚国主持变法也不可能。就在此时,刚刚继位的秦孝公发布《招贤令》,想要变法图强,秦国民风彪悍适合商鞅的军功爵制,秦国贵族势力弱于山东六国。秦国在秦灵公死后便陷入了内乱,连太子都流亡魏国。而此时的魏国已经完成了变法,并且以吴起为将曾几次打败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

秦国也仅占有渭河平原、陇山以东,洛河以西狭小地带,甚至有着亡国的危险。虽经过秦献公赢师隰努力,内部稳定,但与魏国战争还是失败,国家经济凋敝。秦孝公继位后一心要学习山东各国变法。刚巧,这时他听说西边的秦国即位不久的秦孝公有图谋大业的雄心,正在四处求贤,招揽智能之士。那里也许是一显身手成就功名的地方。商鞅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来到秦国的。而有着君主的支持,变法可期,商鞅的满腹才华也有了用武之地。于是商鞅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在秦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

所以综上所述,小编认为这就是商鞅会到秦国的原因了,继续待在魏国的话,不光是得不到重用,甚至还有生命危险,而去其他几国的话,也只有秦国在当时是最适合让他一展才华的国家,所以他就去了。后来秦国也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奠定了日后逐鹿中原一统六国的基础。以上均为小编的个人观点,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否还有着其他不同的想法呢?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加关注哟。




三国时期的成语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17、巢毁卵破(覆巢无完卵):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目录
少年时期的文天祥,心怀壮志,立志以忠义报效国家,他的决心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青涩的岁月。他凭借卓越的才学和坚韧的努力,力拔头筹,考中了状元,这是他学术成就的辉煌起点。在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挺身而出,果断奏请斩杀奸贼,以稳定地方秩序,展现出他的正义与勇敢。面对国破家亡,他毅然决然地奋起...

陈美美民国人物
在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中,陈美美这个名字可能并不广为人知,然而杨云史则因其“江南四大公子”的名号而声名显赫。这位江苏常熟的才子,出身官宦世家,十七岁即迎娶了李鸿章的孙女李道清为妻。他的才学横溢,曾随岳父李鸿章出使英伦,成为一位学贯中西的青年才俊。曾任大清国驻新加坡领事,辛亥革命后,他归隐...

姜子牙的师傅是谁 历史上有姜子牙是哪里人(周朝兵学奠基人)
在封神榜里面,姜子牙的师傅就是一很厉害的人物,昆仑山的元始天尊。他在昆仑山上待了六十年,最终才学的一身神技,然后下山,遇到了姬昌,然后辅佐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开始伐纣,开启了周王朝的统治时代。历史上是姜子牙怀才不遇,虽然身在民间但是一直心系国家,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充实自己,所以说...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中国科学伟人有些人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1930 年,19 岁的华罗庚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成立的理由》,发表在上海《科学》杂志上,此文受到了熊庆来教授的重视,华罗庚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后,去英国留学。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抗日战争时期,华罗庚写出了 ...

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典故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多是大智近妖的人物,你觉得哪一个人可称之为第一谋...
这些诸葛亮不在乎。说到这里,荀彧在这方面也是能者,少有人能不卖弄自己的才学,而荀彧在曹操身边数十年,隐藏自己的能力,每次计谋都在保全自身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解决曹操的困境,这非常的困难。诸葛亮除了是一名谋士之外,他还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等,不过诸葛亮都将这些纳为自己作为一个...

三国时期跟时间有关的成语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

中国古代有哪些千古奇才,哪几位的才学令人难以忘怀?
第一、三国时期最璀璨的明星诸葛亮。我国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人才井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当中出现了很多厉害的文臣武将,而其中最为璀璨的无疑是诸葛亮了。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辅佐刘备从一个缺兵缺地的落魄之人,成为了三分天下的一国之主,可以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将天下的格局重新洗牌...

兰山区15874556274: 商殃为何要逃离秦国呀? -
自购格列: 商鞅的变法,动摇了贵族王权的势力,得罪了不少王孙贵族,秦孝公担心他日后会有难,在临死前吩咐商鞅逃离秦国,或者隐居.但商鞅最终还是没有逃离掉秦惠文王的手掌心,结果被用以极刑车裂而死.秦惠文王害怕商鞅的势力,结果又灭他三族.

兰山区15874556274: 芈月传商鞅为什么会出现在赢驷朝代 -
自购格列: 赢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

兰山区15874556274: 战国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
自购格列: 正统教育中,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顺应理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二.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三.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四.取信于民,得到百姓信任.五.国君的支持. 但仔细想想又不对.以上特点不只是商鞅变法才具备的,...

兰山区15874556274: 商鞅简介(100字内) -
自购格列: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兰山区15874556274: 战国秦国商鞅为什么会被杀
自购格列: 因为商鞅的变法损害了很有势力的大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他们对他恨之入骨,所以当秦王死掉后,他们就趁机报复.另外商鞅治定的法律太过严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就是商鞅的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力以不能适应时代潮流,为了维护利益,落后生产力的带表不得不选择除掉他,想借此阻挡历史潮流的发展 还有商鞅的法律是对一切人都适用的,就连王子都受过罚.法律很残酷,比如如果邻居偷盗,你不举报,那连你都要抓去问罪,很有可能被杀头.基本上你只要犯了点小错,就会遭到重罚,甚至杀头.你想,那些旧贵族会不做坏事吗?而且商鞅改革的重点就是铲除旧贵族的势力.旧贵族会放过他吗?

兰山区15874556274: 商鞅性格特点 -
自购格列: 商鞅性格特点:诚实守信、不畏强权、清廉. 人物简介: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

兰山区15874556274: 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
自购格列: 成功的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商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因素.②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合乎秦国国情,顺应民意(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措施.而执行起来又非常坚决,因此变法能够成功.③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秦孝公信任、重用商鞅,也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条件.由于以上原因,商鞅变法获得了成功.

兰山区15874556274: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
自购格列: 一、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变革时期,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为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二、商鞅变法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三、商鞅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取信于民.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38.htm#7

兰山区15874556274: 为什么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
自购格列: 商鞅变法符合战国时代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历史潮流,通过高压政策实施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强国,秦国达到了从积贫积弱变得强大,从血雨腥风的战国争雄中生存下来并一统天下的目的,在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的变法情况来说,...

兰山区15874556274: 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
自购格列: 最主要的原因是得到了秦孝公的全力支持.其次是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处于奴隶制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历史基础.同时也是战国时期秦国争霸称雄的需要促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