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削迹伐坛是怎么回事

作者&投稿:汪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桓魋为什么杀孔子~

楼下的娃真可爱,又没说有杀掉孔子,是当年孔子游学于宋,宋国主军事的司马桓魋在孔子讲课时候,将孔子讲课的树给伐了,想除掉孔子,孔子就说了一句:“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
我个人估计桓魋杀孔子的原因可能是当年孔子游学渲染礼法,而这个类似君主集权的想法无疑会对桓魋的权利照成威胁,而且孔子当年是到哪个诸侯国都会被权贵追杀,这也是他习惯了的事

生于春秋末期的老子博学多闻,曾任周朝的征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掌管图书典籍。当时的孔子虽远在鲁国,但他醉心于周公所制之礼乐,对于老子,更是抱有深深的敬意。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孔子千里迢迢来到洛阳,专程拜见老聃问礼乐之事。当时孔子33岁。面对这位年轻的学者,老子讲了这样一番话:“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也就是要孔子去掉骄气和奢望,审时度势,守拙归真,大智若愚。孔子临行前,老子又给了他这样的临别赠言:“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观察问题很透彻、言辞犀利善辩的人,如果遭遇到危及自身生命的事,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好议论人、揭人的短处!作为子女和人臣,言语和行动都不能只考虑到自己!
  见过老子之后,孔子还向周王室的执数(“数”即历术)官苌弘请教过音乐之事,并游览了周天子召见诸侯和举行国家大典的明堂、祭祀祖先的太庙和祭天地的社坛等。这次入周问礼之行,使孔子大开了眼界,大长了见识,对其儒家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孔子走后不久,周王室爆发了“王子朝之乱”,连年战火,老子失去了职务,只好骑着一头青牛,离开周室去了秦国,从此漂泊云游。孔子回到鲁国,“弟子稍益进焉”,并终成一代大儒。
  尽管有些学者对于孔子入周问礼之事仍持怀疑态度,但这段佳话在洛阳却广为流传。至今,在洛阳老城东关大街的文庙旧址前,仍然保留着这样一块牌坊式的石碑,上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个大字。碑呈长方形,龟形座,中间是青石,四周青砖围砌。碑高3.56米,宽0.9米,是雍正五年(公元1772年)河南府尹张汉与洛阳县令郭朝鼎重修文庙时所立。这块迟立的石碑,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两千年前孔子入周问礼的史实,也记载着中国历史上儒道两位大师惟一的一次会晤。
  如今,文庙早已不复存在。站在碑的对面,面对着窄小的院门,你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当年的情景。这块本该成为洛阳人骄傲的石碑,曾有过何等的荣耀,如今也只能孤零零地站在嘈杂的大街上,与破旧的民房为伍,在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中默默耸立。驮碑的贔屃的头部已经不见了,暴露的青石截面,犹如一个碗大的伤口。青色的石碑上横七竖八地刻着许多杂乱的文字,下面堆满了垃圾。碑身上更是伤痕累累,并且还被一户居民做了屋中的后墙。
  时光流转,如白驹过隙,蓦然回首,人世间早已沧海桑田,来去之间,竟可以不留半点痕迹。就连两位先哲的那次见面,也莫名地成了文人笔下的公案。这样想着,便生出许多感慨。想唐代时洛阳才子刘禹锡站在乌衣巷口,面对着寻常巷陌,感叹繁华不再,物是人非时的情形,一如现在的自己。抬起头来,突然看见布满尘灰的碑顶长着一棵小小的椿树,夕阳残照之下,绿色的枝叶随风轻舞,似乎在替那无言的石碑诉说着曾经的骄傲与荣光……

孔子到了
宋国,很受宋君的赏识,想请 他来整顿国家,然而,却引来宋国司马 桓魋的嫉妒。 有一天, 孔子在大树下讲学 司马桓魋带着士兵杀过来,他们带着 刀绕
到大树后面,大喝一声便往前砍, 幸好孔子在学生的保护之下,快速逃离 没有受伤。 但士 们不肯善 休 就气得把大树 但士兵们不肯善罢干休,就气得把
大树 砍倒,把孔子与学生们的足迹一一踏平来泄恨。
摘自 曲阜88网 qufu88com


相庭抗礼---是什么意思?
只听过分庭抗礼 解 释 庭:庭院;抗:原作“伉”(kang),是对等、相当的意思;抗礼:行平等的礼。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可以抗衡。

求一篇《庄子·杂篇·渔父》的读后感
孔子愀然而叹,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

庄子的《山木》原文和译文
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至人不闻,子何喜哉?” 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

庄子·山木详细资料大全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至人不闻,子何喜哉?” 孔...

寻求一个庄子的故事(有要求的呢)
孔子愀然而叹(1),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鲁(2),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3)?”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4),举足愈数而迹愈多(5),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6)。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7)。处静以息迹...

庄子的《山木》原文和译文
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 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 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 责焉。至不闻,子何喜哉!”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 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群,入鸟不乱行。

文登市18227503948: ...“伐树于宋”,说孔子在宋国被砍掉庇荫的大叔,这个典故完整的故事是什么呢?《庄子 山木》原文: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 -
蓍牲草仙:[答案] 《庄子·山木》中没有讲述“伐树于宋”的故事,倒是讲述一个与伐树有关的典故. 典故的大意为:一天,庄子行走到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然而伐木的人却停留在树旁,并不动手砍伐它.于是庄子走向前去问他们是什么...

文登市18227503948: 有人知道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中穷于商周的典故吗? -
蓍牲草仙: 出自庄子·杂篇·让王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

文登市18227503948: 杏坛指的是?
蓍牲草仙: 杏坛指教育,因为孔子当年在杏坛讲学,所以以后它就代指教育了,现在山东曲阜的孔庙还有杏坛遗迹.杏坛的来历 相传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以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进而又将杏坛作为孔子兴教的象征,列入孔庙的...

文登市18227503948: 孔子讲学的地方为什么叫杏坛? -
蓍牲草仙: 杏坛,是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 宋天禧二年(1018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将正殿后移扩建,以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金代始于坛上建亭,由当时著名文人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

文登市18227503948: 《论语》书中一共有多少句:“子曰”? -
蓍牲草仙: 在所有关于孔子的记载中,最吸引人想象力的,莫过于其“厄于陈、蔡之间”的故事.其实,它既不体现孔子建功立业的才能,也没陈述儒家深远高明的义理.相反,只是陷于困境的夫子,在对发牢骚的门徒进行宽慰而已.《论语》提供原始故...

文登市18227503948: 求一篇《庄子·杂篇·渔父》的读后感 -
蓍牲草仙: 一个主题思想:庄子是阐述了人应以一种闲适的心情去生活而不是整日陷在功名利禄当中. 人若不走动,就不会留下足迹,若在阴影处,就没有影子.与其四处奔走而徒劳无功,不如无为而治修养自身. 庄子渔父篇之感悟 转载自博客2015-03-13 12:...

文登市18227503948: 古诗文中“杏坛”是指? -
蓍牲草仙: “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曲阜祖庙筑坛,球植杏树,遂以“杏坛”为名字.

文登市18227503948: 哪位能翻译一下"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而谓穷.今丘也,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 -
蓍牲草仙: 子路: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子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子路:如此可谓穷矣.子曰:小人也!召,吾与语.子曰:是何言也?君子达于...

文登市18227503948: 杏坛礼乐冠华夷中的“杏坛”指什么 -
蓍牲草仙: 杏坛的来历相传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以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进而又将杏坛作为孔子兴教的象征,列入孔庙的建筑体系之中,这种格局甚至影响到了儒学所及的东南亚诸国.孔子杏坛设教之事,后世颂者虽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