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司马光读书好学的两个故事

作者&投稿:虞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知道司马光勤奋好学的小故事~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故事一: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故事二:
司马光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陕州(今山西夏县)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经过19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元丰7年(1084年)完成了《资治通鉴》的通史巨著,内容以总结历史统治者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为主。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据史书记载,司马光幼年聪颖好学,尤喜《左氏春秋》,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他不仅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而且可以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他好读书,求甚解,又有选择,他不喜佛、老,对历史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

1、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 ”

2、司马光从小读书刻苦勤奋,他觉得自己记忆力不行,背课文记生字总是没有别人快,就暗自说:“让我下苦功,来增强记忆力吧!”于是,他试着对课文多念多背,别人背两遍三遍,他要背五遍六遍。

这样一来,时间就不够用了。放学后,也得挤出时间来读书。特别是晚上,玩耍一阵后,他便读起书来,这一读,读得很晚。到第二天,还要早早地起床,进行晨读。

由于晚上睡得迟,他常常睡过头,耽误了早晨读书。“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想让母亲来喊醒自己。但母亲心疼他,不想让他读书读得这么苦。

有一天,司马光看见后院一段圆木头,灵机一动,心里想:“有办法了!”司马光把圆木头擦干净,放在床上当枕头。他枕着圆木头睡,一翻身,圆木头就滚动,把他惊醒。这样,他就不会睡过头了。

扩展资料

早年经历: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六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

天圣九年(1031年) ,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他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下边。

司马光的博学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他好学强识,另一方面他的父亲也着意培养。他既诚实聪明,又十分懂事,深得父亲喜爱。同时,每逢出游或和同僚密友交谈,司马池总好把他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使司马光不论在知识方面,还是见识方面,都“凛然如成人”。好多当时的大臣、名士,都很赏识司马光。 

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司马光。担任过副宰相的庞籍在司马池死后,把司马光当成自己儿子一样培养、教育。司马池辗转河南、陕西、四川各地为官,始终把司马光带在身边。

所以,司马光在十五岁以前就跟随父亲走过好多地方,在这些地方访古探奇,赋诗题壁,领略风土人情,极大地丰富了司马光的社会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



有关司马光读书好学的两个故事:

1、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 ”

2、司马光从小读书刻苦勤奋,他觉得自己记忆力不行,背课文记生字总是没有别人快,就暗自说:“让我下苦功,来增强记忆力吧!”于是,他试着对课文多念多背,别人背两遍三遍,他要背五遍六遍。

这样一来,时间就不够用了。放学后,也得挤出时间来读书。特别是晚上,玩耍一阵后,他便读起书来,这一读,读得很晚。到第二天,还要早早地起床,进行晨读。

由于晚上睡得迟,他常常睡过头,耽误了早晨读书。“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想让母亲来喊醒自己。但母亲心疼他,不想让他读书读得这么苦。

有一天,司马光看见后院一段圆木头,灵机一动,心里想:“有办法了!”司马光把圆木头擦干净,放在床上当枕头。他枕着圆木头睡,一翻身,圆木头就滚动,把他惊醒。这样,他就不会睡过头了。

扩展资料: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不朽之作,共二百九十四卷。这部编年体中国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记述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在中国史学史上,该书的成就、地位和作用,无与伦比;在世界史学史上,也首屈一指。研究中国史、了解中国史者,不可不读《资治通鉴》。

如今,研究该书已发展成为“通鉴学”。司马光早就想编一部简明系统的中国通史,苦于没有机会和时间。自从他当了谏官等职之后,条件比较好了,于是,他试着编了《周纪》和《秦纪》,给宋英宗看偏爱历史的宋英宗看了,很欣赏,就叫司马光继续编下去,并且给司马光创造条件,设立书局,配备了助手。

司马光先后选了刘恕、刘攽和范祖禹等人为重要助手,司马康则帮助抄校。这样,就具备了人手和史料两大条件,再加上到洛阳后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这部巨著便以十九年的时间完成了。客观条件虽好,但决定于主观努力。

司马光的修书精神,可以和司马迁相比美。为了修书,他常常拒不见客。为了修书,他“日力不足,继之以夜”,每天挑灯夜读,黎明即起。他和其助手的看书之多,后人为之叹绝。他们实事求是的严肃治学精神,为人楷模。

据说光是编写《资治通鉴》的草稿,就堆满了两间房子。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与毅力,才使《资治通鉴》于元丰七年完成。这时,司马光已经到了烈士暮年,虽然壮心未已,却精疲力竭了。不过,他并不后悔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尽于此书”,反而欣慰自己“虽委骨九泉,志愿永毕矣”。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司马光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史学家。《资治通鉴》一书是他主持编写的。

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好学,他常常担心自己的记忆力和学问不如别人,所以在学习时,总比别人花的功夫多。当他的伙伴们读一会儿书就跑出去玩时,司马光总要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直到把文章背熟了才放下书本。

长大以后,司马光仍然坚持着这种勤恳用功的做法。他曾经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并把这个枕头取名叫做“警枕”。因为枕头是圆的,所以一翻身枕头就会滚落到地下,“砰”的一声,自然会使人醒来。因此,司马光每次在半夜里睡觉时,枕头一滚下来,便立刻起床,点燃蜡烛读书。

由于司马光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学者。他在跟别人谈起读书经验时,说:“读书不可以不背诵,只有抓紧时间温习功课,才能把书读好。”

有关司马光读书好学的两个故事:
1、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 ”
2、司马光从小读书刻苦勤奋,他觉得自己记忆力不行,背课文记生字总是没有别人快,就暗自说:“让我下苦功,来增强记忆力吧!”于是,他试着对课文多念多背,别人背两遍三遍,他要背五遍六遍。
这样一来,时间就不够用了。放学后,也得挤出时间来读书。特别是晚上,玩耍一阵后,他便读起书来,这一读,读得很晚。到第二天,还要早早地起床,进行晨读。
由于晚上睡得迟,他常常睡过头,耽误了早晨读书。“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想让母亲来喊醒自己。但母亲心疼他,不想让他读书读得这么苦。
有一天,司马光看见后院一段圆木头,灵机一动,心里想:“有办法了!”司马光把圆木头擦干净,放在床上当枕头。他枕着圆木头睡,一翻身,圆木头就滚动,把他惊醒。这样,他就不会睡过头了

司马光小时候砸缸可以用文言文来表示。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翁,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
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勤学》全文翻译
全文翻译: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

什么是勤奋笃学的司马光?
司马光另一个令人称道的优点就是他的勤奋笃学。据说他小时候非但没有聪颖的资质,反而有点平庸。他六岁开始读书,不仅背书速度慢,而且对书本的理解也不快。其他同伴都背熟了的书,他还背不下来。尽管“智”不如人,资质平平,但是他一点都不气馁。当别人去玩耍的时候,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独自一个...

司马光圆木警枕的故事
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意,所 ...
翻译: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出自:宋 朱熹《司马光好学》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

中国古代讲述勤奋好学的故事
司马光读书 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别人背一篇文章,读三四遍就可以了,差一点的读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他每次都要读几十遍才行。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但是因为白天也在看书,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竟会迷迷糊糊地躺在那儿睡着了。后来,他拿了一段圆木头来当...

司马光北宋词人的生活与向子之学习的故事
这不是直到北宋初司马光的父亲司马玄考中进士,才得以为官。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是四品官宦,在兵部任仆从,在天章阁任仆从。司马光出生时,司马池在光州光山县,因籍贯不同而得名广。司马光司马驰是一个清廉博学的官员,对司马光要求非常严格。司马光六岁时就开始读书了。当他七岁的时候,他像大人...

从勤奋笃学的司马光身上懂得了什么
司马光另一个令人称道的优点就是他的勤奋笃学。据说他小时候非但没有聪颖的资质,反而有点平庸。他六岁开始读书,不仅背书速度慢,而且对书本的理解也不快。其他同伴都背熟了的书,他还背不下来。尽管“智”不如人,资质平平,但是他一点都不气馁。当别人去玩耍的时候,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独自一个...

司马光勤学的译文
司马光,(他)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掌管编写《资治通鉴》,是当时的有名的功臣。他小时候,担心记忆能力比不上别人,其他兄弟已经会背诵并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关门不出,在屋子里学习,等到能够背诵才停止。(司马光)自己说:“(因为)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才能终身不忘。”等到(...

关于司马光的文言文
本文选自 《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既:已经。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

司马光文言文有什么特点
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中夜:半夜。 司马光好学,中国古代勤学励志的典故之一。讲的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在“患记不若人”的情况下,严以律己,争分...

志丹县19136041589: 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
烛冒龙胜: 1、砸缸救人 司马光在6岁时,开始读书,7岁的时候,就把《左氏春秋》倒背如流.在他8岁的一天,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院中玩游戏.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小朋友,满脸是汗地跑到大缸旁,想伸手捧点儿水洗洗脸.一个不小心,就掉进了装满...

志丹县19136041589: 关于司马光的两个可以衬托出他的聪明机智的故事 -
烛冒龙胜: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杀蛇: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 ,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他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下边.

志丹县19136041589: 关于司马光的故事成人拉 小时候拉 -
烛冒龙胜: 1.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

志丹县19136041589: 司马光的故事 -
烛冒龙胜: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司马光从小读书刻苦勤奋,他觉得自己记忆力不行,背课文记生字总是没有别人快,就暗自说:“让我下苦功,来增强记忆力吧!”于是,他试着对课文多...

志丹县19136041589: 勤奋好学的名人和事例 -
烛冒龙胜: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志丹县19136041589: 名人勤学苦读的小故事5个 -
烛冒龙胜: 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

志丹县19136041589: 司马光警枕励志故事 -
烛冒龙胜: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学问家. 他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教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只有他不肯走,轻轻地...

志丹县19136041589: 我 们在司马光身上学到了什么 -
烛冒龙胜: 1、遇事要沉着冷静. 2、善于动脑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

志丹县19136041589: 关于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 -
烛冒龙胜: 讲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小时候热爱书法,刻苦专研书法的故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