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六回读后感

作者&投稿:钊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问题一:三国演义第6回感受150字 《三国演义》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这回讲的是董卓因为吕布战败,于是迁都长安,在洛阳大肆屠戮,孙坚救了宫阙之火,无意间发现了玉玺,于是拿着玉玺背约回江东去了,而袁绍等人不肯追袭害的曹操战败。于是众诸侯散伙。
读过这回,最大的感受就是董卓之残,孙坚之精,曹操之专断,袁绍之无谋。董卓在临走时还不忘抄了洛阳富户的家,卷了钱财去了长安。孙坚、袁绍、曹操等十八路诸侯结义时信誓旦旦,结果各自居心叵测,先是孙坚背约,然后曹操独断专行,袁绍等无谋,放任董卓,从而导致一场轰轰烈烈的剿贼计划成为泡影,也为后来群雄并立奠定了基础,这也标志着大汉王朝的摇摇欲坠,汉献帝空有帝名,而权力在于董卓,十八路诸侯名为就应,其实各自心怀鬼胎,各为私利。这也就标明着《三国演义》这部著作已经从东汉的末年王朝故事过渡到了早期的群雄割据故事,后来的吕布之死、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赵云之死、刘禅之降分别标志着群雄割据晚期的开始、群雄割据的结束、三足鼎立的开始、三国末期的开始和三足鼎立的结束,可以说第六回便是一个分水岭,以前的是东汉末年,从这以后,主角不再是汉献帝,而是以袁绍、曹操为主的割据势力。

问题二:三国演义第六回读书笔记 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与联军交战失利,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李啵jué)、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迁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发掘陵墓坟冢。联军先锋孙坚率先冲入洛阳,扑灭宫中余火,设军帐于建章殿上。其军士在殿南一井中捞起一具女尸,项下带一锦囊。内装一枚玉玺,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孙坚心动,认为石自己要当皇上的征兆,乃托疾归江东。不想军中有人告密,二人就此翻脸,孙坚拔寨离洛阳而去。袁绍写了一封信,派人连夜赶往荆州,要刘表截住孙坚,夺取玉玺,联军从此分裂。曹操领兵讨董卓,被吕布打败后埋怨袁绍,投扬州去。公孙瓒与刘关张亦离袁而去,袁自投关东。荆州刺史刘表截孙坚讨玉玺。

问题三:《三国演义》第六章读后感 吕布战三英大败而逃,张飞追之,箭石阻回。众诸侯为三英庆功并报捷与袁绍。孙坚得令进兵却不得袁术粮草致兵败而大怒。而董卓爱将李嘤说坚与其主联姻,坚怒斥之。卓怒而无策,李儒献策退兵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图迎合童谣。卓独断迁帝,杀逆己者,抢掠钱粮火烧洛阳,一时间生灵涂炭,百姓被迫从之。孙坚得入京都,恰得玉玺,大喜过望忙退兵离去。时曹操追击董卓得胜回,不悦盟军之形势窃以为耻而去,席散各诸侯尽去。荆州刘表的袁绍密令阻击孙坚并困之,孙坚难逃。
孙坚十七岁时便孤身斩杀盗贼,在汉末讨贼,讨黄巾,征边关,战无不胜,确实是汉末难得的良将,不过最令其出彩的便是这次讨董。
此次讨董的关东诸侯联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大都虚张声势,如大部分诸侯,或者战绩不佳,如曹操,惟有孙坚一人,不单战之,而且颇有胜绩,称这支讨董能逼得董卓迁都孙坚当为首功。
正因孙坚勇猛无比,所以董卓甚畏惧之,讨好于他,要求和亲,将自己女儿嫁于孙坚之子,可见董卓对之的畏惧,而孙坚拒绝之,之后董卓离开洛阳,也是孙坚第一个入洛(自然,他一直在前线。)扑灭大火,将董卓发掘的各王公贵族的坟墓掩盖。(发掘坟墓盗取财物一事,曹操董卓都干过。)关东诸侯,最忠烈者英雄,非孙坚莫属。
但是,英雄也有自己的弱点,孙坚有将才,对朝廷忠心,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弱点,便是政治能力太差。荆州刺史王睿被杀,孙坚也不能控制荆州,反被刘表控制。结果孙坚还不得不再和刘表作战,要夺回之,结果被偷袭而死,一代英雄就此殒命。


三国演义第六回优秀读后感心得作文
三国演义第六回读后感(一) 话说董卓大败,弃城而逃。途中掠人钱财,淫人妻女。以致民不聊生。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么适合称王呢?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董卓的此等作为不正是不义之举吗?而李儒助纣为虐,又怎么能不遭人唾弃呢?而袁绍兄弟无能却执意妄为,他们的结果又怎么会如意?又说孙坚于...

《三国演义》第六回读后感。读后感不是概括?
这一章主要讲了为报杀父之仇,曹操兴兵攻打徐州的事。 曹操兵力强大,文有文臣,武有武将,所以曹操要把他父亲接到营地。在经过徐州时,徐州太守叫一位手下护送,那位手下原本是一个山贼,看他们有很多钱,立马露出了真面目。他和手下在半夜三更杀害了曹操的父亲,拿着钱当山贼去了。曹操十分生气,带...

二年级三国演义第六回读后感
二年级三国演义第六回读后感1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蜀国,因为蜀国有聪明的诸葛亮,现在我就给你们讲讲孔明巧唱空城计这个故事吧。马谡把街亭失守了,诸葛亮非常害怕,因为他身边只有5千兵士。他刚要撤退,这时他想到了一个新的办法。他命令把蜀国的旗子收了,然后把粮草运走...

三国演义第6回读后感
三国演义第6回读后感1 这是一部很好的小说,它臭化了曹操、美化了刘备、神化了诸葛亮、提高了赵云,贬低了周瑜、总的来讲,这部书是我最爱看的书之一,常言道:“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我虽年老,但还是继续看。最使我感得好的,是这部书的大小战事四百多次,每次不一样,即使同是水或...

三国演义第六回陶谦让徐州城读后感
陶恭祖三让徐州读后感陶恭祖三让徐州内容: 出自《三国演义》第12回。 三国时期,曹操围攻徐州,徐州府君陶谦将刘、关、张三兄弟请来解围,痛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恶行,并待为上宾,诚恳邀请刘备主持徐州政务,以表示自己对汉王朝的衷心 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见刘备仪表轩昂、言语豁达,心中大喜。并要将徐州太守的职位...

三国演义第六回读后感简答
《三国演义》第六回读后感简答:(读后感简答:孙坚必定成不了大事。见到一具死尸,就觉得是让他当皇上的征兆。孙坚拔寨离洛阳而去,袁绍写了一封信,派人连夜赶往荆州,要刘表截住孙坚,夺取玉玺,由此,联军开始分裂,贻误误了联军当初定下的讨伐董卓的大目标。)附录: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

三国演义读后感(分六回)
这些人物很值得我们学习。平时,我不太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别人遇到了难题,我就不太喜欢帮助别人,但是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就不这么做了,好像自己变得开朗大方起来。我觉得我们应该像英雄人物一样,全心全意帮助别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三国演义读后感第6回
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最值得我欣赏,是他那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三国演义第六回读后感 300字左右
一、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则是赞赏有加,对魏中的主要角色,「...

三国演义的第四回第五回第六回读后感二百字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听李儒计要从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李[]、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孙坚飞奔洛阳救火,于井中得玉玺,离袁绍而去江东...

北道区15279779742: 三国演义第6回感受150字 -
毋衫苯酰: 《三国演义》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这回讲的是董卓因为吕布战败,于是迁都长安,在洛阳大肆屠戮,孙坚救了宫阙之火,无意间发现了玉玺,于是拿着玉玺背约回江东去了,而袁绍等人不肯追袭害的曹操战败.于是众诸侯散伙

北道区15279779742: 三国演义第六回的读后感300字,急啊,快啊.谢谢啊. -
毋衫苯酰: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之第六回,这一章主要讲了为报杀父之仇,曹操兴兵攻打徐州的事. 曹操兵力强大,文有文臣,武有武将,所以曹操要把他父亲接到营地.在经过徐州时,徐州太守叫一位手下护送,那位手下原本是一个山贼,看他们...

北道区15279779742: 三国演义第六回陶谦让徐州城读后感 -
毋衫苯酰: 我体会到了刘备十分仁义,陶谦把徐州官印给刘备,刘备拒绝了他的请求这可以体现他不要别人的财务的好处.

北道区15279779742: 三国演义第六回的读后感 -
毋衫苯酰: 一、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

北道区15279779742: 三国演义第6回 读后感 急用!! -
毋衫苯酰: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都后感--- 引狼入室,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北道区15279779742: 三国演义第6回读后感! 只要读后感, 不要概括
毋衫苯酰: 三国演义第六回读后感 话说董卓大败,弃城而逃.途中掠人钱财,淫人妻女.以致民不聊生.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么适合称王呢?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董卓的此等作为不正是不义之举吗?而李儒助纣为虐,又怎么能不遭人唾弃呢?而袁绍兄弟无能却执意妄为,他们的结果又怎么会如意?又说孙坚于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玉玺而背弃约定,这样的行为岂不是令人感到不耻吗?刘备三人怀才不遇,缺少好运气,又怎会在帝王的宝座上待太久呢、 放眼望去,是不是只有曹操一人才是王者的代表呢?虽然他的疑心过重,但他智勇双全,善于用人且善于观察.战后归来,绍迎接他时,他通过与绍的三两句话便知道绍终不成大器,遂引兵离去.这行为不是很果断吗?

北道区15279779742: 三国演义第六回体会 -
毋衫苯酰: 春秋无义战——勤王旗号下各怀鬼胎的十八路诸侯 面对国贼董卓,二袁不是去奋力杀敌、解民倒悬,而是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肯消耗兵力,还生怕别人建功.那些追随二袁、人云亦云的诸侯又何尝不是明哲保身之徒?孙坚是主站派的突出代表,一出场就给人一种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可是当他得到玉玺之后,马上就露出了自己丑恶的嘴脸!皇帝不是被掳去了,你怎么又不去就了呢?哼!谁还顾得上这个傀儡,我只为我的利益而战!

北道区15279779742: 三国演义1到10回阅读感想200~350字 -
毋衫苯酰: 前几回看的是剿灭2113张角,后几回看的是剿灭董卓.整体来看还是感慨玄德三兄弟的义薄云天和为他们的英雄气概所折服.并且从这几回5261就能看出4102谁能成大事,谁只能做冢中枯骨.看袁绍这个盟主当的,整个就窝囊废.看吕布那样,就知道他是个三星家奴.看曹操智勇过人,1653就知道日后肯定能专成大事.从孙坚的死中看出,在那样的动乱的社会,充满着属欺骗和利益的驱使,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体现的淋漓尽致.望采纳

北道区15279779742: 读《三国演义》每章的读后感想 -
毋衫苯酰:[答案] 诸葛亮无疑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了,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前后知天下事,左右晓天文地理.但读来读去,心中总有一个结不能打开:他为什么老是要和魏延过不去呢?在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后,我还是觉得魏延应该算是三国里...

北道区15279779742: 读《三国演义》每章的读后感想 -
毋衫苯酰: 诸葛亮无疑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了,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前后知天下事,左右晓天文地理.但读来读去,心中总有一个结不能打开:他为什么老是要和魏延过不去呢?在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后,我还是觉得魏延应该算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