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读后感2000字

作者&投稿:邬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 2000字~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我们学好这段历史,必须把握三条主线。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二、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才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 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在中外矛盾加剧的19世纪末,终于引爆了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他们打击的对象是外国势力,到1900年发展到顶点,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团众以血肉之躯和八国联军进行了英勇搏斗,尽管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下失败了,但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英勇斗争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政府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三、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弈欣为首,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督抚为首,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还出现了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知识分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创造了一些条件。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建学会、和顽固派论战,传播了维新思想,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尽管不足百日,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在21世纪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读完这本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来自边地的复兴中华的尝试  本书旨在叙说中国的近代历史,笔者想以一个设问作为开端。看到本书的人们,对书名中的“近代”一词会产生何种印象?  多数日本人对“近代”(modern)这一词汇的印象通常是正面的。比如,它可以让日本人联想到明治时代的流行语“文明开化”,联想到那些身着西装披头散发的形象,铁道、砖瓦造的欧式建筑,乃至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学校等等。近代日本对欧洲文明的引进与资本主义化的尝试为日本人带来了富裕和舒适的生活。  那么本书所叙说的中国又是何种境况呢?汉语里,至少在回顾中国历史时,“近代”一词往往伴随着沉重、消极的印象。因为,对中国历史来说,近代是一个屡受外国侵略、国家民族面临存亡危机的时代。  比如中国现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雏形,最早提出于1975年。当时的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口号,而未采用“近代”一词。其最直接的理由是依据中国官方的时代划分法,即从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近代史,其后为现代史。而由这种划分就可见,近代史对中国人来说首先是屈辱的历史、是抵抗侵略的历史。  21世纪的今天,中国终于可以一洗近代以来所饱尝的屈辱。鸦片战争后沦为英国殖民地长达一百五十六年之久的香港于1997年回归中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就如曾经的东京奥运会之于日本一样,成为中国人切身感到新时代来临的纪念碑。  诚然,对过去的清算决非一日之功,至少于现在的中国,其过程还未完结。2001年围绕美化日本侵略行为内容而再度引起关注的教科书问题,2003年于西安、2005年于中国各地发生的反日游行等,这种不时趋于紧张的日中关系揭示了苦难的近代史在今天仍然是大多数中国人所共有的“负面的记忆”。  本书所叙说的中国近代史具体指从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中期到中日战争开始前的1936年。这一时期的特征若以一言蔽之,可以用“复兴中华的尝试”来概括。但是如何评价这一尝试,中国史学家们的意见一直都不统一。其原因首先要从现代中国数十年来的政治激荡中寻求。  日本真正开始中国近代史研究缘起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当时被称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的诞生给予了一直轻视中国、不愿正视侵略事实的日本人以沉重打击。于是日本人试图从中国的近代史中发现一种可能性,即与经受了1945年战败挫折的日本不同的“近代”。  在此背景下开始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重点放在了阐明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研究是在当时日本批判冷战体制下军国主义的复活与推动社会民主化这一政治课题之下开展的。  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偏重于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革命运动史,往往带有以“对革命作出贡献,或反对革命”为善恶标准的成见,并不注重实证性的分析。另外,由于中日到1972年才恢复邦交,此前的中国对日本来说就仿佛是“从未见面的恋人”,是一种隐藏于面纱之下的神秘存在。因此当时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也难免流于背离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理念性的研究。  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与中日交流的正式启动为中国近代史研究带了巨大变化。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以及“文革”对知识分子迫害等中国现代史的历史问题被公开研究和讨论,以革命胜利为顶点的历史范式受到了极大震撼。进而,亲眼目睹了中国社会“落后”实景的日本人,早已不再把中国视为日本应该学习的近代化的榜样,而是普遍认识到中国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发展中国家。  在这种现实面前,多数日本人眼里的中国不再是革命带来的新社会,而是革命之后依然传承下来的、带有传统特质的社会。另外,由于日本人已然可以长期留在中国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所以,特别是近代史领域里,出现了许多运用了日本所不能见的新史料的研究成果。但是,即便这种重新勾画中国近代历史景象的尝试,现在看来也仍然存在诸多局限性。这些尝试从反对既往的主流的农村革命史出发,把重点从革命与农村转移到了改革史与都市史的研究之上。诚然,诸多历史事实得到了厘清,但其结果也不外乎是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而已。如果苛刻地说,这些不过是毛泽东革命路线转换到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这一政治局势的变化反映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结果。  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这些尝试针对单个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却没有提出一个取代以往革命范式的总括性的历史框架。这也是当今所有学术领域的共通问题,由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专门领域的过分细化,因此很难产生能够概括这些领域的具有远见的结论。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的2003年10月,纽约传来了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女士亡故的消息,享年106岁。继张学良在2001年病逝至此,本书所涉及的中国近代史上的主要登场人物均已离世。  时隔半个世纪,张学良在1990年接受NHK的采访中,以精神焕发的面貌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呼吁日本年轻人了解中日之间的不幸历史,这一影像至今依然令我们记忆犹新。在中国虽有“盖棺定论”的说法,但最后的当事人张宋二人的逝世,也正提示我们从现在开始冷静评价这个时代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来描述中国的近代史呢?本书想做一个尝试,即以南方边地吹来的新时代之风的视角,来剪影这一时代。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国民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运动,都兴起自南方大地,而后向北发展。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等改革运动以及新思想、新文化的接受与创造,亦多由南省出身的人物担任骨干,或以在此时代发展起来的南方边地城市作为其衍生发展的舞台。  众所周知,拥有广阔土地的中国,其南北是截然不同的社会。南方为水稻种植区,人们以大米为粮;北方则以小麦、面食为主。而代表北方的北京方言与香港、广州人所讲的广东方言更互不相通,犹如两国语言。延伸到地平线的平原地区、被干燥的黄土地所覆盖的华北大陆,与山川河流密布、地形高低起伏、临海与外国相通的开放的华南地区,遑论风景,甚至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也各自相异。或许也可以说两地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  从本系列其他各卷的叙述中可知,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上的新风气往往兴起于北部边境。中华文明每遭遇动荡时期,总是通过吸收周边世界焕发的能量实现复兴与扩张,从而得以保住延续数千年的命脉。但是,承担这一使命的是从北方进入的各游牧民族,而外部对中国的文化刺激也大多是经由内陆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所带来的。  当然,这种情况因蒙古时代的海上贸易以及大航海时代后的世界一体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是,宣告新时代的南来之风从真正意义上席卷中国大地,可以说是从本书所论及的近代开始的。洪秀全、孙文以及其后继者蒋介石等本书中的出场人物,皆以南方边地为出发点,倾注热情于被称为“北伐”的北上作战。而从南方农村根据地兴起的毛泽东的边区革命也是朝着黄土高原的延安一路撒下了新时代的种子。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南方开始复兴之路的时代。  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与南来之风一起开始的复兴中华的尝试与苦难的一幕一幕。面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列强的侵略,从不断的挫折与失败之中,如同凤凰般涅槃的中国,无疑为生活在不透明的时代的我们带来了勇气。


若是明朝没有灭亡,撑到李1840年,中国会是个什么局势?
说起明朝,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368年以后,从朱元璋开始建立明朝开始到1644年李自成入京,朱由检自缢殉国为止,享国祚276年。1944年,满军入关,建立大清,入主中原。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清朝同样的,享国276年。一直以来,关于明清两朝谁是谁非的问题争论...

中国古代朝代表
中国古代朝代表如下:历史王朝简记: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就此完。

1908年,中国正处于什么时期
晚清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入侵进一步深化,封建统治者赖以统治的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伴随着列强在华设厂和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面临国内外的双重压力,清朝统治之下的各阶级开始了反抗和探索,农民阶级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严重打击了清王朝和西方列强的势力。同时,晚清...

世界上有多少朝代的历史超过500年?中国有吗?
到了近代,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逐渐瓦解。1922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被土耳其人推翻。延续了苏丹36代,共计623年。朝鲜王朝:朝鲜王朝是韩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建立于1392年。开国君主李成桂原本是前朝的朝鲜将军。他通过兵变篡位,后投降中国明朝,成为藩属国。明朝授予他皇家朝鲜的称号。朝鲜王朝前期...

给我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的论文 3000字左右 谢了
论君主与国家兴衰的关系 中国历史悠久,君王辈出。君王是一国之首,直接影响整个国家。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

宣统帝溥仪:末代皇帝的错位人生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代皇帝里面经历最复杂,人生最起伏跌宕的皇帝。他一生见证了几千年封建王朝的覆灭,又亲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最重大的几次战役,出任过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也当过新中国的公民,可谓是传奇一生。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的第十二任君主,也是...

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1、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2、...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的内容介绍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10·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中华民国为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清末中华民国一卷,作者将19世纪中叶到1936年为止作为一个时代进行叙述,把此阶段的历史归结为复兴中华的尝试。作者指出,中国存在地方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尝试以南方边地吹来的新时代之风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这一时代。他认为,洪秀全、孙...

我国封建社会的朝代变迁(时间),每个朝代写出一个代表人物及代表事件...
商王朝(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夏朝之诸侯国部落首领契因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将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为“商”;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所以商朝又称为“殷”。经历17代31王(共510年)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

中国古代到现代的朝代从古至今依次顺序是什么?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3、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

垦利县18321877979: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300字 -
偶泉再造: 历史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也许只剩下些历史课上的只言片语,还有就是教科书上的陈述,而且已经是那样的模糊.可是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人,对于历史的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个很有趣的比喻:一天早上你起来突然失忆了,忘记自己是谁了...

垦利县18321877979: 爱国活动月我该怎么做作文 -
偶泉再造: 有时候不经意间放走了太多的时间,醒悟过来已是深秋,你看,叶子都落了……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江山还在,只不过时间不管成败,只给了英雄们一片叶子落了的光阴.李白的失意就这样过去了,剩下的是那采石江边的一堆土和那班门弄斧的...

垦利县18321877979: 《萤火虫》读后感 -
偶泉再造: 《萤火虫》读后感 寒假里,我在家中读书时看到了法布尔写的《萤火虫》,看完后我深有感触.法布尔以妙趣横生的语言详实地介绍了萤火虫的食物、捕食方式以及它们的发光原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昆虫研究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他对...

垦利县18321877979: 《地震中的父与子》观后感100字左右 -
偶泉再造:[答案] 哦

垦利县18321877979: 将心比心读后感 作文 -
偶泉再造: 今天,我们学习了《将心比心》这篇课文,作者通过“阿姨为奶奶开门”和“妈妈在医院打针”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垦利县18321877979: 假如再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不少于200字)
偶泉再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写的,我想这位作家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吧.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很小的时候既聋又哑还盲.也许大家都不会相信,正是这个残疾的女孩子竟创造了许多不可思议的...

垦利县18321877979: 掌中宝玉的体会? -
偶泉再造: 读书感悟最近读林清玄的《心美,一切皆美》,感触颇多,读着林清玄空灵的文字,从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感受其中的哲理,真的是“心美,吹拂过的风都美”.比如《掌中宝玉》这个小故事,讲的一位想学习玉石鉴定的青年,听说在远处有一位...

垦利县18321877979: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有什么疑问?解决了哪些问题 -
偶泉再造: 求采纳夏天到了,暑假也接踵而至.为了完成暑假作业,我与同学结伴去新华书店买书.《苏菲的世界》吸引了我的目光,因此前不久,我刚看过一部电视剧《绿光森林》,其中的主人公也叫苏菲,她聪明、善良,最后她还感动了嫉妒心很强...

垦利县18321877979: 《菌儿自传》读后感 -
偶泉再造:[答案] 《菌儿自传》读书心得在寒假中,我读了《菌儿自传》这本书.《菌儿自传》是由中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写成的一本科普读物,是一部权威科学与较高文学品味的经典,是一部传播医学科学与公共卫生的知识,思想和精神的科普著作.在《菌儿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