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显声的人物简介

作者&投稿:豫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黄显声的人物概述~

黄显声(1896—1949),辽宁岫岩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补习班,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五四”运动以后,决心投笔从戎,于1921年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三期炮科。次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服务于东北军。他治军严谨,胆识过人,深受张学良信任,一再提升。1928年,他任第一旅(即卫队旅)旅长负责沈阳警卫,保护张的安全。在同亲日派的斗争中,他坚定地站在张学良一边,并以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张产生过一定影响。1930年,他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雷厉风行地整顿了社会秩序,并开展禁烟、禁赌的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件前夕,他努力搜集情报、向上反映,请示对策。但由于张学良不可抵抗的命令,使他不能有所作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率领公安局各分局、队,对日军进行了顽强抗击,直到确实无力继续抵抗,才下令退出沈阳。其后,他以全省的警察队伍为骨干,组织义勇军,对日抗战:转战于辽南、辽西一带,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1932年秋,其部队改编为骑兵第二师。1933年长城抗战开始,他又率部出关迎敌,在百马关一带进击日本侵略者。后因国民党二五师尾随监督胁迫,不得不忍痛撤回,严酷的现实,使他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才是真心抗日的。于是,他通过其秘书共产党员刘澜波与中共北方局联系,派来一大批共产党员到骑二师开展工作,并在骑二师建立了中共党组织。通过一段时间的整顿,骑二师的政治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抗日气氛十分浓厚,他也因其爱国热忱和进步思想受到了广大官兵的拥护和蒋介石集团的忌恨。蒋介石欣赏他的抗日主张,曾以高官厚禄礼聘他,被其拒绝。尔后,又宣布调东北军到南方参加“剿共”,他联合东北军将领集体抗命。1935年夏,张学良就任“西北剿总”副司令后,任他为骑兵军副军长。但他一再向张进言抗日,并拒不执行“剿共”的命令。为了保存实力,他的骑兵军成了驻西北地区的东北军中唯一没有和红军发生过磨擦的部队。1936年,张学良在西安建立培养抗日骨干的军官训练团,其被任命为教育长。1936年冬,他受张的委派到河北任五三军副军长兼一一九师师长。他到任后,支持扶助了一一六师吕正操等部,使之成为该军的抗日中坚。同时,撤掉一批腐败分子,吸收了一批爱国流亡学生和进步青年参加军内工作。“西安事变”发生后,他表示坚决拥护,并做好了迎战准备。就是张学良被扣之后,也未动摇他抗日救国的决心。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毅然拉出自己的部队,在漳河前线与日本侵略者激战,重创日军,但他的队伍也遭到重大损失。当他正收拾残部、准备再战时,接到了周恩来的邀请,只身奔赴武汉,相商大计。到武汉后,他不遗余力地投入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为营救张将军奔走呼号。当他认识到这是徒劳时,便转向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他曾将党从香港运来的物资以及他在西安和五三军保存的武器,一次次送往延安;并组织东北籍进步青年和老部下,赴延安考察学习。1938年春,他受到周恩来的鼓励和邀请,准备去延安参加抗大的领导工作。就在他决定动身离开武汉的前夕,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了他。特务机关对其多次审讯,企图从他身上多找些材料,以罗织所谓“通共”,“联络东北军反抗中央”的罪名,但都被他严词驳斥。他先后被关押在武汉稽查处、湖南益阳、贵州息烽,最后被押送到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看守所监禁,使他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受到了极大摧残。但他宁死不屈、经常对狱中难友说:咱们要“虎入笼中威不倒。”在狱中,不管条件如何艰苦,他始终尽自己的努力,为难友、为同志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并始终坚定的认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一定会胜利。党组织对他一直非常信任,白公馆地下党组织曾指示陈然与他联系,从他那里获取报纸上的消息,以此为信息来源,办起了白公馆版的《挺进报》。1949年11月27日下午,特务杨进兴带人来到黄显声囚室,以军统局处长徐远举要求会见为由,将其骗至白公馆外。他从容地穿上衣服,暗中带上一把短刀,和副官李英毅(张学良副官)步行至离白公馆约半里路的步云桥附近处山坳时,被国民党特务杨进兴从背后放冷枪杀害。黄显声中弹后抽刀怒视着特务们,慢慢倒了下去。12月15日,重庆市各界人士举行追悼大会,哀悼杨虎城、黄显声、罗世文、车耀先、陈然、江竹筠等死难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及中共中央西南局领导参加了追悼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在沈阳啊
  1930年,他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雷厉风行地整顿了社会秩序,并开展禁烟、禁赌的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件前夕,他努力搜集情报、向上反映,请示对策。但由于张学良不可抵抗的命令,使他不能有所作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率领公安局各分局、队,对日军进行了顽强抗击,直到确实无力继续抵抗,才下令退出沈阳。
  “率领公安局各分局、队”说明是以市公安局长的身份,统领沈阳范围内各个公安分局、公安队,因此只能说明是在沈阳这个大范围内。

黄显声 (1896年12月18日-1949年11月27日),汉族,辽宁省岫岩人。1921年考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三期炮兵科,翌年毕业后在东北军服役。1930年春得张学良重用,升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九一八事变后,黄显声毅然投身抗日,在沈阳打响了抗日第一枪,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黄显声是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最先接受党的领导者,并于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被国民政府扣押,曾当小萝卜头的老师,教会小萝卜头语文、算术、武术、俄语,并告诉小萝卜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在此期间,小萝卜头帮助黄显声等人传信,1949年11月27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白公馆监狱。
黄显声将军出生于岫岩石庙子镇蓝家村(现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石庙子镇蓝家沟)。少年时黄显声曾就读于丹东道立中学,毕业后,于1918年入北京大学实习班,因参加五四运动被迫辍学,回到沈阳。1921年,黄显声考入东北讲武堂三期炮科,翌年毕业后服役在东北军中,初任营长,后任东北军新一旅(一说张学良卫队旅)旅长等职。因黄显声治军严谨,胆识过人,深受张学良的信任和赏识,张作霖被炸,张学良就是混在黄显声军中悄悄出关的。

九一八事变时,东北讲武堂炮科出身,已经担任旅长的黄显声,1930年却被任命为辽宁省警务处处长的职务,变成了警察。当时东北军上下充分感到东三省和日方冲突的危险,但是又缺乏和日军正面对抗的勇气。一旦发生危机,希望避免正规军之间的冲突。这时,作为非正规军的警察力量就可能成为两军之间的缓冲。委任黄担任这个职务,是张学良希望黄的精明干练可以在中日冲突时最大限度地控制一线局面;张作霖曾经对张学良讲过对付日本的办法:招集辽宁各县的警察局长开个会,动员人力,一夜之间就把南满铁路的铁轨都埋到地底下了。然后二十万东北军主动打大连的一万五千日本兵。“咱干嘛要怕小日本呢?”张老帅这样说过。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中人称三个省只有两个明白人,就是辽宁省长臧式毅和黄显声。九一八事变前,臧曾多次苦苦警告张学良日军即将动手,并派黄专门跑到北平去见张报告危险,张学良那时吸毒又患伤寒,到协和医院住院,显得思维精力都不充足。回复都是要求镇定,万一打起来不抵抗,等待“九国公约”的调停等等。。。臧自知无力回 天,在九一八发生时悲愤地让东北军参谋长荣臻“赶快出去调兵遣将收复沈阳吧”,自己则以地方官守土有责留下办交涉不肯离去,后绝食未死,被日方拉入伪政府,未保晚节。
黄则另有主张,九一八事变前,八月底他已经通过当时的警务督察长熊飞弄到日军情报,知道事变即将发生(这也是黄到北平见张学良的直接原因),黄不肯坐以待毙,回沈阳后当即下令将下属58个县的警察队公安队扩充成12个总队,并发放枪支弹药。这个举动意味深长,这批枪支成了后东北各路义勇军中的主要武器来源之一。后来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原东北的警察人员占了相当高的比例,而且多位著名的义勇军指挥官,比如邓铁梅,王凤阁,高玉山等都是原东北警察出身。而黄对沈阳的警察也进行了充分的部署,将2,000名警察组织起来,编成一个总队并发枪,自己从9月初即昼夜不离办公室,随时准备应变。所以九一八事变刚刚发生,他率领的警察总队(相当于武警,不包括治安警和交通警)已经离开机关,投入抗击。
救国会执委朱焕阶1931年9月19日晨曾赶到警务处打探消息,却见铁门紧闭,有几只麻雀啄食。向周围人打听,前一天夜里有人看到,黄部警察的动作极快,第一声炮弹的爆炸声刚刚响过就开始行动,离开机关,显然是早有部署。
当时沈阳主要兵力包括王以哲的第七旅,总部卫队,张学良的卫队营,讲武堂学兵和黄显声的警察部队。事变爆发的时候,王以哲和两个团长都不在部队(王第二天下午才便衣出城,在郊外与部队汇合),第七旅苦苦等待命令,最后等来的却是 -- 不许抵抗,任其占领营房缴械。该部靠下级军官自发组织才勉强突出重围,损失惨重。卫队的负责人是荣臻的儿子荣子恒,因为形势紧张,当天被派率部到野外进行为期八天的拉练,所以没有加入战斗。(谁能说王,荣不是明白人呢?还有当时因为各种事情不能到任的吉林省主席张作相,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学生们听到枪声 怎么也找不到的讲武堂负责人周濂中将,哪个,不是明白人?风雨欲来,都躲开不表态)。各部只有黄显声部和讲武堂学兵(五连连长张占元阵亡)主动进行了抵抗黄显声指挥警察在二经街一带依靠简单的街垒与日军对战多时,最终,在日军坦克的攻击面前,只有轻武器的警察伤亡太重,被迫撤离。黄在撤退时嘱咐警察和公安队官兵尽量携带武器弹药撤退,连夜经过新民向锦州集中待命。由于准备充分,沈阳警察部队撤退到锦州是动作最快,损失最小的。




红岩中主要人物及事迹
在息烽监狱时,他和罗世文、车耀先、黄显声等一起反对狱方制定的“连坐法”,取得胜利。在白公馆时,与李子伯一起积极进行越狱准备工作,狱中难友宣灏传看狱中挺进报时,被特务发现毒打,他挺身而出,掩护宣灏。1949年11月27日11.27大屠杀时殉难,临刑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3、成岗 192...

苏海龙的电视剧叫什么?
苏海龙是电视剧《山河同在》中的人物。《山河同在》是由王德庆导演,刘金承、冯越领衔出演的抗战电视剧。这部剧叙述了苏海龙和黄显声建立抗日战争团队,予以日本关东军以沉重打击的故事。剧情简介:苏海龙机敏、果断,在六国饭店的宴会上击垮了日本人竹下义晴暗杀张作霖的计划方案,安全护卫张作霖回到北京府邸。

最近的的一句话新闻,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昨天温州市某女生在考试时突然拿出借来作弊的卷子交给了老师,全场茫然。———2018年7月11日的我来补充一下,这事发生在我初中,语文考试,同学A作弊,抄完了隔壁班的试卷(隔壁班前几天考完已经发下去),A打算把试卷给她的好朋友B,结果A脑子一抽说成帮我给C,然后同桌拿给了C,C一脸茫然,...

红岩、狱中联欢
[编辑本段]《红岩》人物与原型 江雪琴--江竹筠 孙明霞--曾紫霞(1949年8月被营救出狱) 李青竹--李青林 许云峰--罗世文、许建业、许晓轩、韦德福 齐晓轩--许晓轩 余新江--余祖胜 彭松涛--彭咏梧 刘思扬--刘国鋕 龙光华--龙光章 黄以声--黄显声 陈松林--陈柏林 蓝胡子--蓝蒂裕 老大哥--唐...

小萝卜头的事迹及介绍?
父亲宋绮云是“西安事变”的主角——杨虎城将军的秘书。杨虎城全家被软禁后,绮云和妻子徐林侠、儿子小萝卜头先后被诱捕。在他能懂事时,爱与恨就强烈地交织于心头。孩子爱爸爸,天经地义。但与监狱中和父亲一墙之隔,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或只能放风时,看到父亲远远的身影。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跌...

黄显声将军的作者简介
靳韬光,1928年12月生于吉林省洮南县,1947年6月参加革命。历任省报编辑、记者、编委,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省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兼省电视台台长,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几十年写了大量的新闻、思想评论、文艺评论等。创作了广播剧《雁过留声》、电视报道剧《共青团号》、电视剧《陈墨菊》等。出版了《...

在贵州息烽集中营关押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息烽集中营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了1200多人,被秘密处决和折磨致死的就有600多人,人们熟知的罗世文、杨虎城、杨拯贵、宋绮云、小萝卜头、黄显声、马寅初等都曾囚禁于此。该集中营自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余人,其中包括许多著名人物,如:...

小萝卜头是男的还是女的
襁褓未逝入囹圄,野狼成群路崎岖。阴暗潮狭终不改,霉餐伴之度朝夕。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大家都知道,但你知道他的原名叫什么吗?小萝卜头 人间地狱多难苦,学习志坚勇真巨。爱憎分明仇罪恶,弱小身躯迎风雨。人物简介 编辑 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大家都知道,但你知道他的原名叫什么吗?蓝丽娜漆画《宋振中烈士...

张廷枢的人物事迹
张学良婉言挽留;张廷枢声泪俱下,诉说日寇侵占东北、蹂躏同胞罪行。最后,张廷枢话语铿锵地表示:“如果东北军去打日本,我第二天就来报到!”在张廷枢影响下,还有4位东北军高级军官,一并辞职。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张廷枢与黄显声一道,在天津搭乘上一艘英国轮船。当时,张廷枢妻子即将临产。他对妻子说:“国家到...

小萝卜头的人物简介
“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经过多次斗争,才同意由同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将军教“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也很懂礼貌,非常尊敬老师。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的非人...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