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是“一串凄婉的歌谣”?的3个 理由

作者&投稿:召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是从小说语言,叙事角度和故事内涵三个角度对《呼兰河传》进行评价。
1

、小说语言——一篇叙事诗

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小说,诗意的语言,松散的结构,犹如散文诗一般。

2、叙事角度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以孩童的口吻讲述了家乡呼兰河城的风土人情,以她那支散发着浓厚乡情的风俗画笔为读者们描摹了一幅清新自然、充满诗的韵味的画卷。

3、故事内涵一串凄婉的歌谣

在萧红笔下,大泥坑是舞台,各色人等在这里每天上演着一幕幕啼笑皆非的人间悲喜剧。萧红冷静、幽默的叙述,高度真实地再现呼兰河小城的市井风情画卷,一针见血地点明人们对生活的麻木不仁和听天由命;对生死的漠然和对鬼神的依附,表现了北方农村底层人物挣扎的众生相。

成年人在回顾童年之时,向来不是怀着轻 松的心情的。更何况,萧红童年生活的呼兰河 畔,善良的劳动人民如此的贫苦、无望、愚昧、 麻木,不禁令人痛心。

不难发现,那许多藏在 表面平实甚至欢快的故事下的寂寞凄婉。风 景寂寞:蜂蝶在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 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人更 寂寞:受不住风霜雨) 的,被自然拉着默默离 开人世,“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 ) ,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这些伤痛在作者 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一支寂 寞苍凉的调子,在未来的生命中久久回放 ……在无数灰白的日子里,祖父家的花园便是“我”生命中最亮丽的色彩。“蜻蜓是金的,蚂 蚱是绿的”,“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 绿,新鲜漂亮”……祖父是最关心“我”的人,他 那笑盈盈的眼眸宛如照亮“我”童年夜空的新 月,给“我”带来无尽的喜悦和幸福。祖父教诗, 祖父烤鸭子,祖父慈爱的话语,都是“我”心头 最温暖的感动。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最爱的 祖父长久地生活在一起!然而时间在流逝, “我”在长大,祖父在变老,终于有一天,“祖父 几乎抱不动我了”,幸福的时光原来也在渐渐 离我远去。祖父家的后花园,就像一座象牙 塔,为“我”的灵魂提供了一片美丽的栖息地。 然而园外的世界,终究是残酷的——这就更 为作品增添了一层无奈的感伤。

人,总是要走出童年的精神家园的。《呼兰河传》这 “回忆的诗学”,给予了我们片刻的精神的回归。回首童年,确有千般滋味。

1.《呼兰河传》写于萧红在香港住院的时期,而香港当时又可能爆发战争,她在这样的环境苦中作乐,回忆起了年少时无忧无虑的时光,将童年趣事写成了《呼兰河传》
2.茅盾是萧红好友,同在香港工作,由于香港可能爆发战争,萧红曾劝茅盾夫妇和她一同去外国避难,但茅盾由于工作和自身原因不想离开香港。不久后萧红生病住院,离世时好友都不在身边。等茅盾看了《呼兰河传》 终于理解了萧红寂寞苦恼的心境时,萧红在浅水湾快埋了一年了,茅盾心里歉疚、悲伤。
3.《呼兰河传》的内容是萧红童年的趣事,她不受父母喜爱,只有疼爱她的老祖父,后来老祖父也离世了。

1.作为女人,她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父亲的绝情绝义、未婚夫的始乱终弃、丈夫的背信弃义、爱人的临阵逃离;全部苦难——仅仅为了活命的生存苦难、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苦难、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种种病痛对身体的折磨……她颠沛流离于哈尔滨、上海、日本、北京、重庆、香港之间,独自以柔弱之躯抵御着饥饿、寒冷、病魔、战火,不然又能怎样呢?她的家早就对她关死了门,她的国正被片片蚕食,她的爱要么被践踏,要么得不到回应,她的一生啊,多的是凄苦、误解和嘲讽,少的是欢乐、安宁与温情。
2.作为作家,她却并未颓然倒下,反而顽强地挺立着,以其柔韧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超拔于那个时代。《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呕心沥血之作。

这本书定位到那个年代,带着作者的自传体形式娓娓道来,既展示了旧时代社会人情的风貌,又流露出萧红对儿时一种眷恋。这种眷恋不单单是温暖的,有温暖也有孤独。甚至可以说童年大部分是孤独不安的。看作者一生漂泊无定的经历,再回过头来看书,会发觉书里凄婉的味道更甚。


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是什么
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是从小说语言,叙事角度和故事内涵三个角度对《呼兰河传》进行评价。1 、小说语言——一篇叙事诗 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小说,诗意的语言,松散的结构,犹如散文诗一般。2、叙事角度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以孩童的口吻讲述了家乡...

如何理解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也就是祖父园内植物动物,一串凄婉的歌谣也就是他的这些小城里的人物,也可以从祖父那里看出,祖父对他很好,是一篇叙述文,也就是说课文是写她的事,并且是生活中的事。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矛盾是怎样评价呼兰河传
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副多彩的画,一串凄婉的歌谣。1、作为女人,她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父亲的绝情绝义、未婚夫的始乱终弃、丈夫的背信弃义、爱人的临阵逃离;全部苦难,仅仅为了活命的生存苦难、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苦难、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种种病痛对身体的折磨……她...

著名作家矛盾是怎么评价萧红的呼兰河传的?
矛盾是这样评价萧红的《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茅盾称什么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句话形容了呼兰河传小说独特的艺术特性。通过叙事手法,呼兰河传能够像诗一样展现出美妙的韵律和节奏,让读者陶醉其中。同时,小说也可以像画一样刻画出生动的场景和多元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感触颇深。而凄婉的歌谣则表达了小说中深情的情感和沉郁的意境。这句话传达了茅盾对小说艺术的理解和赞赏。茅盾...

茅盾为什么看完《呼兰河传》很悲伤
但茅盾由于工作和自身原因不想离开香港。不久后萧红生病住院,离世时好友都不在身边。等茅盾看了《呼兰河传》 终于理解了萧红寂寞苦恼的心境时,萧红在浅水湾快埋了一年了,茅盾心里歉疚、悲伤。3.《呼兰河传》的内容是萧红童年的趣事,她不受父母喜爱,只有疼爱她的老祖父,后来老祖父也离世了。

茅盾称《呼兰河传》像什么?
他说《呼兰河传》的人物“都像最低级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分,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磨倌冯歪嘴子是他们中间生命力最强的一个——强的使人不禁想赞美他”。

呼兰河传点评鉴赏
《呼兰河传》被评论者赞誉为一篇叙事诗、一幅风土画和一串歌谣,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茅盾指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于它“不完全像自传”,这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意义。它以成熟的艺术技巧描绘了东北小城镇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小说的结构独特,没有固定的情节和中心...

《呼兰河传》读后感优秀范文
《呼兰河传》读后感1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的评价。暑假的时候这本书深深的吸引着我。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半自传,记叙了作者童年发生的一些事情。里面的内容无关现在,也无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己无忧无虑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

为什么作家茅盾说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串凄美的歌谣???
那种麻木。那种国民性的愚昧。呼兰镇人民的生活是很凄惨的,作品中作者虽然以儿童的无意识的单纯话语写出来,但是读者却可以透过作者所描绘的景象去看到生活的本质,其实那些人只是代表,代表了当时的国民性的愚昧。所以茅盾先生说《呼兰河传》是一串凄美的歌谣。是萧红童年生活的凄美的歌谣。

汾阳市13291868209: 著名作家茅盾称《呼兰河传》是“ -
桐种迪洋: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图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艺术特色 美和追求美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人们欣赏自然的美 ,创造生活的美.而作家艺术家们开垦出人类美的艺苑,以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态的艺术之花,为人类生活增添无比绚丽的色彩.在中国三十年代文坛上,年轻的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作品深度 《呼兰河传》的作者在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揭示他们的贫苦、无望、愚昧、麻木的时候,讽刺幽致则使人感到悲凉、凄苦.读者既同情他们的不幸,又原谅他们的麻木.这也是作者的讽刺幽默所产生的由于的美感效应.

汾阳市13291868209: 为什么作家茅盾说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串凄美的歌谣??? -
桐种迪洋: 《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一共七章,每一张既有联系,又可以独立成一个整体.这部作品是萧红怀念中的故乡,作品中作者以儿童视角为我们描述出了一幅家乡生活的图景,可以说既像文又不像文.作者的童年在儿童的视角下就像是一串歌谣,但...

汾阳市13291868209: 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副多彩的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又评论这部作品:“《呼兰河传》给我们看红的童年是寂寞的.”你同意“萧红的童年是... -
桐种迪洋:[答案] 是,因为当时的人在封建社会下,造成病态人格

汾阳市13291868209: 著名作家茅盾称《呼兰河传》是“ ”. -
桐种迪洋:[答案] 他说《呼兰河传》的人物“都像最 低级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 分,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 光,就能够生存了,磨倌冯歪嘴子 是他们中间生命力最强的一个—— 强的使人不禁想赞美他”. 愿帮到你,望采纳!

汾阳市13291868209: 呼兰河传是一部什么性的小说 -
桐种迪洋: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 作品概述 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

汾阳市13291868209: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是谁评论谁? -
桐种迪洋: 原句:矛盾说《呼兰河传》是一首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仿写:我说《西游记》是一个英雄梦,是一段感人的故事,是一曲悠扬的乐曲

汾阳市13291868209: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部什么题材的小说 -
桐种迪洋: 1、《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2、简介《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

汾阳市13291868209: 呼兰河传到底么意思? -
桐种迪洋: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汾阳市13291868209: 茅盾称《呼兰河传》像什么? -
桐种迪洋: 他说《呼兰河传》的人物“都像最低级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分,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磨倌冯歪嘴子是他们中间生命力最强的一个——强的使人不禁想赞美他”.

汾阳市13291868209: 著名给家茅盾称《“呼河兰传》这本书是? -
桐种迪洋: 茅盾先生曾指出:“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序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