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我们能多理性,才会多感性

作者&投稿:俟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昨天写的文字发到心理群,里面引用了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hé)的对联,但是错用了一个“需”字,“每临大事‘需’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刚好被李克富老师看到,群里回复“每临大事有(需)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一字之差,天地悬隔。”并随即艾特我一个笑的表情。

也很巧,我在看手机,就这么看到了。

这句话我是很久前看到的,当然一看就很有感觉,“太心理味道了”,就认真记忆,不过总是搞晕,记忆不周全。

后来自己很多涂鸦文字里引用这句话,一次次查询,总算是可以记住大体了,这次因为感慨“先判断再应对”的知道做不到,根源也有不够沉住气的深意,想到这句话就随手用上了。

但是不知道自己用错这个错字,也就是无知状态了。

无知者无畏,一向如此。

李老师这个回复,真是及时雨,醍醐灌顶的感觉,不是因为提醒错了一个字,而是后面点明这八个字,“一字之差,天地悬隔。”

细细体会,果然如是,因为真的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对联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遇事冷静、稳重、沉住气,当我们做不到时候,想想人家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坦诚回想,我们都有情绪失控时候,几乎都有过体验,这点不难共鸣。

其实,就心理意义而言,这就是情绪管理的要紧处,做到情绪管理的高手,定然心有稳重磐石。

这个磐石就是理性!

也就是我们不断强调的“先判断再应对”,“先理性再感性”,“先搞明白是什么再考虑怎么办”!

看似遇到事情保持冷静是情绪管理,本质还是认知管理,也就是说情绪发泄是本能,遇到突发事情惊慌失措是正常反映,但是只有经过许多事情磨炼,才知道唯有冷静才是应对途径。

更准确些说,做到冷静是“逆人性”。

因此,当我们强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时候,要知道这仅仅是知识,是道理,是理论,变成可以使用的理性指南需要体验,对于很多人来说还需要不断的体验。

只有体验后的知识,才会变作有用的理性,所谓见多识广,阅人无数,所谓人须在事上磨,就是强调体验的作用。

用个例子说,知道辣椒辣是知识,唯有吃一口辣椒才知道辣的滋味,也就是伟人说过的,“要知道辣椒滋味只有亲自尝一口”。

“需”静气和“有”静气,一字之差,不难看出前者是希望,愿望,向往,后者则是现实,行动,拥有。

我们人人有需要,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起码有5种层次需要,可是大多数人止步于生理与社会需求,尤其心理问题者牢牢被不安全感需求纠缠,难以实现正常的爱和尊重的需求。

需求变成现实,相当于知道能做到,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前面说过非常非常困难。

当我们把冷静与理性作为目标时候,不能仅仅是希望而要视作已经存在。这就是天地悬隔。

这又涉及期望效应理论,等等。

区分与细化“需和有”,更大意义在于澄清作用,也是保持觉察意识,让我们牢记这个理性提醒,“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临大事有静气什么意思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什么意思
2、原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3、意思:每次遇到重特大事情发生时,能够做到举止从容,沉着淡定。不相信直到今天还没有人能成为贤圣之人。4、所谓的静气静气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大担当、大情怀。有静气的人,不是单纯的温良恭俭让,也不是无所作为的“与世无争”,而是...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意思为,古今圣贤都具大气度,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对裕如。这句话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龢的一幅对联。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下一句是什么?
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下一句是不信今时无古贤。这句话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龢的一幅对联。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想起这幅对联的含义,颇感受益。又有古语:每遇大事,必有静气,静则神明,疑难冰逝。"静则神明,疑难冰...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什么意思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信念和态度,即在面对重要或困难的时刻,应该保持冷静、沉稳的气质,并相信当前时代仍然存在着像古代贤人一样有智慧和能力的人。解释:1. 每临大事有静气: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当遇到重要的决策、挑战或危机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压力。这时,保持...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龢的一幅对联。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符号,是中华民族自然作息、躬耕田畴、苦读寒窗积淀而成的做人品质和审美追求。《管子》有“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

不信今时无古贤,”出自清代帝师翁同和的一副对联
赵伟(赵景灏):书法:“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出自清代帝师翁同和的一副对联。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可以解释为,古今圣贤都具大气度,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对裕如。如果能够做到像古贤一样,现在的人也不会差。“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辩证地讲出了古贤与今人的区别在“静”。古人讲静,“致虚极,守静笃”,“守静”是为了恢复...

每临大事有静气。就算做不到,也要假装做得到。等习惯成自然,城府也就出...
这句话从往积极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每临大事有静气。就算做不到,也要假装做得到。等习惯成自然,城府也就出来了”。说明人应该遇事不乱,有淡定,即使一时做不到,也要形似淡定状态。这样,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人的就会胸怀很宽广,很有包容性,很能理解和体谅别人的感受。所谓从往积极的...

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下一句是什么?
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下一句不信今时无古贤。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

翁同龢:每临大事有静气2022-07-13
这一句出自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在我看来这是大将军之气象!也是现代希望成为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在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要保持“沉着”冷静,要有“静气”。写于2022-07-13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也说“静以...

长寿区19846843646: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
保裴伊达: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的句子,原是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和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静气是一种应急的态度....

长寿区19846843646: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保裴伊达: 越能心静如水,也都是大气之人,沉着应对,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这是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书写的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这幅对联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

长寿区19846843646: 问题: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什么意思? -
保裴伊达: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龢自题.此联抒发了遇事沉静、坦然处之,继往开来、后来居上的主张,为人所叹服.

长寿区19846843646: “不信今时无古贤”全诗是什么? -
保裴伊达: 这是一副楹联的下联,非出自诗句.楹联全联的内容是“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意思是古代的贤能之人每当遇到大事的时候都保持内心平静,如果现在的人们做到这点,和古代人相比也不会差.扩展资料类似的表达的句子: 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的表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2、李鸿章曾书写过一幅广为流传的对联:“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意思是因为各种主观客观原因,夹在低不成高不就的职位自然是各种来气,但是又能怎样呢?不如保持乐观的态度,享受生活中每一点乐事或是苦中作乐,来更好地生活下去.

长寿区19846843646: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出自哪里?
保裴伊达: 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书写的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长寿区19846843646: ”出自清代帝师翁同和的一副对联
保裴伊达: 清代帝师翁同和的一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可以解释为,古今圣贤无论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面临巨大的诱惑与危险,都能做到心静如止水,泰然处之.平时安逸惯了,遇事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就容易慌张.而慌...

长寿区1984684364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 -- -
保裴伊达: 略.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要先读懂材料所蕴含的意思.材料引的是三段名言,谈的都是有关处事不惊、遇事沉稳的内容.立意便可由此产生.在选择文体时,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比如编述故事),还可写成散文,但都必须同沉静有关.

长寿区19846843646: 形容心中有数的句子名言 -
保裴伊达:[答案]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龢

长寿区19846843646: 以静气为话题的议论文 -
保裴伊达: 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的句子,原是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和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静气是一种应急的态...

长寿区19846843646: 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怎么理解? -
保裴伊达: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每当碰到大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平和的心境,如果做到了就可堪比古时贤德之人了.信今时无古贤.这14个字都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因此可以做为王右军集字联书写.说白了就是——淡定淡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