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平仄音?古诗词里面对平仄有什么样的规格?

作者&投稿:郟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区分诗词中的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平仄理论好比把四个班(四声)学生按性别(平仄)分成男女两类。至于这样的分法是否平均,不是平仄论者考虑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
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汉"、"看"字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总是读去声。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是有时平去两读的,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古诗词平仄之我见

古词和格律诗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

知。以七律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尤其要求严

格对仗。从声调上讲,首先是平仄相间,即不能出现连续的平声或仄声

,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

明。其次是联间沾,联内对,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相同,同联当

中平仄相对。词的词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为复杂,但平仄相间仍是

重要的原则。

律诗绝句的各种固定形式,自有其鲜明的美学及诗学特征。

以五字和七字为一句,一是读起来节奏鲜明,另外则是更符合记忆的要求

,这种分句法最容易记住;对仗具有典型的轴对称形式的美感,恰好又

与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相协调一致,如古代建筑典型特征就是它的轴对

称性;韵脚一致能使阅读吟诵和谐流畅;平仄相间使诗句抑扬顿挫;联

间平仄相沾则能起到整诗语气贯通的作用,类似于汉语修辞手法中的顶

针。各种特征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看出不尽相等。

声调是汉语特有的,它是一个汉字必备的语音特征,不像

英语仅有音节特征。声调的本质是一个字发音时音高的变化特征,持续

高音为阴平,由低到高为阳平,先降后升为上声,由高到低为去声,简

单说为音调的变化就是声调。但是声调口口相传,因而变化很大,又有

地域之别,更难统一,不象文字有固定的流传形式而比较稳定。一个编

辑论及拙诗“坐看寒山一片湿”中的湿字,认为属入声,归仄声类,确

实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地方语言中保留有入声,象古音一样,但是现在推

广的普通话已经删除入声,将其原入声字分别划归阴阳上去四声。那么

究竟在现代的古诗创作中,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呢,还是以古音为标准呢

,或者以地方语音为标准?如果要有标准的话,当然该以普通话作为标

准。有唐七绝第一(文无第一,这里仅仅是借用某些评论家的话来说明

这首诗的地位)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笛”古为入声

,属仄声,入格;今普通话为阳平,属平声,出格;且“杨”字为平声

,也出格。这也从侧面说明关于平仄的要求是不能太严格的,因为有时

我们连平仄的统一标准都不能完全确定。

古诗词是能够入乐而唱的,诗有吟诵之说,吟不是唱,是

拖长了字音,改变了音调的,吟到得意之处还要将音抖几抖。词也有倚

声填词之说,实际词牌就是一首已经谱好了的曲。古诗词一旦入乐,其

声调之性质便不复存在,平仄也就失去了意义,仅在以纯语言形式存在

下,平仄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美学特征却不一定是必须具备的,

即古诗词创作中声调的作用主要应该是限定一个字,仅凭阅读就能判断

出来,而不是非得在这个位置上固定平或仄,这方面的要求显然不应该

像建筑为了对称美而严格要求一样。一个著名声乐家在教授怎样唱出“

琴手”和“禽兽”的区别时,要求前者以软起,后者以硬起来区分,软

起是发音时由弱到强,类似于阳平音或上声,硬起是指发音时突然将声

喷发均匀发出,类似于去声的发音,这是用音强去比拟于音高,也说明

汉字入乐已经失去了声调的意义。强行的程式化的要求,往往会限制艺

术的发展。以音乐为例,远在7000年前的贾湖骨笛,就可以吹奏出多个

音,据专家考证,在创立十二平均律(即一组八度音平均分成十二个半

音,八度音是指一个音和它的二倍频率音之间的跨度,如现定的钢琴中

央C频率为261.6Hz与523.2Hz的音构成一个八度音)之前,古乐音中一个

八度音也有分级谈及七个音的,在这之后更应该明白其理,但古乐音将

一个八度音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与西方相比少了fa和si,它

使创作简化并程式化,但也限制了创作的自由,遏制了创造力,大大降

低了音乐的丰富性。不知为什么古代音乐家偏偏缩减为五音并依此作乐

。中国古代器乐创作之成就,远不能和欧洲器乐相比,究其实,程式化

的弊端难辞其咎,希望这句话不致招致狭隘民族主义者的口诛笔伐。

用协和音程可以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用不协和音程同

样可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平仄相间是美的,但也可以用连续的仄声表

达急促的语气,或让语意一气呵成;用连续的平声表达轻灵活泼或平和

的意境。作诗写词,第一是意境,第二是遣词用字的生动、准确、形象

,韵脚和畅,第三才是平仄,而且不能因式伤意。太过于片面追求形式

对艺术是伤害,在艺术大众化的今天更会阻碍艺术的发展。艺术不是科

学,仅被少数几个科学家理解就行了,而平仄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完

全淹没在诗意词境中,因此创作者应该明白什么才是更重要的。被誉为

唐七律巅峰之作的崔灏的《黄鹤楼》,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

载空悠悠。”从对仗尤其是平仄上看简直出格,前句一连的仄声,但因

整诗意气相贯,描写生动,情景相融而成千古名句。格律诗如此,古词

的平仄意义则更为次之。
如果格律诗或词要在现代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的话

,适当摒弃平仄的约束,在不伤文意的前提下尽量顾及平仄,是一个明

智之举。

  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传统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在普通话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普通话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声中上、去、入三声的总称。与“平”相对。[oblique tone]
  例:
  仄韵:凡上、去、入声的韵,皆为仄韵与“平韵”相对;
  仄韵诗:指韵脚用仄声字的旧体诗。

平仄
1、规则
(1)每两字为一个节拍段,五字句形成2/2/1/和2/1/2/两种格式,七字句则是在五字句前加上一个节拍段,形成2/2/2/1/和2/2/1/2两种格式
(2)同句内平仄交替,对句内平仄对立。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下句和后一联的上句必须平仄相粘(niān)。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口诀是指处在奇数位置的字可违拗平仄要求,但处在偶数位置的字必须严守平仄规则。但须注意,如果一联中出句违拗了平仄规则,则在对句中相应位置的用字就须予以补救,即使用相应的违拗法则。(如上句中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则在下句中第三字用平声字,而不能死守格式仍用仄声字)
(5)古诗中的古入声字须灵活判断,有时可借助方言读音来推测认定,这是因为方言中还保留着很多入声声调。
2、近体诗的平仄常见定式和变式
第一式:五言平起,七言仄起 如首句押韵,应作: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第二式:五言仄起,七言平起 如首句押韵,应作: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上述二式单用为律绝,双用为律诗,律诗第五句只能用左边的定式。

每两字为一个节拍段,五字句形成2/2/1/和2/1/2/两种格式,七字句则是在五字句前加上一个节拍段,形成2/2/2/1/和2/2/1/2两种格式
(2)同句内平仄交替,对句内平仄对立。

平仄


李商隐《蝉》这首古诗的平仄分布情况如何?
李商隐《蝉》这首古诗的平仄分布:本以高难饱(仄仄平平仄),徒劳恨费声(平平仄仄平)。五更疏欲断(仄平平仄仄),一树碧无情(仄仄仄平平)。薄宦梗犹泛(仄仄平平仄),故园芜已平(仄平平仄平)。烦君最相警(平平仄平仄),我亦举家清(仄仄仄平平)。其中,“一”和“薄”字为...

古诗的平仄及韵律
“古诗的平仄及韵律”回答如下:古诗的平仄及韵律:“分清平、上、去、入四声的字 ,平就是平声字,上、去、入是仄声字 平就相当于普通话的1,2声,上相当于3声,去相当于4声 但是你要注意,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普通话里的“入”声字已经被分到了平、上、去3声里面了。 写诗: 格律诗中,5绝、7绝,5律...

古诗词的平仄规律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

如何查古诗平仄?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发音的平仄是有差异的,如果不确定一个字在古代汉语的发音是平是仄,可以查找韵书,如平水韵。“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

古诗词的平仄是怎样的?
现代人讲平仄难在入声字。用拼音难於分清,但你若来自南方方言区,则大致上可以借助方言区分。例如数字中的一、六、八,如果你用方言读来是一种很短促的声音,无法延长,那就是入声。如此推广到其他同样读法的字,就都可判为入声。而入声属仄声。近古语音入声字派入其他三声(用现代音算是四声),...

平平仄仄,如何判断一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希望能结合古诗词实例...
汉语拼音中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一楼的答复很是充分!建议 夏火柴 详细读,假如有必要的话!sYc 觉得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远远欣赏也别有番味道的!单就 夏火柴 提出的问题我以为这样给你解释不知你称心否?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

诗歌平仄音怎么分?
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例如:妈 麻 马 骂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古诗如何区分平仄关系的?
到唐代,诗大家在这个基础上完善了格律诗。古代字的读音跟现在对比有着巨大的差别,假如我们要把字的古音弄清楚得话,也许得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假如我们用普通话的规范去判断古诗词的仄声,也会导致不正确。中国文化概论的音调分成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里的平声...

古诗的韵律常识
古诗中的平仄是指一个汉字的发音有四种不同的声调,分别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平声和入声称为平声字,上声和去声称为仄声字。平声押韵和仄声押韵是古诗中最基本的韵律形式。古诗中的格律是指古诗的组织形式,包括五言、七言、古体诗、近体诗等不同的形式。五言和七言是古诗中最常见的两种格律形式...

宋词的平仄音是怎么分的?
平时多读一些宋词,很多东西都是要靠自己悟出来的。简单来说普通话中阴平和阳平(一声和二声)为平生,上声和去声(三声和四声)为仄声。和楼上那位朋友一样建议去看看韵律方面的书。仄韵,就是押仄韵。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韵者,词的韵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东西。也有不同的入韵和平仄。对照百度百科...

行唐县19591197449: 古诗中的平仄读音是怎样分出来的? -
塔茗安塞:[答案] 通俗点说平音是第一声和第二声,仄音是第三声和第四声.通常古诗词中第一句尾字为仄音,第二句尾字为平音.讲究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行唐县19591197449: 古诗词里面的平仄韵律怎么分? -
塔茗安塞: 简单说,普通话四声阴、阳、上、去,阴阳为平,上去为仄.古汉语也是四声,平、上、去、入,平为平,上去入为仄.也就是说,古诗词用的仄声比普通话多了一个“入”声.普通话将原来的入声分别变成了其它各个声部.那么,要分清古诗...

行唐县19591197449: 古诗中的平仄读音是怎样分出来的 -
塔茗安塞: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行唐县19591197449: 关于古诗中的平仄语音是发展的,当我们诵读古诗词时,怎样区别哪些是平声,哪些是仄声? -
塔茗安塞:[答案] 古诗规则——平仄规则 平 仄 规 则 【简介】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分 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 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

行唐县19591197449: 如何区分古代汉语中的平仄 -
塔茗安塞: 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

行唐县19591197449: 在诗歌中,何为“平”,何为“仄”?在诗歌绝句、律诗中有哪些平仄要求?我不知道怎么区分,是平声还是仄声,更不知道有哪些平仄要求. -
塔茗安塞:[答案] 平仄 1、规则 (1)每两字为一个节拍段,五字句形成2/2/1/和2/1/2/两种格式,七字句则是在五字句前加上一个节拍段,形成2/2/2/1/和2/2/1/2两种格式 (2)同句内平仄交替,对句内平仄对立.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

行唐县19591197449: 诗词中常用的字如何分辨平仄 -
塔茗安塞: 所谓“平仄”,就是每个汉字中古音具有平、上、去、入四声,为了便于运用,在律诗中又简化为平仄二声,平又分为阴平、阳平二声,仄分为上、去、入三声.因此,共有阴、阳、上、去、入五声.

行唐县19591197449: 古代诗词中如何区分平仄
塔茗安塞: 古代汉语 平声为平 上去入为仄 后来 入派三声 现代已经没有入声了 只在某些方言中还有保留 现代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代表我们平时说的1234声 简单理解 12为平 34为仄 但在读古诗词的时候,还是要了解一些入声字 以便于更好理解古诗词的韵律 可以参考《平水韵》《词林正韵》 看看王力的《诗词格律》

行唐县19591197449: 怎样辨别诗词中的平仄音 -
塔茗安塞: 不难. 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一般来说,其中阴平阳平就是古代的平声,上声去声就是古代的仄声. 例如:妈 麻 马 骂 ,妈和麻是平声,马和骂是仄声. 当然,在阴平阳平的字中,还有少量的入声字,在古代是作为仄声的,可参考入声字表、平水韵表.

行唐县19591197449: 古诗词中的平仄是如何区分的? -
塔茗安塞: 古代的平仄是指诗歌的结尾处的声调,平调是一声和二声.如诗shī和词cí .都是一声和二声的.而仄是三声和四声的.当然这些都是说结尾字的声调. 你可以这样区分.1.2声就是平/3.4声就是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