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很急的信件为什么要插根鸡毛

作者&投稿:侨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以前重要信件为什么要插三根鸡毛?~

鸡毛信
鸡毛信源于“羽檄”。

“羽檄”: 这是古时征调军队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速递。《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

“羽檄”又叫做“羽书”:

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羽书时断绝。”杜甫《秋兴》诗:“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到后来有其名而无其实:

沈括《梦溪笔谈》:“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惟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可知此时已不真用羽毛,而且名字也已不用“羽檄”了,“羽檄”只是“古”时候的名字。

到清朝,“羽檄”这个名词又大量使用了:

“袁简斋六十三岁乃生子。时有族弟某观察,在苏州勾当公事,接江宁方伯陶公羽檄,意颇惊骇。发之,但有红签十字曰:‘令兄随园先生已得子矣。’”但是,不知这个“羽檄”插了羽毛没有。

到太平天国时期,确确实实是插了羽毛,而且就是鸡毛!清人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说:

“曾文正公硕德重望,传烈丰功,震于一时;顾性畏鸡毛,遇有插羽之文,皆不敢手拆。辛未十月,到上海阅兵,余供张已备,从者先至,见座后有鸡毛帚,嘱去之,谓公恶见此物。不解其故。公姻家郭慕徐观察阶告余云:‘公旧第中有古树,树神乃巨蟒。相传公即此神蟒再世,遍体癣文,有若鳞甲。每日卧起,床中必有癣屑一堆,若蛇蜕然。然喜食鸡肉,而乃畏其毛,为不解耳。’后阅《随园随笔》,言:‘焚鸡毛,修蛇巨虺闻气即死,蛟蜃之类亦畏此气。’乃悟公是神蟒转世,故畏鸡毛也。”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抗日武装用鸡毛信传送紧急信息,这在电影《鸡毛信》(不是《小兵张嘎》)中已经艺术化地表现了。但是,电影的表现反而使人们误因为是作者虚构的,有些人以为鸡毛信就是起源于电影!其实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有位来宾出示了一件抗战时期鸡毛信的实寄封!

这是中国邮政史上唯一的一件鸡毛信的实物。
http://baike.baidu.com/view/43963.html

这件事在哪里看到的,只知道鸡毛信在抗日时期广泛使用

鸡毛信源于“羽檄”。
“羽檄”: 这是古时征调军队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速递。《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
“羽檄”又叫做“羽书”:
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羽书时断绝。”杜甫《秋兴》诗:“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到后来有其名而无其实:
沈括《梦溪笔谈》:“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惟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可知此时已不真用羽毛,而且名字也已不用“羽檄”了,“羽檄”只是“古”时候的名字。
到清朝,“羽檄”这个名词又大量使用了:
“袁简斋六十三岁乃生子。时有族弟某观察,在苏州勾当公事,接江宁方伯陶公羽檄,意颇惊骇。发之,但有红签十字曰:‘令兄随园先生已得子矣。’”但是,不知这个“羽檄”插了羽毛没有。
到太平天国时期,确确实实是插了羽毛,而且就是鸡毛!清人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说:
“曾文正公硕德重望,传烈丰功,震于一时;顾性畏鸡毛,遇有插羽之文,皆不敢手拆。辛未十月,到上海阅兵,余供张已备,从者先至,见座后有鸡毛帚,嘱去之,谓公恶见此物。不解其故。公姻家郭慕徐观察阶告余云:‘公旧第中有古树,树神乃巨蟒。相传公即此神蟒再世,遍体癣文,有若鳞甲。每日卧起,床中必有癣屑一堆,若蛇蜕然。然喜食鸡肉,而乃畏其毛,为不解耳。’后阅《随园随笔》,言:‘焚鸡毛,修蛇巨虺闻气即死,蛟蜃之类亦畏此气。’乃悟公是神蟒转世,故畏鸡毛也。”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抗日武装用鸡毛信传送紧急信息,这在电影《鸡毛信》(不是《小兵张嘎》)中已经艺术化地表现了。但是,电影的表现反而使人们误因为是作者虚构的,有些人以为鸡毛信就是起源于电影!其实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有位来宾出示了一件抗战时期鸡毛信的实寄封!
这是中国邮政史上唯一的一件鸡毛信的实物。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8383.html?si=1
这里有详细的介绍哦

鸡毛信源于“羽檄”。
“羽檄”: 这是古时征调军队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速递。《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
“羽檄”又叫做“羽书”:
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羽书时断绝。”杜甫《秋兴》诗:“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到后来有其名而无其实:
沈括《梦溪笔谈》:“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惟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可知此时已不真用羽毛,而且名字也已不用“羽檄”了,“羽檄”只是“古”时候的名字。
到清朝,“羽檄”这个名词又大量使用了:
“袁简斋六十三岁乃生子。时有族弟某观察,在苏州勾当公事,接江宁方伯陶公羽檄,意颇惊骇。发之,但有红签十字曰:‘令兄随园先生已得子矣。’”但是,不知这个“羽檄”插了羽毛没有。
到太平天国时期,确确实实是插了羽毛,而且就是鸡毛!清人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说:
“曾文正公硕德重望,传烈丰功,震于一时;顾性畏鸡毛,遇有插羽之文,皆不敢手拆。辛未十月,到上海阅兵,余供张已备,从者先至,见座后有鸡毛帚,嘱去之,谓公恶见此物。不解其故。公姻家郭慕徐观察阶告余云:‘公旧第中有古树,树神乃巨蟒。相传公即此神蟒再世,遍体癣文,有若鳞甲。每日卧起,床中必有癣屑一堆,若蛇蜕然。然喜食鸡肉,而乃畏其毛,为不解耳。’后阅《随园随笔》,言:‘焚鸡毛,修蛇巨虺闻气即死,蛟蜃之类亦畏此气。’乃悟公是神蟒转世,故畏鸡毛也。”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抗日武装用鸡毛信传送紧急信息,这在电影《鸡毛信》(不是《小兵张嘎》)中已经艺术化地表现了。但是,电影的表现反而使人们误因为是作者虚构的,有些人以为鸡毛信就是起源于电影!其实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有位来宾出示了一件抗战时期鸡毛信的实寄封!
这是中国邮政史上唯一的一件鸡毛信的实物。


古时候的八百里加急的信到底有多急,有多快?
我们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这个“八百里加急”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想要真正实现八百里加急就必须在全国各地建设数量足够的驿站。这些驿站会提供更换的马匹以及传信员路上需要的必需品。每当有八百里加急的信件送到驿站以后,驿站里的传信员拿到信件以后会立即出发,然后到下一个驿站再换一个传信员继续。

信中国的信件原文。如果没有最好有类似的信件,最好信件作者是女生。今...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封遗书没有公之于众,一些人还不知晓。为什么赵一曼又写了第二封遗书?从内容上看,所谓“母亲到东北找职业”,“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这与赵一曼被捕后编造的口供相一致,应该是防止敌人对亲人的进一步追捕和迫害,混淆敌人视听;而最令人感动的,是进一步抒发了第一封...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紧急信,找来洪学智:需要你去办两件事_百度...
在确定好人选后,陈云同志就给远在北京的洪学智打了电话,在电话中陈云同志并没有讲明具体的事情,只是说有很重要的事情邀请洪学智来到上海帮忙。 洪学智在得知自己的老领导有事相求后,当即推掉了手头的工作立刻赶往上海。 在到达上海后,陈云同志也没有废话,直接将林立衡的信件交给了洪学智,并且告诉他自己找他来就...

古代八百里加急,如何做到这么高效的传递信件的?
历史上用八百里加急的很少也很谨慎,整个清朝300余年,用到八百里加急只有太平天国战时,湘军攻克金陵,杨岳斌,曾国荃曾经用以报捷。 唐代诗人杜牧曾作过“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歌。唐太宗就用过八百里加急给杨贵妃送荔枝吃。

为什么急信又叫"鸡毛信"
旧指需要迅速传送的公文、信件,上面插上鸡毛。 现存全国唯一的鸡毛信实物,是从河北省元氏县仙翁寨发出的。仙翁寨现分为前仙,后仙两个村。抗日时期,仙翁寨周围地区,共产党,国民党都普遍使用鸡毛信,以致泛滥,个人琐事都使用鸡毛信。元氏县西部太行山区的仙翁寨周围,所使用的鸡毛信,有信封,一律是...

为什么没有土匪敢打劫八百里加急,速度究竟有多快?
不过,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电视上的加急信件,都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骑马运送,就不怕在路上被劫匪抢了吗?因为强盗也有智商。其实在历史上,800里加急的信件或实物被强盗抢劫的这种事很少发生。因为每个信使都有一个特权,在腰间挂着黄色的旗子。黄色在古代是皇上才能用的颜色,黄色的旗子代表了皇上。...

有一篇信件急需翻译!!!求大神帮忙!!很急!!!(百度翻译非常混乱,求 不使 ...
并帮助组织活动。大部分的学生中很受欢迎的活动。总之,李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我真的希望他能更展现未来。我相信你的教育当然可以最大化支持他l和帮助他实现他的目标。相关应用程序的任何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通过我的电子邮件:兄弟,你就录取他吧,这是一封请求录取与建议录取他的请求信。

“八百里加急”为什么没人敢劫?
送急件会遇上各种突发状况,包括马匹在半路死亡,信使自己的健康问题,天灾问题。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敢打劫信使的,这是为什么呢?皇上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八百里加急,送的信件直接关乎国家危亡大事所以马虎不得。每个信使都有一个特权,在腰间挂着黄色的旗子。黄色在古代是皇上才能用的颜色,黄色的旗子代表了...

以前重要信件为什么要插三根鸡毛?
分类: 社会民生 >> 军事 问题描述:以前重要信件为什么要插三根鸡毛?谢了!解析:鸡毛信 鸡毛信源于“羽檄”。“羽檄”: 这是古时征调军队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速递。《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

日文信件,帮忙翻译下!!!超紧急的~谢谢!!!
谢绝机器,绝对手译。敬请参考。你好吗?谢谢你送我那么可爱的卡片。我非常喜欢。天气变冷了呢。我已经回到东京了,东京也很冷。上海也冷吧。已经过了20多年了,不过我还是时常想起20年前访问上海的事儿。那时候也非常的冷。当时街上没有暖气,最暖和的地方竟然是车子里。上海变了很多啊,可以堪称比...

凌海市13846308386: 鸡毛信为什要粘鸡毛而不是粘猪毛或者粘鸭毛??? -
箕可感冒: 鸡毛信是一种特殊的信件,它的信封上会粘有鸡毛.鸡毛信之所以要粘鸡毛而不是粘猪毛或粘鸭毛,有以下几种可能的解释:1. 鸡毛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动物,被视为“五德之禽”,具有文、武、勇、...

凌海市13846308386: “鸡毛信”的起源? -
箕可感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军邮的国家,早在西汉时期就建立了严密的军邮组织,虎符、烽火、鸡毛信是当时较常见的三种军邮形式.鸡毛信:旧时交通不便,古代驿站凡传递特急信件者,为了体现信函的紧急重要,便在信件背后插上三根鸡毛,...

凌海市13846308386: 为什么要拿鸡毛当令箭 ??? -
箕可感冒: 令箭:也叫令旗.旧时军中发令所用的小旗,杆头加箭镞,故称令箭.也引申为号令,上司的指示.另外,古时传令的时候常常在信笺上插上某种动物的羽毛作为标记,数目越多表示事件越紧急. “鸡毛”是没用的东西,而“令箭”是可以凭借它发号施令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后来人们用“拿着鸡毛当令箭”这句俗语形容一个人凭着某上司(或某人)的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命令这命令那,指使这个指使那个. 比喻玩弄权术,以假充真,公开发号施令. 除此之外,还有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的意思

凌海市13846308386: 鸡毛信代表意义 -
箕可感冒: 紧急重要信件

凌海市13846308386: 什么是鸡毛信 - 鸡毛信在现在社会有 什么用处
箕可感冒: 在我国古代,遇有特别紧急的信息需要传递,常常是在信件上粘附鸡毛,以表明事物迅急,必须火速处理,这种信件叫做“鸡毛信” 鸡毛信源于“羽檄”. “羽檄”: 这...

凌海市13846308386: 古代传递军情的文书上为什么常插上羽毛?
箕可感冒: 有一部经典影片叫《鸡毛信》,主人公海娃替八路军传送插上鸡毛的信件.这种鸡毛信的原型就是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军事文书,也叫羽书.在军事战争中,情报传递、军...

凌海市13846308386: 鸡毛信是什么? -
箕可感冒: 在古代表示比较紧急的信,这种信上一般粘贴一根鸡毛作为记号,所以叫做鸡毛信.

凌海市13846308386: 信上插鸡毛是什么意?信上插鸡毛是什么意思
箕可感冒: 表示很急 鸡毛信

凌海市13846308386: 鸡毛信代表什么意思 -
箕可感冒: 旧指需要迅速传送的公文和信件.

凌海市13846308386: 急信=鸡毛信?
箕可感冒: 抗战时候送的比较重要的和急的信上面就会有插鸡毛.后来习惯了就这样叫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