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 孔子为什么 渭然叹曰我与点也

作者&投稿:仍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翻 孔子为什么 渭然叹曰我与点也~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翻译: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原因:只有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个人才能享受真、善、美的人生,才能有真正的潇洒自由.孔子知道,这是很难做到的,是故长叹;他也知道,这是美好的境界,是故赞同.

这句话的意思:
孔子深深地感叹道:“我赞同曾点的观点啊!”
此句是孔子赞赏曾皙甘于淡泊的思想境界.有人认为孔子之所以“与点”,是因为曾点所说的乃是太平盛世、天理流行的景象,代表了更高的治国境界,使身处乱世的孔子也向往着这种生活.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翻译:
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

原因:
只有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个人才能享受真、善、美的人生,才能有真正的潇洒自由。孔子知道,这是很难做到的,是故长叹;他也知道,这是美好的境界,是故赞同。

曾皙所说的,是人生的审美的境界、自由的境界,意味着社会的安定、家国的繁荣,这是孔子终其一生的最高理想,所以他同意曾皙的观点。但在当时礼崩乐坏、诸侯国各自为政的情况下,这只能是一种空想,所以孔子慨叹。


灵璧县19594819718: 文言文翻译 孔子为什么“渭然叹曰我与点也 ” -
休曼美唯:[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 孔子深深地感叹道:“我赞同曾点的观点啊!” 此句是孔子赞赏曾皙甘于淡泊的思想境界.有人认为孔子之所以“与点”,是因为曾点所说的乃是太平盛世、天理流行的景象,代表了更高的治国境界,使身处乱世的孔子也向往着这种...

灵璧县19594819718: 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 我与点也 -
休曼美唯: 弟子各言其志,孔子非为是点而非他人也.苟礼乐行乎世,则人人得各行其志,则弟子之志皆可是也.然礼崩乐坏,君子之志不得行也,惟遁世可得无虞也.孔子之叹,乃叹君子之志不得行也.故孔子虽哂子路,非哂其志,乃哂其不让也.孔子之叹,乃叹世之衰也.天地闭则贤人隐,礼崩乐坏则君子可遁也.然有大过者过以济世,虽时不可为犹力行之,此乃圣人之大德也.然非其人,或罹过涉之凶,惟圣人可得免之,故孔子行之.然于弟子,则恐其有失也.

灵璧县19594819718: 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我与点也'''? -
休曼美唯:[答案] 表达了对曾晳勾勒出的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的赞同.这一景象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心态,深深地感动了他,因而他“喟然叹曰'我与点也'”.

灵璧县19594819718: 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我与点也' -
休曼美唯: 这句话的意思: 孔子深深地感叹道:“我赞同曾点的观点啊!” 此句是孔子赞赏曾皙甘于淡泊的思想境界.有人认为孔子之所以“与点”,是因为曾点所说的乃是太平盛世、天理流行的景象,代表了更高的治国境界,使身处乱世的孔子也向往着这种生活.

灵璧县19594819718: 文言文翻 孔子为什么 渭然叹曰我与点也 -
休曼美唯: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

灵璧县19594819718: 孔子为什么“为然叹曰”'我与点也' -
休曼美唯:[答案] 孔子感叹的是其他几个弟子的志向并没有完全符合自己的儒学教义,而唯独曾点的志向和孔子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感叹

灵璧县19594819718: 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我与点也'” -
休曼美唯:[答案] 这是论语冉有公西华侍坐篇里的,孔子是在赞同点的理想

灵璧县19594819718: 论语,先近中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休曼美唯: 那一句喟然而叹,是看透曾皙本质后的一声深深的责备.但孔子毕竟是有教养的老师,在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后,还是说出了“吾与点也”,这即给足了曾皙的面子,自己又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而那一声喟然而叹,又给曾皙留下了反省的空间.

灵璧县19594819718: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的解释?? -
休曼美唯: 夫子几乎是情不自禁“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不过是“各言其志”罢了,孔子为什么独独“与点”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概括起来说,大致有以下五种代表性说法: ①“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 ②“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③“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欲居九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④振兴古礼.(雩祭,祭水旱也,春天求雨的祀礼.) ⑤是道家思想,疑为孔门后学所记.

灵璧县19594819718: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喟然叹曰”与“吾与点也”是否矛盾?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态和思想? -
休曼美唯:[答案] 不矛盾,孔子喟然叹曰是因为,最后终于有学生和孔子一样了,即失落又高兴,失落的是只有曾皙与其一样,所以喟然叹曰,高兴的是还有曾皙与他一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