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运动为什么能够成功?

作者&投稿:宗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述古文运动的影响~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 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扩展资料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 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起因
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衰落,藩镇割据,宦官弄权,由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是在“复古”的口号下,主要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一场文学革命,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似。 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所谓“骈文”,是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是始于汉朝,盛行于南北朝的文体。骈文中虽有优秀作品,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骈文作为一种文体,成了文学发展的障碍。
西魏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朝、周朝古文以改革文体,未有成效。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没有扭转颓风。唐朝初期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史学家刘知几曾在《史通》中提出“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主张;王勃提议改革文弊,但他们自己的作品,仍用骈体;陈子昂也揭橥复古的旗帜。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

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也是它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文学本身发展的内在原因
六朝时期, 骈文鼎盛, 散文中衰。那种追求声律、对偶, 词藻华丽和句式整齐的形式主义风尚, 已成为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桎梏。
随著社会生活日益广阔和复杂, 文体改革的要求也就产生了。齐梁至隋, 不断有人反对骈文, 提倡古文。唐初陈子昂大张「复古」旗帜, 文体一变。天宝以后, 萧颖士、独孤及、柳冕等, 提倡儒学复古, 强调文学的讽谏和教化作用, 道统文学的理论渐趋成熟。
(2) 赖有力的领袖人物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杰出组织者和领导者, 柳宗元积极支持和声援韩愈。他们有明确的理论和文学作品, 又都热心奖掖后进, 社会的影响很大。
(3) 社会政治原因
安史之乱后, 唐室面临一连串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 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政权; 佛道两教势力的发展, 危害中央政权的利益, 韩愈提倡复古儒学, 希望借儒家思想来巩固唐室的统治, 与佛老对抗。
德宗、宪宗时, 社会又出现「中兴」现象。一部分关心国运的知识分子为了挽救社会危机, 巩固唐室的统治, 积极从事政治改革, 要求文学自觉地为它服务。
这几点导致它的成功是必然的,而绝非偶然。

1、 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使盛唐时代强大繁荣、昂扬阔大的
气象一去不返,代之而起的,是藩镇割据、佛老蕃滋、宦官专权、民贫政乱以及吏
治日坏、士风浮薄等一系列问题,整个社会已处于一种表面稳定实则动荡不安的危
险状态。 面对严峻的局面,一部分士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慨然奋起,思欲变革,以
期王朝中兴。出于相同的政治目的,韩 、柳二人不约而同地走向了以文明道、反对不切实际的文体文风的路途。他们将文 体文风的改革作为其政治实践的组成部分,赋予文以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现实 品格,去其浮靡空洞而返归质实真切,创作了大量包含政治激情、具有强烈针对性的感召力的古文杰作。
2、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提出了更为明确、更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古 文理论。概括来讲,韩、柳的古文理论有如下内容:其一,是“文以明道”。其二 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自陈子昂说“文章道弊五百年”之后,用“文章”包括一切
文体的用法使成了古文家的习惯。在李阳冰、贾至、任华、独孤及、梁肃、柳冕等
人笔下,“文章”一词频频出现,从而泯灭了魏、晋以来日趋扩大化了的不同文体
间的差别。表面看来,以“文章”取代“文笔”,只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变化,但在
这一现象的底层,却反映了唐人文学观念的重大变革,亦即杂文学观念的复归。这
种似旧实新的观念,将南朝人想从“文”中排除出去的大量应用文体重又收罗进来
,施以新的写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古文的地位。
3、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除少数作者之外,这时的散体文似乎还不具备与骈文一争高下的实力,
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艺术上的独创性,大都是对先秦两汉文体文风的模仿,语言和表
现方法显得陈旧,生气不足而因袭有馀。清人赵翼所谓“是愈之先,早有以古文名
家者。今独孤及文集尚行于世,已变骈体为散文,其胜处有先秦两汉之遗风,但未
自开生面耳”(《廿二史札记》卷二○),指的便是这种情况。此一情形的改变以
及文体文风改革的成功,是在韩愈、柳宗元手中完成的,韩、柳的出现,使得散体
文的创作生面别开,气象一变。苏轼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韩文公庙碑》),这是很深刻的看法。


如何看待唐代古文运动在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
在古文运动中,许多文学家推崇古典文学,尊崇先贤,反对唐代流行的琐碎、低俗文风,主张以典、以义、以深文化。这些文学家致力于消除浅薄的唐代伎俩,摒弃这些伎俩所带来的浮躁、庸俗、虚伪之风,从而促进了散文的发展。唐代古文运动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倡导“教化文”,强调文学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对于...

请详述成文法运动的价值与意义
他们为了维护自己既得的经济、政治权益,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司法专制,发展壮大自身力量,并进而执掌政权,便以法治为思想武器,向以秘密专横为特征的奴隶制法律制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发起了制定和公布成文法的运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即是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和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这两次成文法的公布活动...

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

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成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者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
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做习惯势力的奴隶。要求从封建传统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是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者,反对模仿古人,反对言之无物。斗争锋芒直指孔教,从而在社会上掀起思想潮流。是封建中世纪的终结者。3,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

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是怎样的??
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新文化运动以主导者内心所学之光明改造社会所映其心中之暗面,用鲁迅之言意指弃医从文从思想上改造中国的文化,是时代的新声具有必然性。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

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
1. 目的差异:国语运动的目标在于推广统一的语言使用,强调的是语言的统一性和标准化。相比之下,白话文运动的目标是倡导使用白话文,以取代文言文,并促进语言的通俗化和现代化。2. 时间线:国语运动始于清末,持续至1949年,旨在通过教育和政策手段推广国语,以实现国家语言的统一。而白话文运动则是在...

新文化运动时间
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新文化运动1923年为何结束我们通常将新...

近代中国白话文运动呈现怎样的特征
1.白话文运动深受时代背景、政治因素的影响;2.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推动到政府确定为官方文体;3.思想认识表述开放,可以从顺应时代潮流和促进思想解放。近代中国白话文运动: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一群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了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

合川区15939763151: 宋代古文运动的新特点 -
汉文八正: 中唐时代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到了晚唐五代,李商隐、温庭筠等人,专事写作追求辞藻和专求华美的四六骈文,六朝风气又盛行起来,一直蔓延到宋初.那时,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主盟文坛,诗文学李商隐,恢复了骈丽文,...

合川区15939763151: 为什么古文运动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汉文八正: 唐代古文运动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就是扭转了长期统治文坛的形式主义潮流,继承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拨正了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宋代及宋以后的散文,其主流就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所以古文运动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合川区15939763151: 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
汉文八正:[答案] 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一运动发起于中唐,但它的成功却在北宋.除韩愈、柳宗元外,唐宋八大家中的其余6人,即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都是北宋中期人.中国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

合川区15939763151: 为什么说唐宋古文运动是一次文学革新运动 -
汉文八正:[答案] 因为古文运动之前骈文盛行.骈文中虽有优秀作品,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骈文作为一种文体,成了文学发展的障碍.古文运动通过提倡古文,在文风、文体、文学语言上做出了革新.

合川区15939763151: “古文运动”的根本起因 -
汉文八正: 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

合川区15939763151: 演变与发展 - 唐代到清代古文运动的演变与发展?唐代到清代古文运动是如何发展的?
汉文八正: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

合川区15939763151: 古文运动是什么? -
汉文八正:[答案]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 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

合川区15939763151: 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 -
汉文八正: “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对韩愈的赞誉,从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其文学成就看,并非过誉之辞.“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另外,还可从虚的角度理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