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华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分析

作者&投稿:曹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全解 作者是李星华~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



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难点是对本课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有条件的要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③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应该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当时中国的情况以及革命事业的发展情况。



(2)对词语的理解。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严峻:严肃而厉害。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二、教学目标



1.读读写写“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强调整体感知课文。本课的教学应强调从整体着眼,使学生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教学时可以破题导入,以“忆”作统领提出问题: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回忆了谁?回忆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自主思考,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在学生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后,可以进一步问学生“你觉得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总之,教学时,避免过早地主观设定重点段落,造成对课文片面的理解。



2.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怎样引导呢?要引导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找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如,描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言行的句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讨论,加深领会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第二,教学本课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首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查阅资料,了解当时中国的情况,认识军阀割据形势下,李大钊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对重点句“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的理解。



3.引导学生体会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由于课文比较长,要帮助学生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可以把课文主体分成四个部分来学习:被捕前(2—7自然段)、被捕时(8—17自然段)、法庭上(18—29自然段)、被害后(30—32自然段)。教师在指导时,要有重点,多提统揽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先驱?他的高尚品格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教师不宜逐段讲读课文。



4.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例如,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的含糊、敷衍的态度与平时的耐心形成对比;面对敌人,“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找出这些对比描写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5.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开头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找出它们之间内容上的联系,在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写法的好处: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课文还有不少地方是前后照应的,可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来说一说,体会一下。如,前面讲到“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面交待“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样前后照应,读者读了就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中需强化通过朗读,再现李大钊烈士的光辉形象,在朗读中感悟李大钊临危不惧、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质。本文是悼念文章,朗读基调应是悲痛的,语速要适中,语气要低沉些。描写父亲神态、语言的句子,要读得坚定有力。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表达了听到父亲遇害消息后全家的悲痛心情,也要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因为课文长,要分段进行朗读指导,但要避免从文中零零碎碎地截取一两句话练习朗读,违背朗读的情境性。



这里有更详细的:http://baike.baidu.com/view/861904.htm

1、写作特点
一是这是一篇回忆式文章。
二是本文运用了首尾呼应和倒叙的手法写的。
三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四是本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
五是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来写的一篇故事。
2、作品简介
  该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是纪念自己的父亲被害之日所作的文章。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属于回忆式文章;文章运用了 首尾呼应、倒叙和对比的写作手法;文章是采用第一人称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1927年的春天,父亲有些反常,原来是军阀张作霖要来检查。一天,“我”和父亲在家中,突然,闯进一伙人,把“我们”带走了,在女拘留所里,“我”见了母亲和妹妹。十几天后的法庭上,和父亲匆匆见了一面,庭后,“我”、母亲还有妹妹被释放了。第二天的报纸上却写着“李大钊等昨日已执行绞刑”,“我”和母亲昏倒了,因为我们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昨天还好好的一个人,就已经执行绞刑了。
课文中心:《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4、作者简介
  作者李星华,是李大钊的女儿。
  1911年11月21日,李星华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20年夏,随全家到北京定居。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李星华母女三个一同被捕,在监狱关押二十几天。

课文简介:
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时代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课文总结:
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他具有的精神品质
a)对亲人充满慈爱。
b)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c)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学习课文后受到的教育
(1)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李大钊简介: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李星华的资料
李星华一家受到残酷迫害。因郁愤成疾,她双目失明。在失明的情况下,坚持整理编辑《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一书。1979年11月27日,李星华病故于协和医院。她去世后不久,《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出版了,为读者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李星华创作的《十六年前的回忆》已编入小学课本。

李星华的简介,急用!!
1911年11月,星华出生于乐亭县大黑坨村,与母亲赵纫兰生活在一起。1918年夏,跟母亲到北京,从此在父亲身边,一边帮助母亲料理家务,一边上学。1927年4月,与父母一起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抓捕,在狱中关押20多天。出狱第二天,竟是父亲壮烈牺牲之日。自此辍学照顾母亲和弟妹。1931年复学。1933年4月,为...

李大钊的资料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平(现北京)。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钊选集》(1959年出版)、《李大钊诗选注》(1979年出版)。 李大钊女儿写了《十六年前的回忆》,写了...

赞美李大钊的文章
<<十六年前的回忆>>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

李大钊的名人故事
李大钊出生前7个月,父亲李任荣就病逝。出生后16个月,母亲周氏因感伤过度也相继去世,襁褓中的李大钊只能由年近七旬的大祖父李茹珍悉心抚养。李大钊4岁时,李茹珍就教他背诗、认字。他用硬纸做成二寸见方的认字卡,让李大钊在玩耍中,学得语言和文字知识。开始,每天有计划地让李大钊认一两个字,再到五六个字,后来发...

李大钊或者李星华的资料
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李星华的资料:李星华:1911年11月,星华出生于乐亭县大黑坨村,与母亲赵纫兰生活在一起。1918年夏,跟母亲到北京,从此在父亲身边,一边帮...

李大钊在狱中的故事
在困难的条件下,他一共写了三稿,初稿较为简略,三稿比起二稿只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三个稿子的精神完全一致。现在就以第三稿即最后一稿为主,来看看他是怎样写的。我们从“自述”中看到:在敌人的酷刑摧残下,李大钊无所畏惧,坚持革命的原则,掌握斗争的策略,身陷囹圄,仍然一心为了民族解放,...

李大钊的故事!!!
注意是故事,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 注意是故事,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张柳4eca 2006-02-21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6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

偶还要李星华的资料,还有李大钊是则么死的??
李星华:1911年11月,星华出生于乐亭县大黑坨村,与母亲赵纫兰生活在一起。1918年夏,跟母亲到北京,从此在父亲身边,一边帮助母亲料理家务,一边上学。1927年4月,与父母一起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抓捕,在狱中关押20多天。出狱第二天,竟是父亲壮烈牺牲之日。自此辍学照顾母亲和弟妹。1931年复学。1933年4...

李大钊小时候的故事
从此,星华不仅天天练习写大字,而且性情也变得比以前沉稳多了。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阴历十月六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李大钊同志诞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这里,是广阔的冀东平原的东端,濒临着浪涛澎湃的渤海,紧靠着改道前的滦河。大钊同志的故居,就坐落在村子中间的高地上,远眺着一望无垠的田野。 大...

柳南区19132398194: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讲了什么? -
帛剂盐酸:[答案] 课文中心:《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和被捕时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怀...

柳南区19132398194: 1."严峻的态度"这个搭配是正确的吗2.《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中有很多首尾呼应的地方.正确吗? -
帛剂盐酸:[答案] 1、正确,严峻有严厉严格、险峻等意思,李星华《十六年前的回忆》:“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2、正确,本文运用了首尾呼应和倒叙的手法写的

柳南区19132398194: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中心思想 -
帛剂盐酸: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李大钊通知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可贵品质,表达了作者(李星华)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品读感悟:面对酷刑折磨,李大钊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深深地爱.在法庭上,李大钊表情安定、沉着,这是一个革命者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的那种伟大情怀.让我们永远铭记着1927年4月28日,记住他坚贞不屈、临危不惧、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十六年前的回忆 作者:李星华 望采纳,一字一字打出来的.

柳南区19132398194: 1.《十六年前的回忆》 -
帛剂盐酸: 李星华 回忆 按(倒叙)写了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 (自己写) 特点;首尾呼应 好处是;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和敬仰之情.如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和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1)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2)父亲显然受过苦刑 但是他依然平静慈祥 说明了他不畏惧黑暗势力和对人民深沉的爱.(3)他用安定,沉着在影响着亲人,使她们化悲痛为力量. 求采纳=)3=

柳南区19132398194: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回忆了谁?回忆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
帛剂盐酸: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写的是李星华的回忆,回忆了李大钊.回忆了李大钊被捕的情形.

柳南区19132398194: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读书笔记急 -
帛剂盐酸:[答案] (第8—17自然段)、法庭上(第18—29自然段)、被害后(第30—32自然段).教师在指导时,要有重点,多提统揽全文... (1)课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是1943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 (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

柳南区19132398194: 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同志是一位坚强的革命者,是一位好父亲,一个好丈夫,有哪些感受? -
帛剂盐酸:[答案] 被捕前,李大钊是一位(坚贞不屈)的革命者,你是从被捕时,李大钊是一位(沉着冷静)的革命者.法庭上,李大钊是一位(大义凛然)的革命者.李星华眼里,李大钊又是一个(慈祥和蔼)的父亲.

柳南区19132398194: 小学语文六年级的课文(人教版)《十六年前的回忆》,演课本剧急用. -
帛剂盐酸:[答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本剧 【主要人物】李大钊,李大钊妻子,李星华,李星华妹妹 第一幕 时间:1927年春天. 地点:李大钊家里. 幕布徐徐拉起.李大钊在整理书籍和文件,并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女儿李星华蹲在旁边. 李星华:(奇怪地...

柳南区19132398194: 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了 手法 -
帛剂盐酸: 运用了首尾呼应、倒叙和对比的写作手法.《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是纪念自己的父亲被害之日所作的文章.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属于回忆式文章;文章运用了首尾呼应、倒叙和对比的写作手法;文章是采用第一人称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

柳南区19132398194: 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内容是什么?
帛剂盐酸: 1927年的春天,父亲有些反常,原来是军阀张作霖要来检查.一天,“我”和父亲在...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