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鹰的白杨的课文理解

作者&投稿:粱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白杨>课文理解~

课文《白杨》是我国著名作家袁鹰的散文名篇。文章借物喻人,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  “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课文按记叙内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从窗口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写大戈壁和铁路沿线的白杨树。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写父亲与孩子们议论白杨树。

第三段(从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后),写孩子们将和爸爸一样地在边疆扎根。

扩展资料:

一、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作家袁鹰60年代初的作品。当年大批内地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开发大西北,艰苦创业。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来歌颂这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崇高品格。

本文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高大挺秀的大白杨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两个孩子知道了,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二、作者简介

袁鹰,原名田复春,参加工作后改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省淮安人。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生于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1943年考入之江大学教育系,在校期间即参加《莘莘》、《新生代》、 《联声》报刊的编辑。

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被分配在学生运动、文艺和宣传部门工作,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世界晨报》、《联合晚报》副刊编辑。

建国后,任《解放日报》文教组组长,《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主任,《散文世界》主编。四十多年来,写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儿童文学作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杨



在书上画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并说一说每句话都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第一句是这样写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句话写出了白杨树直的特点。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句话写了白杨树适应性强的特点,无论“在哪儿”它都能适应,并且很快生根、发芽。) 读这两句话,再一次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结合课文谈一谈哪些地方表现了白杨树直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高大挺秀”,说明了白杨树又高又直。爸爸讲白杨树特点的话中有两个“哪儿”,说明了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白杨树都能够很快生根发芽。表现了白杨树适应性强。) (大戈壁上。) (大戈壁荒无人烟、环境很恶劣。) 在这样荒无人烟,环境很差的地方,白杨树却生长得这么“高大挺秀”,这一点不仅说明白杨树直,而且也说明白杨树适应性强。再来读一读爸爸的第二句话,体会白杨树的这一特点。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爸爸讲的第三句话介绍的是白杨的什么特点呢? (这句话讲的是白杨坚强,不软弱,不怕艰险和抵御灾害的特点。) 从这里可以看出,白杨树不但“高大挺秀”,适应力强,而且还能抵御灾害。爸爸讲的话无不流露着他对白杨树的赞美。以赞美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的话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汽车。”) 课文连续用了三个“只知道”告诉我们孩子们知道的全部内容。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你能不能替他们想一想呀?讨论、研究一下,他们不知道的内容是什么?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做什么工作,怎样工作? 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自己亲人身边工作,而要去新疆工作?) (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上学?他们还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念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都是爸爸想让他们知道的。那么,爸爸到底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呢?思考思考,替孩子们找到答案。 (因为新疆是祖国的边疆,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都很不好,需要很多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去建设。所以他们的爸爸妈妈就来到了新疆。) 当年很多边疆建设者都和课文中的爸爸妈妈一样,听从祖国的召唤来到新疆。为什么他们又要把自己的孩子也接到新疆呢? 爸爸好像对白杨树情有独钟,为什么? (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目的是要表白自己的心。实际上他通过介绍白杨树表白了很多边疆建设者的心愿:祖国需要他们在哪儿工作,他们就到哪儿去安家。) 许多边疆建设者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毅然来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还为此献出了生命。他们具备了白杨树的高贵品格。 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几句话。 爸爸“又陷入了沉思。” 通过以上的分析,前面提到的爸爸在车上望着车窗外“出神”,是因为他想到自己。可现在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他又沉思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课文最后一段的第二句话是这样说的,“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因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几棵小树象征的是:边疆建设者的下一代正迎着困难,茁壮成长。这一点是他希望的。因此他很欣慰。由此,我也理解了刚才爸爸沉思的内容,他在想孩子们是否也能同他们一样迎着困难,不怕艰苦,建设边疆呢? 爸爸的“微笑”已经说明,他不必担心了。) 边疆建设者具备白杨树的高贵品格。 (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 《白杨》的中心思想。 3.课文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这不仅是边疆建设者要表白的心,也是课文的中心。课文借白杨赞美边疆建设者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白杨树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她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她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她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她吸收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从来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她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 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讲究生存质量的。土壤里还透着冰碴,春风中还夹着寒意,她的枝头已经冒出翠绿的嫩芽,在沉重的压力下,她的每一片嫩芽,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而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秋风里,虽然脱尽了叶子,单薄的枝条依然透着精气,枝干向上,高昂着头。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白杨树的性情是平民化的,可又是最富贵的。她可以当柴烧,可以打家具,可以做屋檩栋梁,可以制作农具,和养育她成长的黄土地一样,朴实无华,在一些人眼中,几乎会忘记她的存在。可对于荒寒贫困的黄土地,她却是伟岸的大丈夫,在一年四季里,留守着,装点着,给黄土地减几分贫寒和寂寞,增几分生动和美丽,因为,她的根已经和黄土地连为一个整体。 白杨树并没有想到移栽和迁徙,哪怕她的残落枝叶腐化归于泥土,也要为这黄土地增添一点养分和活力。厚实的黄土地下,涌动着白杨树不朽的生命,黄土地酥酥地勃发了,一片片地延伸着绿。播种着的人们又播种下一片白杨树,过几年白杨树就又成了更大的一片绿。 我尊敬的老师就是这永远的白杨树,而我们就是这白杨树延伸的一片绿。

写了白杨树高大挺拔,坚强不动摇,适应力强这三个特点。也借白杨树赞美了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尽职尽责的边疆建设者!巧妙运用了“借物预人”的手法!

课文《白杨》是我国著名作家袁鹰的散文名篇.文章借物喻人,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外国民间故事《雌鹰的戒指》
他长得像白杨树那样颀长,像大森林里的熊那样有力量。他既不怕湖上的暴风雨,也不怕森林里的野兽。 激动的泪水顺着母亲皱巴巴的脸颊流淌,老人也不去抹掉,...母亲已经知道,这一切都是由于雌鹰的戒指的帮助,由于米科瓦伊的高尚的心灵。 又过起了平静而勤劳的日子。 “儿子,” 有一天他从湖上回来,母亲对他说,“...

青春是什么的小船,什么的白杨,什么的雄鹰,什么的小溪,什么的旭日。
你好!

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5、课内积累: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秀的课文,其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一课是:___,你最喜欢其中的___(人物)发生在他身上最令你感动的事是(一句话概括)___(2分)。二、阅读(40分)(一)《桃花心木》片段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

六篇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带不带答案无所谓
这篇课文是小说《 》的序言。(三)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2010-12-25 小学五年级的语文阅读理解,一定要有答案,谢谢。 15 2012-06-06 急急急急急!急求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 练习题(带答案)!越多越... 17 ...

白杨树和桂花树的爱情故事谁知道?
为了减轻她的痛苦,他的身子尽量向她倾斜,像老鹰保护自己的雏儿一样把所有的枝条伸展开,全力遮住向她头上袭来的风暴,条条根须似一根根细小的绷带,将她密密麻麻地缠绕起来。数不清的根须你缠我,我绕你,已分不清谁是谁的。在风雨面前,他们已融为一体。斗转星移。一个月儿圆圆的秋夜,她感到自己...

长宇宙的白杨往事说的是什么啊?
宙斯以他的形象创造了魔羯座,而魔羯座的人们也像潘恩一样,严谨而内敛,对于幸福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8-03-30 求长宇宙的白杨往事各位亲拜托了 1 2017-06-27 求白杨往事的百度云 262 2017-05-16 求长宇宙《白杨往事》的资源 解压版的阿...

这学期最大的收获作文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

克拉玛依白杨河大峡谷有什么魅力?
多样的生态环境:尽管白杨河大峡谷的环境非常恶劣,但是这里仍然生长着一些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如胡杨、红柳等。同时,峡谷中也生活着一些动物,如野兔、狐狸、鹰等。这些动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人文历史:白杨河大峡谷周边的地区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因此这里也有一些人文历史的遗迹。

跪求人与动物的文章(文体不限)好的给300财富
可是“和谐”似乎是一个容易理解的词但是要真做到人与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却是难于上青天。有一次,我读过两则故事后,深深地感受到了和谐的真正意义。 一则故事是这样:一群猴子偷偷摸摸地跑到一个农家里偷吃花生,结果被农夫看到了。农夫随手拿起一块石头就往猴群扔了过去,恰好不偏不倚打到了一只猴子的腿...

高高的白杨不断地弯腰是什么歌
塔拉斯•舍甫琴珂 原诗 米•伊萨柯夫斯基 俄译 1、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汹涌澎湃,奔腾咆哮,高高白杨不断地弯腰,狂风呼啸,乱叶飞飘。2、惨白月亮被乌云遮掩,忽明忽暗,徘徊中天,仿佛扁舟出没于波澜,随波起伏,时沉时现。3、小小村庄还睡在梦境,报晓晨鸡还未啼鸣,林间枭鹰遥遥相...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646796351: 课文理解袁鹰的白杨的课文理解, -
幸战伸筋:[答案] 课文《白杨》是我国著名作家袁鹰的散文名篇.文章借物喻人,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646796351: 白杨一文赞颂了什么?白杨一文赞颂了什么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白杨是袁鹰写的. -
幸战伸筋:[答案] 白杨一文赞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646796351: 《白杨》的课文大意 -
幸战伸筋: 课文《白杨》是我国著名作家袁鹰的散文名篇.文章借物喻人,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646796351: 袁鹰的白杨的课文理解 -
幸战伸筋: 在书上画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并说一说每句话都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第一句是这样写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句话写出了白杨树直的特点.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646796351: 《白杨》的课文大意我有急用,顺便也把思想感情写出来! -
幸战伸筋:[答案] 课文《白杨》是我国著名作家袁鹰的散文名篇.文章借物喻人,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646796351: 袁鹰的白杨表达了什么特点
幸战伸筋: 白杨 :高大挺秀 树干挺直 适应性强 生命力强. 并且,作者借大戈壁的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而且,《白杨》还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 就是讲白杨在戈壁滩恶劣的环境下坚韧顽强生长,阻挡风沙,它们象征了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由物及人,以物喻人,赞美白杨的同时也在赞美保卫边疆的战士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646796351: 《白杨》一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幸战伸筋: 《白杨》一课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讲述讲述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646796351: 《草原》主要内容、中心、对最后一句的理解《白杨》(袁鹰)的中心 -
幸战伸筋:[答案] 最后一句的理解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麽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 我只知道这麽多哦! 你是五年级的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646796351: 小学五年级课文白杨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
幸战伸筋: 小学五年级课文《白杨》主要讲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646796351: 白杨怎么分段和写段意 -
幸战伸筋: 第一段(1——3):写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第二段4——5):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第三段(16——17):写白杨高大挺秀,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对父子三人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