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的成语故事

作者&投稿:芝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晋文公的成语故事是志在四方。

典故出处:

《左传》载:重耳及齐,桓公厚礼,以宗女姜氏妻之,重耳安。从者以为不可。与姜氏合谋。酒醉离齐。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后多用来比喻英雄豪杰的志向。

故事:

晋公子重耳一行,逃到齐国之后,齐桓公给予了极高的礼遇。不仅馈赠给他们金银马匹i,而且还把宗女姜氏嫁给了重耳。这时重耳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已有点心灰意冷,贪图安逸日子,不想再离开齐国了。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三年齐桓公死了。齐国发生内讧,新君齐孝公背宋附楚,完全失去了霸主的样子。赵衰等人商量说:“咱们随公子到齐国,原指望借齐国的力量归晋复国,现在看来不行了,我们的想个法子,让公子到别国去吧!”

狐偃说:“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们跟我到城外桑树林子去吧,那儿僻静,不易走漏风声。”于是,大伙就去了桑树林子。狐偃怕有人偷听,四处察看一番,没见着人影儿就开了腔,说:“我看这么着吧!咱们先把行李搬到城外,然后再约公子外出狩猎。

到了城外,咱们就请他离开齐国。可不知道去哪国好?”赵衰说:“宋襄公一直想做霸主,总比窝在这儿强。”大伙应和着说:“好!就这么着吧!”

谁能晓得,就在他们说这一番话的时候,被在桑树上采桑叶的蚕姑齐女听了。回去便告诉了重耳夫人姜氏。姜氏不动声色,听后就把齐女杀掉了。当晚,姜氏对重耳说:“公子有四方之志,我不阻拦,我已把听到消息的桑女给杀了,您可放心地去谋您的大事吧!”

重耳听了感到莫名其妙,一口否认了这回事。第二天,姜氏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赵衰等人,说:“你们能这样同心协力劝公子动身,去谋求复国大业,我打心眼里高兴,我完全支持你们的壮举。”赵衰一伙听了很受感动,说:“那就请夫人替我们出个主意吧!”

姜氏说:“这样吧,今天晚上我请公子喝酒,把他灌醉。你们就连夜把他抱上车,同你们一块上路去吧!”狐偃听到这儿,情不自禁地爬下给姜氏磕了一个头,说:“夫人能够这么帮助公子,真是难得。”

乳业。姜氏请公子重耳喝酒。重耳已猜到了几成,却问:“今天又什么事啊,怎么请起客来了?”姜氏嬉笑着说:“听说公子要出远门,特意给你送行啊!”重耳反问道:“到哪儿去呀?我在这儿不是挺好吗?”姜氏说:“好是好,不过大丈夫总是得做一番事业。

再说您那一些大臣,个个都是文武全才,您听他们的没错呀!”重耳这一下全明白了,生气地说:“今晚这酒我不喝了!我真不愿离开你呀!”姜氏满脸堆笑地说:“真不去,可别骗我呀!”重耳说:“我说的是真心话,不会骗你。”姜氏说:“去不去由您,请不请由我。

要是您真去呀,这酒就算为您送行;要是您不走呀,这酒就算是留您。好不好?”两口子就这样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个没完,果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两口子越喝越上劲,不觉几巡过去了。

姜氏看着丈夫已有几分醉意,便哭在心里,笑在脸上,进一步激重耳说:“一杯酒留一年,再喝几杯,我再留您几年。”说到这儿,重耳也不好推辞,又连喝了几杯。姜氏为了丈夫的事业,又忍痛割爱地劝了三杯酒。这样重耳一下子醉倒了。

姜氏见重耳醉如烂泥,便通知狐偃等人把重耳抬上车辇,离开齐国都城奔宋国而去了。

晋文公简介及其生平

简介:

晋文公姬重耳(前697年,一说前671年-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国君(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为狐姬 。重耳年少时谦虚好学,善于养士。

生平:

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至翟国,后辗转五鹿(卫)、齐、卫、曹、宋、郑、楚、秦等国,在外十九年,备尝艰辛。晋文公元年(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即位为晋君。

重耳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创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襄王赏赐。

晋文公五年(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战后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被周襄王策命为诸侯之伯,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二位霸主。同年又会齐、鲁、宋、秦等国君于温。会后,先后伐依附楚的许、郑两国。

同时,他还在攘夷的旗号下对付北方戎狄的扩张,继续作“三行”以抵御狄人。晋文公九年(前628年),重耳逝世。




求次100字左右的语文成语故事演讲的。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pu)。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故事出自《左传》。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关于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1、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回国后立志报仇雪恨。他每天睡在柴草上,并在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以提醒自己不忘屈辱。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2、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文公重耳曾...

历史名人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困兽犹斗”这则成语的困兽是被围困的野兽;犹是还。比喻在绝境中的失败者还要挣扎抵抗。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春秋时,晋国发兵去救援被楚攻打的郑国,可是晚到了一步,郑国已投降了楚军。这时晋军主帅荀林父主张退兵,可副帅反对,...

成语故事
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里面有很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

成语故事作文400字10篇
成语故事作文400字一:兵不厌诈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

三国七雄成语故事,详细
魏国国君魏文侯外出游玩,看见有个人反穿着皮袄而又背着柴草,就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让毛朝里而皮朝外呢?”背柴草的人回答:“我这是因为爱惜毛。”魏文侯说:“你难道不知道,如果皮磨损破了,毛也就无处附依了吗?”成语“爱毛反裘”由此故事引申而来。出尔反尔:比喻前后言行自相矛盾,...

成语典故|忘记历史和本源,那就是“数典忘祖”
在上行下效的影响下,晋国因为重用六卿,在晋昭公死后,晋顷公继位,六卿强而公室弱,国家大权旁落至赵、魏、韩、智、范、中行六家手中,从而导致了三家分晋,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这个成语故事告诉人们,做人不能忘本,不能信口雌黄,“数典忘祖”就是对历史的背叛,对祖先的污蔑,正如周景王所言 ...

语文 成语故事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

成语典故兵不厌诈?
【成语故事】: “兵不厌诈”这则成语的厌是:满足,诈:欺骗手段。用兵作战可以尽可能多用欺诈的战术迷惑对方,以获取胜利。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难一》,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

退避三舍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uì bì sān shè,是指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一、成语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

红旗区13672507700: 有关晋文公和楚庄王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
庾言复胃: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有个成语:退避三舍\ 楚庄王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红旗区13672507700: 关于晋文公的成语是啥 -
庾言复胃: 成语是:退避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红旗区13672507700: 与晋文公称霸的成语故事 -
庾言复胃: 竭泽而渔

红旗区13672507700: 竭泽而渔的故事寓意以及含义 -
庾言复胃:[答案] 【词语解释】本意:把湖水排干来捕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看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

红旗区13672507700: 吧“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概括出来 -
庾言复胃:[答案]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

红旗区13672507700: 写出2个成语故事,并且选其中一个故事来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
庾言复胃:[答案]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

红旗区13672507700: 关于清明节,流传着一个什么典故? -
庾言复胃: 关于清明节,流传着这样一则感人肺腑的典故,说的是晋文公重耳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公子重耳受奸臣陷害,在大臣介子推的保护下,流亡国外. 有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再也无...

红旗区13672507700: 水滴石穿.大公无私.程门立雪.入木三分.响鹤行云.竭泽而渔.舍本逐末.邯郸学步的主人公和成语的意思! -
庾言复胃:[答案] 水滴石穿: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故事: 张乖崖在崇阳当地方官.一个小吏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的鬓傍巾下藏有一钱,就...

红旗区13672507700: 晋文公践土之盟的典故是怎样的?
庾言复胃: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联合陈、蔡、郑、许等国 围攻宋国,宋国急忙派遣使者向晋国求救.次年,晋前606年,楚庄王率军北上,一直到达周王室辖地的洛水岸边.周王不得已命使者慰劳楚军.但楚庄王竟然“问鼎之轻重(询问周王子祭祀天地用的鼎的大小轻重)”,毫不掩饰自己灭周自立的野心,这就是“问鼎” 一词的由来.公元前597年,楚军和晋军在郎(今河南荥阳东北)交战,楚胜晋败.没过多久,楚国攻打宋国,晋国不敢发兵救援,从此中原各小国陆续亲附楚国,楚庄王登上霸主之位.

红旗区13672507700: 有关晋文公的典故有哪些? -
庾言复胃: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