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的成语典故

作者&投稿:毕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牧野之战的成语典故如下: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出征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牧野决战

朝歌方面,第一批紧急军情前脚刚传到,联军自己后脚就跟着来了,着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朝歌城内没有足够的精兵可以破敌,而且也没有可用的战车,单靠步兵,很难和冲击力强大的战车阵相抗衡,更何况周军士气正锐。

帝辛惊闻周军来袭,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根《史记》记载,帝辛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另一些文献记载是十七万。《诗经·大明》称:“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逸周书·克殷记载: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

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帝辛既然强迫这些奴隶和战俘上战场,自然会在后方以亲信部队押送,防范他们反叛或逃跑。这些少量忠心的禁卫军,也是帝辛手中最后的底牌。

然而前方的徒众在周军的强大冲击下慌不择路地往回跑,遭到了后方精兵的阻拦。好汉不敌人多,在人潮的冲击下,这些武士也阵脚不稳。奴隶们为了逃命,加上被后面人潮推动,于是倒戈相向,乱打一气。再加上身后联军的战车、甲士、步兵一层层的进攻,帝辛的最后一道阵线也守不住了,不得不快马加鞭,逃离战场。

商军残余的抵抗仍然持续了一天,但已无力挽回局面。帝辛见大势已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

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帝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另有一百多个商朝的大臣贵族被俘。他们将被带回周京,作为武王祭祖的人牲被杀死。




有关军事方面的成语及其意思
这些成语早已为人们所耳熟能详。 (三)浓缩古代著名战例 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中收录了许多著名的战例,这些战例的名称或采用的主要战法被凝固为四字格式记载下来,久而久之,演变为成语而沿用至今。比如,“围魏救赵”这一成语源自战国时期的桂陵之战。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3年),魏惠王派...

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张融收到后非常感激齐太祖的知遇之恩。亡羊补牢的故事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成语故事】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成语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龙血玄黄】 lóng xuě xuán huáng 成语典故: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成语出处: 《易·坤》:“龙战于野,其血...

乘胜追击典故文言文
1. 关于成功后乘胜追击的小典故和成语 淝水之战,因此产生了“风声鹤啼,草木皆兵”成语淝水之战的典故是这样的: 谢安派出的将领胡彬,率领水军沿着淮河向寿阳进发。 在路上,他得知寿阳已经被前秦的前锋苻融攻破。胡彬只好退到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扎下营来,等待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 苻融占领寿阳以后,又派部将...

三国成语有哪些?急急急!!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杀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割发代首,工于心计。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诸葛孔明,惊才风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韬晦待时。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

有关三国南北朝的成语
苻坚不听劝告,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晋军彻底打败了 2.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时,部队行军长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为了不耽误行军,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急找
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春秋战国的成语故事...

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
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典故来自哪个历史人物?有何依据?
而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对项羽领导的巨鹿之战的详细记载。在人们佩服楚霸王项羽的勇敢之时,也是记住了破釜沉舟这个历史典故成语的由来。想想当时的局势,以两万对二十万的巨大差距,可以说也只有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取胜的唯一做法,而项羽的勇猛也是让人惊叹。巨鹿之战也是...

淝水之战典故
首先说的就是风声鹤唳,据说当时前秦大军被东晋击溃,百万大军仓皇而逃,路上就连风声鸟叫声都让他们惊恐不已。以下是考试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淝水之战典故介绍,希望你喜欢。淝水之战典故 接下来主要述说一下东山再起这个典故。这个典故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其中提到的主要人物就是淝水之战的主人公之一...

台州市19645831514: 牧野之战的成语 -
郟阅丽益:[答案] 倒戈相向 武王伐纣,攻于朝歌.纣王急召大批奴隶进行抵抗.武王大军兵临城下.商奴隶军自知不敌,且均痛恨纣王的横征暴敛的统治,纷纷掉转兵戈攻向后方的朝歌城. 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尚书 武成》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台州市19645831514: 请写出跟下列历史事件相关的成语典故城濮之战吴越争霸 牧野之战巨鹿之战 大泽乡起义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楚汉之争 长平之战 -
郟阅丽益:[答案]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吴越争霸卧薪尝胆 牧野之战临阵倒戈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鱼帛狐篝 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淝水之战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以逸待劳 楚汉之争约法三章、壁上观、楚河汉界、十面...

台州市19645831514: 阵前倒戈的典故 -
郟阅丽益:[答案] "阵前倒戈"发生在牧野之战时,牧野之战是中国商朝和周朝交替时,周朝武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中国中部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决战.殷商末年(公元前11世纪),以纣王为首...

台州市19645831514: 与牧野之战有关的成语. -
郟阅丽益:[答案] 最著名的就是反戈一击.

台州市19645831514: 关于"牧野之战"的成语有哪些? -
郟阅丽益: 过关斩将【guò guān zhǎn jiàng】: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 网开一面【wǎng kāi yī miàn】: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知恩图报【zhī ēn tú bào 】:是一个汉语成语,图,谋划、准备,也就是说受恩者谋划准备以后报德于施恩人也. 刮骨疗毒【guā gǔ liáo dú 】: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 处之泰然【chǔ zhī tài rán】: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台州市19645831514: 牧野之战里有什么著名的成语? -
郟阅丽益: 答:这篇文章中的成语有 不期而会 同心同德

台州市19645831514: 和姬发有关的成语 -
郟阅丽益: 牧野之战,就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太公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 商朝末年,周武王为兴周灭商,统兵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与商军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地区)展开的决战.史称“武王伐纣”. 姬发就是周武王

台州市19645831514: 成语破釜沉舟出自? -
郟阅丽益:[选项] A. 长平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巨鹿之战 D. 马陵之战

台州市19645831514: 出自垓下之战的成语有哪些
郟阅丽益: 四面楚歌 ——垓下之战.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不谋而合 ——赤壁之战.前途倒戈 ——牧野之战.四面楚歌&nbsp【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解释】: 比喻陷入四面受...

台州市19645831514: 关于牧野之战 -
郟阅丽益: 意义:牧野之战结束了商六百多年的统治,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用:周文王于牧野大败商军,使商军十几万大军倾刻瓦解,周军乘胜追击.使商朝迅速灭亡. 评说:第一,“一统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