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夏季暴雨原因

作者&投稿:台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中平原夏季为什么会出现暴雨?~

关中平原暴雨解析
专家详解
一、关中平原简介资料:
关中,指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平均海拔约500米,所以有渭河平原、关中平原等称呼,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盆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中国陕西省中部平原。又称渭河平原和关中盆地。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河北山。西窄东宽,东西长约300公里,海拔400公尺左右,地势西高东低,至黄河河床降到340公尺。由断陷而成,习称渭河地堑,经渭河、泾河、洛河冲积成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灌溉农业自古著名,号称「八百里秦川」。盛产小麦、棉花。有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城市。历史上关中屡有地震,1556年华县地震达到芮氏8级。
关中盆地南倚秦岭,北界“北山”。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渭河横贯盆地入黄河,河槽地势低平,海拔326~600米。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应的多级阶地。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阳郭原,华县的高塬原,华阴的盂原等,目前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又名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公里,西安附近约75公里,眉县一带仅20公里,至宝鸡逐渐闭合成峡谷,形似“新月”。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盆地夹持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 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
二:关中平原暴雨成因:
渭河平原属大陆性气候,年均温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其中6~9月份占60%,多为短时暴雨,冬春降水较少,春旱、伏旱频繁。
暴雨:24小时雨量大于等于50mm,6小时大于30mm,1小时大于等于16mm的强降水天气。
1.如果在夏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在7.8.9月在陕西中部一带激烈交汇,就会形成大范围的灾害性暴雨;
关中平原地区每年都可能出现这种暴雨天气。
2.有时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强对流天气。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是气象灾害中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在一个地面上的水蒸气积累较多的时候,由于水蒸气的比重比空气轻,所以它与空气混合后的湿热空气的比重也会比空气轻,湿热空气就会上浮,形成一个上升的湿热空气流,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温下降,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这时它的体积就会很快缩小到原来体积的1/1244,这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这时该区域就会吸引四面八方的空气来补充,由于这种源源不断的吸引力的作用,就会使地面上的湿热空气旋转着上升的,由于旋转空气向心力的作用,所以它会更加强劲地吸引上边的冷空和下边的湿热空气前来会合,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强对流天气。
关中平原地区较易出现强对流天气,但范围小,影响程度不是太重。
3.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台风在关中平原一带极少出现,仅在1956年台风“温黛”过境陕西时带来暴雨天气。
这类暴雨在关中平原地区数十年难见。
三、陕西地区暴雨历史:
陕西每年暴雨多发区:省中南部的秦岭山区,汉中,安康,宝鸡局部,商洛南部山区等地。其中,陕南地区是中国比较少见的暴雨多发区。
在陕西,陕南的暴雨多发于6.7.8.9月,关中平原地区在7,8,9月,陕北在9,10月。且具有“七上八下”的特点。
尤其是2010年七月,陕西暴雨强度之强,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人员伤亡之大,财产损失之重,地质灾害之多且重,为数十年来极其少见。
资料:在对关中平原近200年来历史资料的搜集、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时期关中平原洪涝灾害的等级序列、年际变化、季节变化、空间变化及灾害成因。结果表明:关中平原这一时期共发生洪涝灾害81次,平均每2.53年发生1次,从民国中期开始该地区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该地区洪涝灾害以第二级(中度偏涝)为主,共发生47次,占洪涝灾害总数的58%;第三级(大涝)共发生24次,占洪涝灾害总数的29.6%;第一级(轻度偏涝)和第四级(特大涝)分别发生7次和3次,各占洪涝灾害总数的8.6%和3.8%。关中平原近200年来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 洪涝灾害主要集中于渭河中下游的西安、蓝田、周至、渭南、华县、大荔、华阴以及洛河下游的铜川、千河下游的宝鸡等县市。关中平原近200年来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多集中在夏秋季的7~9月。此外,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较稀少,所以同样的降水量在该平原较易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
详解(完)
希望对你和广大网友有所帮助。谢谢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跨高、中、低三个纬度区,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吹北风,空气干燥,全国大部地区气候干旱;夏季吹南风,空气潮湿,雨季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我国暴雨洪水频繁主要受季风影响,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控制,全年的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湿润高温时期,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6月至9月雨量占正常年降水量的60%至80%。黄河中下游地区、海河、辽河流域,大部分集中在7月、8月,而且往往又集中在几次暴雨过程中。

季风雨带的季节性位移导致降雨地域的阶段性变化。夏季风始于5月,由南向北推进,在北进过程中有3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和两次跃进阶段,相应有3个雨季,即华南雨季(南方各省份,4月至6月),江淮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各省份,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华北东北雨季(华北及东北各省份,7月中下旬至8月),此时季风达到最强盛。9月以后,季风减弱并南撤,雨带也逐渐南退。10月以后,季风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夏秋频繁的台风活动。直接由台风形成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辽宁沿海地区和台湾、海南等省份。台风在东南沿海登陆后,一般转向北上,风速逐渐减缓形成低压,若与北方冷空气结合,就可能形成大范围的暴雨洪水,在北方的暴雨洪水中占有很大比重。

【暴雨分布 南多北少】

我国是个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由于受季风、地形等影响,我国暴雨的地域性和时间性特征十分不明显。总体而言,南方多而北方少,东南沿海多而西北内陆少;夏季多而冬季少,主要出现在夏季风活跃的下半年里。

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且雨量大。

我国的暴雨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江淮以南以及华南沿海地区,其中江南北部至长江中下游最多。北方气候干燥,雨水较少,但在异常的气候影响下,也常有洪涝发生。长时间、大范围的连阴雨或频繁的暴雨都会引发洪涝灾害。

暴雨集中的地带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另一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东麓。此外,阴山、秦岭、南岭等山脉的南麓也是暴雨的多发地区。

我国的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及松花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关中盆地等地区。而涝渍灾害则主要出现于东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关中平原暴雨解析
专家详解
一、关中平原简介资料:
关中,指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平均海拔约500米,所以有渭河平原、关中平原等称呼,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盆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中国陕西省中部平原。又称渭河平原和关中盆地。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河北山。西窄东宽,东西长约300公里,海拔400公尺左右,地势西高东低,至黄河河床降到340公尺。由断陷而成,习称渭河地堑,经渭河、泾河、洛河冲积成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灌溉农业自古著名,号称「八百里秦川」。盛产小麦、棉花。有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城市。历史上关中屡有地震,1556年华县地震达到芮氏8级。
关中盆地南倚秦岭,北界“北山”。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渭河横贯盆地入黄河,河槽地势低平,海拔326~600米。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应的多级阶地。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阳郭原,华县的高塬原,华阴的盂原等,目前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又名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公里,西安附近约75公里,眉县一带仅20公里,至宝鸡逐渐闭合成峡谷,形似“新月”。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盆地夹持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 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
二:关中平原暴雨成因:
渭河平原属大陆性气候,年均温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其中6~9月份占60%,多为短时暴雨,冬春降水较少,春旱、伏旱频繁。
暴雨:24小时雨量大于等于50mm,6小时大于30mm,1小时大于等于16mm的强降水天气。
1.如果在夏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在7.8.9月在陕西中部一带激烈交汇,就会形成大范围的灾害性暴雨;
关中平原地区每年都可能出现这种暴雨天气。
2.有时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强对流天气。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是气象灾害中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在一个地面上的水蒸气积累较多的时候,由于水蒸气的比重比空气轻,所以它与空气混合后的湿热空气的比重也会比空气轻,湿热空气就会上浮,形成一个上升的湿热空气流,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温下降,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这时它的体积就会很快缩小到原来体积的1/1244,这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这时该区域就会吸引四面八方的空气来补充,由于这种源源不断的吸引力的作用,就会使地面上的湿热空气旋转着上升的,由于旋转空气向心力的作用,所以它会更加强劲地吸引上边的冷空和下边的湿热空气前来会合,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强对流天气。
关中平原地区较易出现强对流天气,但范围小,影响程度不是太重。
3.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台风在关中平原一带极少出现,仅在1956年台风“温黛”过境陕西时带来暴雨天气。
这类暴雨在关中平原地区数十年难见。
三、陕西地区暴雨历史:
陕西每年暴雨多发区:省中南部的秦岭山区,汉中,安康,宝鸡局部,商洛南部山区等地。其中,陕南地区是中国比较少见的暴雨多发区。
在陕西,陕南的暴雨多发于6.7.8.9月,关中平原地区在7,8,9月,陕北在9,10月。且具有“七上八下”的特点。
尤其是2010年七月,陕西暴雨强度之强,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人员伤亡之大,财产损失之重,地质灾害之多且重,为数十年来极其少见。
资料:在对关中平原近200年来历史资料的搜集、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时期关中平原洪涝灾害的等级序列、年际变化、季节变化、空间变化及灾害成因。结果表明:关中平原这一时期共发生洪涝灾害81次,平均每2.53年发生1次,从民国中期开始该地区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该地区洪涝灾害以第二级(中度偏涝)为主,共发生47次,占洪涝灾害总数的58%;第三级(大涝)共发生24次,占洪涝灾害总数的29.6%;第一级(轻度偏涝)和第四级(特大涝)分别发生7次和3次,各占洪涝灾害总数的8.6%和3.8%。关中平原近200年来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 洪涝灾害主要集中于渭河中下游的西安、蓝田、周至、渭南、华县、大荔、华阴以及洛河下游的铜川、千河下游的宝鸡等县市。关中平原近200年来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多集中在夏秋季的7~9月。此外,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较稀少,所以同样的降水量在该平原较易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
详解(完)
希望对你和广大网友有所帮助。谢谢

如果是午后的短时间暴雨:温度高导致热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对流雨
若是较长时间:地形雨,强暖空气北上受北部黄土高原的阻挡抬升。
锋面雨,冷气团南下与渭河谷地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强降水。

关中盆地夹持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 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跨高、中、低三个纬度区,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吹北风,空气干燥,全国大部地区气候干旱;夏季吹南风,空气潮湿,雨季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我国暴雨洪水频繁主要受季风影响,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控制,全年的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湿润高温时期,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6月至9月雨量占正常年降水量的60%至80%。黄河中下游地区、海河、辽河流域,大部分集中在7月、8月,而且往往又集中在几次暴雨过程中。

季风雨带的季节性位移导致降雨地域的阶段性变化。夏季风始于5月,由南向北推进,在北进过程中有3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和两次跃进阶段,相应有3个雨季,即华南雨季(南方各省份,4月至6月),江淮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各省份,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华北东北雨季(华北及东北各省份,7月中下旬至8月),此时季风达到最强盛。9月以后,季风减弱并南撤,雨带也逐渐南退。10月以后,季风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夏秋频繁的台风活动。直接由台风形成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辽宁沿海地区和台湾、海南等省份。台风在东南沿海登陆后,一般转向北上,风速逐渐减缓形成低压,若与北方冷空气结合,就可能形成大范围的暴雨洪水,在北方的暴雨洪水中占有很大比重。

【暴雨分布 南多北少】

我国是个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由于受季风、地形等影响,我国暴雨的地域性和时间性特征十分不明显。总体而言,南方多而北方少,东南沿海多而西北内陆少;夏季多而冬季少,主要出现在夏季风活跃的下半年里。

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且雨量大。

我国的暴雨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江淮以南以及华南沿海地区,其中江南北部至长江中下游最多。北方气候干燥,雨水较少,但在异常的气候影响下,也常有洪涝发生。长时间、大范围的连阴雨或频繁的暴雨都会引发洪涝灾害。

暴雨集中的地带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另一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东麓。此外,阴山、秦岭、南岭等山脉的南麓也是暴雨的多发地区。

我国的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及松花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关中盆地等地区。而涝渍灾害则主要出现于东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关中平原夏季为什么会出现暴雨
1.如果在夏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在7.8.9月在陕西中部一带激烈交汇,就会形成大范围的灾害性暴雨;关中平原地区每年都可能出现这种暴雨天气。2.有时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强对流天气。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是...

我国夏季暴雨的原因
我国夏季暴雨的原因:一、季风影响 我国位于亚洲季风区,夏季时,受到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形成季风。这些气流携带大量水汽,一旦遇到冷空气,水汽便会凝结,形成降雨,甚至暴雨。二、地形因素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交错分布。复杂的地形对气流运动产生影响,导致暖湿气流在...

暴雨形成的条件 暴雨产生的条件
对于区域或局地尺度的暴雨,其雨量分布也与地形有密切关系,例如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它的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大行山脉的北端,两大山系在北京西北部相交,东南部是平原,由于地形的影响,夏季暴雨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在西部和北坡山坡上,这里是低层偏南风或偏东风的迎风面,气流有明显的抬升作用和地...

为什么暴雨总是发生在夏季
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特别是热力作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湿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低压中心。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中国的季风气候。夏季风4、5月亚洲大陆升温...

暴雨灾害的因素
1.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影响,地理环境和地势位置等。天气和气候因素是引发暴雨的直接原因。当地面水汽充足,大气环流条件适宜时,容易形成暴雨。2. 地理环境成为影响暴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形复杂,包括高原、大山、平原、盆地和丘陵等。不同地形对暴雨形成灾害的影响不同。3. 高原和山地...

东部季风区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暴雨洪水的重要分布区的原因
你好,从地理的角度解释 自然原因:(1)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2)河流中下游平原由于地势平坦,容易排水不畅 (3)大江大河往往支流众多,汇水量大,干流水量大;部分河段河道弯曲,往往排水不畅造成洪涝;此外与河流的水系形状有关,像淮河、海河的扇形水系、黄河中游的东西对称状水系都会...

夏季,长江中下游平原会出现什么自然灾害?
降雨集中,雨量大,持续性的大雨、暴雨是造成水涝的直接原因.此区丘陵多,急骤的暴雨产生大量径流,倾注入湖区和江河,如果上游同时有洪水下泄,则更易造成江湖泛滥,冲毁堤垸,淹没房屋、农田,甚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涝次数较多的是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一带. 三十年中,...

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洪涝的原因? 详细一些更好
原因:1、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 2、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 3、南北支流汇入多 4、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荆江河段尤为突出,素有“九曲回肠”之称)5、人们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湖泊的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

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1. 中国中下游地区多平原,地势低平,这增加了洪水排泄的难度。2. 该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导致洪涝灾害频发。3. 众多南北支流在下游汇入,增加了河流的流量和泛滥的风险。4. 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导致下游河床抬高和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特别...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遇到暴雨容易泛溢成灾写出如何对长江进行治理...
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1、气候因素:受亚热带季风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2、地形因素:暴雨汇流面积大,支流众多,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又夹于南北丘陵山地之间。3、人为因素:1)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下游泥沙堆积,河床抬高,影响泄洪。2)围...

昌都地区17643559050: 关中平原夏季为什么会出现暴雨?
源娜甲芬: 关中平原暴雨解析 专家详解 一、关中平原简介资料: 关中,指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平均海拔约500米,所以有渭河平原、关中平原等称呼,...

昌都地区17643559050: 陕西关中地区每年5 - 6月 9 - 10月出现连阴雨天气的原因资料上说下雨主要在夏季我感觉不是这样的.这一地区下雨主要集中在9 - 10月,而不是夏季,夏季干旱 ... -
源娜甲芬:[答案] 您的感觉是正确的,这是我国华西地区一种特殊的气候现象——华西秋雨,它发生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北部、陕西关中和陕南,甘肃南部等地.主要原因是每年秋季,我国华北地区受高气压控制,西伯利亚和蒙古国也受高气压控制,从而在华西地区...

昌都地区17643559050: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下图为我国青藏铁路沿线的自然灾害频次分布图.分析曲线代表的自然灾害类型和湟水谷地该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10分) -
源娜甲芬:[答案]洪水(山洪).(4分) 原因: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周围山区地势陡峭,水流汇集速度快;中部谷地地势平坦,泄洪缓慢.(6分) 分 析: 读图分析,该自然灾害在海拔低处发生的频次高,(如湟水谷地、拉萨河谷地,频次都较高)在海拔高处发生...

昌都地区1764355905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
源娜甲芬: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形成的原因: 1.自然原因: (1)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2)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3)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4)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2.人为原因:(1)毁林开荒(2)过度樵采(3)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4)开矿

昌都地区17643559050: 渭河平原和江汉平原分别是什么气候类型 -
源娜甲芬: 渭河平原属温带季风性气候,江汉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一、渭河平原1、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或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介于秦岭和渭北山系(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梁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

昌都地区17643559050: 为什么咸阳今年夏天老下雨
源娜甲芬: 天气气候原因,陕西关中地区七月到十月的雨量是全年降雨量的一半.

昌都地区17643559050: 黄土高原植被特点 -
源娜甲芬:[答案] 在中国北方,长城以南、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 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迂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

昌都地区17643559050: 地理问题快快快快快 -
源娜甲芬: 在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

昌都地区17643559050: 黄土高原的生活环境 -
源娜甲芬: 黄土高原 目录·黄土高原 ·北风送土 ·地貌类型 ·水土流失 ·地貌差异 ·能源基地 黄土高原 (Loess Plateau)在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

昌都地区17643559050: 陕西的气候类型? -
源娜甲芬: 陕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达800公里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