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杀了人,但是官府问罪的时候他说,杀人的不是我,是刀。这个故事的出处是什么?

作者&投稿:鄢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个人杀了人,但是官府问罪的时候他说,杀人的不是我,是刀。这个故事的出处?~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在五十步笑百步后面那段。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原句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扩展资料
寡人之于国也作者—孟子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的经历和孔子差不多,都是周游列国,去宣传自己的思想,但是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这条建议不被大部分的君王所接受,这样的状况保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寡人之于国也

出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还有江湖各派杀了人好象不用负责,可信吗,官府不抓吗
古代农村女子也要下地干活的,不可能缠上足躲在屋里不出门,一直到清末民国,而且是汉族专有的风俗,满族的女子是不缠足的。江湖

天黑请闭眼游戏规则+杀死了人要公布身份吗
7、法官宣布谁被杀了,此良民为第一个被杀之人。被杀者可以留下遗言,说罢,被杀者在本轮游戏中将不能够再发言。法官主持众人从被杀者下一个人开始顺时针挨个陈述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怀疑对象。(不能不提,也不能指正自己) 8、陈述毕,会有几人被怀疑为杀手。被怀疑者按顺时针为自己辩解。

无间道经典对白是哪几句?
刘建明:挺利索的。陈永仁:我也读过警校。刘建明:你们这些卧底真有意思,老在天台见面。陈永仁:我不像你,我光明正大。陈永仁:我要的东西呢?刘建明:我要的你都未必带来。陈永仁:哼,什么意思,你上来晒太阳的啊。刘建明:给我个机会。陈永仁:怎么给你机会。刘建明:我以前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

虎牢关之战
唐军大军冲出来,李世民身先士卒,窦建德得知消息,即刻迎战,但是文武百官正赶去朝会,走到半路,窦建德的军队正往外冲,一下子死了不少人。唐军杀入,厮杀得激烈。李世民手下直接突入到夏军营中心,手举旗帜,一直穿到夏营最后端。几千唐军把唐军旗帜张扬起来,唐军与夏军正厮杀,看到到处是唐军旗帜,夏军兵将斗志消失,...

如果没有仓亭之战,袁绍有机会蓄积实力吗
历史记载写了曹操杀了7、8万袁军,有说斩首,有说坑杀的,留有是这些袁军伪降,也就是假意投降,这太笼统了,7、8万人都伪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官渡之战时,冀州也发生了多地叛乱,这说明袁绍在掌握四州之地后,并未完全掌控自己的底盘,那么投降的袁军会用伪降这一招暂时投降曹操,之后再趁机逃回北方吗?个人觉...

顾廷烨杀了康姨母都要被削爵,明兰怎么敢说“提出去杀”?
其二:明兰早就说过这世上有三个人能让她为其以命相酬,第一个是卫小娘,第二个就是盛老太太 如果这次祖母真的没能熬过去,明兰就算豁出性命去也要让康姨母偿命。可是顾廷烨是世上第三个让明兰愿意以命相酬的人,明兰也要顾及他的颜面,所以她才会忍住给王家一个辩驳的机会,要不是明兰不想连累...

山西煤老板深夜拿起炸弹,愤起连杀14人,为何审判时观众纷纷为他鼓掌...
因为山西煤老板杀人是为了引起官方重视,所以审判庭观众纷纷鼓掌,但是法不容情,最终山西煤老板被处以死刑。我国法律保护每一位居民的合法权益,任何居民都不应该无缘无故的杀人。由于犯罪情节不尽相同,我国对各项情况进行准确划分,以保证犯罪嫌疑人得到应有制裁。山西煤老板杀死14个无辜民众是事实,也许有...

曾参杀人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 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虽然曾参贤德,他母亲对他信任,但有三个人怀疑他(杀了人),所以...

江西杀3人嫌犯落网,为何网友说他其实背负了4条人命?
一、两次作案连杀3人,曾春亮确实是用暴力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关于江西入屋杀人事件中,其实很多人都深刻了解到曾春亮是杀毒了3条无轨的生命。为了钱,他竟然带上了刀直接闯进了私人的家而杀死了无轨的人,对于曾春亮来说,法律是什么已经不害怕了;最终曾春亮还是出现在大众的眼前,且扬言“要...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的人物赏析!
,月光里,烛影中,刀光霍霍,腰刀砍缺了口,再换朴刀,杀,杀,杀,走出中堂,拴了前门,折返回来,再寻着了两三个人,都搠死在房中。虽然他杀人杀得过了火,好多无辜的人也跟着补他杀死,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出武松是个嫉恶如仇,英勇豪迈,铁骨铮铮的英雄形象。特别是听到张都监说到:“那厮敢是死了。只教在飞云浦...

武宣县17070988949: 武松杀了张都监后被官府捉拿谁想出了什么办法? -
粱脉氨基: 张都监要替蒋门神报仇,假意请武松吃酒,又陷害武松想害他的性命,武松在飞云浦杀 了四个公人,又来到鸳鸯楼杀 了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人,还把两个亲随和张团练的老婆,儿女,养媳都杀 了,连夜逃走了.武松一夜辛苦,身体困倦,在一个小古庙里休息,却被四个男女绑起来带到一个草屋里,又见两个人进屋来,这两人却是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武松在张青家留了几日,张青听说有公文出城来各乡村排家搜查,缉捕凶 手.武松准备去青州二龙山宝珠寺,为了不被官府捉拿,武松扮成了行者模样.当晚武行者辞了张青夫妻二人,离了大树十字坡,便落路走了.

武宣县17070988949: 李遥杀人案 -
粱脉氨基: 法网恢恢 疏而不漏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李遥的随州洪山人,因杀人而亡到秭归县.一天,他在秭归县的市场上,看中了一根柱杖,便买下了它.谁知他买下此它杖之时,在秭归县却发生一起杀人案,被害者家属四处寻找杀人者.一天,被害人...

武宣县17070988949: 如果鲁智深杀了郑屠后被官府捉住了怎么办?写篇短文 -
粱脉氨基: (1)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仗义疏财,慷慨大方.鲁提辖在潘家酒楼吃酒时,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控诉后,毫不犹豫地要去“打死了那厮”,被史进、李忠劝住后,马上从身上掏出五两多银子,又向史进借了十两银子一...

武宣县17070988949: 《水浒传》中,同样是杀了人,为 什么鲁智深杀镇关西,一走了之,而武松 杀了西门庆后却投案自首? -
粱脉氨基: 鲁智深是军官出身,好打抱不平,嫉恶如仇.他胖揍镇关西时并没打算打死他,只是没料到那屠夫其实不禁打.作为体制内的人,他深知杀人须偿命,也了解牢狱生活的不可忍受,而自己并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因此选择一走了之,却没有投奔的方向.这是知法犯法后的应对.武松却不同,武松杀嫂杀西门庆,是为兄报仇,是私怨仇杀.与鲁智深相比,武松是江湖中人,他认为杀人偿命是正理,西门庆杀他哥哥应该偿命所以他就杀了,而他杀西门也该受惩罚,但他认可官府的裁决,所以投案自首. 这俩人,都是好汉,观念却不同,一个藐视官府,一个认可官府;一个助人,一个为己.所以同样杀人却有不同的行动.这仅是我自己见解,不一定完善.

武宣县17070988949: 张养浩行义 重点字词解释 -
粱脉氨基: 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张养浩从来都不放弃读书,他的父母担心他过于辛劳,制止了...

武宣县17070988949: 在古代,主人指使奴隶犯罪杀人官府会惩罚谁? -
粱脉氨基: 理论上是都要受罚,奴隶会被处死,主子严重的可能也要处死,不过大多数时候可能就是徒刑(和我们现在的徒刑不一样,我们现在的徒刑是入狱,古代的徒刑,是徒步到指定的地方去服役.如徒三千里,俗称流放) 但是呢,古代皇权不下县,...

武宣县17070988949: 咋样举报人 -
粱脉氨基: 首先,要确定他杀过人,并且要知道准确的名字.然后到官府或交易服检举即可.

武宣县17070988949: 《水浒传》重点人物及情节 -
粱脉氨基: 《水浒传》知识题 一、填空: 1.曾在寺院侍弄过菜园子的梁山好汉有(鲁智深、陶宗旺). 2.梁山好汉中,谁获得过宋徽宗御笔亲写的赦书(燕青). 3.高俅发迹之前一贯浪荡厮混,先后在几...

武宣县17070988949: “曾子杀人”的故事出自哪里? -
粱脉氨基: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战国策 秦策二》 译文: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其母织布自若,说:“吾子不杀人.”一会儿又有人来告:“曾参杀人.”其母仍然坦然自若.一会儿又有人来告:“曾参杀人.”结果呢?其母扔下织布的梭子,翻墙而逃.后来曾参的母亲搞清楚了,此“曾参”非彼“曾参”,杀人的“曾参”不过与自己的儿子重名.曾参是孔子的再传弟子,一代大儒,曾子这样的人会杀人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说的人多了,最终连他的母亲都相信了,可见谣言的威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