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青花瓷造型

作者&投稿:井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故宫珍藏的明洪武青花云龙纹盘在造型上延续了元代枢府瓷的古朴风格,尤其是民窑制品,如带有折腰或叠烧痕迹的撇口盘和碗类,胎体自中部向下逐渐增厚。官窑器则在此基础上寻求创新,向着轻盈飘逸的永乐瓷器风格转变,为后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洪武青花瓷器以大件为主,品种丰富,包括特大碗、大盖罐、独特的菱花口盏托、菱花口大盘、梨形壶、玉壶春瓶、瓜棱罐、石榴尊、高足杯和香炉等。其中,执壶造型独特,分为大小两种,大者约30厘米高,小者约20厘米,特点是小撇口或直口,颈部细长,斜肩丰腹,腹部饱满。流口弯曲且低于壶口,与壶身相连的瑞云纽带,以及高把柄和宝塔形圆顶盖,这些元素使它与同期玉壶春瓶相比,肩腹部更为修长,下腹部则呈圆润形态。


玉壶春瓶造型基本沿袭元代,大小不同,颈部更为丰满,腹部略显下沉,底部圈足低矮。瓜棱罐则高达60厘米以上,设计简洁,撇口、短颈、圆肩、收敛腹部,底部平底,砂质无釉,罐盖常见宽沿或荷叶形,顶部有火珠形纽。


菱花口盏托直径约20厘米,采用折沿菱花口设计,浅弧壁,外壁装饰八瓣莲花,中心有菱形空间用于固定杯盏,底部圈足独特。菱花口大盘的口径在40至55厘米之间,同样具有12或16瓣莲花形口,浅腹,矮圈足,底面砂质,通常采用模制工艺。


特大型碗的口径同样在40至55厘米,口形多样,有撇口或直口,圆润的唇边,深腹弧形,直立的圈足,这些都是洪武时期瓷器的典型特征。




扩展资料

明洪武朝(公元1368—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历时30年。明代建国后不久,明太祖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窑厂,成为明代景德镇最早的官窑,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真正带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南京博物院曾于明故宫玉带河遗址发现了青花云纹残盘和其他一些青花残片,虽然是残瓷,但从其制作的精细上判断,应为洪武官窑器,南京和江西等地区则出土了大量民窑实物标本。总体来说,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继承了元代风格。器型粗大,胎体厚重,青花色泽偏灰,图案装饰线条粗疏豪放,改变元代层次多,花纹满的风格,趋向多留白。




明代青花瓷器的洪武时期
南京明故宫御带河和北京的元、明宫殿遗址,于1964年、1984年出土了大批残瓷,表明此时有青花云龙盘,外壁青花,里壁模印云龙纹饰,盘心画有长脚形如意云纹 3朵。其后的永乐、宣德乃至正德、嘉靖时均沿用这一装饰,但洪武时如意形云的云尾较长,显得飘洒流畅。 永乐青花纹饰除传统的龙凤纹配以长脚...

可遇不可求——明代洪武瓷
明代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洪武朝正处于元明交替之际,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明洪武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历时30年。所以明代洪武瓷器的流传,一直都非常稀少,不,应该说,是及其少!可以说,明洪武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洪武时期开始了御窑烧造,是...

明洪武青花瓷简介
洪武朝的青花瓷在风格上继承了元代的传统,同时有所创新。器型上,洪武时期的瓷器显得更为粗犷,胎体厚重,与元代轻巧的风格有所不同。青花色泽偏向灰色,与元代的鲜艳对比鲜明,其图案装饰线条粗犷豪放,相比于元代多层花纹和繁复装饰,洪武青花更倾向于留白,展现出更为简洁的审美取向。

明洪武时期的民窑青花瓷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造型——民间青花瓷中多见盘及碗。盘早期的较深,圈足小而厚,底足两面斜削,砂底,有明显乳突,露胎处似沾有黑色铁屑和窑红。盘后期的较浅,口沿外撇,折腰圆柔,内底下陷,圏足稍大,底心乳突细小,足内和底面釉薄。盘和碗的底足由元末至洪武晚期呈规律性变化:圏足由小到大、由厚到薄...

青花瓷的历史
此瓶的造型与江西地区宋、元墓葬中常见的不同,而与上述"延佑型"的青花塔式瓶基本相同。两者相比,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旁证,即青花瓷器出现的上限时代,不可能上溯到元代早期。 明代初期(明洪武年间) 景德镇陶瓷明初洪武的青花瓷,造型粗重厚实,制作尚未脱尽元青花的粗犷风格。所见的大都...

明洪武青花瓷的青花釉里红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是明代洪武青花瓷器中的佳作,造型优美,纹饰布局繁密,描绘细致,高32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11厘米。壶唇口,细颈,斜肩,硕腹,圈足。壶身作玉壶春瓶式,壶体一侧置弯曲细长的壶流,并以一云板形饰件与壶身相连,另一侧置曲柄,连接于颈腹之间,柄上端置一小系。壶...

这一件大明洪武的青花瓷谁知道 是真的还是假的
您的问题,这一件大明洪武的青花瓷“玉壶春”,是真的瓷的;不过这一个是典型的现代的仿古工艺品,市场上常见不法商人,拿着这样的,冒充老的瓷器珍品,高价销售,千万要注意!

洪武、建文时期瓷器(一)
洪武瓷器刚好处在元、明交替之际,再分期断代时,要同时兼顾元、明两个时期的特征,承上启下的分析判定,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洪武瓷器特征:洪武瓷瓷造型,多少具有元代枢府窑古朴浑厚的遗风,民窑更加明显。例如撇口盘,碗类,中腰以下胎体渐渐厚重,有的和元瓷一样,或折腰,或器心留有叠烧垫饼...

明代瓷器明代瓷器概述
洪武时期的青花瓷,青花色泽偏黑、暗,图案设计简洁,与元代的繁复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倾向于清淡和留白,展现出清新脱俗的美学追求。永宣时期,青花瓷的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度,胎釉精细,青色饱满,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这一时期的青料主要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为瓷器增添了异国情调。成化弘治、正德年间,青花...

明代各时期的青花瓷特征(上:明代早期)
青花瓷器,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瓷胎质细腻,釉质莹润,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给人以清新素雅的美感。青花瓷因丰富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高雅的气质,深受国人喜爱,并成为明清瓷器的主流。 明代青花在中国青花瓷中影响深远,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时代特点。明代青花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洪武,...

封丘县13665131603: 明洪武青花瓷的纹饰 -
汪若美地: 洪武青花瓷以绘制为主,辅以堆贴工艺.洪武青花瓷纹饰绘制布局疏朗,简练流畅,改变了元代多层次布局,纹饰繁缛的特点,留有较多白地.官窑器的画凤多精细清秀,画法工整,民窑器的则更加自然写实且绘画简练豪放,创造了明代早期的...

封丘县13665131603: 如何鉴别明代洪武青花瓷 -
汪若美地: 朱元璋建国后不久,就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窑厂,目前尚未发现真正带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但从出土的大量民窑实物标本来看,洪武朝的青花瓷制作大都带有元代遗风. 明洪武·青花缠枝莲大 洪武青花瓷继承了元代青花瓷的传统,但...

封丘县13665131603: 明洪武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
汪若美地: 1.造型特征 洪武瓷的造型,多少具有元枢府窑古朴浑厚的遗风,尤其以民窑为甚.民窑撇口盘、碗类,中腰以下胎体渐厚重,有的和元瓷一样,或折腰,或器心留有叠烧的垫饼痕迹.官窑器则锐意创新,迅速摆脱元瓷厚重粗笨的风格,孕育着以...

封丘县13665131603: 明洪武釉里红瓷的造型特征 -
汪若美地: 洪武釉里红目前发现均为大件器物,有瓶、盘、碗、壶、炉等,基本不见杯盏之类的小件. (一)碗 洪武釉里红碗有直径40厘米的大碗和直径20厘米的中碗两类. 直口大碗,直口,深壁,矮圈足.釉底或底足露胎,砂底有火石红,涂姜黄色或...

封丘县13665131603: 青花瓷的历史 -
汪若美地: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

封丘县13665131603: 明洪武青花瓷的青花釉里红 -
汪若美地: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是明代洪武青花瓷器中的佳作,造型优美,纹饰布局繁密,描绘细致,高32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11厘米. 壶唇口,细颈,斜肩,硕腹,圈足.壶身作玉壶春瓶式,壶体一侧置弯曲细长的壶流,并以一云板形饰件与壶...

封丘县13665131603: 玉壶春瓶的洪武青花 -
汪若美地: 缠枝牡丹 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瓶撇口,长颈,垂腹,圈足外撇.通体青花纹饰,里口沿绘忍冬纹一周,颈环蕉叶纹、回纹及卷草纹,肩饰垂云纹,腹绘四朵盛开的牡丹花,近足处饰莲瓣纹一周,足墙环饰忍冬纹,与口沿内纹饰互相呼...

封丘县13665131603: 对明代青花瓷的总结?快点啊,明天就考了 -
汪若美地: 明代青花瓷的概要 造型上,洪武青花具有元代遗风,永乐青花古拙秀美,宣德青花敦厚凝重,成化青花庄重圆润,弘治青花轻盈秀逸.正德与弘治造型接近,胎体由轻薄渐向厚重;嘉靖则浑厚敦实;隆庆和万历与嘉靖相近;天启厚笨与薄胎均有...

封丘县13665131603: 明代陶器的特点是什么? -
汪若美地: 明代前期民窑青花瓷器的特点 明代青花瓷器是青花类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武时期的青花色泽一般较为暗淡,所使用的青料为国产料.明初洪武时期的青花瓷器,造型粗重厚实,制作尚未脱尽元代青花瓷器的粗犷风格.所见的大都是蓝中见黑...

封丘县13665131603: 明代青花瓷有什么特点? -
汪若美地: 明洪武民窑青花的青花呈深靛青,凝聚处有黑褐色斑点,经历了一个从最初的晦暗沉滞到明丽浓艳的过程.早期的胎骨粗松,含灰或含黄,至洪武晚期则呈现白色.纹饰均采用一笔勾勒,线条圆劲飞动,有花草禽鸟纹,也有各种几何纹. 明永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