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一生布衣,他哪来的钱生活、结交朋友

作者&投稿:地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孟浩然一生布衣,他哪来的钱生活、结交朋友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其实蛮有意思的。因为古代的男人,生来其实就是一个宿命,科举做官。当然和现在我们的孩子一样,一出生就要上学就要中考、高考。
一、古代男人的宿命
但古代科举比现在高考要难得多,通常要经过乡试、会试、省试、殿试等等,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都五六十岁了还在和一群年轻人科举。科举梦就是他们一辈子的愿望,考上了便可为官入仕,考不上却也只能布衣了。比如晚唐诗人罗隐,考了几十年,一直没考上。
二、一般考不上科举的布衣文人的境遇
而今天的主人公。孟浩然也是终身布衣,若是硬要抬杠,说孟浩然当过一段时期的小官,那便是从宰相之位被贬荆州长史后的张九龄邀请他到自己府衙做了做了一段时间的幕僚。其实那也不算真正的官职,相当于现在没有编制的给政府做事的伪“公务员”。
当然了,既然孟浩然一介布衣,他会不会很穷呢?一般情况来说,应该是的。比如宋代的姜夔也是没做过官,一辈子靠着朋友的接济过生活,还有罗隐也是穷困潦倒,恋爱都谈不起。还有孟郊,四十多才考中进士,考中进士前也是穷得叮当响,外号“孟借钱”。
三、孟浩然为啥不缺钱?
那孟浩然呢?他一介布衣,却并不缺钱,反倒过得挺小资,最后都是因为无节制的吃喝而去世的,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孟浩然家里有“矿”啊!
历史中是这样记载的: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意思就是说,孟浩然,襄阳人,少年的时候便喜欢做侠义之事,喜欢救急别人,帮助别人度过难关。
所以说,要是没钱,孟浩然能这么干?其实孟浩然家里,算当地的有名的“地主”了,他出生在“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薄有恒产啥意思?就是固定不动产啊,放到现在就是他就有好几处房产、好几处商铺,不干活都可以坐等收租。放到当时,孟浩然家里便是有许多亩田地和房宅。
所以从小孟浩然饱读诗书,还学了剑术,如果没钱,哪来书读?哪来剑学?就像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他爹都是当官的,四岁父亲去世后,连书都没得读,目前带他去沙滩上,用芦苇教他写字认字。可见孟浩然家里还是很殷实,不仅能文善诗,还会剑术,年轻的时候可是一位潇洒的少年郎哦。
四、孟浩然当时可是诗词界的“大V”
我们都读过李白的一首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竟然拜倒在了孟浩然的文采风流之下,可见当时孟浩然的名气是非常大的。
孟浩然比王维、李白都大12岁,25岁便辞亲远游,到处拜谒名士,留下了大量精彩诗篇,当时宰相是张说和张九龄,都给他们写过诗。当然张说和张九龄都是很欣赏孟浩然的。
等到李白辞亲远游顺着长江从四川到了江汉平原的时候,专门去拜谒孟浩然,从此一见,李白变成了孟浩然的小迷弟。后来孟浩然在江汉地区和张九龄、王昌龄、李白、王维等人经常互相和诗往来,堪称文化盛景。
但是孟浩然身体不是很好,三十多岁生过一场大病,快50岁的时候又患了重病,52岁的时候,他的病快痊愈了,但是这时候王昌龄路过襄阳,两人相见甚欢,便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一代风流孟夫子,怎么可以说他缺钱!!!
谢邀!
他家里有“矿”的!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一诗说得极为清楚“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田指土地,园指庄园。另一首诗《田园作》中也说“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不仅种地,还种树呢!还有一首诗《山中逢道士云公》里面也说“春馀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可见,他是地主阶级!而且铁证如山!
再看孟大哥的《书怀贻京邑同好》一诗,诗里面说“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而前面的《田园作》中更有“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之句,
结论出来了,他家不仅仅是地主,还是书香世家!甚至还有钱学习剑术!
有钱!有才!
《新唐书》中说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所谓节义,接现代的话说就是有节操,而且喜欢帮助别人。拿什么帮?肯定不是诗!当然是物质方面。而“振”在古文中等同于“赈”,也就是说拿钱糖去帮助遇到困难的别人!
自己的诗句是证据,历史书里的记载同样是证据。所以我们的孟大哥虽然说不上是富豪,但绝对是腰包鼓溜之人。
名人效应
25岁的孟浩然轻游天下时,可以说是身怀重金。虽然说和郭靖比不了,但一定比杜甫强出数倍。
他写诗的水平相当牛,当年初入长安时,写诗几乎是碰不到对手。这样的人在爱诗的大唐哪里会没有朋友呢?世人都以结交孟夫子为荣,连李白都是他的小迷弟,想想便知,请他吃饭喝酒住宿的人能从长安排到襄阳!
名人效应一定会带来经济收入!最起码吃饭睡觉穿衣是不用花钱的,若是在某个酒楼题诗一首,不但免了你的饭钱,还得主动送上一些金银来聊表谢意。
何况是孟浩然!
当年的汪伦若不是哄得李白那么高兴,李白会写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么?韩愈给人写一篇墓志铭,所得到的润笔费相当于他数年的工资。清朝那个叫袁枚的凭着一本书和自己的名气就能供着一个花园,而且天天吃香喝辣,左环右抱的。
文艺圈的大名人,岂会缺钱?
有没有钱都是相对而言的,看你跟谁来比。孟浩然即使是布衣,他也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平头老百姓。试问您现在有钱吗?如果说是没钱,那么影响了你的生活和社交了吗?换句话来说,为了生活和社交又能花几个钱呢?
纵观古时历代名人经历和身世,极少有真正的贫寒之士,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如果你是真正的普通老百姓,上拨三代都是土里刨食的出身,那么你也很难名垂青史,因为你可能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来看,首先孟浩然出生于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这就已经为他奠定了经济基础。少年既有诗文为伴立志求仕,后来谋得官职并名扬天下。即使还有后来的归隐,那也不至于出现吃了上顿没有下一顿的窘况。所以你说的孟浩然是布衣,也并不是说它就分文未入,只是没有了官职罢了,更何况还是一个名满天下之人,何忧生活和交友呢?


感谢邀请。
孟浩然是唐朝诗歌史上田园山水诗的第一人,可以说是继陶渊明后又一个伟大的田园诗人。古代文人受儒家文化影响,都想着是“学而优则仕”,孟浩然哪怕说是文不为仕,但还是有一朝为官的想法。
孟浩然善交好友,与其性格有很大关系,而且史书说他是少年怀节义,自然这种人能够得到很多人的欢心。
其二是拥有诗名的他是处处吃香,无论是王维、张九龄、张说等名人大臣都对其赞誉有加。连李白都对他敬仰万分。他的诗名不仅是田园山水,入仕求官的干谒诗更是成为典范。
孟浩然虽为一介布衣,可与人善交的性格和诗名值得人们深交。对于古道热肠的故人,与浩然之气的孟浩然相处,看中的是他的人品才学内涵。

关于黄鹤楼有哪些有名的诗句?怎么样
黄鹤楼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楼因山而得名。传说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9年),后历经兴废,屡毁屡建。清代曾多次修葺,光绪十年(1884年)毁于火。有关此楼有多种神话传说。如《齐谐记》云:“黄鹤山者,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又如《述异记》说:“(荀瑰)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等等。历代文人雅士,登楼抒怀,题咏甚多。唐崔颢题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更名传千古。1985年,在遗址所在地重建新楼。
关于黄鹤楼有名的诗句:巜黄鹤楼》: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写巜黄鹤楼》的诗,要数李白写的最多最著名。巜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望黄鹤楼》、巜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江夏送友人》等。


孟浩然世称什么
唐朝是我国诗歌鼎盛的时期,诞生了很多著名的诗人,流传至今的唐诗超过五万首,孟浩然是唐朝时期著名诗人,生活于“开元盛世”却以布衣而终,被世人称为“孟襄阳”。孟浩然世称什么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孟浩然,唐代大诗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诗仙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一生未曾做...

孟浩然是个怎样的人?
唐朝为数不多的一个终身布衣的诗人,与王维齐名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孟浩然生于盛唐时代,早年隐居,曾有出仕之望,如其过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表达了其渴求援引的心情,然孟浩然天性疏放,最终没能走上政坛,于是最终寂寞柴扉。孟浩然与王维同属山水田园派,但其诗风与王维有很大不同,王维的诗追求禅...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赏析
赏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出自《宿建德江》...

众多的著名古代诗人的故乡是哪?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 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思
[诗人简介] 孟浩然(689—740),字亦浩然,襄州襄职(今属湖北)人。年轻时曾隐居家乡鹿门山,以诗自娱。后往长安,应进士试,不第,又还襄阳。后病死。终身是个布衣。他的一生,多半在襄阳度过,他的诗歌,也很多以襄阳为题材,故张祜有“襄阳赂浩然”之句。他的诗五言最多,也以五言为长。...

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翻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关于中秋月亮爱情诗句
(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

急求 高中课文原文
白袍靴帽固然是“布衣”孟浩然分内的装束,尤其是诗人孟浩然必然的扮相。编《孟浩然集》的王士源应是和浩然很熟的人,不错,他在序文里用来开始介绍这位诗人的“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八字,与夫陶翰〈送孟六入蜀序〉所谓“精朗奇素”,无一不与画像的精神相合,也无一不与孟浩然的诗境一致。总之,诗如其人,或人...

李白的个人简介?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

李白的个人简介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

青冈县15342519174: 孟浩然隐居时过着怎样的生活? -
宗政心畅诺: 开元十七年(729年),孟浩然离开长安,辗转于襄阳、洛阳,夏季游吴越,与曹三御史泛舟太湖.曹三御史拟荐孟浩然,孟浩然作诗婉言谢绝,次年游玩于江南的名山古刹. 孟浩然像 开元十九年(731年),孟浩然同年43岁,春,在越州有赠...

青冈县15342519174: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但一生仕途坎坷.从全文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 -
宗政心畅诺: 1、玄宗时: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但是作诗的时候说“不才明主弃”,皇帝就觉得不爽,你没来求官,却说是我放弃你了,这是什么话?就不用他了. 2、朝宗时:和朝宗约好了,但是却因为喝酒不去,朝宗生气下也就不见他了. 用原文可以看出,其实孟浩然仕途坎坷主要原因在于他自己,第一次污蔑皇帝放弃他(虽然是作诗,但是在一个皇帝面前这么说还是不行吧?至少也要改一改.)第二次更离谱,为了喝酒放了皇帝鸽子,平常人都不能这样了,这是一个信用问题,如果是急事还有话说,但是为了喝酒放人鸽子,而且还不是普通人,是谁都不会爽的.

青冈县1534251917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登岳阳楼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就是有什么联系) -
宗政心畅诺: 唐人咏赋洞庭湖壮观景色的名作不少,而其中以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尤为后人所传颂.孟浩然的一生主要是在隐居漫游中度过的,他是唐代少有的以布衣终老的一位诗人.少时,曾隐居鹿门山,40岁那年...

青冈县15342519174: 孟浩然主要经历30字 -
宗政心畅诺: 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孟浩然的...

青冈县15342519174: 诗人孟浩然的简介,以及有哪些代表作 -
宗政心畅诺: 孟浩然(689~740) 中国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

青冈县15342519174: 孟浩然简介 -
宗政心畅诺: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

青冈县15342519174: 孟浩然是个怎样的人? -
宗政心畅诺: 唐朝为数不多的一个终身布衣的诗人,与王维齐名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孟浩然生于盛唐时代,早年隐居,曾有出仕之望,如其过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表达了其渴求援引的心情,然孟浩然天性疏放,最终没能走上政坛,于是最终寂寞柴扉.孟浩然与王维同属山水田园派,但其诗风与王维有很大不同,王维的诗追求禅意,以禅定的观点观察山水,常见一种静谧空灵,而孟浩然的诗则更具田园生活气息,多用白描手法,即兴而发,不事雕琢,更见天然情趣,因仕途之失意,少数篇章中不免透露出一种落寞心绪与不平之忿

青冈县15342519174: 孟浩然一生有没有做官? -
宗政心畅诺: 没有做官·· 孟浩然(六八九-七四零),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

青冈县15342519174: 为什么说清和淡是孟诗的特色? -
宗政心畅诺: 孟浩然以布衣终其一生,在"众里罗秋斐"的盛唐诗坛,他以疏朗、清淡的笔墨,描绘着清幽恬淡的山水田园、游历隐居生活,缺赢得了同代与后世许多著名学者的激赏.孟浩然的故乡襄阳城对其诗有重大影响.襄阳城在汉水弯处,汉水绕其东、北二面.城北临江而无山,城南九十里内侧有岘山、卧龙山、白马山等.岘山上有晋羊祜碑及词.

青冈县15342519174: 为什么大家都承认陶渊明是隐士?而孟浩然一身都隐居却没承认他是隐士?
宗政心畅诺: 因为陶渊明做了几天官,不为五斗米折腰,并写下了采菊东蓠下,悠悠见南山的诗句,孟浩然没有这些经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