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作者&投稿:松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
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 供呼吸
2、 炼钢
3、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初中化学知识小辑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第一至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 颜色 、状态 、 气味 、 硬度 、 密度 、 熔点 、 沸点 等;物质必须通过 化学变化 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 可燃性 氧化性 、 还原性 、 毒性 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 盖满试管底部 ,液体取 1—2mL 。
(2)注意事项:“三不”: 不闻 、 不尝 、 不摸
(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 胶头滴管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 量筒 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 放平 ,视线与 液体凹液面 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 倒 放,标签向 手心 ,瓶口要 紧靠 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 外焰 温度最高。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
灯帽盖熄 。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 对着自己或他人 。
3.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N2 O2 稀有气体 CO2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
观察到的现象: 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 + 5O2 点燃 4P2O5;
结论: 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 不能 ,原因是 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CO、SO2、NO2 、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无 色、 无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 , 不易 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比较 活泼,在反应中作 氧化 剂。
3.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 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 沸点 不同,此变化属于
物理 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固液不加热: 2H2O2 MnO2 2H2O + O2↑
(3)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 法,因为氧气 不易溶于水 ;
向上排空气 法,因为氧气 密度比空气大 。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 下 倾斜:防止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 均匀连续 时再收集;
④实验结束时,先 移开导管 再 熄灭酒精灯 ,防止 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 改变 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三、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物质生成 一 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 一 种物质生成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物质与 氧 发生的反应
(1)剧烈氧化:如燃烧
(2)缓慢氧化: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 等
他们的共同点:①都是 氧化 反应;②都 发热 。
四、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含有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的物质。如 空气 、 海水 、 生铁 等;
2.纯净物:只含有 一 种物质
①单质:只含有 一 种元素的 纯净 物。如 N2 、 Fe 等;
②化合物:含有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元素的 纯净 物,如 H2O 、 KMnO4 等
氧化物:含有 两 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 的 化合 物。如 H2O 等。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实验
如右图:两极产生 气泡 ,正极产生的气体
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是 氧气 ;负
极产生的气体能 燃烧 ,是 氢气 ;正负两
极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 O2↑。说法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二、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分子、原子的性质: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 小 ;②分子、原子之间有 间隔 ;③分子、的子在不断 运动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相同 (“相同”或“不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 不相同
2.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化学变化 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 不可分。
三、净化水的方法:
1.常见净水的方法:静置、吸附、过滤、蒸馏。
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吸附 、 过滤 、 消毒 ;
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悬浮水中的细小颗粒 ;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颜色和气味 。净化效果最好的是 蒸馏 。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是含有较多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另加入 肥皂水 ,产生较多泡沫的是 软水 ,泡沫少,有白色浮渣的是 硬水 。
3.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有: 煮沸 、 蒸馏 。
五、爱护水资源
措施:(1)节约用水: 一水多用 、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改变习惯减少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①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 污染、 农业 污染、 生活 污染。
②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方法: 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 碳 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 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质子数(核电荷数) ;
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 最外层电子数 ;


二、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 核电荷 数(即 质子 数)的一类 原子 的总称。
2.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某种 元素 ;(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 原子 。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单质。如 Fe 、 S 、 He 。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 核电荷数 不同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 O、Si、Al、Fe ,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
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方法: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 失去 电子,形成 阳 离子;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大于或等于 4,在反应中容易 得到 电子,形成 阴 离子;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8 (He为 2 ),在反应中 不易得失 电子,性质 稳定 。
三.元素周期表规律:
1.横行(周期): 电子层 数即周期数,在同一周期中, 电子层 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 逐渐增加;
2.纵行(族):同一族中 最外层电子数 相等,元素的 化学性质 相似。
注:原子序数= 核电荷 数 (质子数)
四.离子:
1.带电的 原子 或 原子团 。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表示 铁离子 ;2SO42-表示 2 个硫酸根离子
3.原子和离子:
(1)
(2)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① 核电荷 数相等;②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 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 = 电子数 质子数 大于 电子数 质子数 小于 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带 电性 显 正 电 显 负 电
符号 氧原子 O 钙离子 Ca2+ 氧离子 O2-
五、化合价
1.单质化合价为 零 ,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 。
2.化合价的实质: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n<4,元素一般显 +n 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n>4,元素一般显 —(8-n) 价。如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铝元素显 +3
价,表示为 Al ;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表示为 O 。
六、化学式
1.意义:(以H2O为例)
(1)宏观:①表示一种 物质 (表示 水 )
②表示物质是由什么 元素 组成(表示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2)微观:①表示一种 分子 (表示 水分子 )
②表示分子的结构(表示一个水分子由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构成)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气 N2 ;氦气 He ;白磷 P ;水银 Hg ;生铁、钢的主要成分 Fe ;
干冰 CO2 ;冰 H2O ;过氧化氢(双氧水) H2O2 ;氧化铜 CuO ;
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 ;氯化氢 HCl ;氯化亚铁 FeCl2 ;氯化铝 AlCl3 ;
氢氧化钠 NaCl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Ca(OH)2 ;硫酸铁 Fe2(SO4)3 ;硫酸镁 MgSO4 ;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 CaCO3 ;硝酸钾 KNO3 ;
硝酸银 AgNO3 ;硝酸铜 Cu(NO3)2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CH4 ;
乙醇(酒精) C2H5OH ;氯酸钾 KClO3 ;氯化钾 KCl ;高锰酸钾 KMnO4 ;
锰酸钾 K2MnO4 ;盐酸 HCl ;硫酸 H2SO4

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
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 供呼吸
2、 炼钢
3、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初中化学知识小辑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一、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
原子团(根):氢氧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硫酸根 磷酸根 铵根
OH- NO3- CO3 2- SO4 2- PO43- NH4+
2、化合价口诀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五氮磷三价铝;
铜汞一二铁二三; 二、四、六硫四价碳; 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 三价常见磷酸根; 通常负价除铵根。
(3) 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
+1价 K+、Na+、H+、Ag+、NH4+ +2价 Ca2+、Ba2+、Mg2+、Zn2+、Cu2+、
Hg2+、亚Fe2+ +3价 Fe3+,Al3+
-1价 Cl-、OH-、NO3- -2价 O2-、S2-、CO3 2-、SO4 2-、 -3价 PO43-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
俗称 化学名称 化学式 用途
金刚石、石墨、木炭等 碳单质 C 金刚石做钻头、切割玻璃
石墨做铅笔芯、电极
水银 汞 Hg 温度计
干冰 二氧化碳固体 CO2 人工降雨,致冷剂
水 水 H2O 最常见溶剂
双氧水 过氧化氢 H2O2 消毒剂
铁锈 氧化铁 Fe2O3
生石灰 氧化钙 CaO 食品干燥剂
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钙 Ca(OH)2 改良酸性土壤
石灰石、大理石(蛋壳、水垢等) 碳酸钙 CaCO3 建筑材料、制水泥
盐酸 氢氯酸(氯化氢) HCl 除铁锈
天然气、沼气、瓦斯 甲烷 CH4 燃料
酒精 乙醇 C2H5OH 燃料、乙醇汽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9)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 钙 钠 镁 铝 ,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 ▲硫磺:淡黄色
4、溶液的颜色:
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 液);含Fe3+的溶液呈
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NH3(氨气)、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空气、稀有气体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即醋);氨水;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6、有毒的:气体:CO ;
四、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 (甲烷) 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还原性的物质:C、H2、CO 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助燃性物质: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有毒的气体:CO,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最轻气体:H2 也是唯一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干冰(CO2固体): 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
盐酸(HCl): 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石灰石(CaCO3): 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生石灰CaO: 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熟石灰Ca(OH)2: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五、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缺维生素A:夜盲症; 缺维生素C:坏血病
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
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
可燃物燃烧条件:⑴是可燃物;⑵与空气(或O2)接触 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
灯帽、土盖灭火焰,用 CO2灭火 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 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六、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A+B→AB 多变一 例:C+ O2== CO2 CaO+H2O===Ca(OH)2
分解反应:AB→A+B 一变多 例:2H2O===2H2↑+O2↑ H2CO3==CO2↑ + H2O
置换反应:A+BC→AC+B 单换单 例:Fe+CuSO4==FeSO4+Cu H2+CuO==Cu+ H2O
七、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6、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12、地壳中、人体中、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八、气体的鉴别
(1)O2与其它任何一种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能复燃的是O2
(2)CO2与其它任何一种气体: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
(3)空气、O2、CO2、N2、H2 等多种气体:先用燃着的木条,再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4)H2、CO、CH4 三种可燃性气体:先点燃在火焰上罩干冷烧杯,后往烧杯中倒少许澄清石灰水鉴别。
九、物质的除杂:(括号内是杂质)
1、CO(CO2): 通过NaOH溶液吸收掉CO2气体 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CO2(CO): 通过灼热的CuO除去CO气体(也可除去氢气)方程式为:CO+CuO = Cu+CO2
3、CO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O2气体 方程式为:2Cu+O2 = 2CuO
4、Cu(Fe): 加入足量CuSO4溶液。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5、KCl(MnO2):先溶解,后过滤,再蒸发。(凡两种固体一种可溶,一种难溶均可用该法除杂)
6、CaO(CaCO3):高温煅烧 方程式为:CaCO3==CaO+CO2↑
十、初中化学中的“三”(熟悉即可)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8、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9、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1、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2、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过滤失败的三个原因:(1滤纸被捅破;(2)滤液高于滤纸边缘;(3)承接容器不干净。
13、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15、取用药品“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17、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原子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18、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
19、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20、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十一:初中化学上删必备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2、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二)分解反应:
13、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实验室制O2):2KClO3=(MnO2=△=2KCl+3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1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
16、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H2O+CO2↑
1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三)置换反应
18、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ZnSO4+H2↑
19、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
20、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21、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22、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23、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4、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25、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26、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NO3)2=Hg+Cu(NO3)2
27、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2Fe+2H2O
28、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四)复分解反应
31、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H2O+CO2↑
33、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47、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五)其他:
49、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50、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
5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5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5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55、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学好化学,关键在于方法和理解。以下是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的一些核心知识点概要:1. 物质特性与用途: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作为可燃性气体,用于燃料,但点燃前务必验纯。还原性物质如C、H2、CO用于金属冶炼。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使澄清...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最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对学习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复习效率,避免单调乏味,建议交替学习不同课程内容。以下是整理的精华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1. 分子和原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分子保持化学性质,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2. 元素定义为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集合,其化学性质主要...

2022九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结论:九年级上册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涵盖了多个核心内容,从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到自然界的水,以及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点:-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以及化学性质如可燃性。- 基本实验操作...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笔记整理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知识点繁多且需要精确记忆。为此,我们精心整理了九年级上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们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部分关键内容的概述:1. CO还原氧化铜实验步骤:实验需遵循“一通(先通氢气)、二点(点燃酒精灯)、三灭(熄灭酒精灯后)、四停(降温后停氢气)、五处理(处理...

高二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1.高二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1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4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5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是乙酸 6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XX钠,工业用盐)7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的 总结 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九年级化学 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 其它 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3)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①向盛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两种水,搅拌,浮渣少,泡沫多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是硬水(蒸馏水泡沫多,无浮渣)②把适量水放在蒸发皿...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预习必备!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

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高一# 导语】高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今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 为你加油! 1.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

初三上册化学最新必背知识点总结
想要学好化学,课后复习和作业练习是关键。以下是整理的初三上册化学重要知识点摘要,希望能帮助你们提升学习效率: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如石蜡熔化、水蒸发,不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如燃烧、铁锈的形成,本质特征是新物质生成。性质区分: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显示;化学性质如可燃...

汾阳市18648651967: 初三上册化学各单元知识点重点总结 -
司中氟尿:[答案] 第一至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 颜色 ...

汾阳市18648651967: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司中氟尿: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汾阳市18648651967: 九年级上化学重点知识整理 -
司中氟尿: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 (点燃)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 Fe3O4 (点燃)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加热)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 2Al2O3(点燃)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 2H2O(点...

汾阳市18648651967: 初三上册化学所有重要知识点 -
司中氟尿:包含上册重要的知识点 适合复习使用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汾阳市18648651967: 九年级上册化学的知识归纳 -
司中氟尿: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汾阳市18648651967: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
司中氟尿: 人民教育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必备知识点:

汾阳市18648651967: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
司中氟尿: 我不知道你教材是哪一版,下面是我按照人教版整理的 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 原子团(根):氢氧根...

汾阳市18648651967: 求九年级上册化学所有需要背的.记住,是必须要背的,比如上册学过的所有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数...一一列出来. -
司中氟尿:[答案] 1、实验室氧气:2KMnO4CaO+CO2↑) 5、 熟石灰:CaO+H2O==Ca(OH)2 6、 烧碱:Ca(OH)2+Na2CO3=== CaCO3↓+ 2Na OH 化学方程式与相关知识点. (一) 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

汾阳市18648651967: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司中氟尿: 很多学生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但是一遇到化学理论知识就开始头疼了,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汾阳市18648651967: 九年级化学上全啊知识点 -
司中氟尿: 化学方程式与相关知识点. (一) 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 2 点燃CO 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 2 点燃SO 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 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 点燃Fe 3 O 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 2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