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和李斯的关系

作者&投稿:书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斯与韩非的关系~

韩非入秦以后,基于以往自商鞅以来的关东人才与秦王交流的先例,以及秦王政对于韩非文笔的欣赏,常常召来韩非在“御前”讨论国是是自然而然的。然而以《五蠹》《八奸》作为《韩非子》核心的韩非,在与秦王讨论时,难免不会像商鞅非议权贵那样,去非议李斯(权贵宠臣)、姚贾(纵横游士)等“五蠹八奸”。这样虽然是为了君主的长远利益,却触及了辅政当权者的利益,秦王政固然喜爱韩非的抽象理论,但一旦谈话中涉及五蠹八奸的具体化,难免对号入座。

秦王政听了,难免也会考量一下,去除韩非所谓五蠹八奸的政治现实性。《战国策》记载了韩非与姚贾的冲突,并暗指姚贾是谋害韩非的罪魁;《史记》的记载倾向于把韩非之死“定罪”到李斯头上,私以为这两处记载,从侧面反映了韩非与纵横游士及秦廷权要的冲突。韩非之学说,大抵是为君主一人所设计的以“赏与罚”为手段的法、术、势理论体系,这已经不仅仅是当年商鞅等人的治民之术与范睢的治权贵之术了,而是全面统御君主以外的所有臣民的理论武器了。这就难免触及以姚李二人为代表的秦廷既得利益集团的地位。回头看看商鞅之死,便不难理解韩非之死。商韩二人各为秦国的两次大蜕变提供了实践或理论支持,却都因过于跟随时代的步伐而身死秦地。
争议韩非之死,仅仅聚焦于姚李二人谁为罪魁,不免失焦。对于韩非之死,真正的焦点,应当是韩非学说本身与既得利益集团的冲突。秦王政作为千古难有的君主,深谙统御之术,自身意志又异常坚决刚愎,面对(自身所仰仗的)智囊利益集团与韩非(站在时代前沿的理论家)之间的冲突而做出下狱的决定,绝非李斯或姚贾进一下谗言便能促成的。


可以说,没有秦王政自身意志的主动决定,他是不可能直接囚禁了自己曾经的偶像的。再加上前文所分析的,秦王政与韩非是有深谈的,在这一过程中,秦王政对于韩非的认识,是会逐渐深入并最终消退掉原先只读到书之后的崇拜的,因为秦王毕竟是有实务经验的君王,韩非理论中的过于理想化、超时代的部分,以秦王的政治嗅觉是不会没有察觉的。
所以,当韩非的理论得罪了满朝游士与权贵,秦王之于韩非的死,至少是默许的。韩非之死这一政治谋杀案件,并无罪魁祸首,私以为是秦王、权贵、游士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政治利益博弈的结果,并非某某人阴谋诡计得逞所能达致。韩非的一生可谓成于思辨、死于思辨,却又千古留名于思辨。作为一个出身弱国王室且有口吃缺陷的人,于国于身,韩非都不得不为了自身发展(战国低等贵族)而强化思辨之能力。得以师从荀卿,与李斯一同求学,对于其思辨能力的磨砺,自是一大促进,这一阶段的成。
长着实奠定了韩非身前生后名的基础。而后几年的不受用于韩王,更是催化了韩非思想的系统化,并使得韩非得以成一家之言且列身诸子。其生前能得荀卿赏识、李斯交游、秦王欣赏,生后能为两千年帝室所效法,自是其人得成于思辨之处。然则,韩非缺乏政治实务操作之经验,其学说形成自韩国政局之孤愤、荀卿学术之教染以及著书立说之条理,全无参与实务之机遇。即便把准了时代的脉搏,却难免玄离于实际权谋,再加上其不善言辞之缺陷,身危而无以自辩,徒思而无以有援。
卓尔不群,思而无朋,史公评其“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可谓切中要害。私以为,韩非之死,在政治利益的斗争之外,还有上述韩非自身的先天不足,这是一大被动因素,导致韩非无法在成长中获得言语沟通能力,无法借助言语沟通提升人际情商,无法发挥人际情商取得权斗统战,无法达成权斗中的统战,使得韩非连以往改革派掌握政权的机会都没有(秦王政大可仿效历任秦王提拔游士,然而秦王并没有),无法掌权,就使得韩非连像商鞅那样亲手实现自己主张的改革而后死都不可能。私以为,口吃与徒思才是韩非之死最为宿命的原因吧

他们的老师是旬子,师兄弟关系,旬子的思想其实也与儒家思想有所差距,他是结合百家所长,梁启超说过,古代思想表儒内法,而开端便是韩非与李斯,他们将旬子的思想法家的部分抽出来,发杨光大,最后李斯与韩非共事时李斯比较小时眼,嫉妒韩非而将其陷害并杀害!

第一个说法更为可信,见于《史记》第六十三卷《老子韩非列传》。原文: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很明显,李斯姚贾是同谋,一起害死了韩非。但第一种说法也不够准确,李斯的出发点不是妒忌韩非,而是韩非身份太特殊了,若是入朝为官,他作为韩国的公子必定阻碍秦国攻韩(这是韩王遣韩非去秦国的目的),拖延秦国统一的步伐。若是回国,作为韩国的公子也必定协助韩国防御秦国,到时候又会成为秦国的阻碍。总之在李斯看来,韩非是早晚要除掉的,既然自己走上门来,就趁机借秦王之手杀害他(“以过法诛之”)。但秦王没有立即杀死韩非,李斯只好自己动手逼迫韩非自杀。

他们都是一个老师,是荀子。然后呢,李思害了韩非,因为韩非子写了一个,保护韩国的说李斯,说可能是为了保护韩国不让我们,打败这个小国,所以秦王嬴政就让,韩非子在牢中度过了,他的生命

这个真相我想谁也不知道,不过第一种说法说李斯嫉妒韩非子真是可笑,别听那些史学家瞎掰,人家想什么你都知道!还嫉妒!要真只是单单因为嫉妒,那李斯这辈子要杀多少人阿

其实,韩非是嬴政所杀,韩非最终死亡的原因是他生在韩国,而且还是韩国公子,并且才华横溢,举世瞩目,李斯视其为一生之中唯一的朋友,可是,嬴政为求韩非之书而不得,而韩非有多次离间陷害秦国将领,一心为韩,而中被嬴政同意刺死,毒药。

呵呵 流血的仕途 应该看看

都对,不分性质,论个人第一个对,论政治第二个对


秦始皇之前秦朝有几代国君
后改名楚,又作子楚3前249年 - 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史记·秦本纪》《战国策》31始皇帝八条宫政37前246年 - 前210年秦庄襄王子《史记·秦本纪》《始皇本纪》32 二世皇帝胡亥3前209年 - 前207年秦始皇子《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秦王子婴子婴1(实际仅46天)前206年 《史记》...

李这个大姓的传说故事
先秦时期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裏,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古书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时(...

秦国七个最杰出的君王 是 那几个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秦朝历史简介
秦军乃虎狼之师,因骁勇善战曾让六国闻风丧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两项大的军事行动,把国家兵力基本掏空。一是北击匈奴,蒙恬率领30万大军驻守在长城,秦始皇长子扶苏在上郡监军,这是秦朝最精锐的部队。后扶苏和蒙恬被赵高、李斯害死,长城军团改由王离统领。蒙恬死后,北方军团人心离散,战斗力大...

秦始皇姓什么姓氏?
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是秦庄襄王的中子,商朝重臣恶来的第35世孙,嬴姓赵氏,名政。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灭韩、赵、魏、楚、燕、齐...

秦朝的历史。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

四川内江市征文比赛《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要原创。。。
还有另一个历史故事:秦国的李斯和朝非子师出同门,两人都才华横溢。但李斯心胸狭隘,担心朝非子影响自己在秦国的地位,千方百计想置朝非子于死地,在朝非子命悬一线时袖手旁观。而自己最终也落了个腰斩于布的凄凉下场。试想:如果当初李斯心胸宽广,在其处于困境中,怎会无人相助呢? 不肯播惠于他人,就必将自己推向...

从春秋到战国秦国的历代国君
一、历代国君列表(序号\/谥号\/姓名\/在位年数\/在位时间)1、2、3、4、5、二、国君资料:1、秦襄公 秦襄公(?—公元前766年),嬴姓,赵氏,名开,秦庄公次子,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66年在位。公元前778年,秦庄公为犬戎所杀,他的长子世父率军与犬戎...

秦国什么时候建立的 ?秦国为何饱受其他诸侯国歧视?
秦始皇统一六国,曾令良工用蓝田山美玉制成玉玺,据称玺钮雕如龙鱼凤鸟,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称为“传国玺”。“传国玺”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了“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也成了野心家争相追逐的对象。大家都认为,得“传国玺”即是得天下的征兆;拥有了“传国玺”的政权...

秦朝历史
公元前238年秦王亲政; 公元首227年荆轲刺秦王失败;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灭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改称始皇帝,建立郡县制; 公元前213-前212年秦始皇焚书抗儒;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李斯、赵高立二世皇帝;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梁起兵;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秦军; 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

谷城县17222317176: 韩非子和李斯的关系 -
凭蒲喘舒: 第一个说法更为可信,见于《史记》第六十三卷《老子韩非列传》.原文: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

谷城县17222317176: 李斯和韩非子是什么关系 李斯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 -
凭蒲喘舒: 李斯与韩非是师兄弟,同出荀子门下. 李斯,在他临死的时候,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据史料记载当时他是被“诛三族”,也就是:母族、夫族、妻族,上下几百口人,李斯跪在断头台上,旁边是他的儿子,后面是全家人.刽子手已经将大刀磨的...

谷城县17222317176: 孙子和庞涓是鬼谷派师兄弟,李斯和韩非子也是鬼谷派师兄弟,他们四个之间是什么关系 -
凭蒲喘舒: 孙子和庞涓是一个时期的,李斯和韩非子是一个时期的,前者是后者的前辈.李斯害死了韩非

谷城县17222317176: 李斯与韩非的关系? -
凭蒲喘舒: 战国时的韩非子,“为人口吃”,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结巴”. 不能很好的讲话,却能做很好的文章. 与李斯一起跟着荀子学习,两人是同学,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子. 韩非子见韩国较弱,曽多次向韩王进谏,而韩王不加理睬. 于是韩非子在悲愤中著书十余万言. 韩非子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的书传至秦国,秦始皇读后大家赞赏,恨不得和韩非子交朋友. 秦发兵攻韩,韩国派韩非子出使秦国.被秦国扣留,后因李斯进谗言而下狱. 李斯派人给韩非子下了毒药,使其自杀. 韩非子想见秦始皇诉说,也没有成功.

谷城县17222317176: 李斯为何陷害韩非子? -
凭蒲喘舒: 韩非子和李斯是师兄弟,但是韩非子的谋略比李斯高,李斯这个人是属于小人之心,害怕韩非子要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而要陷害韩非子

谷城县17222317176: 韩非子之死与李斯有关吗,李斯是杀害韩非的凶手吗
凭蒲喘舒: 很久以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学术界和民间),李斯一直被认定为杀害韩非的罪魁祸首(不少人眼中,还是唯一的凶手),这已成为一种既固定又流行的看法.杀人动机...

谷城县17222317176: 李斯和韩非什么关系?
凭蒲喘舒: 韩非和李斯是同门兄弟,代表法家. 李斯是楚国人,看道楚国不行,投靠秦国,韩非是韩国人,因为爱国,所以一直服务于韩国.

谷城县17222317176: 李斯与韩非是否是同一人
凭蒲喘舒: 不是的!1. (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

谷城县17222317176: 韩非子简介50字
凭蒲喘舒: 简介:韩非,战国晚期韩国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

谷城县17222317176: 韩非子是李斯害死的吗? -
凭蒲喘舒: 李斯和韩非子是同学,他们学的都是法家理论,都主张严刑峻法以治民.两人的差别在,李斯出身于楚国平民,是实践家;韩非子出身韩国宗室,是理论家.韩非子写下了《五蠹》等一系列著作,阐述他的理论主张.当时还是秦王的始皇帝读了之后,极为欣赏,向韩国发兵,索要韩非子.于是韩非子遂入秦国.但还没见到秦王,他的同学李斯就开始陷害他.李斯嫉妒韩非子的才华比自己高,韩非子被秦王重用,那就意味着自己可能会坐冷板凳.于是李斯在秦王面前进谗言,秦王大怒,下韩非子于狱.李斯派手下送去毒药,逼韩非子自尽.韩非子欲见秦王申诉不得,在狱中愤而自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