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什么陶器?

作者&投稿:荣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有哪些~

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有:红陶 彩陶 黑陶 灰陶 白陶 硬陶 釉陶
红陶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彩陶
彩陶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
黑陶
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 ,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
灰陶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
白陶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岭土烧制成的,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白陶器出现于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为鼎盛时期.商代后期白陶大量发燕尾服,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并且制作相当精致.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硬陶
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所以统称为“印纹硬陶”.西周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其胎质原料根据化学组成分析,基本接近原始青瓷.因印纹硬陶所用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色较深,多呈紫褐、红褐、黄褐和灰褐色.商代印纹硬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发现.西周至战国时期印纹硬陶主要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釉陶
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经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墓葬中出土的铅釉陶器表面,有时了现层银白色光泽,有人误称为“银釉”.根据考古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发现,“银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釉面长期受潮,釉层表面析出多层次的沉积物,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的银白光泽 .

1.作炊器的鼎、罐、甑
2.作饮器的觚,作食器的豆、簋、钵、三足盘
3.作盛器用的盆、瓮、缸,等
4.(用更早的陶器)作古董
5.装饰品

1、 夏代的陶器 目前中国史学界关于夏代何时开始,结束,夏的社会性质是什么等,尚无定论,本书亦不打算加入这些问题的讨论。我们以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陶器作为夏代的陶器来介绍。 夏代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陶较多,黑陶(包括黑衣灰陶)和棕陶次之,红陶已极少见。还有少量白陶器。主要器形有:作炊器的鼎、罐、甑,作饮器的觚,作食器的豆、簋、钵、三足盘,作盛器用的盆、瓮、缸,等等。纹饰主要是篮纹、方格纹、绳纹,还有一些素面磨光或在磨光陶器表面拍印的回纹、叶麦纹、涡漩纹、云雷纹、圆圈纹等。夏代陶器盛行在器表加饰数周附加堆纹、划纹、弦纹。陶器造型方面的特征是:折沿平底、三底足、圈足为主,圜底器少量出现。 夏代陶器在烧成工艺上有些进步,出现了能产生更高温度的馒头窑:窑室呈圆形弧壁,并向上逐渐收敛,封顶隆起形似馒头,故名。馒头窑可以提高陶器的烧成温度(火候)陶器的质量得以提高。 2、 商代的陶器 由于商代历史长(一般认为有六百多年),文化面貌比较清楚,商代的陶器前后差别较大,陶瓷史家们往往把它分成三个时期来介绍: 商代早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较夏代为多,有少量红陶、棕陶和白陶,而黑陶、黑衣陶已很少见。主要器形有:炊器类的鼎、罐、甑、鬲。鬲逐代替鼎而成重要炊器。饮器类的觚、爵,食器类的豆、簋、三足盘,盛器类的瓮、盆、大口尊缸,等等。大口尊、圈足盘、簋 是新出现器形。这时期陶器纹饰以印痕较深的绳纹为主,约占五分之四强。另有少量磨光素面,及磨光面上拍印的云雷纹、双钩纹、圆圈纹,附加堆纹的运用已较前大为减少。 商代中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最多,约占同期陶器总数的90%以上,另有一些夹砂粗红陶、泥质黑皮陶、泥质红陶,白陶的数量占陶器总量的比例仍很小,但较商代早期有所增加。器形主要有:作炊器的鬲、罐、甑,作饮器的爵、觚、杯,作食器用的簋、豆、钵、鼎、作盛器的盆、瓮、大口尊、罐、壶,等等。在造型上,商代中期陶器口部折沿基本不见,多为卷沿,底部主要是圜底和袋状足,圈足器增多,平底器大为减少。商代中期陶器的纹饰,绳纹所占比重更大,几达98%。在制作精细的簋、豆、盆、罐、壶、瓮的腹部、肩部、圈足上,常有由图案纹饰组成的带条,主要纹饰有:饕餮纹、夔纹、方格纹、人字纹、花瓣纹、云雷纹、涡漩纹、曲折纹、连环纹、乳钉纹、蝌蚪纹、圆圈纹、火焰纹等。其中以饕餮纹组成的带条最多,一般是三组饕餮纹构成一个条带。饕餮纹在陶器上大量拍印,仅在商代中期最为盛行,到商代后期就很少见到了。 商代晚期的陶器,仍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最多,另有少量的泥质红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商代晚期我国白陶得到了高度发展,成为当时占陶器中比例不大却十分名贵、重要的一个陶器品种,下面我们还要单独谈几句。商代晚期陶器的器形,作炊器的鬲、罐、甑,作饮器的爵、觚、杯,作食器用的簋、豆、钵、鼎、作盛器的盆、瓮、大口尊、罐、壶,等等。纹饰仍以绳纹为主,另有一些刻划纹、凹线纹、弦纹、附加堆纹、镂孔,等等。商代中期盛行的饕餮纹、云雷纹、方格纹等带条状精美图案纹饰,这时期陶器上已很少见到,这一点是我们区分商代中期与晚期陶器的参考之一。在造型上,商代晚期陶器中的平底器,圈足器较前一时期明显增多,袋状足也不少,而圜底器则有所减少。 我国在6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即能生产以瓷土或高岭土为原料的白陶器。此后便源源不断。到商代晚期白陶烧制达到了高峰。商代晚期白陶器在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遗址或墓葬中均有出土,以安阳殷墟出土为最多。此时的白陶器不仅选料精细,而且制作相当规整、精致,器表又多饰有饕餮纹、夔纹、云雷纹、曲折纹等精美花纹图案,形制和纹饰都有仿制当时的青铜礼器。商代晚期白陶器是当时 陶器中的珍品,也是我国陶瓷器中的瑰宝。商代以后,由于瓷器的出现,白陶便迅速衰落了。 商代陶器在烧成工艺上有很大提高,馒头窑是主要的窑型。在江南地区新出现一种比馒头窑更为先进的陶窑--龙窑。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上虞,江西吴城均发现了商代龙窑。这种窑一般依山势建在山坡上,窑身呈长条形倾斜砌筑,外观上形似一条龙从下而上,故名龙窑。龙窑比起横穴窑、竖穴窑、馒头窑来,有多种优点:因依山而建呈倾斜向上状窑炉本身就有自然抽力,窑炉火势大,通风力强,升温快:可据生产需要和技术条件,增加窑的长度,从而提高窑的装烧量,还比较容易维持窑内的窑炉气氛(这对烧瓷器更重要,下面我们再详讲),这就使商代陶器有很大发展,并在商代中期开始了我国由陶到瓷的过渡,诞生了我国最早的瓷器--原始青釉瓷器。 3、西周的陶器 西周隐患仍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最多,也有少量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泥质黑陶和白陶,到西周后期已经不见了。西周陶器的器形,作炊器主要有鬲、 甑,作饮器的主要有爵、 觚等。但已经很少,作食器用的重要有豆和簋,作盛器用的主要有勰、罐瓮、盆、盂等等。在造型上,西周陶器以袋状足、圈足、平底为主要特征。纹饰仍以纹理较粗的绳纹为主,另有一些划线纹、篦纹、弦纹、刻划三角纹等。这时附加堆纹已很少使用。 西周时期烧造陶器的窑炉主要还是馒头窑,龙窑的使用还是相当少。 4.春秋时期的陶器 春秋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另有少量夹砂红陶和夹砂棕陶。常见器形,作炊器的主要是鬲、釜、甑,作食器的主要有豆、盂、盘,作盛器主要有瓮、盆、罐。此外,大约从商代晚期开始出现的专用于随葬的陶明器,春秋时期有较大的发展,有仿青铜礼器的鼎、 盘,也有仿日用器的鬲、罐、豆、盂,等等,陶器的造型以平底器和三足器为主,有少量圈足器。春秋陶器纹饰更为简单,主要是粗绳纹、瓦旋纹。可以看出,春秋时期陶器不仅品种减少,而且纹饰单调,大约是因为当时的陶器手工业的主要力量,用于生产和发展更为先进适用的原始瓷上去了。 商周时期特别要提到的一个重要陶器品种是建筑用陶。我国目前书籍的最早的建筑用陶器,是商代的早期的陶水管。西周早期又出现了陶瓦,春秋时期出现了砖。建筑用陶不仅增加了商周陶器的品种,而且从根本上改进了我国建筑面貌,为我国独特建筑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商代早期的建筑用陶水管是作为宫殿群排水管用的,是一种一端粗,一端细的圆筒形管, 一般长约40、径约14、壁厚约1。2厘米,表面饰有细绳纹。管较细的那端有约15厘米一段的绳纹被抹去,便于与另一管较粗一端套接。商代晚期还出现一种\"三通\"陶水管,是为了作纵横两条水管丁字形相交用的,其形制与作用跟现在自来水用的三通管相似。西周的瓦有筒瓦、板瓦和瓦当。筒瓦和板瓦均一头宽一头窄。筒瓦大的长可达50厘米,小的也达22。5厘米,厚1。2至1。5厘米。筒瓦表面有各种绳纹、云雷纹等,内壁中部有一长约5厘米的圆柱形或圆锥形瓦钉,用来把瓦固定在房顶上。板瓦一般长48-53厘米,宽29-34,厚1--2厘米。板瓦的外面也有一至二个约长3厘米的园瓦钉。瓦当时筒瓦窄端粘接一个圆形或半圆形堵头,用于靠近房檐边沿处的。 春秋时期建筑用陶又有了新发展,出了方形或长方形薄砖。这是我国建筑的用砖之始。陶水管、板瓦、筒瓦、瓦当大量使用。特别要注意,,春秋时期的瓦同西周的瓦明显的不同:春秋的比西周瓦略小而稍薄:春秋时期的瓦基本上没有瓦钉(或叫瓦鼻)少量用瓦钉的瓦,也不是如西周瓦把瓦钉固定在筒瓦的内面,板瓦的外面,而是把瓦钉制成带有钉帽的单独构件,在板瓦或筒瓦一端近头处挖一个小圆孔,使用时将瓦钉通过瓦上圆孔插入房顶上以固定瓦;再就是筒瓦或瓦当的一端出现了稍小于瓦头的瓦榫头,便于两个筒瓦相接处更为吻合。 以上介绍的是夏商周时期的以河南、陕西、晋南等地区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的陶器情况。我国当时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同样有各具特色的有些还是比较发达的制陶业,有很多值得重视研究的隐患,这里不便详细介绍了。有志于此的读者可细心研读那些地区的考古发掘报告与研究著作。 夏商西周春秋陶器中,还有一个引人注意的品种印纹硬陶需要提及。印纹硬隐也是陶器,只是胎质比一般的泥质陶、夹砂陶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些,器表拍印有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所以叼印纹硬陶。它的特点是:胎的化学成份跟原始瓷器的相似,只是铁的含量多些(详见下节),器表和器里均多呈紫色、红褐色、灰褐色或黄褐色;器表多有拍印几何形图案纹饰;有的有一种光泽;胎较坚硬,扣之可发出金石声。夏代遗址中即有此类陶器出土。西周则是印纹硬陶的发展兴盛期,器形有瓮、坛等,有的器高达9厘米。春秋时期印纹硬陶继承前代的发展。印纹硬陶是由陶到瓷过渡的一种具有原始瓷某些特点的陶器。

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有:红陶 彩陶 黑陶 灰陶 白陶 硬陶 釉陶
  红陶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彩陶
  彩陶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
  黑陶
  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 ,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
  灰陶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
  白陶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岭土烧制成的,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白陶器出现于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为鼎盛时期.商代后期白陶大量发燕尾服,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并且制作相当精致.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硬陶
  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所以统称为“印纹硬陶”.西周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其胎质原料根据化学组成分析,基本接近原始青瓷.因印纹硬陶所用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色较深,多呈紫褐、红褐、黄褐和灰褐色.商代印纹硬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发现.西周至战国时期印纹硬陶主要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釉陶
  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经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墓葬中出土的铅釉陶器表面,有时了现层银白色光泽,有人误称为“银釉”.根据考古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发现,“银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釉面长期受潮,釉层表面析出多层次的沉积物,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的银白光泽 .


我国陶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几类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制品?
简单说,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风格粗犷、扑实的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代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瓷器创制于东汉时期,唐代在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上达到了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陶瓷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超过前代...

陶器的起源
2、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陶器制作技术逐渐发展和改进。从最早的手工制作到使用陶轮制作,再到釉陶和绘画装饰等技术的出现,中国的陶器工艺逐步提高和精进。3、陶瓷文化的兴盛。中国历史上有着丰富的陶瓷文化,从古代的青铜器时代到商代和周代的青釉陶器,再到汉代、唐宋时期的瓷器,...

唐代有一种低温速多彩淘器叫做什么?
常见的出土的唐三彩陶器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枕头等。尤其是那三彩骆驼,背载丝绸或驮着乐队,仰首嘶呜;那赤髯碧眼的骆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这些使人联想起当年骆驼行走于“丝绸之路”的景象。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

古代的各大名窑分别生产什么种类的瓷器
吸水率较高,热稳定性低,烧成温度一般在1150℃至1250℃。主要产品有碗、盘、壶、杯、碟、盆、罐、瓶、缸、坛十大类及杂件。解放初期至七十年代,博山的山头、福山、北岭、八陡、五龙,淄川的渭头河产量较大。八十年代碗类产品基本淘汰,其它产品大量减少,被瓷器所取代。 细陶器 细陶器,品质较...

古代陶器大多分布在哪里?
与此同时在河北武安县磁山也发现同时期的文化遗址,出土陶器带有一定原始性,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陶器。仰韶文化,彩陶为其主要特征,根据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约7000——5000年。陶器皿种类主要有盆、罐、钵和小口尖底瓶等,质地有泥质陶和夹砂陶。屈家岭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分布在江汉流域的一种文...

历史上各朝代陶瓷器有什么特点
1. 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青釉器已经展现出瓷器的基本特征,如细腻坚硬的质地、灰白色的胎色、高达1100-1200°C的烧结温度,以及表面施有的石灰釉。尽管如此,这些器物与真正的瓷器仍有差异,被称作“原始瓷”或“原始青瓷”。2. 从东汉开始,经过魏晋时期,瓷器制作技术经历了约1600-1700年的发展,逐步从不...

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有哪些
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灰陶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白陶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岭土烧制成的,烧成温度...

黑陶又名什么?
经过多年的求索和锤炼,秦源黑陶已近炉火纯青,鉴赏中人们仿佛可以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走进夏、商、周、秦、汉、隋、唐七个朝代的历史陈列,可以从陶器的静感中产生动感,从现实返回先古,不仅能领略到商、周青铜器的风格和气势,而且不乏隋唐五代越窑青瓷的风采和韵味,这一切仿佛构成一部时代感十分强烈的无声交响曲。

夏朝时期的陶器有着怎样的年代特点?多以哪种为主?
而岳石文化的陶器则具有独特的造型和风格,是东夷族所创造的一种古老文化。岳石文化的陶器种类包括炊器、子母口罐、平底尊、平底盒、蘑菇纽器盖等,且显示出较龙山文化时期的衰落,陶器以泥质灰胎黑皮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总体来看,夏朝时期的陶器在材质、用途、装饰和技术上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新石器时代中国大地上常见的有哪两类陶器?
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生产陶器的历史进度以及器形、质地及烧制方法等诸方面都会有差异,从而各具特色。但是随着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到“三皇五帝”,直到夏商,各地区的制陶业都在发展,技术也在进步。就以黄河流域为例,裴李岗、磁山等前...

丹徒区18466685407: 古代陶器 - 搜狗百科
郗心曲安: 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有:红陶 彩陶 黑陶 灰陶 白陶 硬陶 釉陶 红陶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

丹徒区18466685407: 史前文明的陶器有哪些,叫什么? -
郗心曲安: 我国的史前文明的陶器应该是指半坡聚落文化和河姆渡聚落文化.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大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人面鱼纹盆、四鹿纹盆等是这一时期彩陶的代表作.

丹徒区18466685407: 古代陶器的西周陶器 -
郗心曲安: 西周隐患仍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最多,也有少量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泥质黑陶和白陶,到西周后期已经不见了.西周陶器的器形,作炊器主要有鬲、 甑,作饮器的主要有爵、 觚等.但已经很少,作食器用的重要有豆和簋,作盛器用的主要有勰、罐瓮、盆、盂等等.在造型上,西周陶器以袋状足、圈足、平底为主要特征.纹饰仍以纹理较粗的绳纹为主,另有一些划线纹、篦纹、弦纹、刻划三角纹等.这时附加堆纹已很少使用. 西周时期烧造陶器的窑炉主要还是馒头窑,龙窑的使用还是相当少.

丹徒区18466685407: 石斧的原始时代的陶器 -
郗心曲安: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在造型美术方面遗留下来的主要创作.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较重要的有泥质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四种.泥质灰陶是古代最普遍的陶器,表面上有绳纹或篮纹、席纹等编织纹的装饰.灰色陶器的有代表性的器形是“鬲”...

丹徒区18466685407: 盛行于唐代的陶器是什么?
郗心曲安: 唐三彩是一种陶器,盛行于唐代,始于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三彩釉陶,因为其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且富有生活气息,很受人们的欢迎,又因为它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

丹徒区18466685407: 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有哪些, -
郗心曲安:[答案] 人面鱼纹陶盆、人形陶罐、舞蹈纹彩陶盆、小口尖底瓶等

丹徒区18466685407: 夏代陶器有哪些发展情况?
郗心曲安: 关于夏代制陶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古代文献中很少记载.在《墨子•耕柱篇》中曾有“陶铸于昆吾”的记述,是说夏代的昆吾族,善于烧制陶器和铸造青铜器.目前暂定为夏代陶器的,主要是指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陶器.从出土的这一时期器物来看,当时用普通黏土(也称陶土)作原料烧制灰黑陶器的数量最多,同时也继续使用杂质较少的黏土作原料,烧制胎质坚硬细腻的白陶器.白陶器的创制和使用,是中国制陶手工业的新发展.

丹徒区18466685407: 原始彩陶的类型请问我国早期的原始彩陶主要是分哪几类?每个类型都有什么特征? -
郗心曲安:[答案] 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01.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 因1953年首先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而得名.以卷... 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但在数量、规模、艺术水平上与上述文化类型的彩陶有一定差距.古代陶器中...

丹徒区18466685407: 中国最早的陶器是怎样做的 -
郗心曲安: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9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