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学角度分析一个文艺作品,需要摘要和关键词,急用啊!谢谢~

作者&投稿:纪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用影视美学角度分析一部中国电影~

那你得自己写呗,1000字现成的哪儿那么容易啊。不过可以提供你线索。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一片被影视美学评论得比较多。当年念书的时候影视美学就上过这一课

首先从 时间 空间上分析,时间是大的背景环境,空间就是在一个时代下不同地域所拥有的独特风格,然后是事件与人物,一般人类所表达的叙述大多以人类自己的视角来描述,所以由什么人来制造了什么事件是比较核心的阐述,再然后是人物与之相关的事件所产生精神方面的影响,这个应该是分析里最重要的部分,而美学索要表达的就是这些精神方面的表达,是人性的善恶,社会的氛围,大多数人的记忆,或是历史的影响等等。

[摘 要]长诗《荒原》是英国著名作家艾略特的代表作,在欧美现代文学史和诗歌艺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从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角度上看,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在这其中所蕴涵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抽象的象征主义美、突出的现实主义美、独具特色的意境美和结构与神话的完美结合。本文利用《荒原》这首诗的美学特点来直观地给大家展现一个美的方向[1]。同时通过对艾略特的诗歌的分析来了解外国的文化与思想的特质。
[关键词]荒原;美学;诗歌;艾略特
1、引言
托马斯.斯托姆.艾略特1888年出生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是新英格兰一个名门的后裔。父亲经商,母亲爱好写诗。少年时艾略特暑假常随父母从圣路易斯到麻省海边度假。美国中西部的密西西比河和新英格兰的大海在他童年留下深刻记忆,对他以后的诗歌创作带来不少影响。1906年,艾略特进入哈佛大学专修哲学,受哲学家乔治?桑塔雅那和新人文主义者欧文?白壁得的影响。他兴趣广泛,学习了梵文和巴利语言,对印度宗教也很感兴趣。虽然他在哈佛大学主攻哲学,但并没有一个哲学家,但他的哲学修养在文学家中却是出类拔萃的。他的诗歌创作部分得益于他的哲学涵养,为《哈佛拥护者》编稿和写稿。艾略特文艺观的最大特点表现在他的“客观对应物”理论中。他认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情感的唯一方式就是找出一种“客观对应物”,艺术的“必然”就在于情感外形的完全恰当[2]。 如在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当麦克白听到夫人的死讯时所说的话就是由某种“客观对应物”传达给读者的,而在《哈姆雷特》中,这“恰恰是欠缺的”。艾略特认为:可以充当“客观对应物”的东西包括掌故、意象、引语、事件、情境等等。这样,诗人在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寻找、描写这些“客观对应物”。他完成了关于英国哲学家F.H.布拉德雷的博士论文,但没能回哈佛大学接受博士学位。1909至1910哈佛杂志《哈佛倡导者》发表的他早期诗歌有着拉弗格诗歌的痕迹。1914年艾略特遇到了埃兹拉?庞德,并与他建立了亲密的文学和私人关系。他在法国和德国学习哲学和文学,柏格森哲学、法国象征派诗歌特别是拉弗格的诗歌均对他有影响。1917年,艾略特的著名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从反对浪漫主义角度提出“非人格化”学说。针对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是诗人感情的表现的观点,他认为主观的感受只是素材。要想进入作品,必先经过一道非人格化的、将个人情绪转变为普遍性、艺术性情绪的过程,将经验转化为艺术的过程。针对浪漫派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艾略特在“哈姆雷特”一文中认为“在艺术形式中唯一表现情绪的途径是寻找‘客观对应物’”,即“一套事物,一种形势,一串事件,它们是你想表现的那种特殊情绪的公式”;“只要这类东西一出现……那种情绪也就引发了”。这正是象征主义以特定事物来暗示情思的创作方法,对新批评家注重发掘文字中所暗示和含混不清的东西很有影响。因此,诗歌就成为一种象征,人们要理解作品的寓意就不再只限于读懂单词的意义,而必须掌握事物场景的象征意义。
2、荒原的艺术特色
艾略特是上世纪最伟大的现代派文学大师之一。即使今天审视艾略特,他仍不失大家风范。他的气质是美国人的气质,这是不可否认,难以掩盖的。他的许多作品深深地熔合了美国文化。这种双重的记忆性造成他诗歌的历史渊源;不是脱离美国的文化本土,而是不可阻挡的澎湃洗礼着诗人。他身上融注了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全球意识和超前意识,凝聚着批评家的机敏睿智和诗人的情感气质。在诗歌创作道路上,他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在20世纪的“荒原”上纵情奔驰,表现了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反叛精神。他的诗作《荒原》以哀婉悲凉的格调,抒发了现代人的“荒原意识”,达到了现代主义诗坛的巅峰。《荒原》是一部晦涩艰深的现代经典作品文本。艾略特不爱痛快淋漓地直抒胸臆,而是寓机智、讽刺与含蓄之中,说故道今,纵比横喻,用深化传说来投射现实。再加上没有完整的叙述,而是通过迂回的隐喻,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和精神世界的枯萎[3]。所以最初发表时,几乎无人能读懂,但大家又都被它迷住了。当代著名诗人、批评家阿伦?塔特说,他第一次读《荒原》时,一层意思也猜不透,不过他意识到这是一部伟大的诗篇。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认为在《荒原》的残片后面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象征构架,诗人用历史来烘托现实的感受,写出了现代人的空虚、厌倦和灵魂对解救的渴望。康德拉?艾肯认为《荒原》在叙述上的不连贯性变成了一个优势,认为这首诗属于一个“象征的层次”。同样,理查兹(I?A Richards)认为评论界极力重建《荒原》的“思维线索”的企图是徒劳的,因为此诗的逻辑并非理念的前后一致,而是感情上的统一。互不关联段落的效果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感情整体并导致意志的解放[4]。这些观点都是很有道理的。
笔者认为《荒原》这部长诗中,艾略特以其特有的方式写出了整整一代人的幻灭感,凝练地概括了战后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当时西方知识分子的一种没落情绪,表达了渴望从宗教上寻求精神出路的愿望并号召人们迅速觉醒来“拯救这个荒原”,使现代人在感情、精神和智慧方面重获生命力。《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精神的贫困以及宗教信仰淡漠而导致的西方文明的衰微。诗人笔下的“荒原”充满满目的荒凉:土地开逢,贫瘠,树木枯黄,冷落。处在荒原里的人精神一片死寂,好像到处都是骸骨的堆积,是不能开启的失落。印刻的文化也是毫无出路的,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失去爱的勾连。他们是相同的个体,却有如此的陌生,感情的交流跌入谷底只有动物的原始的欲望[3]。外部荒芜,内部空虚的境地,生是如此的不易。怎样让人得救,突出静寂的氛围,这需要精神的开荒,源源不断的,才能使人得救,逃离荒原,奔向新的世界。(句子很乱,请修改)诗中,艾略特至少引用了35个不同作家的作品与流行歌曲,插入了六种外语,包括梵文。艾略特模仿贝多芬晚期创作的包括五乐章的奏鸣曲的形式,将长诗分成五章,即“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从表面上看,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互不相连。因此,有人说《荒原》是艾略特“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片”。实际上,一条无形的情感主线贯彻全诗的各个部分,使该诗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各部分从不同的侧面服务于全诗的主题,缺一不可。第一章“死者的葬仪”描写了荒原的荒凉和现代人虽生犹死的状态;第二章“对弈”描述了上层社会和普通平民的空虚无聊和污秽的生活及精神状态,进一步阐述了现代人所陷入的精神危机;第三章“火诫”以人欲摇流的画面,说明了荒原存在的原因;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探讨了现代人沉沦的物欲原因;第五章“雷霆的话”展示了诗人对拯救荒原的积极态度,探讨了拯救荒原的途径。各部分均以拯救荒原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使诗的形式与内容达到统一。如果抽掉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会破坏全诗的整体完美性。正因如此, 构成《荒原》晦涩艰深的原因部分源于艾略特的直觉主义认识论和悲观主义的不可知论。《荒原》确实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深远的寓意,吸引每一代学人,每一流派的批评家从不同角度的诠释。这正是《荒原》作为一个文本所具有的永远的魅力和多重诠释的艺术价值[5]。

较贴切的一篇:http://www.lwenwang.cn/news_list.asp?id=20956
更多相似文章:http://www.baidu.com/s?wd=%C3%C0%D1%A7%D4%AD%C0%ED%C2%DB%CE%C4&pn=20&f=1


用美学思想评论《泰坦尼克号》,要专业点的,1500字左右,谢谢!_百度知...
悲剧性的结局,呈现的美学价值,正如同鲁迅所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泰坦尼克号》正是一出经典爱情悲剧,这种纯正的味道,时间也难以让人磨灭、忘却。同样在最后Jack和Rose的两个情节中拍摄得相当不错。一是寻找受困的Jack并逃离困境,走廊里闪烁的灯光和不断上涨的水位很有自然界中电闪雷鸣的...

刘璇《接受美学视阈下的《罪与罚》》
“期待视野”理论是接受美学一个最为核心的概念。姚斯认为,要想衡量一部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就是要看这部文学作品是对读者期待视野的满足还是超越。接受美学认为,任何一位读者,在阅读任何一部新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处在一种先知的状态中。如果读者没有这种先在知识与先在理解,任何新东西都不能被经验接受。这种先在理...

请给我一篇用翻译美学具体分析文本的论文
美学史首先当是现实的审美活动史,观念的梳理当是终结而非起始环节。美学是人类感性精神现象学,从丰富复杂的现实生命活动中分析审美要素,从浩如烟海的器物与文献中爬梳审美的蛛丝马迹,确是一桩苦役,但不下如此功夫,中国美学研究便无以深化,永远只能处于前科学阶段。这实际上是以实证专题研究补课的...

...历史与文化内涵,抓住他的特点,从结构历史意义或者美学角度分析...
这个只能自己大脑出行才能想出来。这个一定要认真仔细去思考。你一定可以完成的。

诗经的美学意义
析《诗经》的美学意义 【摘要】:诗是语言的艺术,而艺术如果没有形式美就很难传达诗人的感受,并引起我们的共鸣!《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它是中国诗史的源头,它积淀了丰厚的上古文化内涵,具有不朽的诗史意义。它的美学意义体现在赋、比、兴三种表现...

谈谈你对《美学》的看法和认识,生活中有哪些美?要求字数2000字。太大众...
3. 黑格尔将美学视为研究美的艺术,这是对美学对象的一种定义。而亚里斯多德则认为美与实用密切相关,这种实用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实用。4. 美学的研究范畴广泛,包括美的产生、发展,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的形态,以及美的组成因素和规律等。5. 审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美感...

浅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苏轼的美学思想
文与可客观的提出世上没有千寻竹的存在,遵从现实情况,与前文其遵循节理画竹有着一样的客观性。但是,苏轼不但坚持有,甚至证明给文与可看,虽是用了个侥幸的手段,但似乎与前文他自己提出的遵循天理相矛盾。这便又展现出苏轼的另一个美学思想:不拘泥于现实形似。这其实与众多豪放派文人思想贴合,...

从美学角度阐析了《文心雕龙·物色》篇的理论内涵
本文从美学角度阐析了《文心雕龙·物色》篇的理论内涵。本文指出“物色”的意思并不等同于“物”,而侧重点在于事物的外在形态(形式美),即在于自然事物的样态与人的情感结构的对应性。作者认为:《物色》篇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物感思想,同时,有第一次完整地表达了物——情——辞三者关系,描述了从“诗人感物”到...

如何写一篇小说的文学评论?
评论一部文学作品、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现象,必须掌握批评的标准。文学评论的标准有政治标准、思想标准、历史标准、社会标准、艺术标准、美学标准等等。用不同的标准来评论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应该用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来衡量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所谓美学标准,指的是艺术规律和美的原则。

结合人文美学相关内容写一篇800字的
长期以来,人文精神似乎只是哲学、文学、史学、美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精神,人文精神只应在人文社会学科中进行讨论和得到反映,科学与人文精神没有瓜葛,认为科学的发展不需要人文精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本文将从科学道德、科学目标及科学的价值三方面来谈谈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1科学道德和人文精神近年来,科学界的一...

会宁县17821413395: 怎么从美学角度评价文学作品? -
成王鸣卓舒: 用感性理解社会;用理性好好生活.文学艺术有它的飘渺性,而现实又是活生生的.个人理解不同,审美观念也不同!

会宁县17821413395: 怎样从美学的角度在赏析古诗? -
成王鸣卓舒: 如果从纯理性的角度出发,拘泥于一隅之解,对古诗词的某些意象进行科学考证,或穿凿附会、主观片面地肢解作品,就无法把握作品的真正旨意,获得美感.赏析古诗词应该运用形象思维,从感情的投入与感情的交流入手.这就必须注意以下...

会宁县17821413395: 用美学角度评价蒙娜丽莎 2000字 -
成王鸣卓舒: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

会宁县17821413395: 用美学原理分析,《蒙娜丽莎》为何成名画 -
成王鸣卓舒:[答案] 就审美客体而言, 《蒙娜丽莎》作为物态化的艺术作品, 在文艺复兴时期具有相当丰富的感染力, 在当时泛滥着神学色彩的艺术领域是很少见的; 就审美主体而言, 当时的欣赏者多为上层阶级, 具有较高的审美判断力(当然, Aesthetica主要是...

会宁县17821413395: 如何用黑格尔的美学理论评价一件作品 -
成王鸣卓舒: 在黑格尔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1316665哲学中.美的概念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宇宙生活是绝对观念体现的过程.只有在其整个空间和其存在的全部时间内的宇宙才是绝对观念的完全体现;而在为空间时间所限制的某一事物中绝...

会宁县17821413395: 以美学的角度欣赏分析古代诗歌龟虽寿1000字 -
成王鸣卓舒: 分享收藏 【文学赏析】《龟虽寿》赏析2010-09-19 提拉米苏... + 关注献花(undefined)《龟虽寿》赏析 原文: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②.螣蛇乘雾,终为土灰③.老骥伏枥④,志在千里.烈士暮年⑤,壮心不已.盈缩之期⑥,不...

会宁县17821413395: 美学是什么,用美学评析影视作品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
成王鸣卓舒: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般来说,影视美学鉴赏评论主要指的是对影视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 就是说影视作品 从内容,主题,镜头,背景,音乐, 色彩,动作,表情,甚至是着装都要有美感

会宁县17821413395: 在文学作品中哪些体现意境美从美学角度阐述 -
成王鸣卓舒: 一、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高度统一.王国维认为境界的实质,就是作者主观因素和所描写的对象,也就是情与景的高度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他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撼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

会宁县17821413395: 用美学角度分析《掷铁饼的人》 -
成王鸣卓舒: 美学能分析什么呢?美学只是个概念.充其量说它属于崇高.之美.类似中国的阳刚之美.真要技术性分析的话.那就用美的形式来分析了.这样的话就跑到艺术角度了

会宁县17821413395: 在文学作品中哪些体现意境美从美学角度阐述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 -
成王鸣卓舒:[答案] 一、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高度统一.王国维认为境界的实质,就是作者主观因素和所描写的对象,也就是情与景的高度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他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撼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