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里活活烹死?

作者&投稿:督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再长的堤坝,也会在小小的蚂蚁穴前崩溃,再大的的房子,也会因为烟囱里的小火星而烧毁整个房屋。这句话形容事是这个道理,放在人身上也同样适用。


  有一个人,他骁勇善战,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多次救父于水火。他的父亲逢人便讲“这是我最喜欢的儿子”,也会抚摸着他的背,意味深长的说“你大哥身体不行”。然而,这个人最终的下场却很惨,不仅被贬为庶民,而且还被幽禁。他的死相更惨,活活被大缸压住烤成了“烤乳猪”,这个人就是朱高煦。

  一个有如此身份和地位的有功之臣,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这一切都与他自己,他的父亲和好大哥有关。


  明成祖朱棣,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窝囊侄子朱允炆的叔叔。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大孙子朱允炆后,朱棣就以奉天靖难为借口,在建文帝四年的时候攻破南京城登上皇位宝座。当上了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犒赏有功之臣。在众多儿子之中,二儿子朱高煦绝对是立得功劳最多的一位,从他的经历就可见一斑。


  朱高煦生性凶恶,天生臂力惊人,善于骑射。跟着朱棣起兵靖难,屡立战功,几次助朱棣扭危为安。1400年的白沟河之战,仅率领部分轻骑就能杀得敌人丢盔卸甲,斩杀都督瞿能。1402年在东昌之战中,朱棣惨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恰好朱高煦率兵赶来,击退南军,这才转危为安。  

促使朱高煦悲惨结局的原因有好几种。先从他自身说起,归根结底他还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悍将,玩弄政治还是不行,不懂得韬光养晦。因为得到朱棣的器重和宠爱,就开始狂妄自负、目中无人,并经常把自己比作唐太宗,曾说过“我难道不像李世民一样英武吗?”。当朱高煦还在南京的时候,手底下招募了不少士兵,不仅放纵手下烧杀抢掠,而且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把劝阻他的人一锤打死,自己得意洋洋。


  迅速的膨胀使得他昏了头,竟敢僭用乘舆器物。这在古代,那就是杀头的大罪,如果不是他大哥求情,早就被贬为了庶民。这还不算什么,朱高煦的狂妄还表现在公然违背旨意,拒绝就藩。永乐二年,明成祖立大儿子朱高炽为太子,封二儿子朱高煦为汉王,但是朱高煦迟迟不肯去云南属地,硬要留在南京。朱棣因为心有愧疚,没能履行当初的承诺,内心很是纠结,没有硬赶着他走,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说说他的“好大哥”明仁宗朱高炽,久经磨练、广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所以遇到事情都能以柔克刚,应变从容处理得当。明仁宗的能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自身的积累;二是老臣的辅助;三是朱棣的培养。尤其是这些老臣的辅助,像姚广孝、夏原吉等人。这些老臣有着丰富的政治斗争和从政经验,他不但学到了本事,更重要的是还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自幼聪明,朱棣非常喜欢这个孙子。在朱瞻基出生之前,朱棣梦见了朱元璋给他托的梦,告诉他,国家在他孙子手里会永世其昌。这好比乾隆之于雍正一样,无形中给朱高炽有了这个buff加成。命令胡广等人为太孙授课,让他增长知识,常常把他带在自己身边,让他增长见识。


  导致朱高煦直接死亡的原因就是他的谋反,当明仁宗朱高炽驾崩时,朱高煦准备在半路上劫杀他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的侄子;但是朱瞻基料事如神、先发制人,仅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北京,朱高煦的部队竟然没有及时地赶上他。可以说,爷爷对他的培养使朱瞻基成功躲过了这次劫杀。朱高煦叛乱后,朱瞻基御驾亲征。大家对敌人的动向进行激烈的辩论,有人认为朱高煦必然经过济南,有人认为朱高煦一定会去南京。明宣宗有自自己独到的见解,分析的合情合理,料敌入神,后来事情发展果如他所说的那样。

  明宣宗重用人才,特别注重老臣,以智能团为核心发展了一个集团。这一智囊团主要成员有六人:杨士奇、杨荣、杨傅、夏原吉、张辅和蹇义,其中前三个人是内阁成员。明宣宗能成为一代英主,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信任和重用这些人才。这些人不仅在平定朱高煦谋反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流传后世的“仁宣之治”。


  朱高煦不但有勇无谋,而且关键时刻也犯怂,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明宣宗做足了样子,给足了台阶。在强大的压力下,朱高煦妥协了,还是投降了明宣宗。朱高煦当年的勇猛早已不在,既没智慧又胆小,注定难成气候。


回到北京后,朱高煦被软禁在西安门内,被贬为庶人。专门出了一本书来羞辱朱高煦,不过他的同伙可没有这么幸运,六百四十多人被杀。后来,宣宗去看望朱高煦,以为他能悔改,却被朱高煦故意绊倒,彻底惹怒了皇帝,朱高煦和几个儿子全被杀死。



那是因为朱棣定下了一个规矩,不可对兄弟刀剑加身,因此朱瞻基就选择把他叔叔放在缸里活活烹死。

宣德四年,宣宗好意去探视朱高煦,但朱高煦却乘其不备突然用脚将明宣宗勾倒在地上。这一来,一向好脾气的宣宗终于恼羞成怒,他命人搬来大铜缸,用铜缸扣住朱高煦,然后在缸周围堆上木柴,然后点火将高煦活活烹死了。

这是因为朱高煦对皇帝之位非常的有想法,并且还得寸进尺,目中无人,所以这让明宣宗对他非常的不满,所以朱高煦才会有这样的结局。


朱高煦是朱棣最宠爱的儿子,本人勇猛有武跟随父亲作战,为何最后被活活烤...
没想到朱瞻基很幸运,竟然逃脱了追杀。知道背后竟然是自己的亲叔叔,朱瞻基十分气愤,只等以后有机会处置了他。后来,朱高煦忍耐不住还是开始造反了,不料却兵败当了朱瞻基的俘虏,被关了起来。一次,明宣宗去看望他时,他却故意把明宣宗伴倒。宣宗大怒,命人拿来铜缸,将朱高煦活活给烤死。

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要不顾名声杀死自己的亲叔叔?他是什么用意
谋逆属于十恶不赦的重罪,朱高煦能够保住性命实属万幸,如果他能够明智一些,向皇帝真心忏悔的话,没准还能获得释放、恢复爵位。然而,朱高煦却是个荒唐狂妄的货色,最终因为一个愚蠢的举动,把自己和儿子们送入“鬼门关”。且说,宣宗某日闲来无事,便在侍从的护卫下来到西安门,想看看叔父改造得如何。

一代明君明宣宗却铜缸煮死了自己的亲叔叔,原因究竟为何?
但是因为朱高煦是自己的亲叔叔,而且自己本性本来就比较仁义,所以也只是命人找来一口缸,把朱高煦扣在缸里面,本想就此了事,谁料朱高煦居然扛起这个大缸在这位君王的面前转来转去,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挑衅,他再也忍不了了,就命人在缸的周围放上了柴火,把自己的叔叔煮死在了缸中。

将其放在缸里活活烹死,明宣宗为何要对自己的叔叔这么狠?
且说,宣宗某日闲来无事,便在侍从的护卫下来到西安门,想看看叔父改造得如何。等见到朱高煦后,皇帝对他甚是关切,不断地嘘寒问暖。然而,让在场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朱高煦竟然趁明宣宗不注意,伸出一只脚将他绊倒。看着皇帝趴在地上的狼狈相,朱高煦不禁呵呵大笑,由此激怒了明宣宗。为了惩罚朱高煦...

朱高煦怎么死的
朱高煦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弟弟,他是被明宣宗活活烤死的。有一天,宣宗去探视朱高煦,却被他故意绊倒。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将大缸顶起。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最后把朱高煦活活烤死在铜缸 ...

朱高煦谋反,与其诸子最后下场如何,《东征记》又
还亲自把平息朱高煦叛乱一事编写成《东征记》,昭示群臣。后来,宣宗去探视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故意绊倒。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将大缸顶起。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

朱高煦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被明宣宗做成了“瓦罐焖鸡”?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弟弟,他生在帝王之家,养尊处优,曾跟随朱棣南征北战,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也是个不世出的军事人才。而在之后的日子里,朱高煦一心谋取皇位,成祖在位之时,机巧算尽争夺太子的位置,仁宗、宣宗时期也同样不安分,甚至起兵反叛,却被宣宗轻易摆平。

汉王朱高煦:为何说他是明朝最有个性的皇帝?
皇帝感念叔侄之情不忍杀他,还去看他,结果他转手就是一记扫堂腿故意将之绊倒。皇帝大怒,找来一口300斤的大铜缸罩住他以示惩戒,他又“霸王附体”企图擎起大缸砸死侄子。皇帝无可奈何,只能含泪找来柴火将其焖死。这个人便是明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纵观朱高煦一生,前半生是痴心妄想,后半生是匪夷所思。

明宣宗把汉王朱高煦的儿子们都杀了吗
明宣宗把汉王朱高煦的儿子们都杀了。朱高煦起兵失败,被明宣宗抓回北京后,宣宗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还亲自把平息朱高煦叛乱一事编写成《东征记》,昭示群臣。逆党王斌等人伏诛,同谋伏诛者六百四十余人,因故意放纵和藏匿反贼而被处死或戍边的计一千五百余人,发配到边远地区的...

朱瞻基继位之后,为什么会杀掉朱高煦,放过朱高燧?
不过,面对大臣们的纷纷上奏,明宣宗却不同意诛杀自己的二叔,还把弹劾奏章给朱高煦看。朱高煦叩首道:“臣罪该万死,惟听陛下处置。”朱高煦余党全部被擒后,宣宗赦免城中守军之罪,改乐安州为武定州,命薛禄与尚书张本留守,然后班师回朝。三 返回京城后,明宣宗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关押在皇...

枣庄市19688674926: 他是明朝史上死法最惨的王爷,最后被活活烤死 -
益仲茶碱: 1. 朱棣去世后,朱高煦与大哥朱高炽一同到京师南京,他的舅舅徐辉祖见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事,暗中告诫过他几句,可能话语比较严肃,朱高煦便怀恨在心,找了个机会,偷走了他舅舅的宝马,骑马就跑回了北京,途中还杀了很多人,引起众...

枣庄市19688674926: 太平缸烤死汉王是怎样的故事?
益仲茶碱: 北京故宫内共陈设太平缸308 ,人们都知道这些缸在明清两朝是用 来存水,以备洒扫... 朱高煦孔武有力,竟将缸顶了起来.宣德又命人在缸 上“积炭如山”,而后点火,“...

枣庄市19688674926: 明成祖朱棣死后儿子朱高炽即位,收拾汉王朱高煦没?
益仲茶碱: 朱瞻基收拾了朱高煦

枣庄市19688674926: 明宣宗朱瞻基贵为一代明君,为什么不顾名声执意要杀亲叔叔呢? -
益仲茶碱: 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此人宽仁治国公平施政,息兵养民少杀慎杀.他认为人命关天,为了减少冤假错案,尽可能的核准复审.在他的努力下,有数千人无辜者得以保全性命.明朝在这明仁宗、明宣宗父子统治时期出现盛世的局面,...

枣庄市19688674926: 请列举一下明朝皇室世系? -
益仲茶碱: 请参考下面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明宣宗朱瞻基(公元1398-1435年),明仁宗朱高炽长子,仁宗病故后继位,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三日生于燕王府.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十日立为皇太孙;...

枣庄市19688674926: 明朝宣宗吴贤妃是哪个罪臣的眷属? -
益仲茶碱: 吴贤妃本是汉王朱高煦府邸的一位侍女.宣德元年(1426),明宣宗对叔父汉王朱高煦用兵,御驾亲征 ,生擒了朱高煦父子,汉王宫的女眷按制度被全部充入后宫为奴.在返京途中,宣宗邂逅了吴氏,被她的美貌与聪慧所打动,令她陪伴直到回京.宣德三年(1428),吴氏生下一子,取名朱祁钰,这就是后来的明代宗(景泰帝).

枣庄市19688674926: 汉王朱高煦为何要勾明宣宗一脚?明宣宗即然来看你总有一线希望,就算
益仲茶碱: 不想活了,或者他觉的侄子软弱可欺,不敢背“杀叔”之名. 他错了,宣德不是建文,他也不是永乐.

枣庄市19688674926: 《大明风华》朱瞻基还是不信任孙若微,死后留下三招,招招可致命,为什么? -
益仲茶碱: 《大明风华》朱瞻基对孙若微一往情深,可是驾崩前还是不信任孙若微,怕她把持朝政,于是死后留下三招,这才放心地西去. 不信任孙若微在《大明风华》的剧情中,随着朱瞻基(朱亚文饰)下线,很多观众都觉得这部剧没有什么可看的了....

枣庄市19688674926: 古人于谦 -
益仲茶碱: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