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军损失惨重,此时其他列国为何不趁虚而入?

作者&投稿:褒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平之战后,秦国国力虚弱,为何其他势力没有趁虚而入?~

首先我可以准确地告诉你长平之战之后,秦国的国力并不虚弱,这一点从长平之战两国的战损比就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秦国使用40万大军去对战赵国的45万大军,全歼这45万大军,秦国也仅仅损失了十余万的军队,所以剩下的30多万军队,还是有着很强的作战能力的,并且用这30万的军队应付其他国家,可以说也是绰绰有余。

其次其他几国的国力和秦国相比是差了一大截的,先说说齐国,齐国在之前的战争当中,可以说已经被打的快要灭国了,这个时候能自保就不错了,所以它根本不可能还有余力来对付秦国,再比如说实力稍微强大的魏国,也在之前和齐国的战争当中,折损了太多的兵力,这个时候也无力起兵征讨秦国,像韩国燕国以及楚国,这三个国家也都半斤八两,根本不可能打得过秦国。

所以这个时候有人要说了,既然一个打不过那为什么不五个联合起来一起攻打秦国,这个你问到点子上了,他们之所以不敢是因为他们的心根本就不在一处,可以说这五个国家各怀鬼胎,毕竟大家的实力都在这摆着,如果在这场战争当中,我因为多出力损失了太多的兵力,那接下来就有可能会被其他的国家吞并,所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冒这个险。

此外在之前秦国早已打出了赫赫威名,它就是一个霸主屹立在西方,即使长平之战过后实力打了一些折扣,也没有人敢动它。

在当时,战国七雄是无可争议的主角,但这并不是说战国时期单单只有这七个诸侯国,根据不完全统计,战国初期,中原大地上的诸侯国还有30多个,只不过到了后来慢慢才被战国七雄所兼并。
说到这里,不少人会认为,兼并诸侯国最多的国家,当非秦国莫属,其实不然,应是楚国,只不过楚国所做的努力,最后都为秦国做了嫁衣。


在秦国统一华夏的路上,战国七雄中,除了韩国和燕国,剩余的四个诸侯国,战国初期的魏国,战国中期的楚国和齐国,战国末期的赵国,几乎都在特定的时间内充当了秦国的绊脚石,不过最终也只是为秦国统一华夏的路上增添了些许光彩。
进入战国之后,秦国在战争上虽有败绩,但是并不多,真正使得秦国元气大伤的战争当然也有,不过或许只有一次,而这场战役也彻底打残了秦国的最大竞争对手赵国。
或许,您已经想到了,这次战争就是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秦国确实胜利了,不过也仅仅只是惨胜,白起就曾说过,这场战争秦卒死伤过半,所以说这场战争之后,秦国元气大伤,一点也不为过。


那么既然如此,这场战争之后,山东六国为何不联合趁势将秦国给攻灭?
等飞鱼分析完当时山东诸侯国所面临的实际环境,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韩国和燕国。
为何要将这两个国家放在一起说呢,其实你也懂得,因为这两个诸侯国是一如既往的弱,但并不是它俩没有牛气过,韩国最牛气的时候,是韩昭侯时期,他任用申不害在韩国进行了变法,着实努力刷了一笔存在感。
燕国的强大实在燕昭王时期,当时燕昭王构筑了黄金台招贤纳士,乐毅、苏秦等人就应召而去,尤其是乐毅利用五国伐齐的机会,几乎灭亡了齐国,燕国的这种表现,还着实让诸侯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小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不过到了长平之战后,这两个诸侯,其实都已经疲软到了极点,由于地理位置,韩国离秦国最近,当然也是秦国人练兵的对象,时不时都要拿韩国试试刀,一来二去韩国就这样被秦国慢慢地蚕食了,当然秦国也凭借极强的战斗力把韩国彻底打怕了。
燕昭王之后的燕国,那是昏君辈出,长平之战后,更是看不清时局的走向,趁着赵国虚弱,还想从赵国捞点好处,结果却被精锐尽失的赵国给打得落花流水,这下燕国也彻底老实了,当然更不会有自信去招惹秦国。
赵国。
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很强,不过仅仅只是军事上很强,尽管如此,这也够秦人吃一壶的了,如果长平之战发生在赵武灵王时期,那么赵国未必就能输得那么惨,不过也没有办法,秦国人那是看准了时机。
长平一战,赵国青壮年死伤殆尽,后来秦人不死心,想着乘势灭赵,而包围了邯郸,赵国又被迫进行了邯郸保卫战,这两次大战,经赵武灵王强大起来的赵国,彻彻底底失去了和秦国叫板的能力。


不过,赵国人是永远不会轻易妥协的,尽管被打残了,但依然还坚持拼命抵抗,纵观长平之战后的十余年,都是赵国在独自抵抗,不过赵国虽有心,但是无力,因为它的综合国力完全比不上秦国,战后恢复能力自然也比不上秦国,所以赵国虽然打了不少胜仗,却越打越弱。
尤其是赵国灭亡的最后几年,那都是靠着李牧一人苦苦支撑,李牧再能打也无济于事,因为他败给了赵国朝堂的腐败,结果被谗言给杀死了,着实让人可悲又可叹。
魏国和楚国。
如果要在山东诸侯里找出最让人恨铁不成钢的诸侯,一定非魏国莫属,从战国初期的占尽优势,到战国中后期的给东西方的两大国(秦国、齐国)提鞋,这等落差魏惠王之后的魏王,竟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很享受这种左右摇摆的感觉,让人不气都不行。
到了长平之战时,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但是均无果,因为魏国并不打算和赵国穿一条裤子,而是想着趁机获利,谁败了就踩谁一脚,这感觉魏王也觉得很爽,所以长平之战后魏国上层领导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想着和趁机攻打秦国,当然信陵君除外。


在山东六国合纵抗秦的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五次,其中楚国有两次充当了盟主的角色,而地大物博的楚国,也曾无限地接近霸主地位,只可惜楚国出了一个楚怀王,之后在也没有可圈可点的明君现世。
长平之战爆发前,楚国曾想着联合赵国,吓吓秦国,可是被秦国一句严厉的话,就给吓的不敢动弹,于是只能任凭赵国被秦国虐成渣,不过这也是由于楚国切切实实被秦国给打怕了,毕竟自己国都都被白起攻破了,大片土地姓了秦,秦人对楚国的威慑力还是极其有作用的。
齐国。
战国七雄中,齐国一直很有钱,因为它有渔盐之便,但有钱和强大似乎不能划等号,至少在齐国是这样,长平之战时,赵国曾向齐国借粮,不过齐国无论赵国怎么请求,就俩字:不借。
长平之战后,赵国失败了,齐国却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反而有种庆幸感,总以为自己离秦国远,秦国给自己画了饼,虽然不能挡饿,但是看着还是不错的嘛,于是在此之后,齐国和秦国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


可以说,自长平之战后,齐国没有参与过一次中原诸侯的纷争,当秦国发起灭国之战时,齐国很是卖力,当然不是卖力的奋发图强,而是为秦国拍手叫好。
甚至秦国每灭一国,齐国的使者那都会从临淄出发直奔咸阳,不远千里为秦王嬴政送上来自齐国最真挚的问候,结果可想而知,唇亡势必齿寒,山东其余诸侯被秦国挨个收拾了,齐国又做出了一个怂包的举动,举国投降。
结束语:
长平之战后秦国元气大伤,山东六国为何不趁势将秦国给攻灭?从上述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山东诸侯在长平之战后,依然各自为政,根本没有亡国之忧。

因为在这场战争当中,所有的操作都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而且双方的实力也是相差悬殊的。

长平之战虽然秦军损失惨重,但是秦国的实力并没有大损,也打出了威望,再加上其他列国不知道秦国状况,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他们趁虚而入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如果他们进行偷袭的话,肯定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一个是虎狼之国,一个是山东六国之首,但经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

因为其他列强,不是没有能力,就是没有本事,或者没有眼光,根本不敢进攻秦国,如果有的话,早在长平之战就出手,他们不出手,是因为他们怕。

秦国与赵国的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赵国投入了45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秦国也投入了差不多数量的军队,秦军的损失情况不详细,估计吧,至少也有十万到二十万之间的损失。

因为赵国有5万人是在廉颇担任主将时损失的,这完全就是消耗,另外40万人一部分是跟随赵括战死的,一部分是被秦军活埋的,秦军虽然同样损失巨大的,但是战斗力还在。

看一看其他五国的情况,首先要排除齐国和燕国,因为这两个国家不与秦军交界,没法打除非联合赵国,可是齐国与赵国有仇,燕国和赵国更有仇,齐国在战国晚期一直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志的态度,燕国不仅不帮赵国,反而一直趁火打劫赵国,这等于帮了秦国。

剩下的三国就是韩国、魏国和楚国,事实上长平之战韩国是参与了的,与赵国一起对战秦国,因为长平之战就是因为韩国而引发的,因为秦国攻打韩国的野王地区,导致上党郡成为飞地,于是上党太守就把城献给赵国,继而引发了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前后,秦国与韩国一直有战争,而且韩国的实力非常弱,根本跟秦国无法对抗,秦国打韩国几乎是一面倒,韩国在长平也是损失惨重,所以也不可能主动攻打秦国。

再说魏国,魏国当政的是魏安釐王,这个人是个没啥能力的人,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他都不敢出战,还是靠信陵君魏无忌偷了兵符,率领魏军救援赵国的,身为魏国国君的魏安釐王很怕秦军,不敢秦国发生战争,只知道偷生,而且魏国的实力这个时候也不行了,除非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秦国作战,否则单独一个魏国,是不敢攻打秦国的。

最后说一下楚国,楚国当时国君是楚考烈王,楚考烈王与魏安釐王是差不多的水平,赵国平原君请求楚国出兵时,还是靠毛遂拿把剑威胁他,才同意出兵的,原本楚考烈王也是不准备救援赵国,况且从楚国到赵国路途遥远,远水救不了近火。

其他诸侯国之所以不敢攻打秦国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任何一国敢单独与秦国对战,除非几个国家联合起来才行,可是秦秋战国,东方诸侯国联合了多少次了,可有哪一次是成功达到目的了,因为各国考虑的利益不一样,出发点不一样,很难联合,所以就没有诸侯国敢攻打秦国。

秦国虽然元气大伤,但是防守任何一国还是可以的,其他诸侯国也不敢激怒秦国,到时候会引来秦国激烈的报复,所以不敢攻打秦国。





长平之战秦军损失多少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长平之战中,秦...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严重,秦国为何没有直接灭了赵国?
而且此时赵国也对秦国施展了反间计,针对范雎与白起的矛盾。使得范雎害怕白起灭赵之后会威胁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帮忙出力,否决了白起立即进攻邯郸的计划。所以秦国没有直接灭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长平之战秦国损失消耗极大,再连续作战力有未逮,没有必胜的把握,而此时又有赵国的反间计以及城池的许诺,...

长平之战时秦国损失惨重,楚国为何不趁机攻打呢?
否则哪一方以比较好的形势夺得胜利,楚国都招惹不起。秦国在长平之战时,也有做好防范楚国的准备。第四个:楚国军事实力也不怎么行,多为步兵和车兵,跟秦的骑兵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20万楚军能不能打得过5万的秦军都是问题。综上所述:所以那时候的楚国不敢贸然出击,孤军作战。

长平之战赵军战斗伤亡不大而胜利方秦军为何损失近半呢?
一直以来,我是对这些数字抱有很大怀疑的,特别是双方参战兵力。战国时期天天在打仗,而我们从《史记》等史书中看到的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军队,动不动就是全歼数十万人,战国哪来的那么多人?也许大家对长平之战秦国60万人还能接受,但是根据《史记》记载,长平之战次年秦昭襄王再次发兵攻打赵国,秦昭襄王...

长平之战秦国死了多少人
公元前269年,秦国和赵国之间爆发了阏与之战。此战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在阏与之战中,十万秦军伤亡过半,可谓损失惨重。由此,在深刻认识到赵国军力后,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可谓一点实力都没有保留,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也即用尽全力,争取一次就重创赵国,...

历史上记载的长平之战秦军损失30万人,这有多少可信性?
白起病了,无法出战。秦军没打下来,秦王士兵前线,损失五个校,没拿下邯郸。秦王坐不住,白起病好,让白起为帅,白起说邯郸不好打,而且,诸侯派兵驰援邯郸。我们是什么情况,在长平取得战果,秦国士兵死亡超一半,国内缺乏粮食了。显然,长平之战秦国死了一半是断章取义的说法。白起所说的死者过半...

在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中,秦军伤亡多少人?
秦军伤亡了约20万人,都是在廉颇固守的时候造成的,同时赵军的伤亡也相当。

长平之战大败,40万赵军被坑杀,为何秦国没有一鼓作气灭掉赵国呢?_百度...
在这场大战中,赵军投入兵力超过五十万,秦军投入的兵力超过六十万,到了长平大战的白热化期间,秦昭王甚至要把秦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都征调过来,作后勤补给,保证前线的粮草供应。长平之战是以秦国坑杀了赵国40多万降卒收尾的。可以说,经此战役,秦国基本上把赵国的主力全歼。留在赵国内的,只剩下...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惨胜之后国力空前虚弱,为何其他五国没有伺机采取军...
长平一战之后秦国虽伤亡惨重,但坑杀40万人的残忍手段也是让其他五国感到害怕,而且秦国依旧能组织军力去包围邯郸,所以秦国此时依旧有较强的军事力量。而战国末年,人才将领也多聚集在秦国,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然保有绝对的人才优势,这也是其他五国永远比不过的地方素。而且五国间向来不和所以他们难以同盟。

长平之战,秦军为何能以弱胜强?
向粮道被切断,缺少粮食的赵军展开猛烈的肉搏战。赵军士兵缺少粮食,无法有效阻击秦军的肉搏。一部分突围的赵军遭到了秦军“奇兵”,也就是二号坑当中秦军多兵种混合作战兵团的猛烈阻击,无法突围。就这样,40万赵军在秦军步骑车的混合战术打击下付损失惨重,成就了秦军的赫赫战功。

登封市15587884912: 长平之战被称为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究竟有多惨? -
夷科可力: 长平之战,可谓中国历史上发生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战役耗时最长并且牺牲人数最多的战役,战役主要发生秦国和赵国,耗时三年之久,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最终赵国惨败,秦国获胜并占领了长平,此战共...

登封市15587884912: 长平之战:简介...要短的 -
夷科可力: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战役前后耗时3年,以秦军胜利,赵军失败而告终.是役秦军前后杀死赵国军人45万,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自此战后,其他的诸侯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

登封市15587884912: 秦昭襄王时代秦国为什么没有统一六国 -
夷科可力: 昭襄王46年长平之战,秦国虽然大胜,但是自己还是损失极为惨重.据史记记载,”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据战国策,秦“国虚民饥”.六国虽然不行了,但是秦自己也差不多了,需要一代人的时间休养生息. 另外长平之战后秦国好几次攻打邯郸,都失败了.所以并不是势如破竹的.

登封市15587884912: 为啥长平之战其他诸侯国给秦赵让路 -
夷科可力: 韩:长平之战时,处在与秦交战重要战略位置的韩国已经被削弱的不成样子了,即使有和秦国抵抗的想法也无力实现,若无大国率先反秦不敢有所动作,即使有大国参与,考虑到韩所在的战略位置它也不敢有所行动.魏:此时的魏国,因范睢...

登封市15587884912: 如果长平之战其他五国帮赵国,能打败秦国吗? -
夷科可力: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决定战国最终走向的一战.长平之战之前,秦国已经在伊阙之战中干掉了魏韩联军20多万.随后白起又长驱直入杀入楚国郢都,迫使楚国国都东迁.势头正盛.而此时的东方六国,魏韩实力大减无暇顾及他国,楚国刚刚迁都,...

登封市15587884912: 秦赵长平之战前,谁更强大? -
夷科可力: 单独来讲比赵国稍微强一点,其实真的没有攻赵的实力,因为攻坚就算实力强很多也未必拿得下,且伤敌一万自损八千.虽然一开始秦军攻赵有点成效,但拖下去粮草不济,赵军固守,步步为营,丢失一地又建高磊防御,秦军要被拖垮的.且其他六国算是联盟,秦军采取远交近攻,又使离间计换了廉颇,诱使赵军野战,一鼓作气灭赵,其实秦军也是已经不行了,不然不会杀几十万俘虏,因为秦军接近断粮,不杀降军,大家没东西可以给那么多人吃了

登封市15587884912: 长平之战的规模和意义,有人知道吗? -
夷科可力: 长平之战,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战况之激烈,根据史书不保守记载,秦赵两国投入近百万的兵力交战于赵国长平,最后秦败赵,赵国失去了唯一一次能战胜秦国的机会,赵被破后,山东六国中已无人能战胜秦国,后依次被秦灭,第一个统一的华夏大地出现

登封市15587884912: 秦赵长平之战的内容简单概括一下 -
夷科可力:[答案]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秦军完成了对韩国上党(今山西沁河以东地区)的包围,上党郡守冯亭为借赵军抗秦,献上党于赵,引起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战. 起初,赵王命廉颇为将,廉颇依凭险要地势坚壁增垒,采取固壁不战的策略,...

登封市15587884912: 秦国统一战争史上,遇到过哪些强敌? -
夷科可力: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

登封市15587884912: 历史上死伤无数的长平之战真的存在吗? -
夷科可力: 历史上死伤无数的长平之战真的存在.降兵应该是白起自己的意思,因为当时秦国没有实力,也没有能力负责照顾照顾的降兵俘虏,最后白起也因为这个罪名而被但杀.虽然白起前期战功赫赫,特别是长平之战,坑杀40万降卒.但是秦军亦有损失,如果再急于攻打赵国,军队疲惫,且会遭赵国和楚国誓死抵抗.因此,他对未来战事持消积态度.而在白起病假期间,秦昭王派去的王陵和王龁均遭受重创,正好印证了白起的预料.虽然他不同意出兵,但是君王急于求成,于是,他为避免更大的失败,所以一直拒绝挂帅出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