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道士,为什么要远离闹市,选择到深山去修行?

作者&投稿:米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的道士,为何要远离闹市在深山险峰中建道观?~

当时如果要远离闹市再深山险峰之中建立道观,在当时技术水平不太好的情况下,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些道士们表示支持,是因为道家比较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心性,而且远离乱世下山修炼,还可以为救济百姓做好准备。
一、道士为什么要进行修行道士们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普渡众生,在道家的观念之中,修行最大的目的就是能够飞升成仙,以达仙界的修行状态。道教一向非常崇拜神仙,而把道观建在山上,可以更加接近神仙。山上的寺庙不能够太过大声,不然就容易惊动了天上的神仙。古人曾经把神仙想象得如仙境一般,他们有的居住在天上,有的居住在九州之外,最后他们把道观选择在了大地上。追求天人合一。
二、建在深山老林其实也很无奈大家也许都有听过福地洞天的这一个名字吧。道教的修炼体现在前人的不断实践当中来的。道教的修行在山上,远离尘世,还有一些无奈的理由在上面,因为人们并没有怎么了解过道教,所以也不太清楚道教的规矩,道士们也许就是为了避免人们问上香的时候、上交贡品的时候怎么做,所以索性搬到了深山老林里面,眼不见心不烦。而且道教的道士也是比较年轻,不太知道如何避免外界的诱惑,在民间不利于小道士们的日常修行。再者,搬到深山老林来,所花费的成本也比较低。
所以说,道观往往是建在山顶的,而寺庙就多数建立在山腰或者是山脚下面,建立在山上的道观,可以极目远眺,登高望远。进行修行,另外山上的空气也是非常不错。一个一个建立在山上的道观,让人感觉到思想无比的开阔,仙境高不可攀,令人心旷神怡,何不美哉。

金庸的《笑傲江湖》中华山派有个地方名叫思过崖,令狐冲在思过崖面壁思过时发现破解五岳门派的武功。
小说中的思过崖是个迷人的地方,在那里主角获得了奇遇,现实中华山确实有个思过崖,是华山景区为了吸引游客而开凿,就位于大名鼎鼎的长空栈道尽头。
长空栈道只有尺宽,长约百余米,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悬崖,为华山派创始人元代道士贺志真在华山南峰东侧开凿,到了现代,尽管景区对其进行加固并安装安全绳,但游客走的时候仍战战兢兢。
除了长空栈道,华山各个峰顶都有各类的宫观道院,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古代,在险峻荒无人烟的华山上建造宫观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除了华山全真教的一系列道观,还有四大道教名山的道观,湖北武当山的真武观,四川青城山的老君阁,江西龙虎山的天师府,安徽齐云山的太素宫,更有“秦楚一柱,绝顶道观”的陕西塔云山等等。
这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道观宫院或建于巍峨高耸的峰顶,或建于人迹罕至的地方,与佛教的名寺白马寺、少林寺、寒山寺、法门寺等比起来,古代道士建立宫观的地方大多选择在深山险峰,隔绝世俗的繁华和热闹。


为何古代道士喜欢在深山险峰荒无人烟的地方建立宫观呢?
一、道家修炼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黄帝时期,后来在中国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基础上,结合方士形成的方仙道和黄老之术,于东汉末年由张道陵创建,后渐渐融合民间巫术、神仙传说、阴阳五行八卦理论。
道教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要遵循于万事万物其本身的规律,道就要顺应事情的自然规律,不强求不造作,不受约束不被束缚。


庄子认为: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古代的圣人们能通过天地的壮美而通晓万物的原则。
古代道士们深受这种思想影响,在名山大川中感受天地以通万物,以求通万物而成道。


二、道家收徒要考验其心性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诗: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去拜访隐居道士,见到许多美景唯独不见人,诗中的景色固然美丽,却也远离闹市生活不便。


把宫观建在深山老林对于道教的收徒可以起到筛选作用,有真心有毅力想成为道士的人自然不惧高山险峰,倘若连深山老林的寂寞都无法忍受,那说明其心性不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道士,自然不会被选择上。
元代华山派的长空栈道,如若不是真心向道,怕是那窄窄的栈道就能拦住不少人。
在各类仙侠小说中,大气运男主在最初的求仙问道寻访师门时,必定是以极其垃圾的资质,凭着超强的毅力克服师门的各种考验在一群仙二代中脱颖而出。
道家的收徒也是如此,如若心性不够坚定的人,不如不收。


三、道家盛世隐居修炼,乱世下山济民
近些年流行这样一段短诗——“乱世菩提不问事,老君背剑救苍生。太平佛门迎香客,道君归隐山林间。”
这句话其实有失偏颇,因为历史中佛门僧众于乱世救人的事很多,道教在历史上的几次发展皆出现在盛世,比如李唐时期道教得到迅猛发展,但民间普遍认为道士在乱世几乎是毫无保留不计代价的救世济民,这种决绝的态度往往造成一观或一脉道士皆亡。
我国的佛道两教是古时民间受众最广的宗教,一般认为佛家度人,道家度己。


佛家更注重解答信众的困惑,“入世”似乎多些,道家更注重自身对天地的感悟,大多隐藏在深山老林修行,符合老子的“出世”观念。
然而实际上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历史上每逢乱世,道家往往倾巢而出,以救苍生为己任,哪怕身死道消。
在近代的战争中,大观或许还能保存一二,但穷乡僻壤深山老林里小道观的道士许多投身战场,保家卫国,再也没有能够回来。
到了太平盛世,大多真心修道的道士又会选择在深山老林结庐而居,避世修行,前不久在网上火了的“网红山”终南山出现在大众视野,据说那里就有不少道士隐居修行。


四、道家认为仙人多出现在名山大川
古人盛行自然崇拜,且道教融合民间巫术,对于名山大川认为是仙人降落的地方,身处高峰,可以离神仙更近。
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神仙传》彭祖篇中这样描写仙人: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成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浮游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
这一段描述非常生动有趣,展现了古人想象中的仙人是何等潇洒,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且多在名山大川中出现。
中国古代的道教神话体系中,西王母宫殿便在龙脉昆仑山上。
明末李渔为庐山简记观题的对联: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当社会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达到相当高度时,道佛等文化文明一定会重回社会的,当然是为幸福社会服务,而不是破坏社会和谐。懂与不懂在内心深处交织出现。某一阶段,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某一阶段,不知所措、茫然一片。我的猜测:绝大多数人在生命结束时,会觉得自己懂的廖廖无几。

致虚守静是指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而大乘佛教破空显有,达无我境界,以渡世为怀。所以道教有道教的教义方法,只要是善法,修身养性,都是好的教派。更是要求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善于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假如君王违背天时、地性、人心导致社会混乱,自然要入世维护秩序。


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而修道会出现一些超常的功能,被世人所不理解,更被统治者所嫉恨和妖魔化。简单说,高的生命和精神层次首先是不屑于低层次的活动,现在道家已经不是以前的道家,现在的道家大多数是一种“形式”的道家,以前的修炼才是真正修成道家的“正果”。

成为隐逸之士的精神乐土;法家虽然不再显耀,实际上却依然主宰了两千余年的庙堂政治。所谓“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就是指这种现象。

“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消极部分,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畏惧和屈服。明知道朝廷国家有着由上古继承下来的有典有册的文献玄冥览竹简,他为什么在年龄古稀之时还多此一举画蛇添足的用竹简刻写五千言(道德经)疑问的答案,其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体现老子接受不了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



因为道士修行需要心静,所以会选择远离闹市,在深山中不受凡尘打扰,更利于修行

这是因为远离乱世下山修行,可以为救济百姓做好准备。

因为道教的思想就是这样子的,需要必须修行,才能让自己达到天人合一。

lv_0_20210122224653




为什么道士都要拿个拂尘呢?
历史中对于拂尘最早的记载就是在汉代,而其做法就是把牛毛绑起来,然后就能用来打扫尘土。所以说,刚开始制作佛尘就是为了打扫尘土及赶走苍蝇蚊虫的。而在道教中,拂尘是一种道教的器物,一般手中拿着佛尘的道教人就不是一般人,大多是修行之人。就像《西游记》中大家所熟悉的太上老君手里就经常拿着一...

为什么道士都要拿个拂尘呢?
5. 道士是中国道教的重要神职人员,他们遵循教义,接受戒律,过着清苦而高洁的宗教生活。作为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表,道士通过神秘的方式吸引信徒,传播教义,并致力于个人的修行。6. 相较于佛教僧侣,道士通常被认为更具潇洒气质,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他们是引人注目的角色。7.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

道士为什么要穿古代的衣服和盘发?
道士盘发是因为道士修行要蓄发蓄须,头发长了就要盘起来,用头巾包起来,盘发没有讲究,头巾、头冠是有讲究的。详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_yKy1H0lTdNZw-_2rY6rjB99_Vee_f_7E1g7acXlIbzcWQBmnuXJMDfgARv9xhJbYj4wu0ATGlKv1J5UUrNEnK ...

为什么道士都要拿个拂尘呢?
道士,作为道教的神职人员,不仅履行宗教职责,传播道教文化,他们手中拂尘的存在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潇洒气质,使他们在社会中独具魅力。从魏晋南北朝时的混称,到隋唐时期逐渐成为道教神职人员的专称,拂尘在道教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总的来说,道士手中的拂尘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一种精神和信仰的...

道教正一派道士为什么要传度
指奉道者正式入道的仪范。凡出家入道为道士者,必需有师传授,经考察后,方予传度为正式道士。道教对于传授弟子秘道,至为慎重,不论任何宗派,均以妄传妄泄为戒。故受师承时,必立誓戒,然后传予度世之法,谓之传度。《太上太霄琅书》谓"天地布气,师教之真,真仙登圣,非师不成,心不可师...

和尚为何要自称贫僧?道士为何要自称贫道?他们很穷吗?
和尚为何要自称贫僧,道士为何要自称贫道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他们未必就真的很穷。和尚是佛家思想的一种叫法,道士是道家思想的一种叫法,他们之所以称自己是贫僧或者贫道,是因为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在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他们忽视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在他们眼前都是过眼云烟,在他们眼里...

为什么道士想成仙,和尚却想成佛,仙和佛有什么不一样么?
道教更注重与自然的关系,佛教则更注重自己内心的世界。所以说中的仙应该更自由,而佛应该是更封闭的,其实佛本是道,道本是佛,仙和佛都了最后都是一种对自我的完善,他们的最终目都是达到一种我是自然,自然是我的境界!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上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佛说...

道士为什么盛世不轻易露面?为什么乱世的时候会主动下山?
非要去做这些吃力受苦的日子呢,所以在盛世的时候道士很少去下山,除非是有必须的需要,不然根本不会下山受苦。而道士在乱世的时候下山,肯定是因为山上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大家都知道在乱世的时候,战争不断,人心惶惶,国家不稳定,人们都希望过好生活,在乱世的时候,一般百姓的收成都不会好,碰上大灾...

道士与和尚都是方外之人,为何和尚都剃光头而道士要留发?
因此他们之间在文化上会有点差异,和尚认为头发是纪念俗世的象征,而道士却受着身体每一部分都是父母给予的这一文化观念。所以教义的不同,导致他们对待头发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即便他们都想远离尘世,他们的处事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和尚剃头发,只是为了与这俗世做一个告别,说明自己远离了以前的生活...

清朝时期,为什么准许道士保留汉族衣冠发式?
这句话的意思是:汉人如果不是出家,必须身穿满族的服饰,并且要剃发扎长辫。而假如是出家人的话,那么他可以不改变,仍然保留原来的服装和发饰。也因为有了这种风俗于是道、释他们的服饰都没有发生改变,道士可以把头发盘起来,而和尚仍然也可以留光头。二、受到佛教的影响还有一种说法是跟清朝君主的...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556291043: 和尚为什么要隐居
芷庄利胆: 远离尘世中的纷扰,可以清心满意请采纳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556291043: 古代诗人隐居的原因有哪些 ? -
芷庄利胆: 古代文人归隐的原因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总体来看,主动归隐的是少数,大多数的文人是不得不归隐,是被迫地走进山林.诗僧灵澈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东林寺酬韦丹刺史》)此话虽然有点...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556291043: 中国古代的道士都有什么行为习惯 -
芷庄利胆: 中国古代正宗道士(不包括江湖野道、邪魔外道)分为三类:儒道、佛道、仙道.儒道和儒者相似,主要研究天文地理玄理机巧,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儒家学者的区别类似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区别.和道家学者的区别是奉行道教的生活模式和戒律.佛道和和尚类似,主要从事宗教修习、民俗礼仪、济世度人、社会教化等工作,是比较纯粹的宗教工作者.仙道则主要进行养生方面的研究和修炼,以追求长生和成为神仙为目标.道流万千种,道不同不相与谋,所以道教的流派和活动形式也很多.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556291043: 道士是做什么的
芷庄利胆: 道士是信奉道教的教徒,以从事道教活动为职业.其中女性的“坤道”,又称女冠,俗称道姑;男性的道士称为“乾道”,也称道人、羽士、羽客、黄冠等,又尊称为道长.1997年,中国大陆有道士25000多人.目前中国大陆的道士约有5万余...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556291043: 简述一下方士的历史 -
芷庄利胆: 方士就是方术士,或称为有方之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持有方术的人.一般简称为方士或术士,后来则叫做道士.宋玉《高唐赋》以羡门、高溪、上成、郁林、公乐、聚谷等人为 “有方之士”、《史记·始皇本纪》秦始皇说:“吾悉召文学、...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556291043: 中国的道教怎么没有普及 -
芷庄利胆: 道教的局限性在于:一、没有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二、修炼的方式五花八门,有诵经的,有练武的,有呼风唤雨的,有装神弄鬼的,甚至有吞噬仙丹的.所以,没有统一的规范.三、最终的到达的境界是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信徒看不见...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556291043: 为什么古时候的道士被称为牛鼻子老道?
芷庄利胆: 1、最初大家认为:道士因为头上发髻的形状如牛鼻故被贬称为牛鼻子老道.那个发型叫“牛鼻子抓髻”! 同理:和尚光头被贬称为“秃驴”. 2 还有比较权威的说法:老子被神化后,道者一气化三青.而他的坐骑是一青牛. 道家的顶头老大名曰"老子",他骑着青牛过函谷关而去.在他成神以后,青牛也伴其左右成仙牛, 被后来的人戏称为被'老子'牵着鼻子走,而老子被道家称神后其坐骑便是出关时的“青牛”,故道士便有了“牛鼻子”的绰号,俗人通常以"牛鼻子"来贬称道士.因为说这个话的人认为:牛也是虽是已成为仙牛,但它还是畜牲.就像和尚被人骂“秃驴”一样,这有点不敬的意思在里面.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556291043: 最近有好玩点的Q版网游吗 -
芷庄利胆: 永久免费: 1. 傲世Online 《傲世Online》是一款三国题材游戏,写实在游戏中的人物、建筑、衣饰都得到体现,进入游戏就仿佛进入磅礴大气的三国乱世. 2. 傲世Online 《傲世Online》是一款三国题材游戏,写实在游戏中的人物、建筑、衣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