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水龙吟 (楚天千里秋)的下篇用了那几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含义?

作者&投稿:岛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下片用了哪些典故?它们对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作用?~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将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作品。词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味与希望。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观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态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优美,富于哲理,情感动人,而绝唱至今。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许汜(sì)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
  季鹰:据《晋书·张翰传》载,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想到家乡吴中的鲈鱼等美味,遂弃官而归
  吴钩:本指一种弯形的剑,相传吴王命国中做金钩,有人杀掉自己两子,以血涂钩,铸成双钩献给吴王。后代指利剑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这是稼轩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境界: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上片以山水起势,雄浑而不失清丽。“献愁供恨”用倒卷之笔,迫近题旨。以下七个短句,一气呵成。落日断鸿,把看吴钩,拍遍栏杆,在阔大苍凉的背景上,凸现出一个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下片抒怀,写其壮志难酬之悲。不用直笔,连用三个故实,或反用,或正取,或半句缩住,以一波三折、一唱三叹手腕出之。结处叹无人唤取红巾“搵英雄泪”,遥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抒慷慨呜咽之情,也别具深婉之致。
  ——朱德才《辛弃疾词选》,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
“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清镇市19117276441: 辛弃疾的《水龙吟》中:楚天千里清秋 的下一句是什么? -
军胁冠心:[答案]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这不是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嘛~!

清镇市19117276441: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的下片,用了哪几个典故?分别表达什么含义? -
军胁冠心:[答案] 1.玉簪螺髻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2.把吴钩看了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3.栏干拍遍据宋...

清镇市19117276441: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下片用了哪些典故?它们对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作用?急用 马上的 -
军胁冠心:[答案]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许汜(sì)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 遥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抒慷慨呜咽之情,也别具深婉之致. ——朱德才《辛弃疾词选》,

清镇市19117276441: 楚天千里清秋的下一句是什么? -
军胁冠心: 出自,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下句是水随天去秋无际.上片大段写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尽头.

清镇市19117276441: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的下片,用了哪几个典故? -
军胁冠心: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 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

清镇市19117276441: 楚天千里清秋的下一句是什么?
军胁冠心: 水随天去秋无际

清镇市1911727644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 -
军胁冠心:[答案] (1)用比喻,将远山比作玉簪和螺髻,写出山的多姿.借景抒情,借“献愁供恨”的远山抒发作者的忧愁和怨恨.(意对即可) (2)借用典故,表明作者不肯去追求享受,决心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奋斗到底.(意对即可)

清镇市19117276441: 辛弃疾《水龙吟》的全文 -
军胁冠心: 辛弃疾《水龙吟》 【原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清镇市19117276441: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诗及赏析 -
军胁冠心: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④,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

清镇市19117276441: 水龙吟辛弃疾上下阙各写什么内容
军胁冠心: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