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为人师文言文钟弱翁

作者&投稿:佘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钟弱翁好为人师翻译

宋朝的钟弱翁,是某一个地方的县令.自认为自己的字写得很好.所以特别喜欢贬低别人的字,每到一个地方,看到自己觉得不好的字,总喜欢取而代之.其实他自己的字又写得不怎么样.一次他路过一个山寺,那里有壮丽的楼阁.钟弱翁和下人站在下面,看匾额上的文字,上面写着"定惠之阁",旁边的题名已经看不清楚了. 弱翁说,这幅字可真是写得不怎么样!叫寺僧拿梯取下来准备换上自己写的,可擦拭后一看,却发现是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弱翁忙改口说:"这么好的字,怎么不用石碑刻下来流传后世呢?"听到这件事的人无不把这当做一个笑柄 。

2. 钟弱翁好为人师翻译

钟弱翁(就是钟离权,字弱翁,奸臣)每到一地方,都喜欢贬低那里榜额上的字画,总是要把那些字画消除掉,(想一些新的东西,自己拟名为他们重新书写),但是写的实在不够(好?工整?),人们都饱受其害.

他曾经路过庐陵的一个山中寺庙,那有一个很壮丽的高高阁楼.(钟弱翁和下人就一起过去站在下面),看塔的榜文,榜文上写着"定惠之阁",而旁边的题字人的名字看不清楚.

弱翁就肆意的说榜文的缺点,还叫一个寺僧拿来梯子取下榜文来看,可他擦拭后靠近仔细一看,却发现是鲁国颜真卿书写的,弱翁就说:"像这样的字画,怎么能不刻一个石碑?"就命令为字刻石碑,他手下的服侍的人把这当做一个笑柄 .

3.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及含义】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

4. 明史刘显的原文和翻译.==、

我从别的地方找的,不知道是否对你有用.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破贼宁波、温州.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闽、广贼流入江西.总督胡宗宪檄继光援.击破之上坊巢,贼奔建宁.继光还浙江.明年,倭大举犯福建.自温州来者,合福宁、连江诸倭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者,合福清、长乐诸倭攻陷玄钟所,延及龙严、松溪、大田、古田、莆田.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抵福清,遇倭自东营澳登陆,击斩二百人.而刘显亦屡破贼.闽宿寇几尽.于是继光至福州饮至,勒石平远台.及继光还浙后,新倭至者日益众,围兴化城匝月.会显遣卒八人赍书城中,衣刺“天兵”二字.贼杀而衣其衣,绐守将得人,夜斩关延贼.副使翁时器、参将毕高走免,通判奚世亮摄府事,遇害,焚掠一空.留两月,破平海卫,据之.初,兴化告急,时帝已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继光副之.及城陷,刘显军少,壁城下不敢击.大猷亦不欲攻,需大军合以困之.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将中军,显左,大猷右,合攻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纶上功,继光首,显、大猷次之.帝为告谢郊庙,大行叙赉.继光先以横屿功,进署都督佥事,及是进都督同知,世荫千户,遂代大猷为总兵官.明年二月,倭余党复纠新倭万余,围仙游三日.继光击败之城下,又追败之王仓坪,斩首数百级,余多坠崖谷死,存者数千奔据漳浦蔡丕岭.继光分五哨,身持短兵缘崖上,俘斩数百人,余贼遂掠渔舟出海去.久之,倭自浙犯福宁,继光督参将李超等击败之.乘胜追永宁贼,斩馘三百有奇.寻与大猷击走吴平于南澳,遂击平余孽之未下者.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隆庆初,给事中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部议独用继光,乃召为神机营副将.会谭纶督师辽、蓟,乃集步兵三万,征浙兵三千,请专属继光训练.帝可之.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至镇,上疏言:蓟门之兵,虽多亦少.其原有七营军不习戎事,而好末技,壮者役将门,老弱仅充伍,一也.边塞逶迄,绝鲜邮置,使客络释,日事将迎,参游为驿使,营垒皆传舍,二也.寇至,则调遣无法,远道赴期,卒毙马僵,三也.守塞之卒约束不明,行伍不整,四也.临阵马军不用马,而反用步,五也.家丁盛而军心离,六也.乘障卒不择冲缓,备多力分,七也.七害不除,边备曷修?而又有士卒不练之失六,虽练无益之弊四.何谓不练?夫边所藉惟兵,兵所藉惟将;今恩威号令不足服其心,分数形名不足齐其力,缓急难使,一也.有火器不能用,二也.弃土著不练,三也.诸镇入卫之兵,嫌非统属,漫无纪律,四也.班军民兵数盈四万,人各一心,五也.练兵之要在先练将.今注意武科,多方保举似矣,但此选将之事,非练将之道,六也.何谓虽练无益?今一营之卒,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迭用,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一也.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何所不蓄?今皆置不用,二也.弓矢之力不强于寇,而欲藉以制胜,三也.教练之法,自有正门.美观则不实用,实用则不美观,而今悉无其实,四也.臣又闻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胜.蓟之地有三.平原广陌,内地百里以南之形也.半险半易,近边之形也.山谷仄隘,林薄蓊翳,边外之形也.寇入平原,利车战.在近边,利马战.在边外,利步战.三者迭用,乃可制胜.今边兵惟习马耳,未娴山战、林战、谷战之道也,惟浙兵能之.愿更予臣浙东杀手、炮手各三千,再募西北壮士,足马军五枝,步军十枝,专听臣训练,军中所需,随宜取给,臣不胜至愿。

5. 高中文言文常用词的意思.然、者、所、何、乃.分别举出各种用法极其

然 ⑴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康肃忿然曰.③杂然相许,其妻疑曰.④夫子喟然叹曰.⑤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⑵然而,但是.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④然君之职分难明.⑤然群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⑥然是说也,余尤疑之.⑦然睹促织,隐中胸怀.⑧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⑨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 ⑶是的,对的.例:①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然之:以之为然)②植然其言及圣门,门吏阻住.③吴广以为然.乃行卜.④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⑤然,诚有百姓者. ⑷如此,这样.例:①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②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③子墨子曰:“然,胡不己乎?”④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⑤惟博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⑥后这为人君者不然.⑦ 使之然也.⑧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⑨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⑩此亦不然矣. ⑸用在句末,“像.一样”.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例: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⑵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⑶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⑷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⑸然后得一夕安寝.⑹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⑺然后以六合为家.⑻然后渡扬子江.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⑽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例:⑴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⑵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⑶然则成于下之得.⑷然则诸侯之地有限.⑸然则废衅钟与?⑹然则一羽之不举,不为用力焉.⑺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⑻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例:⑴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⑵然而隐忍以行.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汀?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所 ⑴处所,地方.例:①持童抵主人所.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④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⑤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⑥某所,而母立于兹.⑦此何所也?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⑴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⑶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⑷汉高祖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所在」 ⑴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③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何 ⑴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⑵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②却看妻子悉何在.③。

6. 求《钟弱翁好为人师》的译文

宋朝的钟弱翁,是某一个地方的县令.自认为自己的字写得很好.所以特别喜欢贬低别人的字,每到一个地方,看到自己觉得不好的字,总喜欢取而代之.其实他自己的字又写得不怎么样.

一次他路过一个山寺,那里有壮丽的楼阁.钟弱翁和下人站在下面,看匾额上的文字,上面写着"定惠之阁",旁边的题名已经看不清楚了.

弱翁说,这幅字可真是写得不怎么样!叫寺僧拿梯取下来准备换上自己写的,可擦拭后一看,却发现是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弱翁忙改口说:"这么好的字,怎么不用石碑刻下来流传后世呢?"

听到这件事的人无不把这当做一个笑柄 。

7. 钟弱翁好为人师

钟弱翁所至,好贬驳榜额字画,必除去之,出新意,自立名为重书之,然书实不公,人皆苦之。尝过庐陵一山寺,有高阁壮丽。翁弱与僚属部曲拥立,望其榜,曰:“定惠之阁”,旁题姓名漫灭。弱翁放意称谬,使僧梯取之,拂拭就视,乃鲁国颜真卿书,弱翁顾谓曰:“似此字画,何不刻石?”即令刻石,侍者以为笑

钟弱翁(就是钟离权,字弱翁,奸臣)每到一地方,都喜欢贬低那里榜额上的字画,总是要把那些字画消除掉,(想一些新的东西,自己拟名为他们重新书写),但是写的实在不够(好?工整?),人们都饱受其害.

他曾经路过庐陵的一个山中寺庙,那有一个很壮丽的高高阁楼.(钟弱翁和下人就一起过去站在下面),看塔的榜文,榜文上写着"定惠之阁",而旁边的题字人的名字看不清楚.

弱翁就肆意的说榜文的缺点,还叫一个寺僧拿来梯子取下榜文来看,可他擦拭后靠近仔细一看,却发现是鲁国颜真卿书写的,弱翁就说:"像这样的字画,怎么能不刻一个石碑?"就命令为字刻石碑,他手下的服侍的人把这当做一个笑柄

8. 钟弱翁好为人书.的译文

出自《宋人轶事汇编》的典故钟弱翁好为人书的译文如下: 钟弱翁(钟傅,字弱翁,南宋官员)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讥评匾额上的字,极力撤掉原来的,并自立名目,重写一额。

然而他的字实在不好,周围人都为此苦恼。 他曾经路过庐陵的一个山中寺庙,那有一个很壮丽的高阁楼。

钟弱翁和部下官员侍从兵士就过去围着站在下面,看塔的匾额,上面写着"定惠之阁",但落款上题写的姓名模糊不清。 弱翁随心所欲地加以批评,让一个寺僧用梯子取下匾额,寺僧揩擦后走近观看,竟是颜鲁公颜真卿写的。

弱翁回头对下属官员说:“这样的好字,为什么不刻在一个石碑上?”传说的人把这事当做笑话。 扩展资料: 宋朝的钟弱翁,是某一个地方的县令。

自认为自己的字写得很好(实际写的不好),喜欢贬低别人的字并总想取而代之。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实在是最幼稚无知的表现。

关于钟弱翁狂妄自大、好为人师的性格,还有一段趣闻,相传,与在“定惠之阁”的笑柄一样,钟弱翁每到一地,就凭着权势摘下那的匾额,由他题写,他的字不怎么样,招来众人讨厌。有一天,他和一位道士闲游,见一牧童牵牛而行,他说能对此景赋诗否? 道士笑道“此牧童既能为诗,哪里用得着我”。

于是,牧童脱口就作了《牧童》诗。后来,人们说道士和牧童乃吕洞宾,为教诲不知天高地厚的钟弱翁才这样的。




如何做到减少争论,缄默做人?
所以,单从人性角度来看,“好为人师”者是不被人欢迎的。 所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如果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好为人师,会让人觉得讨厌、恶心,甚至成为人们挖苦、讽刺的笑柄。 钟弱翁是宋朝奸臣。此人喜欢诗画书法,学的不怎么样,却最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据说,他每到一地方,都喜欢贬低那里榜额上的字画,总是...

初中文言文读练精华110篇购买
- 孙泰克己为人 - 狄仁杰急人之危 - 甄彬还金 - 韩琦大度 - 彭雪琴崇尚俭朴 - 鲁宗道正直 - 钱大昕观弈 - 程氏爱鸟 - 钟弱翁好为人师 - 势利鬼吴生 5. 抗敌类故事:- 陈化成抗英 - 钱金玉以身殉国 - 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 - 王长年智斗倭寇 - 关天培力战英舰 - 赵广誓死不屈 - 老妇...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第五篇
孙泰克己为人 21.狄仁杰急人之危 22.甄彬还金 23.韩琦大度 24.彭雪琴崇尚俭朴 25.鲁宗道正直 26.钱大昕观弈 27.程氏爱鸟 28.钟弱翁好为人师 29.萧颖士傲物自侮 30 势利鬼吴生 三、抗敌 31.陈化成抗英 32.钱金玉以身殉国 33.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 34.王长年智斗倭寇 35.关天培力战英舰 36.赵广誓死不...

自己看着办的文言文
46.孙泰克己为人 47.甄彬还金 48.韩琦大度 49.鲁宗道正直 50.钱大昕观弈 51.程氏爱鸟 52.钟弱翁好为人师 53.萧颖士傲物自侮 54.势利鬼吴生 ……3. 自度的意思 度是普度的意思,自度应该是自己普度自己,自立自强 有个故事叫 佛不度人人自度 有一个佛教信徒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

漫文言文
4. 好为人师文言文中好、书、漫、就的翻译 钟弱翁好为人书 【原文】 钟弱翁所至,好贬驳榜额字画,必除去之,出新意,自立名为重书之。然其书实不工,人皆苦之。尝过庐陵一山寺,有高阁壮丽。弱翁与僚属部曲拥立,望其额,曰“定惠之阁”,旁题姓名漫灭。弱翁放意称谬,使僧梯取之,拂拭就视,乃鲁国颜真卿...

中考文言文21篇是什么意思
46.孙泰克己为人 47.甄彬还金 48.韩琦大度 49.鲁宗道正直 50.钱大昕观弈 51.程氏爱鸟 52.钟弱翁好为人师 53.萧颖士傲物自侮 54.势利鬼吴生 …… 2. 中考古文61篇,其中古诗歌40篇,文言文21篇,请给我准确的题目、 一、文言文阅读。 (共8分)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

自己看着办文言文
38.范元琰不泄盗名 39.王恭身无长物 40.朱晖心诺 41.洪亮吉大器量 42.子罕勿受玉 43.李虞有清德 44.李勉埋金 45.何岳两次还金 46.孙泰克己为人 47.甄彬还金 48.韩琦大度 49.鲁宗道正直 50.钱大昕观弈 51.程氏爱鸟 52.钟弱翁好为人师 53.萧颖士傲物自侮 54.势利鬼吴生 ……

顽猴见巧文言文
孙泰克己为人21.狄仁杰急人之危22.甄彬还金23.韩琦大度24.彭雪琴崇尚俭朴25.鲁宗道正直26.钱大昕观弈27.程氏爱鸟28.钟弱翁好为人师29.萧颖士傲物自侮30 势利鬼吴生三、抗敌31.陈化成抗英32.钱金玉以身殉国33.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34.王长年智斗倭寇35.关天培力战英舰36.赵广誓死不屈37 老妇智斗辽敌38.苏武...

朱晖心诺文言文
范仲淹还金授方 37.卓茂让马 38.范元琰不泄盗名 39.王恭身无长物 40.朱晖心诺 41.洪亮吉大器量 42.子罕勿受玉 43.李虞有清德 44.李勉埋金 45.何岳两次还金 46.孙泰克己为人 47.甄彬还金 48.韩琦大度 49.鲁宗道正直 50.钱大昕观弈 51.程氏爱鸟 52.钟弱翁好为人师 53.萧颖士傲物自侮 54.势利...

萧颖士傲物自侮文言文助读
孙泰克己为人21.狄仁杰急人之危22.甄彬还金23.韩琦大度24.彭雪琴崇尚俭朴25.鲁宗道正直26.钱大昕观弈27.程氏爱鸟28.钟弱翁好为人师29.萧颖士傲物自侮30 势利鬼吴生三、抗敌31.陈化成抗英32.钱金玉以身殉国33.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34.王长年智斗倭寇35.关天培力战英舰36.赵广誓死不屈37 老妇智斗辽敌38.苏武...

横山县15352986903: 求《钟弱翁好为人师》的译文原文:宋之钟若翁,为某县之令,自以为书佳,故好谤讥榜额所书.凡所至,有不适迹意者,必令人去而重书之.然其书实不工.曾... -
荣婕诺安:[答案] 宋朝的钟弱翁,是某一个地方的县令.自认为自己的字写得很好.所以特别喜欢贬低别人的字,每到一个地方,看到自己觉得不好的字,总喜欢取而代之.其实他自己的字又写得不怎么样.一次他路过一个山寺,那里有壮丽的楼阁.钟弱翁和下人站在下面,...

横山县15352986903: 好为人师文言文中好、书、漫、就的翻译 -
荣婕诺安: 钟弱翁好为人书【原文】钟弱翁所至,好贬驳榜额字画,必除去之,出新意,自立名为重书之.然其书实不工,人皆苦之.尝过庐陵一山寺,有高阁壮丽.弱翁与僚属部曲拥立,望其额,曰“定惠之阁”,旁题姓名漫灭.弱翁放意称谬,使僧...

横山县15352986903: 钟弱翁好为人师翻译
荣婕诺安: 钟弱翁(就是钟离权,字弱翁,奸臣)每到一地方,都喜欢贬低那里榜额上的字画,总是要把那些字画消除掉,(想一些新的东西,自己拟名为他们重新书写),但是写的实在不够(好?工整?),人们都饱受其害. 他曾经路过庐陵的一个山中寺庙,那有一个很壮丽的高高阁楼.(钟弱翁和下人就一起过去站在下面),看塔的榜文,榜文上写着"定惠之阁",而旁边的题字人的名字看不清楚. 弱翁就肆意的说榜文的缺点,还叫一个寺僧拿来梯子取下榜文来看,可他擦拭后靠近仔细一看,却发现是鲁国颜真卿书写的,弱翁就说:"像这样的字画,怎么能不刻一个石碑?"就命令为字刻石碑,他手下的服侍的人把这当做一个笑柄 .

横山县15352986903: 好为人师文言文然书实不工,人皆苦之翻译 -
荣婕诺安:[答案] 好为人师,谓不谦虚,不知求教而喜欢以教导者自居. 然而钟弱翁题写的字实在不好,人们因此都饱受其害.

横山县15352986903: 钟弱翁好为人师翻译 -
荣婕诺安: 宋朝的钟弱翁,是某一个地方的县令.自认为自己的字写得很好.所以特别喜欢贬低别人的字,每到一个地方,看到自己觉得不好的字,总喜欢取而代之.其实他自己的字又写得不怎么样.一次他路过一个山寺,那里有壮丽的楼阁.钟弱翁和下人站在下面,看匾额上的文字,上面写着"定惠之阁",旁边的题名已经看不清楚了. 弱翁说,这幅字可真是写得不怎么样!叫寺僧拿梯取下来准备换上自己写的,可擦拭后一看,却发现是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弱翁忙改口说:"这么好的字,怎么不用石碑刻下来流传后世呢?"听到这件事的人无不把这当做一个笑柄 .

横山县15352986903: 钟弱翁好为大师的原文和译文 -
荣婕诺安: 钟弱翁所至,好贬驳榜额字画,必除去之,出新意,自立名为重书之,然书实不公,人皆苦之.尝过庐陵一山寺,有高阁壮丽.翁弱与僚属部曲拥立,望其榜,曰:“定惠之阁”,旁题姓名漫灭.弱翁放意称谬,使僧梯取之,拂拭就视,乃鲁国...

横山县15352986903: 钟弱翁好为人书 -
荣婕诺安: 钟弱翁(钟傅,字弱翁)是某一个县城的县令,自以为自己的书法写很好,所以喜欢批评楹联与匾额上的字.每到一地方,有不合自己意愿的字,一定会命令人拿走并重写它.但是他写的实在不够好. 他曾经路过庐陵的一个山中寺庙,那有一个很壮丽的高高阁楼.(钟弱翁和下属官员就一起过去站在下面),看塔的匾额,匾额上写着"定惠之阁",但旁边落款姓名模糊不清. 弱翁就说匾额不好,叫一个寺僧用梯子取下匾额,想要重写它.可寺僧擦拭后走上去仔细一看,却发现是颜鲁公颜真卿书写的,弱翁回头看着下属官员,对他们说:“像这样的好字,为什么不刻在一个石碑上永久保存?”听说到这件事的人都把它当做笑柄.

横山县15352986903: 钟弱翁好为人书的介绍 -
荣婕诺安: 钟弱翁是宋朝的一位县令,他自认为自己的字写得很好,喜欢贬低别人的字并总想取而代之.

横山县15352986903: 求钟弱翁好为人师的加点字解释 -
荣婕诺安: 1.苦之: 为此感到苦恼2.梯取: 爬上梯子去取3.书: 书写4.工: 工整6.漫灭: 模糊不清7.谬: 不好8.乃:原来是9.顾:回头

横山县15352986903: 文言文《钟弱翁好为人师》的问题 急! -
荣婕诺安: 1 书法家:东晋的王羲之,唐朝的怀素、欧阳询2 出了丑尴尬恼怒,未必心服又不能发作,急于想办法为自己挽回颜面3 为人要谦逊、有自知之明,不可不懂装懂;要尊重别人,不可随意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否则只会自取其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