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法律是什么

作者&投稿:堂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法律语言”这个概念,我国目前有十余种定义。为了叙述的方便,引用其中的部分定义:

  1.边缘学科

  法律语言是一门法学与语言学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这是十年前所下的定义,现在虽然没有多少支持者了,但还是有一定的市场。本定义将法律语言和与其相关联的两个学科交叉点混为一谈了。何况,法律语言既不是法学和语言学交叉的产物,也不是法律和语言交叉的结果。

  2.用之于法律

  法律语言是用之于法律的语言。如立法语言等。

  这个定义出自1998年12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法律辞海》,原文照录。这个定义不仅大大缩小了法律语言的范围,不符合法律语言的实际状况,而且以“语言”再次定义“语言”,亦是逻辑学上的常识性错误。

  3.专业术语

  法律语言是以本民族语为基础,运用在立法、司法及一切运用法律专业术语领域的符号表意系统。本定义的可贵之处在于指出了一个民族的法律语言的基础,是其本民族语而非共同语———虽然是否应该出现在定义之中又另当别论。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可能“运用法律专业术语”,因而,该定义没有将法律语言与非法律语言分别开来。

  4.社会方言

  法律语言是民族共同语在长期的法律科学和法律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服务于一切法律活动而且具有法律专业特色的一种社会方言。

  一般受众会知道“地区方言”,难以明白“社会方言”。以语言学方式定义法律语言已经很难懂了,以其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方式定义就更难懂了,再以其分支的分支———社会语言学方式定义,则难上加难懂了。

  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全国高等法律院校统编教材《语文教程》中,曾有“法律语言”这个概念,是我国“十年动乱”后第一次提到“法律语言”,原文如下:

  根据法律语言的特点,我们着重学习消极修辞……要对语体及风格作必要的论述;

  法律语言在特定的表达功能上已经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

  对于法律语言,措辞准确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法律语言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更不能使用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概念,否则,便无法做到“以事实为根据”;

  法律语言更是非常注意以词义的轻重来反映客观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程度;

  法律语言比其他语言更讲究简练;

  法律语言主要应谨严周密,其次也应质朴、流畅,来发挥语言的表达效力。

  十分遗憾的是,该教程虽然指出了法律语言的许多特性,也对法律语言做了虽然粗略却较全面的探讨,此后数十年我国在法律语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超越该教程已经涉及到的词法、句法、标点、修辞,该书的副主编宁致远教授此后也成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的法律语言研究者,但它始终没有给出法律语言的定义。或许当时对法律语言的研究尚不足以对其界定,这正是严谨的治学态度所致。而且,从该《语文教程》提出法律语言概念至今,已经二十多年的历史了,除了《法律辞海》对其给出了定义以外,包括李伟民主编的5大本《法学辞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的《法律辞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这样近年编辑的大部头在内,都没有对“法律语言”立目。其原因只能是我国当前关于法律语言的概念太不统一,甚至连主流的观念也没有形成。

  二十多年来学界对法律语言定义的“百花齐放”,引领研究人员取得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法律文本词、句的语法分析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语言学的内容。近年来,甚至出现了如廖美珍先生这样精通欧美语言学的英语专家,深人中国的法庭采集审判过程中各种诉讼参与人的语料,撰出了《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和《法庭语言技巧》这样源自司法实践的专著,证明了法律语言学界不乏踏踏实实的高端学者。

  因法律语言定义的“百花齐放”所引导的成就固然不可以虚无,但其负面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比如,法律语言的范围模糊;法律语言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不明;法律语言研究至今还未形成合力。如此而言,法律语言研究的昌盛,至今仅积跬步而已。


网上散布不实言论怎么处理?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关于网络传播不实言论的量刑的法律依据如下:一、因为这些有的可能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的处罚有: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

谣言的法律定义
若社会影响十分恶劣比如说地震时谎报震级诱导他人产生恐慌情绪则可以处刑事处罚。造谣诽谤是指通过捏造事实、行为人主观意识上对当事人的名誉造成损害的一种行为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来规范网络谣言违法行为,其中现行的法律主要有5部,在2012年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就规定了对“散布...

为什么言论必须是"自由"的
言论自由是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基本权利,但要保证被议人员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这些意见表达不用受政府的审查及限制,有时也被称为意涵更广泛的表达自由。言论自由对推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发挥了巨大历史性作用。在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地区都以不同形式“法”...

散布不实内容编造谣言,会面临什么处罚?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人以为网络是非法之地,就虽已散不真实谣言。认为网络上发谣言不会查到,那就是发布谣言者的无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散布谣言、传播谣言会面临什么处罚?一、谣言的法律界定的什么 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网络谣言,是指...

语言攻击到什么程度犯法
语言攻击到什么程度犯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素质低下的人,当遭遇言语羞辱时,我们不必翻脸或者动手,真正高情商的做法体现在善于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接下来看看语言攻击到什么程度犯法? 语言攻击到什么程度犯法1 一、语言攻击到什么程度犯法 语言攻击的行为涉嫌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

无意中传播谣言应该受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1,如果是情节严重、有故意传播地震谣言行为的,可能会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3,另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网络言论不当会导致发言人遭受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的惩治。不当言论一般是指对国家或者是个人造成一定的威胁,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言论,以及具有故意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等相关情节,会严重危害到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言论。我国公民是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言论的,但发表个人言论要遵守法律的...

民事诉讼禁止反言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禁止反言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禁止违反先前的言论。在法律原则上它指人们在进行民事活动、民事诉讼等行为时,在表示出相应的言词后,要对自己的言词负责,不得为己利而作出否定先前言词的言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三条 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有权在...

禁止反言原则法律规定民诉法解释
简单理解,即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要遵守诚实守信原则,并对自己的言行、行为,高度注意,谨慎负责,以便保护对方当事人合理的信赖利益,节约司法资源,防止出现矛盾的裁判,并侵害公平公正的司法秩序。二、禁止反言原则的在相关法律规定中的具体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三条 民事诉讼应当遵循...

法律上对公然诽谤侮辱,的定义是如何的?什么范围内叫公然?比如单位同事...
诽谤罪(刑法第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注: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即使不构成诽谤罪,也触犯了...

绿春县19465975692: 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法律的全称是什么 -
翠咏刺五: 我国的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于2000年10月31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绿春县19465975692: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是( ). -
翠咏刺五: 2000年10月3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绿春县19465975692: 我国语言文字法的正式名称是什么 -
翠咏刺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绿春县19465975692: 语言攻击触犯什么法律 -
翠咏刺五: 只能在道德方面教育或拘留,严重些因为言语教唆而导致他人残疾或命案也只是轻微罪行,很难用法律严格断罪

绿春县19465975692: 如果一个人受到语言上攻击另当事人受到伤害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
翠咏刺五: 语言攻击是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第(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参考资料:www.gov.cn/...30.htm

绿春县19465975692: 语言侮辱及殴打未婚女子的法律法规 -
翠咏刺五: 辱骂殴打他人,根据造成的后果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致使受害人受伤,经鉴定达到轻伤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量刑.达不到轻伤标准的构不成故意伤害罪的,按治安案...

绿春县19465975692: 法律上有没有语言伤害罪?就是用语言伤害他人使他人身心收到伤害,当众侮辱他人如果是对未满14周岁的 -
翠咏刺五: 如果口角之争进行侮辱对方进行自杀,这个是关系的,顶多告他侮辱罪,罚钱赔礼道歉而已!至于当事人的失望是跟言语之人没关系的.不要问我是谁,我来自法律直通车.

绿春县19465975692: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根据什么民族区域自治法机其它法律规定 -
翠咏刺五: 《宪法》第134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