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是什么?

作者&投稿:全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月亮绝美诗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5.春风又绿江南岸,...

暮江吟描写夜晚景色的诗句是
昨夜梦魂中 昨夜月同行 遥夜泛青瑟 第三字 风雪夜归人 数问夜如何 海日夜中明 微十夜来过 单于夜遁逃 第四字 良人昨夜情 危樯独夜舟 露从今夜白 沧江急夜流 寒灯独夜人 第五字 情人怨遥夜 随风潜入夜 牛渚西江夜 清瑟怨遥夜 乱山残雪夜 一年将近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

有明月的诗句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李益《写情》 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10、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1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唐诗宋词中有关明月的诗句
月中的女神不施粉黛,她的美貌全靠这月光了。3、《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

关于晚上诗句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相逢未尽论心素。早容易、背人去。忆得歌翻断肠句。更惺惺言语。萋萋芳草迷南浦。正风吹、打船雨。静听愁声夜无眠,到水村何处。——宋 ·杨无咎《滴滴金·相逢未尽论心素》 老来贫困实堪嗟,寒气偏归我...

关于山水月色的诗句
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关于“山水”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山水”的诗句包括: 1、唐代...

唐诗宋词中月亮分别代表什么情感?急
5、以月写离别之伤情。《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夹岸杨柳,参差拂动于凄凉晨风之中;天涯孤客,黯然独守于天际残月之下。柳永在舒缓而又哀恻的言辞中,传递出一种抑郁伤感的情调。昨晚别离,还在“都门帐饮”,还在“执手相看”,今朝酒醒, “晓风”驱散了精神的麻木,惟有...

描写月亮的优美古诗句
3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3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3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3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7、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

描写海的诗句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7、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杜甫《夏夜叹》 2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9、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31、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32、晴日暖风生麦气,绿...

描写月光的古诗句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4、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3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3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3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3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吴兴区13576539858: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的写作背景 -
雪追复方: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 ,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

吴兴区1357653985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写作背景50字 -
雪追复方: 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轮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这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

吴兴区13576539858: 辛弃疾在哪种情况下写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雪追复方: 创作背景: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轮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辛弃...

吴兴区1357653985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 -
雪追复方: 热爱风景

吴兴区13576539858: 谁知道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背景资料(在线) -
雪追复方: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意】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

吴兴区13576539858: 西江月诗词背景 -
雪追复方: 不知你说的是不是这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这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

吴兴区1357653985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时间是( ),地点是( ),表达了作者( ) -
雪追复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时间是夏天的夜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原文如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

吴兴区1357653985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写作年代 -
雪追复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经典名篇,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江西的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是其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吴兴区13576539858: 古诗西江月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雪追复方: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辛弃疾在其附近建有书堂,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辛弃疾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那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他终于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而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以至农村的一事一物都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因而他对农民的疾苦很关切.这是作者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之下创作的.

吴兴区1357653985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译文加来历背景 -
雪追复方: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清爽的夜风吹来了蝉儿的鸣叫. 稻花飘香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听得阵阵田蛙歌唱. 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滴滴细雨酒落山前. 过去的小客店还在村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指茅店)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而贯彻全篇的却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作者善于抓住夏夜山乡的特点,又理解农民对丰收的热望,加上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临其境,馀味无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