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偕老的全诗

作者&投稿:尚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题我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的意思是: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出处】:先秦·佚名《击鼓》


【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赏析】:

本篇写兵士长期征伐异国,思归不得,而对统治者怨愤不满。
本篇共分五章。
诗一开头,就直接描写军队出征前的情景:“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此写:军队出征前,以击鼓作进军信号。此时,士卒们纷纷挥动刀枪,操练击杀冲刺,以显示军威。可是有些人却在“土国城漕”。既击鼓进军、操练击刺,又修工事与筑城,这就描写出战前备战的繁忙情景,烘托出战前的紧张气氛,从而交代出进军的背景。在此情况之下,点出主人公“我独南行”。“南行”,指出兵往陈宋。这两国在卫国之南。在国内修工事、筑城并非不劳苦,但他们却无需出国征战而无战死之忧,而出征兵士纵然欲“土国城漕”犹不可得。一个“独”字突出他与“土国城漕”者不同的处境与对出国南征的不满,并透露出危死之忧。此句始以直接抒情,表露对统治者不满。首章的战鼓雷鸣、兵士以刀枪击刺的紧张气氛,为二、三、四章兵士的诉苦作了渲染与设下铺垫。(以上为第一章)
紧接着交代军队 “南行”的原因: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孙子仲,当是军队的统帅,其他无考。“陈与宋”,均在今河南省境内。此次出征是跟随统帅孙子仲讨伐平定陈与宋。这就点出此次战役的非正义性。本来就不愿参加这非正义的战争,再加上长期征戍在异国,就必然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平定陈宋战役已打过很久了,为何至今还守在此,而不让我们这些幸存者返回家乡?这就引起他们忧虑不安。前两句是以叙述交代“南行”的原因,对平定陈宋战役的情景未详写,仅一带而过。这固然为篇幅所限,更是因为紧扣题旨,重在写兵士征战之苦及对久戍不得归的怨愤,战役详情无必要赘述。这是进一步直截了当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其厌战心情已显然可见。(以上为第二章)
继而,向前推进一层,深入地陈述战争环境的艰苦与军纪松散: “爰居爰处?”此言:我们住在哪里?歇在哪里?这固然表明兵士由于无有固定安身之处,战争环境艰苦,但更表明 “军士散居无复纪律”( 《集疏》)。因而导致 “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此言: 战马跑到哪里去了?我们到哪里去找它?结果却在树林中找到了。这就以兵士散居与失马寻马两事件事,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兵士久戍异国,军心涣散、士无斗志的厌战情景。人民反对非正义战争,由此再见一斑。(以上为第三章)
由于厌战,就必然更思家思妻,这就引起他回忆当初出征前与妻子话别的情景: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临别时,我拉着你的手,与你立下誓言: 同生死、共聚散,白头同过到老。可是如今,虽然“信誓旦旦”,却难得实现。这是用倒叙笔法,追叙当初离别的情景,从侧面描写兵士不得归的忧伤及对统治者的怨恨。立誓的场面与如今的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最能感动读者的心怀。(以上为第四章)
最后,抚今追昔:“于嗟阔今,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此言:唉!我们这些离别家乡的兵士,恐怕不能活着回去了,长期离别,当年的誓约难以守信实现。诗人借沉痛的哀叹,充分倾泄兵士对自己处境的悲哀忧伤,对统治者的怨恨愤慨,更进一步反映出对非正义战争的厌弃与反抗。这是血泪的控诉。兵士最后的结果究竟如何?至此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去想象。(以上为第五章)
本篇叙事蕴含抒情,而抒情又与叙事紧密结合,二者水乳交融。这在前三章的叙事、第四章的追忆和末章的哀叹无不如此。
本篇在结构上十分讲究。铺陈叙事与抒情,层次既分明,又错落有致,步步加深,环环紧扣。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使久戍不得归而忧伤悲苦、怨恨满怀的兵士形象跃然纸上,从而体现了极高的概括能力与表现技巧。无论对进军备战场面的描写,对驻地军心涣散的铺陈,以及对离别时痛苦的叙述,无不情景逼真,委婉有致。正如陈子展云:“诗人若具速写之技,概括而复突出其个人入伍、出征、思归、逃散之整个过程。”(见《诗经直解》按语)。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何处?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是:今生拉着你的手永结美好,与你永不分离白头到老。《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诗经,岁月静好,与子偕老
“岁月静好,与子偕老”出自诗经的《国风·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而“岁月静好”出自后人的改写:即胡兰成的名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意思是生活平安宁静为好,现在安定健康为佳。全诗: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
此句出自《国风·邶风·击鼓》,诗中描写了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原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全文和意思?
意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击鼓》【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死生契阔 与子成悦的意思?
应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大概意思:只要我们没有分开,那就请你握住我的手,不要松开。无论有多短暂,也请你紧紧握住,无论生死聚散,我都与你相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下一句是什么?
原句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意思是:不论生死,不论会有多艰难,我与你说定了,握着你的手,我会陪着你一同老去。出自《国风·邶风·击鼓》原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译文: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怎么读?
《国风·邶风·击鼓》是《诗经》中一篇典型的战争诗。全诗一共五章: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全诗意思?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是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我与你立下誓言。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一、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

此生契阔 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是什么意思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此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国风·邶风·击鼓》《国风·邶风·击鼓》是《诗经》中一篇典型的战争诗。全诗共五章: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前面一句是什么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前面一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此句出自先秦的《国风·邶风·击鼓》里,《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原诗是这样的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古丈县18176322645: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完整的诗句是什么啊 -
澄审骨仙:[答案]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

古丈县18176322645: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整首诗 -
澄审骨仙: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源于《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子:此处为“你”的意思.在《诗经》的注解里,契为合,阔为离,死生契阔就是生死离合的意思.“生死相依,我与你...

古丈县18176322645: “持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出自哪里?是谁写的? -
澄审骨仙:[答案]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成语式名句出自《邶风·击鼓》,这是写一位戍边的战士久役在外,想念回忆与妻子分别之时情景的爱情诗.全诗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田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于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

古丈县18176322645: 诗经,岁月静好,与子偕老 -
澄审骨仙: “岁月静好,与子偕老”出自诗经的《国风·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而“岁月静好”出自后人的改写:即胡兰成的名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意思是生活平安宁静为好...

古丈县18176322645: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全文是什么? -
澄审骨仙: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

古丈县18176322645: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全文是?
澄审骨仙: 出处 《诗经·邶风·击鼓》 【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1].土国城漕,我独南行[2].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3].不我以归,忧心有忡[4].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5]?于以求之?于林之下[6].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7].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

古丈县18176322645: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处和全文? -
澄审骨仙: 出自《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原文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

古丈县18176322645: 持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全文是什么?
澄审骨仙: 《诗经·邶风·击鼓》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执子之手,与子共著. 执子之手,与子同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古丈县18176322645: 与子偕老”的前一句诗词 -
澄审骨仙: 1、“与子偕老”的前一句诗词是:”执子之手“.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如下: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执子之手,与子共著. 执子之手,与子同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执子之手,夫复何求?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意思是: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