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或其弟子的名言

作者&投稿:乜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论语的名言,解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5、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老百姓忠厚老实了。”
(该资料来自《百度文库》请珍惜。)

专注每一步 烦恼即菩提




人生境界,说穿了就是两个事,一个迷一个觉。整个佛法,大不了就是讲转迷为觉。一切真正的文化,也是为了这个目的。越能引导人回归自在本性的文化,就是最好的文化。只不过,谈到心的觉悟,佛陀最深刻。

转迷为觉,就是一种心的实证。佛陀说,烦恼就是菩提。如果只记得这句话,却没有真正的体验,那就是佛学范畴的事。如果只搞佛学,或如许多的学者,为什么学富五车,往往却该烦恼的烦恼,有的还要自杀呢?是因为学问只停留在学问,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实际考验到了,就不顶事了。

如果起而行之,就是另外的效用了。说烦恼即菩提,天地与我为一,为什么这么说呢?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呢?说烦恼就是自在,为什么我的烦恼总是烦恼呢?一个疑问持续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在某个时机,不期而然,打破藩篱。这就是传承的参禅了。

或者用别的方法来破解烦恼。行深般若菠萝蜜多,就是方法。对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太,佛陀教她每天从井里提水的时候,对每个动作保持念念分明。长此以往,老太太由定生慧了。也有行禅的方法,在公园里自在行走,对一步步念念分明,享受投入行走的专一。长此以往,定能生慧。或每日做定课,盘腿静坐,心念随呼吸。久久功深,心地清明。

庄子说,美成在久。做世事需要持之以恒,心地的觉悟,也需要持久的置心一处。

人各种先天后天的原因,积累了各种成见偏见,形成各种烦恼。古人烦恼比较轻,因为民风淳朴,所以古代的人,往往在一个执着点上点破,学的人就打开了心。一个禅师讲法,下面千百十人,皆大欢喜。但是今天的社会,标榜的说法是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先进,但是实际上心里的烦恼重多了,成见和傲慢重多了。所以难以一言之下敞开。

种种办法,都因烦恼而有。有病才有药。释迦拈花,迦叶就笑了。因为迦叶没有病,所以就笑了。其他人都心里有病,所以闹心不知道应对。

人本来是没有病的。病是自己不知不觉揽的。不能顿时觉悟,就需要方法来打破这种成见和藩篱。观呼吸,行禅,都是从乱向止回归的方法。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孔子眼中的“学”内涵是很丰富的。看来并不是单指“作文”,首要的其实是“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础,“作文”情真意切自是不难。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
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课那样说教的,于“文”中渗透,方是正法。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高高在上的权威并不是唯一的老师,当然也就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可以随处存在,所以学习中要抱着所有的人都是老师,都有可学习处的想法,但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
(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锻炼,知识内蕴的充实,学术精神的涵泳,都必须依靠一种锲而不舍的自持力。
(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的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了教师魅力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自然会“欲罢不能”,何患不“自主”?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告诫其弟子,首先要充实自己,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谈得上遇到伯乐。
(1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古时候的人大多为了完善自己而学,今天的人求学大多是为了沽名钓誉。所以学习者要努力加强修省躬行的自觉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学问。
(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他曾经废寝忘食地去冥思苦想,以期得到什么彻悟或顿悟,结果一无所获。因此,孔子得出结论:与其空想,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学习。
(1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一个人有仁、有知、有信、有直、有勇、能刚当然非常好,但如果不好学,都是有致命的短处。这里强调了知识修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倡导积极学习,主动探求知识。
(1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孔子眼中的“学”内涵是很丰富的。看来并不是单指“作文”,首要的其实是“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础,“作文”情真意切自是不难。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
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课那样说教的,于“文”中渗透,方是正法。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高高在上的权威并不是唯一的老师,当然也就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可以随处存在,所以学习中要抱着所有的人都是老师,都有可学习处的想法,但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
(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锻炼,知识内蕴的充实,学术精神的涵泳,都必须依靠一种锲而不舍的自持力。
(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的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了教师魅力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自然会“欲罢不能”,何患不“自主”?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告诫其弟子,首先要充实自己,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谈得上遇到伯乐。
(1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古时候的人大多为了完善自己而学,今天的人求学大多是为了沽名钓誉。所以学习者要努力加强修省躬行的自觉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学问。
(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他曾经废寝忘食地去冥思苦想,以期得到什么彻悟或顿悟,结果一无所获。因此,孔子得出结论:与其空想,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学习。
(1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一个人有仁、有知、有信、有直、有勇、能刚当然非常好,但如果不好学,都是有致命的短处。这里强调了知识修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倡导积极学习,主动探求知识。
(1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自《孟子》的有关尊老爱幼的名言有哪些??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战国时期·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意思:认真的兴办学校教育,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教化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3、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

孟子、孔子、列子的名言
列子的名言:1、列子曰:“虚者无贵也。”2、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民矣。事之破 �为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3、列子曰:“ 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 化而成。孰测...

孔子 孟子 的名言各3则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为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

孔子名言中,关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名句有哪些?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出自:春秋.孔子《论语》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

孔子的名言
79、“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论语》 80、民无信不立。——孔丘 孔子的名言2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名言名句
孔子名言名句100条精选 导语: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孔子名言名句100条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2、 益者三友。友...

孟子孔子与论语里的名言!!
”《论语》20篇像语录一样,用简洁的文字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名言懿行。自唐以后,历代名儒都认为《论语》的章节是随便编列的,没有内在逻辑。经过他们的圈点、注释,《论语》变成了死板的教条。谁也不敢跳出这传统的范围,墨守成规,沿习成风。怀师的《论语别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摆脱千余年...

孔子名言有哪些
比喻无法创造或事物和情况腐败无望。又叫“朽木不可雕也”。8.四教:信实、忠信。解说: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弟子。第一,文学,即名家之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是进行学习,规范人的行为,使人的言行有章可循。第三,忠义学习是修身养性。就是培养人自愿去做自己该做的事。4.信仰学习是认识人和辨别事物的学习,是...

孔子的教育名言
孔子的教育名言(精选150句)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那什么样的名言才是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孔子的教育名言100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子的教育名言 1 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

孔子的名言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

化德县15943553792: 孔子 名句大全 -
林鲁美敏: 孔子名句: 1.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2.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化德县15943553792: 孔子的语录集是 -
林鲁美敏:[答案] 孔子及其弟子记录的语录《论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时习之.

化德县15943553792: 孔子说的“尊师重教”的名言有哪些? -
林鲁美敏: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温...

化德县15943553792: 孔子的名言 -
林鲁美敏: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不迁怒,不二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与朋友交,言而...

化德县15943553792: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
林鲁美敏: 孔子经典语录收藏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答: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答: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

化德县15943553792: 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论语的名言,解释 -
林鲁美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

化德县15943553792: 孔子的弟子写的语录还有什么 -
林鲁美敏:[答案] 《论语》

化德县15943553792: 孔子说的关于诚实的名言警句关于诚实的名言警句,孔子说的 -
林鲁美敏:[答案]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

化德县15943553792: 孔子的名言是什么最少有4句 -
林鲁美敏: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化德县15943553792: 孔子说过的关于学习与做学问的名言有哪些? -
林鲁美敏: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3.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4.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6. 多闻阙疑 .7. 子入太庙 ,每事问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