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恪事什么人?他最后为何会被逼自缢

作者&投稿:绪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开放、鼎盛的朝代。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为格言,励精图治,为百姓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段时期可谓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历史上将这段时期成为“贞观之治”。虽然唐太宗是一位明主,但是皇家内部的政治斗争,是很难避免的。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这个道理。
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位女儿。但是他的儿子中才能、谋略出众的不多。李承乾、李治、李恪都是当时太子之位的热门人选。李承乾十分聪颖彪悍,但后来因谋反不得善终。剩下李治与李恪也是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波涛汹涌。
这场内斗也随着李恪自缢而结束。结局大家都知道,李治顺利成为太子,后来继位成为皇帝。而李恪临终前怒下诅咒,且过了不久诅咒竟然应验,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01
生平往事
李恪的出身并不低微,他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孩子,他的外祖父来头也不小——隋炀帝杨广。他的母亲杨妃正是杨广的女儿,前朝的公主。由于血统高贵,李恪两岁的时候就被封为长沙郡王,五年后又被封为汉中郡王。从小被优待的李恪并没有形成贵族的骄矜、傲慢的性格,相反他十分平易近人。
成年后的李恪,不仅聪慧,还十分勤勉好学。熟读四书五经,对兵法谋略的掌握也非常娴熟。有时候他在书房里认真读书,侍从放在桌子上的茶凉了好几次,换了好几次,而他都不曾发觉。如此优秀的人才也深得唐太宗的器重。公元六三四年,他被皇上任命为益州大都督,但皇上下旨时即告知他不需赴任,只是作为一名亲王挂名而已。
在这之前,这种情况是从未有过的。这足以看出皇上对他的厚爱以及器重。毛主席曾评价李恪为“天之英才”。奈何天妒英才,如此优秀的人却在皇家斗争中被伤得体无完肤,最终落得自尽的下场。
02
被迫自缢
在李承乾谋反事件之后,李治与李恪便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大臣们也都纷纷站队,希望在唐太宗百年之后,自己能有一个稳定的靠山。而唐代著名的大臣长孙无忌就是李治坚定的支持者。在这场内斗中,长孙无忌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所以他与李治的关系十分密切。
长孙无忌既是朝廷的官员,又是皇亲国戚,故而唐太宗对他十分信任,还将修律的重任交给他。当时唐太宗认为李治的性格过于软弱,优柔寡断,不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选,因此想把太子之位传给李恪。此时长孙无忌却强烈反对,并表示李治虽然性格软弱,却能够体察民情,体谅百姓的疾苦。
正是这番话改变了唐太宗的主意。随后李治便稳坐太子之位,但是长孙无忌的心里却开始生出忌惮,李恪的存在对李治一党来说,始终是个威胁。于是一场阴谋随即开始酝酿。公元六五三年,高阳公主被揭发谋反,长孙无忌便在这个关键时候指示官员房遗直指控李恪谋反。就这样,在案情不明不白的情况下,李恪自尽了,用的是三尺白绫。那时他只有三十四岁。
03
立下毒咒
而李恪的弟弟李愔也难逃死亡的结局。长孙无忌为了斩草除根,连李恪的弟弟李愔也划为李恪同党,将之一并害死。可是李愔从小才能并不出众,可以说是众皇子众十分普通的存在,即便他对李治登基并无妨碍,也难逃死亡的命运,这让李恪的内心更加愤愤不平。
李恪心中明白自己在如此情境之下难逃一死,但是他对长孙无忌的恨意却不能消减分毫。就像窦娥含冤时毒咒发誓的那样,李恪死前也表达了自己对长孙一族的怨恨,他希望祖宗保佑,帮他平冤昭雪,他希望在他死后,长孙一族就如江河日下,再也不能崛起。尽管此时长孙家族依旧位高权重。
但是“功高震主”是所有历史故事里难免的结局。位高权重之人,说话办事难免倨傲不已,再加上当时武则天暗中图谋皇位,明里暗里调拨李治和长孙无忌的关系,李治开始慢慢疏远长孙家族。后来长孙无忌被流放,长孙家族也流放的流放,赐死的赐死,果真如李恪所言,江河日下了。
而李恪究竟有没有参与谋反呢?显然是没有的。武则天成为皇帝后,曾为李恪一案平反。从李恪的性格来分析,他遇事沉着冷静,又果敢坚毅,是一个非常有决断力的人,绝对不会犯糊涂去参与谋反。加上史书上记载,长孙无忌性格十分阴险,且心胸狭隘,并且李恪与高阳公主一党私交并不深刻。
综上一切因素,可以得见,李恪并没有参与到谋反当中。也就是说,李恪果真是被冤枉的。而长孙无忌家族的覆灭,也是他们咎由自取,害人终害己,这不仅仅是所谓的“现世报”,还是历史中不可逆的潮流。


李恪和高阳公主是如何死的?在什么时候?是单纯的兄妹关系吗?高阳公主有...
他两人的感情,可以百分之百肯定,除兄妹之外无他!!!因为史籍上找不到任何他俩不正当关系的语句。有可能因为都是庶出,所以感情稍微亲密一些。但也就仅限于此了。甚至连史料都不能证明两兄妹关系很亲密,因为高阳她欲发动政变是想拥立她的叔叔李元景,不是李恪。只是有的电视剧里为了叙事简洁直接就说...

唐太宗的儿子李恪怎么死的?
李恪自小便聪明机敏,被长孙无忌陷害谋反,最后被谋杀致死。只能说生在皇室便有生在皇室的悲哀,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杨广的女儿,按理说也是出身显贵。说来这也是位传奇的皇子,两岁,便被封为郡王,十岁,便晋升为蜀王,可见李恪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唐太宗也非常偏爱这个儿子,对...

唐朝李承道是谁李恪又是谁两个是不是同一个人
李承道(620年前-626年),唐高祖李渊孙,皇太子李建成次子。李恪(公元619年-公元653年3月6日),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女杨妃之子,排行第三。

李恪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恪身上流躺着前隋的血液。他是前朝皇帝的外孙!在当时,虽然可以娶前朝皇室女子为妾(因为她们出身高贵),但是指定她们的子嗣为继承人,还是要深思熟虑的。毕竟,两朝距离太近,心理上对前朝皇室的排斥,统治者对其权位的担心都会阻碍李恪被立。最终,唐太宗做出了选择--立李治...

李世民的第三子吴王李恪是个好人吗?
不坏 李恪(619-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620年(武德三年)六月,封长沙郡王;625年(武德八年),改封汉中郡王。627年(贞观元年),晋封汉王。628年(贞观二年),改封蜀王,予益州大都督。637年(贞观十一年),封为吴王,改授安州都督...

蜀王李恪是怎样一个人?
贞观十一年(637年),年初,转授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之官,世袭;年末,因狩猎过度被弹劾罢官(《新唐书》上记载是李恪与乳母之子赌钱而被弹劾);贞观十二年(638年),复安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罢世袭诏,诸藩王都督衔留存情况、之藩情况不明,待考;贞观十七年(643年),被...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在历史上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李世民和杨妃的儿子,英武不凡,李世民很喜欢这个儿子,说这个儿子像我,想立他为继承人,但是反对声音太大,后来卷入房遗爱高阳公主谋逆案被冤杀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是因为有隋朝的血统,所以当不了皇帝?
”这更奇怪,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什么记录,评价却给的这么高呢?都中外所向了!很奇怪,可是没有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杨妃一定知书达理,并且通宵人情世故,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李恪,没有理由会苯到去谋反。况且所有的史书上都认定,反的是高阳公主及其他人,总之不是李恪,使长孙无忌看李恪不...

关于李世民的儿子吴王李恪的生平及他和高阳公主的关系
其实,没有高阳公主,长孙无忌也要收拾吴王李恪,因为李恪实在太出众了,“有英武才”,果敢坚毅,最象李世民,他的身上集合了一个女人对男人的全部幻想,如果他是长孙皇后的嫡子,谁都无法动摇他继承人的地位,可惜,他的母亲是隋杨帝的皇女,即使他能以庶子的身份成为大唐储君,开国功臣们也不愿见到隋...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真的很强吗,为何千百年来很多人怀念他?
但实际上,《新唐书》这样记载,不过是有意掩饰李恪的罪错而已。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先生考证,“簺”其实是一种打猎捕兽的设置。那么,李恪实际上也是在“游猎”,只是换了一种说法。二是南唐为了让国家显得正统,特地在李唐宗室中找了一个人来作为他们的“义祖”...

钟楼区15757316478: 李恪从出世到死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
宇文杨舒康: 李恪,是李世民所有儿子中最具有胆识的.李世民自己也曾经想立李恪当太子,但遭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反对,为权衡利弊,而作罢.李恪本人也是争强好胜,有魄力和胆识.在储位争斗中,长期拉党结派.而且做事狠,不留余地.得罪了许多大臣和权贵、最后被他弟弟李治渔翁得利.公元653年,以反叛的罪名被长孙无忌杀害.

钟楼区15757316478: 吴王李恪是个怎样的人? -
宇文杨舒康: 是隋炀帝女儿阴妃所生.武德三年,封蜀王,十年,改封吴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钟楼区15757316478: 李恪是因为高阳上吊而死才自刎还是因长孙无忌的陷害而死的? -
宇文杨舒康: 吴王李恪确因长孙无忌的陷害而牵连被杀! 此事可见于《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作者并在其传记之尾的“史评”中提及从事,为吴王李恪的冤死不平,并认为长孙无忌报复和陷害李恪一事是他一生中的污点!

钟楼区15757316478: 李恪是怎么死的 -
宇文杨舒康: 历史上有3个李恪 唐太宗第三子李恪:长孙无忌,假如不是他当时强烈反对李恪当太子,恐怕唐朝的历史都要改写.等到李治登基,长孙无忌掌权,后来的事态发展就越来越朝着不利于李恪的形势发展,后来其凭借手中的权势,先谋立太子李忠,后又相继冤杀了吴王李恪以及流放江夏王李道宗. 唐宪宗第五子李恪:唐朝人,唐宪宗第五子,封建王.五代时南唐三主是他的子嗣.病死的 明代李恪:明朝人,字俨思,别号梅岑,云南安宁人.工诗文,善书.隐大姚普淜山下.卒年逾八十.有梅岑诗集.《安宁州志》《云南通志》

钟楼区15757316478: 为什么李恪不能做太子? -
宇文杨舒康: 李世民一直有立李恪为太子之心,复当时的太子李承乾是嫡长子,长孙氏在朝廷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拥护李承乾,李世民不能不屈服,这里制可以参考刘邦欲立刘如意那段历史. 后来太子被废,李治为太子,李世民嫌李治太软弱欲改立李恪.长孙无忌为了2113长孙家5261族的利益,拼死反对,这件事暂且搁置,从此长孙无忌视李恪为眼中钉.这时李恪其实还是有机会的,因为他的最大对手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均已失势,李治暗弱,4102李世民又有立他为1653太子的心.但接下来的房遗爱谋反案,长孙势力从中作梗,他被牵连进去,被陷害致死.

钟楼区15757316478: 历史上李恪文武全才为什么李世民没把皇位传给他?李恪的母亲是杨妃吗?杨妃是杨广的女儿吗,如果是那么堂堂一个公主怎么会嫁给人为妾? -
宇文杨舒康: 因为李治是长孙无忌的外甥,长孙无忌权倾朝野.李恪身边的党羽都是年轻人,李世民怕他们不懂治国之道,后来李恪涉及谋反.

钟楼区15757316478: 历史上很有才华却遭人妒忌命运坎坷的名人 -
宇文杨舒康: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明的三儿子,母亲阳妃是随朝公主,所以李恪有著隋唐两朝皇族血统,是一个很尊贵的人,为人很能干,是最像李世明的王子,但是他外公是隋阳帝,所以他就没机会坐上唐朝皇帝,而长孙无忌害怕他抢了他侄子皇位,所以设法杀了他

钟楼区15757316478: 唐太宗为什么不传位于他自己都称赞”英果类我”的三子李恪? -
宇文杨舒康: 李恪是杨妃的儿子,隋炀帝的外孙,所以在太宗心里还是有阴影的,再有就是他是庶出不是嫡出,还有就是按李恪的性格,他即位后可能会伤害其他皇子,最后,贞观之治的继续还是要与民休息,只要皇帝是个和平不结党的人就好,这样就能团结天下,拥有天下了,显然李恪还是有点问题,他就搞了党派争皇位,到最后他还是落了个刑场被杀的下场

钟楼区15757316478: 贞观长歌里的蜀王李恪的最后结局是什么?太子的积聚又如何? -
宇文杨舒康: 李恪最后被他的父亲李世民所杀(至少是下令处死),太子——应该是指李治吧——最后当然是继承唐太宗的皇位,开创“永徽之治”,庙号唐高宗.

钟楼区15757316478: 唐朝有关李恪的史书记载? -
宇文杨舒康: 李恪 史书关于唐太宗第三子的记载甚是寥寥,仅留给后世人一个模糊笼统的印象. 李世民共有十四子,系长孙皇后及九位嫔妃所生. 《旧唐书·太子诸子传》记载:恪母,隋炀帝女也.”《新唐书》中也记载.”从史书的记载看,李恪身上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