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的全诗

作者&投稿:查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完整诗句的全文解释~

它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吹送。




朝代:唐代
作者:虞世南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低着头饮着清澈的露水,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叫声。
它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吹送。
注释
1.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清露:清纯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2.流:发出。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疏桐:高大的梧桐。
3.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4.藉(jiè):凭借、依赖。

唐人虞世南《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人以蝉的高栖鸣远,比喻自己行为的光明磊落与胸怀的高洁坦荡;以“饮清露”来形容自己的廉洁;以“出疏桐”来形容自己的清高;以“居高声自远”来述自己的高尚气节,不贪慕权势.作为诗此是上乘之作,作为人生修养也会令后人久久领悟.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精华.

[ 唐 ]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注释】

①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②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④疏:开阔、稀疏。

⑤藉:凭借。


【赏析】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朝陈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虞世南生性沉静,执着好学。历仕陈、隋二代,官拜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依附于夏王窦建德,授黄门侍郎。秦王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成为"十八学士"之一。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封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时称"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 ,配葬昭陵。

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所编的《北堂书钞》,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作者:虞世南 (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诗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处于高处发出的声音自然就远了 并非是借了秋风的力量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

居高声自远作者是谁
居高声自远出自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蝉》,这首咏物诗通过对蝉的居所、姿态、习性、鸣叫声的描写,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高洁,并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力量自能声名远扬,表达出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托物比兴,以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韵味含蓄深长,描写动静...

居高声自远非取向秋枫
出自唐初诗人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现在人们常常引用君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来干什么
『解析』这两句话的意思:处于高处发出的声音自然就远了 并非是借了秋风的力量。典故: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语出 唐代虞世南 的《蝉》(原诗: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

补充诗句 居高声自远---
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蝉》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在这首诗中虞世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居高声自远的上一句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这句诗出自哪里
藉:凭借。出自《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全诗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译文如下: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

三国时期咏蝉诗“居高声自远”是谁做的
唐朝时的虞世南。选自《全唐诗》卷三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558—638年7月11日),唐代诗人,书法家,文学家,有《虞世南集》,[1]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越州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字,故世称“虞永兴”,享年...

“居高声自远”的上一句
蝉 虞世南(yú shì nán)chuí ruí yǐn qīnɡ lù , liú xiǎnɡ chū shū tónɡ 。垂 緌 饮 清 露 , 流 响 出 疏 桐 。jū ɡāo shēnɡ zì yuǎn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ɡ 。居 高 声 自 远 , 非 是 藉 秋 风 ...

人教版语文初一课文 《蝉》全文
1、《蝉》作者: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话译文: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2、作者简介: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人。

彭山县17210433928: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的全诗是? -
矣晓维库:[答案] 唐人虞世南《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人以蝉的高栖鸣远,比喻自己行为的光明磊落与胸怀的高洁坦荡;以“饮清露”来形容自己的廉洁;以“出疏桐”来形容自己的清高;以“居高声自远”来述自己的高尚气节,...

彭山县17210433928: 居高声自远出自那首诗 -
矣晓维库: 《蝉》 年代: 唐 作者: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鉴赏: 这是一首...

彭山县17210433928: 居高身自远全诗 -
矣晓维库:[答案] 唐代虞世南的(原诗: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彭山县17210433928: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的意思,全诗,道理,作者,朝代是什么 -
矣晓维库:[答案] 意思是: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全诗如下: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道理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作者是:虞世南 唐朝人

彭山县17210433928: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全诗是什么?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作者是谁? -
矣晓维库:[答案]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虞世南

彭山县17210433928: 居高声自远 -
矣晓维库: 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蝉》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在这首诗中虞世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彭山县17210433928: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是什么意思 -
矣晓维库: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

彭山县17210433928: 声自远,籍秋风.的全诗是什么 -
矣晓维库:[答案] 出自《蝉》,作者是[初唐] 虞世南 全诗歌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本诗...

彭山县17210433928: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全诗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 -
矣晓维库:[答案] 作者:虞世南朝代:唐全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意思:身处高处,声音自然可以传得很远,而不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补充: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

彭山县17210433928: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诗意?诗人是哪个朝代的?全诗是什么? -
矣晓维库:[答案] 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蝉》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在这首诗中虞世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