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心解 第三篇:物质世界是怎样让你走不出来的?

作者&投稿:蔺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第三篇:物质世界是怎样让你走不出来的?

银河子著版权归银河子先生所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1

物质 世界是怎样让你走不出来的?

每个生命的最初都是从本源而来,所以每个人的根源深处都记着圆满的样子,都恍恍惚惚的知道有一个圆满的存在。所以,人一旦与最究竟的真相失去了连接,人的潜意识就会推动着他来寻找圆满最究竟的感觉。而生命的真相往往与生活中的表象相反,以至于人们离真相越来越远,加上人与生俱来的分别和执着,让人在这个娑婆世界中走不出去。

无论是对爱情的贪恋,还是对金钱、美食、游戏的痴迷,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就像一张无形的网,狠狠抓住了人的欲望,将人往下拽。我们从小到大认识这个世界都是通过知识和文化,外界无时无刻都在教我们区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有价值,什么又没有价值。当这一切信息进入到我们的头脑中,我们的意识就会被集体意识所影响。

人人都喜欢金钱,而想赚到钱的前提一定是要吸引住人的意识。 其实真相是,赚钱的创意和点子全部都是来自高维的信息,而当我们仅仅对这个三维空间里“钱”的概念产生兴趣以后,我们的意识就很容易被这些商业行为抓的死死的,所以才会导致人沉迷在物质世界中,被商人的节奏所影响,进一步的被集体意识所影响,根本没有间隙走出来。

 

如果你要是想突破这一层又一层的网,就一定要看清这个世界的究竟本质。 比如禅宗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你一定要知道,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我们一定要具备看问题看到根源的能力。

2

贵,是克己

可以说《道德经》这部经典,你站在什么角度看,它就是写给什么人的。现在普遍有一种说法认为《道德经》是写给管理者看的。要想看清这个世界的究竟本质,突破三维世界的限制,你就一定要明白《道德经》里的管理思维。而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自我意识。

 

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习了管理能力,就可以成为管理者来管好别人。其实这恰恰相反,人只有先管理好自我,才能具备好的管理能力。 生辰八字里的第一凶神叫做“七杀“,但是“七杀有制化为权,必生麒麟之子”,如果七杀得到良好的制约,这也就是最有潜力形成大格局的一个前提,古往今来所有大成就者的八字里七杀都是必不可缺的。虽然七杀的本意为克身,但克身恰到好处也代表着这个人拥有很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懂得克己的人,才称为贵人。

 

贵,代表着拥有权力。拥有权力的前提是要被众生所需要。因此真正的管理者是要懂得如何克制自身,如何管理自我意识。 意识是属于阳,阳代表着主动、发散。所以,要是没有强大的自我制约能力,在无聊的时候人的思绪一定是乱飘的。人的思绪经常处于乱飘,这个人的定力就会差,就很容易被卷入这个物质世界的节奏中。人们都是拼命地来用事情填满这段无聊的时间,否则一旦空下来,人所升起的就是恐惧。

 

所以, 人的频率越低,他就会越往下走;人越往下走,他的欲望就越强;人的欲望越强,他的自我意识也就越大。这个物质世界获取金钱名利的根本方式其实就是无限地使别人放肆自我意识,黄赌毒这些低级趣味无不如此。

3

名、利、欲、知

想把别人卷入节奏的背后,其实就在于无限地放大四个点:名、利、欲和知。

 

不尚贤,使民不争

“尚贤”和“争”有什么关系?因为有了“尚贤”,人才会有争夺的欲望。你要知道,是因为社会上推举了“尚贤”,推举了一些代表时代标杆的人物,推举出一些偶像……正是因为社会上出现了标杆,人才会去争。

标杆起到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榜样的作用。我们要了解人性,当这个社会推出一个偶像的时候,你要相信绝大多数人起的都是憎恨心。榜样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容易树立的,哪怕伟大如佛陀、耶稣、老子,我们可以看到表面上他们有很多信徒,但是我敢说喷老子、佛陀、耶稣的人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包括现在还有人说老子的道家思想是让人消极避世。其实这些人也挺可恶的,他根本就没有看懂《道德经》就说道家的思想是消极避世。

正是因为这个世界设立了标杆来推举一些有名望的人物,人才会用一些浮夸的技巧来装作自己有才华。这就是名的坏处。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利的根本原因是源于“不贵难得之货”。当这个世界产生了价值,它所激起的是人的匮乏感。也就是说当这个社会确定了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没价值的,它就会激起人偷盗的欲望,激发人的贪欲。

我们生之于地球,本应该用之于地球。但当商业的形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它会打破一切的规则。 这个世界的物质是用来服务我们的生活的,而金钱的概念是为了使能量得到流通,也是为了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实现交换来得更加便利。 但是,一旦我们把产品贴上价值以后,它就会促进商业的发展,像是很多奢侈品的定义都会激起人的憎恨心。

但也没有必要说商业是错误的行为。曾经有人说,商业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当商业没有形成体系之前,人在这个社会上夺取物资的方式全部都是靠着抢和杀。正是因为实现了商业,人和人之间才懂得用交换来促进交易。

 

也就是说 ,当我们的生活中一旦出现了价值,它就会激起人的匮乏;一旦激起了人的匮乏,它就会点燃人的欲望;当人的欲望被点燃以后,欲望就会拽着人往下走。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美国曾经有一篇报道说:在美国由少部分人掌握了世界上大部分的财富,然后为了使当时的社会得到平衡,于是诞生出许多娱乐业。这些资本家、金融家为了使穷人能够心安理得地穷,从而促进了娱乐业的发展。 人都是有欲望的,只要这个社会可以展现出足够多的产品来满足人性的欲望,那么穷人就会安安静静地穷,老实人就会安安静静地老实。

就像现在为什么明星比科学家有钱?因为娱乐业对接的就是人最底层的欲望。世俗生活的温饱会导致精神层面的匮乏,当娱乐业直接面对的是人类精神上的需求,它受关注的程度自然会比科学上的更大。但娱乐业所激起的是人的低层次欲望,欲望把人往下拽,所以人心才会越来越乱。欲望是锁住人的根本原因。

4

为什么上帝会给人类设计欲望?

为什么上帝创造人类,会给人类设计欲望?因为上帝创造欲望是把控人类的一种手段。

人最常见的两种欲望:一个叫做性欲,一个叫做金钱欲。从能量角度来说,当你产生欲望的一刹那,绝对是有一股能量在拽着你往下走,在那一刻你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一定会有一个失去理智的时刻。

而我们所说的“无欲则刚”,它的前提是你自身的能量层级很高,你有足够强的定力能够定得住自己,所以你才不会被别人带节奏,你才不会轻易地产生欲望。 

所以我们回头来看,第一章描绘的是大道的状态;第二章解读了分别心是让我们脱离大道的根本原因;第三章所描绘的是为什么人离开大道以后,就回不去了? 因为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叫做一体化的世界,是因为有了个体的人的存在,对外界的一切都要下定义、贴标签……你这颗心时时刻刻都在寻找你与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同。而一旦你开始寻找你与这个世界有什么地方不同,你就会顺其自然地被这个时代带节奏。

我们进一步看,“不尚贤,使民不争”,一个人爱争一定是他的自身存在着戾气,所以他才爱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人为什么想偷盗?盗来自于人匮乏的心灵,人因为有匮乏感,所以他才会想要偷东西。“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民心为什么会乱?是因为欲望的拉扯。 可见,人被带节奏是因为人有三种生命的障碍,分别是人的戾气、匮乏感和欲望。

5

用好12字,破除戾气、匮乏感和欲望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消灭人的戾气、匮乏感和欲望。 从表面理解这句话可能会被误解为:心要虚点,吃饱肚子,志向少一点,四肢发达一点。并不是这样理解。

这四点所代表的是四种能量状态。虚其心,心是什么?心主火,代表人的意识,同时心主神明,代表我们的神性。实其腹,腹主土,代表人的内在。弱其志,志主水,也代表着自己的生活态度。强其骨,骨代表的是人的身体状况。

 

虚其心

 

在日常生活中,将自我存在感放到一个最低的位置。 没事的时候不要总强调自我的存在,不要想做太多的事情,让心处于“虚”的状态。心主神明,将自己的心虚下来,能量才不会上头,你才可以时时刻刻保持住觉知。

 

实其腹

“实其腹”并不是说让老百姓吃饱了肚子就可以无欲无求。 它的意思是说让人的内在得到充实,也就是修行者在保持觉知的状态下,所体会到的一种生命完整的状态。

道家思想倡导人吃东西时不饿就好,不要吃得特别撑,现在很多后天的病都是吃出来的。实其腹就是要我们意识到日常饮食不要吃太多东西,只需要保证营养,使内在丰富就可以了。当你对食物的欲望降得越来越低,它就会让你整个人很清爽,神清气爽以后,你自身的能量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流通。

弱其志

不要给自己设下太过于远大的目标。这么看来《道德经》里的一些话似乎与其他经典有冲突,其实并不然,因为反者道之动,道家喜欢通过反面来讲。

 

人只有在日常中保持不争,将自我意识放到最低,他才能够在世俗生活中释放出最大的能量,这其实是一种积累能量的过程。 弱其志,也就是修复生命能量的一个过程。人在没有必要消耗的时候,一定要节约你自己的生命能量。

 

强其骨

是让水能量沉淀下来,保持身体健康。水能量是人的先天能量 , 肾代表水,而胃代表着土。先天养生养的是肾,后天养生养的是胃,一土一水这两个能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而肉身对于我们来说,就好比是神魂居住的那个 宫殿 ,只有把 宫殿 打扫干净,神魂才能居住 得 更好。

这12字从根源讲的就是人应该如何去沉淀自身的能量。老子已经把方法讲得非常详细,用好这12字,你的生命能量才会得到沉淀,你才有资本去建功立业,才有资本去修行,才有资本去更好地生活。 其实,人生只要做到这12字,也就是最善待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了。

用好这12字,你也就不会再被时代所带节奏。当把自己的生命能量沉淀好以后,你的生活自然会顺其自然地运转下去。


临安市18383112301: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心经里面怎么理解 -
展怜格尔: 心经里面这样解释:一切的物质现象,都不是真实的存在,是因缘相互依存的生灭关系,缘来则聚,缘尽则散,并不会长久存在,一切的物质现象都会消亡.所以一切的物质现象和空是一样的,空也不异于物质现象.

临安市18383112301: 心经里的色不异空如何解释? -
展怜格尔: 在大乘佛法兴盛的地方,都无一例外地十分重视《心经》,通过普巴先生多年研究,对心经有了透彻的解析,色不异空用普巴先生的《科学说心经》解释为物质世界都是精神世界,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没有根本的区-分,因为人的分别心才会产生物质与意识、物与心的区-别.物质世界离不开精神世界.

临安市18383112301: 老子说过: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何解?
展怜格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注释】一:即"道",指化生万物的原物质.一生二:意谓一之中包含有阴阳两个方面.二生三:意谓阴阳两方面相互作用而生第三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指的就是宇宙由混沌状态演化为有形、有象的天地万物的发展过程.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中万物的生化运动,都离不开阴阳的相互作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指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关系" .

临安市18383112301: 到底是物由心生,还是心由物生 -
展怜格尔: 心和心的对境是同时存在的,不在心前显现的对境是不存在的.这个问题佛教有非常详尽的讲述.人死后,他的对境没有了,石头还在别人的对境中存在.石头出现在不同人面前,这是共现,属于共业.

临安市18383112301: 宇宙真的像电影之中...只是无限空间中的一个小分子吗..?? -
展怜格尔: 宇宙只是一个小部分,因为霍金说过,大爆炸同时创造了许多子宇宙,所以我想宇宙(神经细胞)像神经网一样,是靠无数黑洞(神经末梢)联接在一起的.之后吗…...

临安市18383112301: 道德经的宇宙观 -
展怜格尔: 道法自然

临安市18383112301: 老子心解怎么样 -
展怜格尔: 我非常喜欢奥修的《老子心解》 最近看了两个东西,一个是《愚昧年代》一个是奥修的《老子心解》 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但是给我感受极深,而且觉得相互呼应. 关于这个世界悲惨的一切,其实奥修的书里都有答案. 物质的一切满足...

临安市18383112301: 老子十一章 -
展怜格尔: 我发一篇历史春秋网的文章:《从老子眼中看世界——天地运转 物从道生》,你可以看看. 老子站在宇宙的高度看自然的一草一木,看人的一言一行,用5千个字描绘出一个以人为中心,由天人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构成的四...

临安市18383112301: “三界惟心,万物惟识”与“世界是物质的”有什么关系? -
展怜格尔: 要正确领会三界惟心、万法惟识说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 这不是指心能创造万物,识能生产万物.而是指心能感应万物,识能映现万物. 心念能不能对事物发生作用,就看这心念是否能与那事物产生相应,是否有相通之处. 我们念佛能感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