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法庭》遥远乡村的法理,是法与情之间的平衡

作者&投稿:仉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庄重、威严、肃穆是大众对法庭最直观的感受。但是,当我们将视线从城市转移到偏远的山区时,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法庭形式。一匹马,驮着国徽,马后跟着三个人,穿梭在穷山僻壤,走到哪儿,法庭就开在哪儿,这就是马背上的法庭。

《马背上的法庭》既像一部故事篇又像一部纪录片。片中记录着冯法官、杨阿姨、阿洛一次下乡执法的过程,与其说是去断官司,不如说是去调解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琐事。生活在边陲腹地的人们,对法基本没有任何概念,在他们看来,能够帮他们解决那些他们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麻烦,就是法。这与真正的法律,有着太大的反差。没有对错的断案,暧昧不清的是非,就成了辗转在乡村二十多年的冯法官和初出茅庐的阿洛之间的冲突,更是与现代社会脱节的乡村真实写照。

同样都是讲述乡村故事,比起《那人 那山 那狗》这类“自始自终都是淡淡的叙事,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一段温暖的感情”的电影,《马背上的法庭》给人的第一观感,并不太舒服。这部在宁蒗县拍摄的影片中,山是光秃秃的,空气是雾蒙蒙的,村寨是苦兮兮的。哪有什么云南的好风光。从景到人,导演都没有打算用唯美的镜头去讲述,只是阐述一个现实,从建国初期就形成的流动法庭,艰难地在旧治与法理之间的维持平衡。这几十年现代城市的滔天巨变,却没有时间仿佛在这些边远地区,流淌的如此之慢。

一流动法庭的诞生,是旧治与新法的结合

《马背上的法庭》的原型,源于一张图片。图片上的是重庆奉节县,两个法庭的执法者,穿梭在河面上的钢丝上,背着法庭背包,捧着国徽,朝着远处的村庄滑去。“溜索上的法庭”、“草地上的法庭”、“渔船上的法庭”、“背篼上的法庭”……偏远地区法治的完善,法制的普及,离不开这些法官跋山涉水的远行。

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交通到不了的地方,但是,没有这些执法者走不进的土地。“马背上的法庭”更像流动的符号,为得是,让旧治与新法能够更加融洽的结合,也为了,那些贫瘠土地上生活的人们,能够快速的适应新时代社会法治建设的发展。

古代法制,经历了数千年的变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占据中国绝大领土的乡村,在法制发展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家族式和乡贤式法治模式。旧时族长与祠堂的绝对权威,自古对读圣贤书者的崇拜,这些都使村民们逐渐形成了无讼观念,在村民看来,能够解决自身麻烦事的,不是政府,而是族长或者乡贤。

随着新中国建立,村庄的法治从之前的宗族把持到熟人把持,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从最早的宗法制到以地缘关系、利益为中心的契约型乡村法治,也就是有人曾提出的“半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是“法治秩序”、“人治秩序”、“规则秩序”、“宗法秩序”交织在一起的混乱状态,也是中国乡村转型期暂时性社会形态。在“半熟人社会”里,乡村的法治主要面临三大治理难题:第一,法律的普适性与特殊性的问题,主国家法律与传统宗族规定之间的冲突;第二,国家法治与村子自治之间的冲突;第三,农民的公民权利得不到保护。

这一点,影片中也有所涉及,在阿洛的喜宴上,一群人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原来是阿洛的老丈人宰了别人家的羊,宰羊的原因是因为对方的羊糟蹋了自家的庄稼,老丈人说他完全是按照乡村公约办的,没有错。阿洛犹豫再三,还是说出老丈人做法的不对,风波再起,喜宴被中途停下。

通过这个场景,我们也就意识到,法律与乡村公约或者民风民俗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流动法庭的诞生,也就是为了调节法理与旧治之间的冲突,使得这二者能够融合发展。

如果认为《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主旋律的正能量电影的话,那就错了。此片没有打算 "弘扬"、"歌颂"这些执法者,而是更加清晰的反映出,当下乡村法治发展中的不易和艰辛。

二遥远地区,执法者在情理与法理之间的艰难的平衡

在新法官小洛看来,这此的执法之行,简直是无稽之谈。从法庭现场的布置,到审理案件,没有一件能跟法挨得上边,更加没有法的庄严。更加让小洛无法理解的,是老冯执法的行为和判决的方法。

妯娌分坛子,老冯砸碎了坛子,自掏腰包,让妯娌各自再买一个;猪拱了罐罐山也就是祖坟,原告不依不饶,老冯提议原告也牵头猪,拱一次被告的祖坟,被告气急败坏,老冯由此将心比心的劝说,被告赔一头猪,做一场法事;妇女欠钱,老冯再一次自掏腰包。

老冯与阿洛的冲突,发生在阿洛带着媳妇出走之后。

阿洛的喜宴,因为一头羊被毁,阿洛带着媳妇双双出走,村子里的人因此不再信任老冯。老冯与阿洛再起冲突,阿洛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帮里不帮亲才是法的公正,老冯却责怪阿洛不该带着媳妇一走了之,这样破坏了法庭工作人员的形象,导致村民不再愿意相信法庭,再也不愿找法庭打官司了。

阿洛一气之下,带着媳妇再次出走,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在阿洛眼里,老冯身上没有法官应有的威严,他只是一味地充当和事老,不断和稀泥,法的对错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村民认可的不是法,而是老冯这个人。所以,阿洛很直白的说到,老冯花钱买来的,是他自己的形象,是他自己的面子。

阿洛说的不算完全错,可是,阿洛却没有认真去了解法律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在遥远的乡村,物质匮乏,信息闭塞,村民光活着就耗费了全部的精力。在普通人眼里一个只值2.5元的坛子或许不算什么大事儿,可是,对于那里的人们来说,那一个坛子,却是重要的家当,无法割舍。所以,有时比法律更重要的是,以他们更能接受的方法去审判。所以,老冯在民情和法律之间的博弈,如果说为了他自己,不如说那是他的责任,更是他对国徽的承诺。

老冯唯一一次发火,是马连带着国徽一起被偷了。马没了,国徽陷在一篇草海中,老冯想也不想,试图冲进去,草海里成片的沼泽,一旦误入,人很有可能没命。村里人不理解老冯对国徽的重要性,老冯说:这就像你们的佛祖。

村民心中的国徽,一下上升到神灵的位置。合力将国徽从草海里请出来,洗干净,挂在高处,燃起篝火,双手合十虔诚祝祷,此时村民心中的国徽,就是神灵,可以保佑凡人的安康。这是法治覆盖最遥远的地方,扭曲的法理和当地的民风民俗融解在一起,法理和人情之间脆弱的平衡,是流动法庭中这些执法者不得不去面对和解决的,有时候,或许无法用法律的条文去判定对错,牵扯其中民情,更需要他们考量。

这场篝火的祈愿,摩梭人虔诚地摸着国徽,让我们认识到老冯对于民情的了解,还有情与法之间的尺寸的把握。此时此刻,法律犹如燃起的火焰,散发着最为真实的力量,法律存在的意义从里都不是惩戒,而是让生命值得敬畏,并且自律。

维持这种微弱的平衡,有多艰难?老冯端着酒杯,对阿洛的媳妇说的那几句话,道尽了这其中的辛酸:嫁给法庭的人,是一件辛苦的事儿。老冯的妻儿,离他远去,行走在蜿蜒大山二十多年的老冯,最终,形单影只。

如果说老冯代表着传统,那么阿洛就代表着现代。

三年轻一代的崛起,新的思想与旧俗的碰撞,是矛盾更是新生

影片一开始的法官杨阿姨,因为法官的职业化,一刀切下,没有文凭的杨阿姨,虽然只有四十多岁,也只能被迫退休。代替杨阿姨的,就是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阿洛。阿洛结婚时的那场喜宴,在村民们还穿着传统服饰时,阿洛和新娘穿着新式的西服和婚纱。

阿洛夫妻两个,显示了社会必然的进步,可是,这种进步中,却矛盾丛生,这些年轻人在吸收着新时代潮流思想,已经与家乡旧习俗格格不入。阿洛不断在旧俗中败下阵来,他不肯审理猪拱罐罐山的案件,认为那是封建迷信。阿洛在乡俗与法律之间,选择了法律,这在他看来是正确的事情,却引得老丈人极度不满,婚礼也被迫中止。

阿洛身上具备着源于自身先进理念产生的优越性。可是,他全盘否定了过去,只顾着眼看前方。他忘记了,广大偏远地区是没有实施这种硬性的法治的条件的。虽然矛盾频生,但是,阿洛的年轻、冲撞、激进,是逐渐改善乡村法治必不可少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虽然鲁莽却使法律的棱角更加分明,也更有力量冲破民众旧俗的法治观念。

来时的三人和一匹马驮着国徽,去时已经就剩老冯和一匹马驮着国徽,中途,渐黑的天色里,打着瞌睡的老冯不慎跌落山崖,镜头里那匹马驮着国徽继续前行。

结语:

陈弘毅曾说: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尊重。这是法治社会最为理想的状态,法律的实施不应该仅仅是惩治损害他人或国家利益的人,更是维持整个社会安定的一种无声的信念。

这部影片,更是说明了,在遥远的山村,法治的施行,更加需要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执法者在执法的过程中,掌握的也是情理与法理之间的平衡。《马背上的法庭》刻画了乡村普法之路的艰难画面,法观念的贯彻,需要一代又一代流动法庭执法者的努力,乡土的法治,需要我们去深入地了解乡土,用多种的方式和态度,去面对它的顽固性和复杂性。


谁能帮我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马背上的法庭》影评?
一直对安静说事的片子比较偏爱,平淡纯粹的电影总能实实在在感动我们,让我们能平静的感悟一次生活.马背上的法庭就是这样一部难得的电影,撇开媒体热闹的评论和马克穆勒的赞不绝口,你会发现电影出奇的平淡,甚至没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就是这种安静让人有时间去思考,然后不知不觉的被感动.dvd的封面很吸引...

学生看电影观后感范文三篇
学生看电影《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1 看完《马背上的法庭》,我深深被影片中的法官老冯所感动。他身处偏远山区,面对着法律知识匮乏的群众,依然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影片中,他处理案件的方式虽然有时显得无奈甚至荒谬,但他的用心和坚持让我看到了一个基层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尽管条件...

马背上的法庭导演介绍
他的职业生涯以摄影起步,1992年的《冬春的日子》中,他既是制片人又是摄影,这标志着他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认可。2000年的《十七岁的单车》让他收获了显著的成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奖银奖,并在三十八届金马奖中获得最佳摄影奖提名。然而,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2006年的导演处女作《马背上的法庭》...

电影<<马背上的法庭>>感受.本人也是丽江人...
再回味最后的那个"轰隆隆",很感谢导演选择了这个结尾.如果是如我所想,那片子最后显的平了.(2)真诚感谢刘杰导演——不迎合当前那种视觉感官的盛宴,不人云亦云,第一次用胶片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基层法庭普通法官们的真实故事。在商业化大潮下,法官们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队伍里确出现了败类,甚至,前后...

马背上的法庭花絮
在2003年的云南之旅中,我有幸目睹了《马背上的法庭》这一独特的司法景象。随后,我六次造访了位于云南西北部山区的宁蒗县,一个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艰苦的地方。全县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公里,居住着21万人口,其中包括12个不同的少数民族。直到2004年底,仍有超过19万人的年人均收入不足650元人民币,...

《马背上的法庭》涉及几个少数民族
3个。《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由刘杰执导,李保田、杨亚宁、吕聿来主演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了云南山区基层法官老冯骑着马驮着国徽翻山越岭给山民们断案。最后他疲劳过度,摔下山崖身亡的故事。影片中涉及3个少数民族,3个民族分别有不同的事件发生。

为什么中国有马背上的法庭?
我们所说的“马背上的法庭”是巡回审判的一种具体形式。在偏远地区,法治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维护地区和谐稳定发展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视 许多地区地广人稀,交通通讯不便,办案法官调查取证难、送达难,农牧民群众参与诉讼难。“马背上的法庭”在特殊的环境下,为审判、送达、化解矛盾纠纷发挥着...

马背上的法庭国徽丢了怎么办
去沼泽地找国徽。《马背上的法庭》中还有马被偷了时,国徽也不见了,老冯奔走寻找,本来以法律为信仰的人,请神问是不是还能找回来,发现时甚至开始不顾生命安全要去沼泽地把国徽拿回来。《马背上的法庭》主要讲的是云南西北山区,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十多个少数民族零星散落于大山中,过着平静而质朴...

李宝田演过那些反映农村提材的电影
题主是否想询问“李保田演过那些反映农村提材的电影”?《凤凰琴》《马背上的法庭》。1、《凤凰琴》。1993年李保田在《凤凰琴》中饰演山区民办教师余校长一角,见证了农村山区的教育。2、《马背上的法庭》。2006年,领衔主演剧情电影《马背上的法庭》,在片中饰演年迈执着,有责任感的法官老冯,见证...

马驮着国徽的法官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马背上的法庭。

三水区13775845803: 怎样看电影《马背上的法庭》的老冯 -
汪呼琼沙: 《马背上的法庭》的开片构建了一个发展变革的时代背景.从事“流动法庭”工作数十年的司法干部杨书记员(杨阿姨)因为文凭与年龄的问题而不得不退休,取代她工作的是法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阿洛,革旧换新的人事变动意味着所处在当今改革如火如荼的文明社会.很快将镜头我们又带到了古老的地域,窄小的山路已容不下汽车的轮胎,交通工具换作原始的马匹.当象征司法权力的国徽挂在马背上时,“马背上的法庭”就形象地映入观众的眼睑. 中文名马背上的法庭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导 演刘杰 编 剧杨亚宁,王力扶 制片人刘杰,徐小明 类 型剧情 主 演李保田,杨亚宁,吕玉来 对白语言国语 色 彩彩色

三水区13775845803: 可以推荐几部与法律有关的电影吗?最好是内地的.
汪呼琼沙: 《马背上的法庭》 《法官妈妈》《法官老张轶事》

三水区13775845803: 看完《马背上的法庭》有什么感想 -
汪呼琼沙: 公道自在人心 人人内心都可以有一个法庭 审判自己的良知

三水区13775845803: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汪呼琼沙: 基层干部强烈的使命和责任感!

三水区13775845803: 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
汪呼琼沙: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望采纳~~

三水区13775845803: 《马背上的法庭》说看过,好看么
汪呼琼沙: 好看,朴实,纯真,有深度

三水区13775845803: 谁能帮我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马背上的法庭》影评?
汪呼琼沙:其实字不在多,而是在于你对此的关注与及重视性.要能理解自己要写的是什么和看的人能否理解你写的是什么.逼进要写的人是你不是别人,让别人代写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的.因为写的人不是你自己,希望你懂我的意思.只要努力,相信你自己能找到那份感觉,也能写出原版的:奇迹.《祝你成功》

三水区13775845803: 电影马背上的法庭,当地人说话后面"嘎"是什么意思 -
汪呼琼沙: 嘎“嘎”是怒族的古老舞种之一,流传在位于怒江峡谷中的福贡县匹河怒族乡.“嘎”在怒语中有“往下跺”的意思.舞蹈时,整个身体和动作力度往下,伴以膝关节的颤动,构成为动作的基本韵律.跳嘎时没有音乐伴奏.嘎的代表性节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