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最后变得那么坏,作为小叔的武松有责任吗?

作者&投稿:易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真正的道德,乃是上德不德,是为有德;下徳不失德,是为无德。


自古以来,本没有道德一说,也没有任何道德需要遵守。只是后来,一些本身不受道德约束的人,为了约束他人,推出了所谓的道德理念。于是,道德也就产生了。


老子作《道德经》的本意,恰是告诉大家,所谓的道德其实就是尊崇一个“反者道之动”的规律。只需遵守天之道,则处处都是德了。


道是规律。天道,地道都有规律可寻。《荀子·天论》中说,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可见古人遵循的是道,而非德。


由道而引生出了各种定律。如:荷花定律,金蝉定律,竹子定律。


由道引生出各种效应。如:蝴蝶效应,木桶效应,鲶鱼效应。


道,是真正的万物之因。德,是道的附着,是因的体现。


道与德,就像一对夫妻。道强则德弱,道弱则德强。一旦有了外力介入,则道也不是道,德也不是德了。正如,《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莲。



01


武松回来之前,武大与潘金莲是一对标准的好夫妻。


潘金莲最初嫁给武大时,是在清河县生活,两人还有一座小楼。潘金莲有些积蓄,给武大做本钱,才开了卖炊饼的小买卖。小日子一直过得很安稳。


潘金莲漂亮,难免会招致一些浪荡公子的垂涎。武大一出去卖炊饼,总有些不三不四之人来家门口挑逗潘金莲。


客观说,潘金莲是一个守妇道的人。有道自然有德,为了避开那些人的纠缠,潘金莲主动和武大搬到了阳谷县。


阳谷县的民风相对淳朴了许多。武大和潘金莲在这里的日子难得的清净。


武松回家,却让平静的日子起了波澜。


通常说,一个家庭的组成,关键在于一种平衡。武大虽然丑陋,但毕竟老实,他安心卖炊饼,家里的事情任由潘金莲做主。而潘金莲也习惯了这种生活。


为何说武松回家打破了这种平衡呢?咱们往下看看。


家里突然来了武松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让潘金莲的芳心不由小鹿乱撞了。


的确,潘金莲对武松产生了非分之想。


不是说,潘金莲守妇道吗?为什么看到武松就把持不住了呢?原因就在于武松与武大都是一个娘生的,武大如此猥琐,武松如此魁梧,这让潘金莲产生了不平衡心理。还有一点,大家在同一屋檐之下,瓜田李下更容易出事。


事实上,如果武松做得好,潘金莲出轨之事是可以避免的。


事情的起因就在于武松搬到家中来住。潘金莲主动邀请,武大老实巴交自然乐意。这个时候,武松如果多想一下,他就不应该搬过来。


古语说,家有千口,一人做主。武大家,一直都是潘金莲做主的。


如今,武松回来了,潘金莲对他产生了非分之想,遭到了武松怒斥。之后,武松准备出远门,他要教训潘金莲一番。


武松觉得,潘金莲勾引自己,这个女人一定是不守妇道。自己作为兄弟,自然要替大哥出头。于是,他对潘金莲说了一句重话,叫做“篱牢犬不入”。


正是因为武松这句话,彻底把潘金莲惹火了。她说:我是一个不戴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


通常说,这家务事最难说清。潘金莲本来是一家之主,武大对她言听计从。如今武松回来,叮嘱哥哥早出晚归。很显然是给潘金莲来了一个有罪假设。本来潘金莲是守妇道之人,这样让武松一假设,原本的家庭平衡打破了,潘金莲心中维护的道也打破了。于是,她真得无须再守什么了。


道之不存,德将焉附?于是,潘金莲在王婆的连环计之下,跟西门庆勾搭上。并且一错再错,毒杀了武大。


武松回来,武大已经死了。武松当然要为哥哥报仇。之后,他开始了一路发配的生涯。


那么武松能想明白这其中的前因后果吗?



02


《水浒传》中的一大群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当你总觉得自己侠义冲天的时候,即使伤天害理,也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样的事情很多。


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了,回到山上一说,众人哈哈大笑。


李逵在江州一路杀过去,杀得基本都是看热闹的江州百姓。


时迁路过祝家庄,偷吃了人家打鸣的鸡被抓。宋江二话不说就来了一个三打祝家庄。


许多事情,不问来龙去脉,一味我行我素,这不是侠义,而是忘记了本真。


武松最早曾经在柴进山庄里住过一段时间。


柴进好交天下武林豪杰,他从来不主动撵人。但武松在他这里过得并不舒服。这是为何?


武松觉得,自己是一条好汉,理应受到好汉的待遇。可是时间一长,柴进就冷落了他。根本原因就在于,武松自我意识太强了。


他觉得,你柴进山庄既然广招天下英雄,自己来了,理应受到尊敬,可是却没有得到他认为应得的礼遇。于是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


直到后来宋江来了,武松才重新被柴进请回了上宾席位。这不是柴进给他面子,而是给宋江面子。武松也因此觉得,宋江才是天下真正的英雄。


景阳冈打虎归来,正是武松得意之时。本来,他可以不回家去住,但既然回家了,就不应该打破家中原本的平衡。


潘金莲虽然看不上武大,但她能安于妇道,关键在于她的做主和武大的听话。


如今,武松回来了,告诉武大,要提防着潘金莲。而且还毫不留情地教训潘金莲,守好自己的篱笆。


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其实是心的平衡。


武松的搅局,打破了潘金莲心中的平衡。于是她就要报复。所以西门庆才趁虚而入。


武松杀潘金莲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他觉得,是你潘金莲不守妇道,理应杀之。直到后来,武松遇到了一个叫玉兰的女子。


玉兰本来也是一个普通女子,但由都监府介绍给武松,顿时身价就不一样了。


武松也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的说道:“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为妻。枉自折武松的草料!”


可见在武松心中,他的门第观念十分强烈。自己出身微寒,虽然平时显得那么豪情,但面对张都监这种官职并不算高的官员时,他也卑微地称呼自己为草料。


如果说,张都监不是给他设下圈套,武松真娶了玉兰的话,那么他这一生,也就注定庸庸碌碌埋没了。


直到大闹飞云浦,血溅都监府,武松才开始明白一个道理,所有的攀附,不过就是丧失了真正的自我罢了。


那么自此之后,武松才开始真正的思考人性。




03


人性本就是个无解的难题。


而所有的人生经历,都是人性的轨迹折射。


武松为什么会被张都监等人一路设计,恰是对他个性的强行修正。


武松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害死了武大与潘金莲。于是,他才有被人设计这个因果。


所以说,道始终有迹可循,这个规律,就是因果律。


只有你明白了从自身查找原因的时候,命运才会发生真正的转折。


那么到了后来,武松再也不强出头了。因为他学会了反思自己。


只有当一个人开始反思自我,他也就具备看清别人的能力了。


武松看清了所有人,于是,他发现,整个梁山之上,唯有鲁达才真正可交。


不过,鲁达开智比武松还要晚。所以当鲁达冲武松发脾气的时候,武松都默不作声。


相比之下,对于宋江的招安,武松就不能忍了。


其实招安这件事,武松可以忍,也可以不忍。忍是德,不忍是道。


忍与不忍,都不会改变结果。唯招宋江厌烦罢了。


武松虽然看清了人性,但他再也不会为了迎合人性而作践自己为草料。只是为今之计,他和鲁达也只能暂时在梁山栖身。



没有责任。因为潘金莲自己本性很坏,才会做出最后的坏事,所以跟武松没有任何责任。

有。因为潘金莲很喜欢武松,但是却遭到了武松的拒绝,潘金莲从此性情大变,所以武松有责任。

不能说一点没有,只是碍于叔嫂关系,没办法管的太多,导致潘金莲越发放纵。


潘金莲到底有多坏?如何看?
五道郎死后,为了掩人耳目,潘金莲戴着红瓦为武当守灵。谁知她和西门庆就在五道郎灵堂的背后——在一堵墙里相依为命,真是可悲又庸俗。真的很伤心很离谱!!10个。”十恶不赦 武松回来后,问他哥哥他的死讯。潘金莲谎称乌达病了。他说不清是什么情况。最后,武松刀架在她脖子上后...

潘金莲到底有多坏?如何看?
潘金莲到底多坏?那要看大家的认知停留在古代还是现代,大家打算用古代的标准来批判还是用现代的眼光去理解。先说古代吧,放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子基本没有改嫁的可能。然而潘金莲杀夫通奸出轨算是把女人七出之条做的很瓷实,从这样看,可以说一个形象已经注定了其坏女人的定型。再说现代,一个女人被迫...

历史当中的潘金莲,真的是一个品德败坏的坏女人吗?
为了追求内心的情感在教唆和诱惑下采取了极端手段,但仍有值得同情的地方。在我看,潘金莲只能算是被当时那个年代的封建思想所害的可怜女人。她可能就有更多的选择和决定,改写自己的未来,就不会被迫变成坏女人。只能被人议论婚内出轨。但客观上讲,当你被迫嫁给一个武大郎式的老公,你又会怎样呢?

潘金莲的结局如何?
《金瓶梅》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几百年来,她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堪称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潘金莲是西门庆的第五房妾,最后死于武松之手。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很少有人同情她的遭遇,这就是潘金莲。至后,极度演绎而活在戏剧舞台文学作品中,成为茶余饭后的坏女人样板。

《水浒传》中潘金莲到底有多坏?你又是怎么看待她的呢?
再被武松拒绝以后,潘金莲可以说是羞愤交加。最可恨的是这个王婆,几十岁的人了,为了几个钱,替西门庆这种地痞流氓拉皮条,最终把潘金莲拉上了贼船。在武大郎捉奸被打伤的情况下,潘金莲是有后悔自责表现的,但在西门庆特别是在王婆的唆使下,最后还是像武大郎下了毒手。武大郎是可悲的,但正如人们...

《水浒传》和《金梅瓶》中,潘金莲究竟是怎么死的
潘金莲的结局都是死,并且死法都是比较惨的,不论是在小说《水浒传》还是在《金梅瓶》中,潘金莲是谁杀死的?而这一切是她应得的报应么?纵观潘金莲的一生,她有这样的结局也是必然的。潘金莲出生贫苦之家,从小就被卖到有钱有加当丫鬟,在那里因为自己的美貌遭到张大户的骚扰。她的反抗是没有意义...

《水浒传》中的阎婆惜,潘金莲,算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吗?
阎婆惜其实算不上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但是潘金莲确实十恶不赦的坏人。阎婆惜当初抓住了宋江的把柄,但是阎婆惜只是想让宋江把自己明媒正娶回家,宋江比较在意面子而且与已故的妻子感情较好所以不愿,在情急之下一不小心杀死了阎婆惜。潘金莲就不一样了,先是勾引武松未果,然后又和西门庆勾结在一起,...

如何评价潘金莲这个人物?
而在某天机缘巧合之下,西门庆偶然就看到了潘金莲的美,心中遂日日想念着,就找了一个哪里都不会缺少爱管闲事的王婆,让她帮忙牵线搭桥,潘金莲早已受不了武大郎那样的人物,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呢!两人日日相好,只是厌弃武大郎在中间搅和,遂又心生了一条毒计就要将武大郎给毒死,最后也确实将武大郎给...

火玫瑰中的金莲的结局
汤金莲被乔立给杀了。她原本帮助海潮报仇,后来爱上乔立,结局很惨。金莲是剧中第二女主角,够坏但也不坏,够可怜但也自作自受,她的妈妈是那么见钱眼开,一直被妈妈奚落,所以一直励志要当有钱人,所以她进入社会开始就寻找捷径。在她眼中,有钱就是王道,她吃过亏犯过傻,以至于被男人抛弃,她...

潘金莲的性格特点
1、潘金莲,是《水浒传》中出现的虚构人物,她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堪称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很少有人同情她的遭遇,这就是潘金莲。至后,极度演绎而活在戏剧舞台文学作品中,成为茶余饭后的坏女人样板。2、潘金莲是出自《水浒传》中的人物,为卖炊饼的矮子武大郎之妻...

福海县17695925394: 潘金莲后来完全不顾道德投入恶少西门庆怀里武松有责任吗? -
蔽易加味: 当然有.武松其实心底里是喜欢潘金莲的,当他第一眼看见潘金莲时,心想“这如果是别人的嫂子多好”.但武松太爱惜自己的羽毛,想要保住自己道德闲人的形象.当潘金莲向他坦露真情时,他不但粗暴拒绝,而且恶言相向,根本不顾及潘金...

福海县17695925394: 潘金莲到底喜欢谁,武松还是武大郎,还是西门庆?? -
蔽易加味: 1、潘知金莲嫁的是傻呆傻呆的武大郎,因为潘金莲的家庭出身贫穷,地位低下,只能这样;2、武松是她的小叔子,心里却很爱武松道,但是作为武松,绝对不可能给她什么;3、西门庆出身高贵,风流,遇上潘金莲,可谓是“情投意合”,但,有违道德!结果很惨!用现在的话说:“引火烧身,后果不堪内设想”!情感、生活、社会、道德......交织在一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走自己的情感之路,上刀山,下火海,也心甘情愿!只要容自己感到幸福的事,就必定走下去!

福海县17695925394: 潘金莲为什么要毒死武大郎,能不能西门庆给武大一笔钱,让武大休了潘金莲,然后将潘娶回家? -
蔽易加味: 潘金莲之所以会选择毒死武大郎,在这其中有着两点最重要的原因.其一是当时潘金莲在嫁给武大郎的时候并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仇人的嫉妒使得他嫁给了武大郎.因为武大郎的长相在当时是非常丑陋的,而潘金莲则又有着自己的美貌,因此...

福海县17695925394: 水浒传里潘金莲是怎么嫁给武大郎的? -
蔽易加味: 潘金莲原来在一家财主家里当丫鬟,财主看潘金莲长的美,想霸占她,被潘金莲拒绝后,恼羞成怒,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了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武大郎怕潘金莲名声不好,就从清河县,搬到了阳谷县居住.

福海县17695925394: 藩金莲的生活及形象
蔽易加味: 潘金莲作为一个淫妇的形象,这是社会的公认,罪名怕是不好洗脱了,但我总是在想,是谁制造了潘金莲,潘金莲悲剧背后的黑手是什么,假如潘金莲嫁了武松,结果又会怎么样? 还是从潘金莲的际遇说起,潘金莲自小命运堪怜,七八岁就被卖...

福海县17695925394: 话说新水浒 对潘金莲有何看法 是同情还是可恨 -
蔽易加味: 同情,楼上说的就不对了,潘金莲并不是喜新厌旧也不是贪恋西门庆的钱财.你想想潘金莲以前是什么,一个深受封建社会迫害的丫鬟.她嫁给武大郎也是迫不得已,潘金莲本是羞花闭月的摸样,嫁给武大郎确实委屈了人家,武大郎虽然老实人...

福海县17695925394: 水浒传里的潘金莲是个怎样的人??? -
蔽易加味: 潘金莲那么刻薄,辱骂了几百年

福海县17695925394: 从水浒传中选十大恶人,说说为什么厌恶他们
蔽易加味: 一、高俅:本是出身卑贱的破落户子弟,却因为善于踢气球而博得端王(也就是宋徽... 勾引潘金莲,又公然将前来捉奸的武大郎踢成重伤,最后又与王婆、潘金莲合谋害死...

福海县17695925394: 潘金莲为什么勾引武松 -
蔽易加味: 因为潘金莲很漂亮,武大郎很矮又很丑,不能满足她的需要;而武松能打死老虎,血气方刚,这正是潘金莲勾引武松的原因.

福海县17695925394: 武松和潘金莲是不是有一腿? -
蔽易加味: 在现在这个年代,绝对有一腿,但在宋代,概率很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