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的古诗

作者&投稿:沙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课外的古诗~

一年级课外古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悯农(之二)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二年级课外古诗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八年级语文诗词课外诗词复习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翻译: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案: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答案: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1、表达作者人老智仍在的诗句是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2、《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现出自己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龟虽寿》中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4、如何认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灵异的神龟虽然活几千年,但它总还会有完结的时日。飞腾的异蛇虽然会乘云驾雾,但它最终一死仍会化为灰烬。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5、“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
体现辩证的思维,既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
6、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7、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思想感情。
8、“比”,是中国诗学传统,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就表达了诗人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你能从你所学的古代诗词中另举一例加以说明吗?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诗人不甘年老,报效祖国的情怀。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干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妻子和儿子像禽兽 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 穿梭毫无顾忌。

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案: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夕阳、落花、归雁。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4.诗歌借哪些意象抒发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采桑子》
作者: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2、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3、.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相见欢》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代;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如梦令》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1.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____。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曲调即 《如梦令》是 ,这两首词都是按照同一个曲调来写的。
2.李清照(1084——约1155),号 ,济南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其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给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现传 。
3.《如梦令》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心底欢娱的词语是 ,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 ”和“ ”。
4.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暮”。
5.试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6.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分析一下这首词。
答案:
1.长短句。“词牌”。词牌名。2.易安居士宋《漱玉词》3. 沉醉、不知归路、争渡。 4. C
5. “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6.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宜人,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令人流连忘返。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此文来自《百度文库》)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3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④。
6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⑥。
泊秦淮
7[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迟日江山丽
(杜甫·五言)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9绝句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带有外字的诗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其他:《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

“长亭外,古道边”的诗的全文是?
全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白话译文:在长亭之外的古道旁边,满地的青草向天边...

关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古诗有哪些?
1、《题临安邸》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3、《登鹳雀楼...

古诗山外青山楼外楼全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原文 题临安邸 林升〔宋代〕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译文韵译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散译远处青山叠翠,...

文征明《外山》古诗
文征明《外山》【全诗】外山 文征明 百丈苍山倚暮寒,仙源无路欲通难;晚来急雨天飞瀑,只许幽人隔岸看。(赞扬磐安百丈潭的景色)【文征明】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古诗全诗内容是什么?
“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出处:李叔同《送别》。《送别》,是一首由李叔同作词的歌曲。历经数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送别》的歌词类似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有古典诗词的文雅,但意思却能平白易懂。古诗全诗内容: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描写塞外的古诗
1、《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凉州词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代: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

关于郊外的古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著名古诗80首以外的诗
古诗词背诵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

描写塞外的古诗词有哪些?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6)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

肥乡县17850613946: 课外古诗有哪些? -
慎和二叶: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肥乡县17850613946: 课外古诗词的十首古诗10首,是课后 -
慎和二叶:[答案] 《长歌行》 《野望>》《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皖溪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肥乡县17850613946: 有什么课外的古诗呢? -
慎和二叶:[答案]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

肥乡县17850613946: 关于课外的古诗 -
慎和二叶: 1.题画竹 2.北陂杏花 3.海棠清·郑板桥 宋·王安石 宋·苏轼四十年来画竹枝, 一陂春水绕花身, 东风袅袅泛崇光,日间挥写夜间思. 花影妖娆各占春. 香雾空蒙月转廊. 冗繁削尽留清瘦, 纵被春风吹作雪, 只恐夜深花睡去, 画到...

肥乡县17850613946: 30首积极向上的课外古诗(整首诗) -
慎和二叶:[答案]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烯.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花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

肥乡县17850613946: 五个字的课外古诗二十首 -
慎和二叶:[答案]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

肥乡县17850613946: 一到六年级课外20首古诗,只找题目. -
慎和二叶: 【级册】 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 远看山色,近听水声 床前明月光疑霜 春花,鸟惊 举望明月低思故乡 【级册】 春晓 唐•孟浩 村居 清•高鼎 春眠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莺飞二月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风雨声,花落知少 童散归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肥乡县17850613946: 课外古诗8首(自己找) -
慎和二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题西林壁、还有游山西村、过故人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示儿 求采纳

肥乡县17850613946: 15首课外古诗最容易背的最少的 -
慎和二叶: 1一去二三里 (北宋)康节 一 去 二 三 里, 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2画 (唐)王维 远 看 山 有 色, 近 听 水 无 声, 春 去 花 还 在, 人 来 鸟 不 惊. 3春 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肥乡县17850613946: 十首适合小学生的课外古诗? -
慎和二叶: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