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拾穗者》和《自由引导人民》的美术鉴赏文章 800~1000字 在线等 急!!!!!

作者&投稿:示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①《自由引导人民》 ②《向日葵》 ③《拾穗者》 ④《日出·印象》 [~

B

  《捣练图》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徽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执绢的妇女身躯稍向后仰,似在微微着力;熨练妇女认真专注的表情,端丽的仪容,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温厚从容的心情。在绢下好奇地窥视的女孩,以及畏热而回首的煽火女童,都生动引人。画家表现妇女捣练活动,不只是描绘捣练、络线、织修、熨烫等的活动过程,他既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又注意刻画某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使得所反映的内容,更具有生活气息。
  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到繁荣昌盛的时代。当时的绘画兴旺鼎盛,产生出近四百名有史可查的优秀画家,遗留下诸多异彩焕发的艺术杰作。现在让我浅释张萱及传其所绘的《捣练图》。
  张萱(公元713—741年),京兆(陕西省西安)人,开元时曾任史馆画直。“善起草”,对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尤擅长仕女画。在《宣和画谱》所载绘画作品中,有不少是描绘贵族妇女游春、梳妆、鼓琴、奏乐、横笛、藏迷、赏雪等悠雅闲散生活场景的画迹。画中的贵族妇女大都具有曲眉丰颊,体态肥硕、服装头饰繁缛华丽的突出特点,被称做“绮罗人物”。在他之前,以妇女为专题的绘画不多,专画妇女现实生活的就更少见,象顾恺之《女史箴图》一类的画,大都是和宣扬封建道德戒规相联系的。从这一角度看张萱画现实生活中的妇女题材,有一定进步意义。当然他画妇女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为地主阶级填补精神空虚服务的。
  在仕女画发展的早期——汉魏晋时期,画家笔下的仕女多是秀骨清相,薄衣广袖。在这一时期绘画理论著作中称仕女画家为“青工绮罗”。到仕女画发展到中期的唐五代时期,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始有“仕女’”之称。画家创作的仕女形象也演变成张萱画中所描绘的形象,以求更加符合于当朝统治者的审美趣味。在唐代,精工仕女的画家有张萱、周肋等,张萱是周昉的的老师,其工细妍丽,代表了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但因时代久远,张萱的绘画作品多数都散佚无存。现存的《捣练图》卷、《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和《武后行从图》虽或为后人摹本,但仍可令人窥见其绘画技艺之一斑。
  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练”是一种丝织品,刚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漂白,再用杵捣,才能变得柔软洁白。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画家采用“散点透视法”进行构图,把整个捣练的劳动场面分三部分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他不单纯图解劳动的程序步骤,而是注重对劳动场面中流露情绪的细小动作的描绘,似求得更好地展示出笔下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如捣练中的挽袖,缝衣时灵巧的理线,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退,几个小孩的穿插,一女孩在煽火时以袖遮面及另一女孩出神地观看熨练等,使画面中的人物与场景真实生动,充满生活情趣。显然,这是画家熟悉生活、认真观察的结果,体现了唐代仕女画在写实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画家以细劲圆浑、刚柔相济的墨线勾勒出画中人物形象,辅以柔和鲜艳的重色,塑造的人物形象端庄丰腴,情态生动,完全符合张萱所画人物“丰颊肥体”’的特点在技法的运用上也与之相差无几,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张萱、周昉仕女画及唐代仕女画成就的重要参考资料。

  米勒于1857年完成的《拾穗者》,本来是一幅描写农村夏收劳动的一个极其平凡的场面,可是它在当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却远不是画家所能意料的。


  这幅画原来的题目是《八月》。表现的是一个收获场面使富饶美丽的农村自然景色与农民的辛酸劳动形成了对比。接近米勒的几位社会活动家看到了这幅画中可贵的真实,建议画家修改构图直至最后前景上只剩下三个拾穗粒的农妇形象。这一修改,竟使作品产生了惊人的社会效果。


  这幅表现农民境况的《拾穗者》在沙龙展出后,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注意。一些评论家写文章说:画家在这里是蕴有政治意图的,画上的农民有抗议声。有人在报纸上发表评论说:“这三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象三个司命运的女神。”《费加罗报》上的一篇文章甚至耸人听闻地说:“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


  发人深思的是,《拾穗者》何以能产生如此大的震动?米勒的一位艺术辩护人朱理·卡斯塔奈里曾这样来描述这幅画:“现代艺术家相信一个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这幅油画,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它不象库尔贝的某些画那样,成为激昂的政治演说或者社会论文,它是一件艺术品,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它的主题非常动人,精确;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和维吉尔的诗篇。”


  《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

  《拾穗者》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

《拾穗者》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什么样的绘画作品能够震慑人心、发人深省?
《自由引导人民》、《左拉之死》、《碎石工》、《筛麦妇》、《拾穗者》、《船上的午宴》、《我们从哪里来》等等写实和印象油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对后来的绘画艺术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当代画家罗中立创作的《父亲》、陈丹青创作的《西藏组画》、谢楚余创作的《陶》、苏新创作的《新十二花神》系列、李壮平父女创作...

拾穗者与步辇图的区别和联系
两幅画区别就在于反映的主题内容不同。2、《拾穗者》是法国巴比松派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于1857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存放在巴黎的奥塞美术馆中,而《步辇图》传为著名画家阎立本所作,是唐代绘画的代表作品之一,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两幅画的联系都是世界名画,被收藏于博物馆。

下列画家与其作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答案】:A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项错误,《拾穗者》是法国巴比松派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于1857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存放在巴黎的奥塞美术馆中。该画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B项正确,《秋郊饮马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

现代诗母亲作者傅天琳出自于哪里?
傅天琳的《母亲》一开头就让人想到米勒的《拾穗者》,这是诗人对母亲的婉转赞美,是一首浪漫而温暖的作品。· 成诵美文 ·在田野, 母亲 你弯腰就是一幅名画 粘满麦秸的脸庞 疲劳而鲜亮 银色夜晚的柔情 来自一座草房 我们家永远葱绿 来自母亲的灵魂 永远地开放 儿孙般的玉米和谷穗 一代代涌来 将你...

...自身文化情感特点比较《拾穗者》和《粒粒皆辛苦》的异同
在造型上,米勒用较明显的轮廓使形象坚实有力,很好地表现了农民特有的气质。色彩沉着,加之丰富细腻的暖调子,使作品在纯朴浓厚浑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粒粒皆辛苦》这幅画相较于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在构图和人物动态上有相似之处,但两幅画所表达的思想却截然不同。米勒的《拾穗者》表现的是...

世界名画《拾穗者》是一幅什么风格的画作?
现实主义美术风格。《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人物风景的油画,画面描绘的是乡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田里捡拾剩余麦穗的情景,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是最能够代表米勒绘画风格的一件作品。

《人间世》电影观后感
但他并没有在绝境中退缩,而是去了乡下,在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的农家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播种者》《拾穗者》便在绝境中诞生,米勒的艺术获得了新生。在绝境中寻找出口,更要用心探寻希望的所在。希望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却是隐蔽的,发现它需要超凡的智慧和勇气、过人的耐心和意志。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绝境中激发出...

名画《拾穗者》赏析
《拾穗者》 作者米勒 1857年  油画 83.5X111厘米 巴黎卢佛尔博物馆藏。在这幅画中,米勒采用横向构图描绘了三个正在弯着腰,低着头,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剩落的麦穗的妇女形象,她们穿着粗布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她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天空和隐约可见的劳动场面。米勒没有正面描绘她们的面部,也...

让·弗朗索瓦·米勒的代表作品
《拾穗者》时间:1857年;油画;巴黎奥赛博物馆藏这幅画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

拾穗者的作者是谁
《拾穗者》的作者是让·弗朗索瓦·米勒。《拾穗者》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该画人物形象造得真实生动,笔法简洁,色调明快柔和,凝聚着米勒对农民生活的深刻感受,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拾穗者》是法国巴比松派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于1857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

江津市13167874159: 《拾穗者》和《自由引导人民》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人物的? -
毛江感苏:[答案] 《拾穗者》:(法)米勒(油画,83.5*111厘米,1857年,巴黎卢浮宫藏)《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土,...

江津市13167874159: 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有什么不同? -
毛江感苏: 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美术作品:浪漫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主义: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的《向日葵》.现代主义美术: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江津市13167874159: 法国作家左拉极力推崇某一美术流派,认为其“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这个美术流派是    ①《自由引导人民》   ②《拾穗者》   ③《向日... -
毛江感苏:[答案]C

江津市13167874159: 《拾穗》的主要内容赶 简练一点 -
毛江感苏: 《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

江津市13167874159: 《拾穗者》的介绍? -
毛江感苏: 【画作名称】《拾穗者》又名《拾穗》The Gleaners【创作者】让·弗朗索瓦·米勒【创作年代】1857年【类别】画布油画【风格】现实主义【题材】场景【规格】83.5cm*111cm【材质】布 油彩【现存藏处】巴黎 卢浮宫(The Louvre, Paris)

江津市13167874159: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下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
毛江感苏: 法国 达维特 代表作《拿破仑越过圣贝纳山》 法国 安格尔 代表作《泉》,《霍松维勒女伯爵》 法国 德拉克洛瓦 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 西班牙 戈雅 代表作《裸体的玛哈》、《卡洛斯四世一家》 法国 米勒 代表作《拾穗者》 英国 沃特豪斯 代表...

江津市13167874159: 下图源自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作品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使画面辉煌瑰丽,其名称是 -
毛江感苏:[选项] A. 《播种者》 B. 《泉》 C. 《拾穗者》 D. 《自由引导人民》

江津市13167874159: 关于《自由引导人民》 -
毛江感苏: 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紧凑,色调丰富炽热,用笔图中那位在硝烟中一手高擎三色旗,一手提枪,奋勇当先,正在召唤群众前进的青年姑娘,既是起义参加者的真实写照,又是自由女神的象征.她旁边的少年鼓手正挥动着手枪,急速向前奔跑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江津市13167874159: 19世纪影响最大的世界文学 -
毛江感苏: 1,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文学界的杰作,比《荷马史诗》早1500年.2,最早的喜剧作家: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开创了后代喜剧现实主义传统.3,最早的悲剧作家:古希腊埃斯库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