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历史有哪些?

作者&投稿:相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人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居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广东本地的主要族群(广府、客家、潮汕、粤西高凉、四邑、海陆丰、粤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广东的几大族群,都是混合同化了岭南最早的原住居民百越诸族而最终形成的。客家民系并不比广东其他民系形成的时间晚,因为客家语本是中原雅言,只是到了南方后吸收了一些土著语言,但其主体仍是中古雅韵。客家人也并不比其他族群晚来于广东,在广东的河源、惠州等地最早定居的就是糅合了原古越诸族的客家先民。
  客家人有五次大迁移,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迁徙 西晋永康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覆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这时,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第二次大迁徙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战乱所及,惟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第三次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迁徙 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第四次客家大迁徙 客家第四次迁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移湖广、填四川”和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五次客家大迁徙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
  客家人向海外迁徙 自南宋末年以来,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迁的同时,又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向海外迁徙。海路由厦门、汕头、广州、海口、虎门、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冲等港口出发,乘船冒险到达南洋各地。陆路通过广西、云南边境进入缅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复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早期领导的各次武装起义失败后,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当数量的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或自驾帆船,或被掳掠、诱骗、招雇为“契约华工”到南洋等地从事苦役。20世纪中叶以来,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国向欧美等国乃至世界各地再行迁移。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所谓“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参见:客家源流“客家”说法起源于广东四邑地区,是当时(清朝)四邑族群对粤东地区(亦称惠潮来民)迁来的族群的一个称谓。旧时,南方客家地区的长者一辈都自称福广人、岭东人或者循州人、嘉应人、汀州人、韶州人、虔州人,或者直接以当地县名为名。“客家”一词后来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知,并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 但至今仍有不少地区不清楚这个称谓。最早研究记载客家问题的是清朝惠州府和平人徐旭曾,他的《丰湖札记》撰于清嘉庆乙亥二十年(1815),实为系统论述客家问题第一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中对客家的界定和论述。徐旭曾主张客家南迁自宋元时期一说;力陈客家与中原汉族的源流关系,对客家的忠义勤俭、诗书传家、耕读尚武等都作了奠基性的描述,要言不繁,却极具纲领性。 客家族群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已有两千多年居住历史的重要群体,是广东、福建和江西等省份本地主要族群。以广东为例,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相对于广东其他汉族民系要晚(这里的晚说的是客家民系这一称谓形成的时间较晚),事实上客家民系是存在于广东有上千年历史的本地族群。同时客家人并不比其他汉族民系晚来于广东,在广东的梅州、河源、惠州等地最早的居民就是同化了部分原当地土著的客家先民。岭南几大民系对岭南土著的融合早已有之,而较大规模的融合则始于秦征岭南,经过两晋、唐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来自中原地区,还包括楚、吴越、闽等岭北地区),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汉族各民系。 客家人之根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河洛。“根在河洛”的依据有三:①家谱记载,很多客家族谱都记载先祖居住于河洛。②泰山石敢当的传说。③客家文言;是一种官话,很像中州的河南话。根在河洛指的是客家的方言底层源出河洛,而不一定是指大部分客家人来自河洛;事实上客家人姓氏繁多,各姓氏有其具体来源的所在。 注:“河洛郞”是闽南语 Hǒk lò láng的译音,指福佬人,而非客家人。 1、形成时间关于客家形成时间,主要观点有:五代宋初;宋明时期。 一般认为在南宋时客家群体分化成为汉族的一个支系,初具规模。到明代中期,已经人数众多,成为一大社会势力,及至清代,客家人的自我意识更为增强,在社会舞台上表现很是积极、主动。客家在南宋时期形成的主要依据: (1)客家语的形成。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重要标志。据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客家语最迟在南宋时已形成。南迁的移民保留了部分中原故乡的乡音,而留在中原的百姓则保留了另一部分古中原音,并不见得现代北方语言已经完全不存在古汉语因素。闽语诸支系,存在一部分较为明显的江南古腔调(古吴语)和三国两晋中原语表达法;粤语方言,存在一部分较为明显的秦汉交广古腔调和宋元中原语表达法;客家语的发音,继承了较多隋唐两宋时的中原语腔调。粤语对南北语都有继承,因此与闽语、客家都有相近之处。 (2)相当的人口规模。人口是民族、民系的载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无所谓民族、民系。对客家人口的历史估量,难以用统计数字表示,但可从客家集中区的县治数量作分析。 (3)共同的地理环境: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a、小盆地农耕经济,为客家民系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b、小盆地造成的风俗习惯。这些移民生活在小盆地山村之中,借封闭性的地理条件获得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原有的方言、习俗在与原住居民融合后得以保持下来。 (4)共同性的社会行动:客家人成为一个独立民系的重要依据。赣闽粤客家居住区联成一片,经济来源方面如南宋时期赣南和汀州人佃耕梅州农田等。政治斗争方面如南宋时范汝为、陈三枪领导的农民起义往复进出于三省之地,文天祥在汀梅赣诸州领导的抗元斗争等。 2、形成地域主要看法有:赣南、闽西、粤北、粤东北等。(1)客家腹地、大本营:赣闽粤边区 (赣州、汀州八县,梅州、河源、惠州一带);(2)客家通衢:石城; (3)客家锚地:赣州 (客家摇篮 );(4)客家驿亭:石壁; (5)客家首府:汀州(明末清初以前) ;(6)世界客都:梅州; (7)客家侨城/客家侨都:惠州; (8)客家古邑:龙川(河源、兴宁、五华) ;(9)客家吾州:韶关(客家第五州)。 综述、早在清末,学者徐旭曾所撰著的《丰湖杂记》里已经提到:“今之福建汀州各属,江西之南安、赣州、宁都各属,广东之南雄、韶州、连州、惠州、嘉应(今梅州)各属,及潮州之大埔、丰顺,广州之龙门各属是也”。而“客家四州”则为惠州、梅州、赣州、汀州。福建宁化石壁传说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被称为“客家祖地”。梅州则因其为海外客家籍华侨的最主要祖籍地而被称为“世界客都”;赣州则与客家民系形成有着密切关系,被称为“客家摇篮”;韶关是名扬海内的“客家第五州”的主要继承者。惠州惠州府是最大的客家侨乡,包括归善(今惠城部分、惠阳、惠东、龙岗、盐田)、博罗、长宁(今新丰)、永安(今紫金)、河源、连平、龙川、海丰、陆丰、和平县,且其经济发展领先于“客家四州”中的梅州、赣州、汀州,当之无愧列于客家四州之首;若以客家籍华侨而言,“惠州”一名在海外客家侨界,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故乡地名。另外,原惠州府城却存在着另外一种仍属于争议之中的特有方言(惠州话/惠城话)。 惠州不仅是客家民系的华侨文化象征之一,而且更是客家民系的海洋文化象征之一,归善、海丰、陆丰的客家文化在海外的知名度居于“客家四州”之首。惠州虽不是纯客家地区,但惠州作为客家学的最初萌生地,有其历史必然性。惠州是最终形成的客家大本营中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海外客家重要的原乡之一。从客家学研究客家文化发育机制的意义上看,惠州是客家文化的试金石、表演场之一。惠州文化是客家文化体系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梅州梅州是客家人最主要的聚居地和集散中心,曾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世界客商大会等,有“世界客都”之称。客家人的第四次大迁徙,则是在梅州已形成聚居地或集散地之际发生的,这给日后梅州作为“文化中心”的认同,乃至作为“客都”的认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梅州是第二大的客家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有700多万 ,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还有港澳台同胞200多万,而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 。海外客家籍华侨之中祖籍梅州市的人数仅次于惠州府。海外侨界为显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般而言同乡组织仍多沿用旧地名。赣州赣州(原名虔州)在客家人迁入之前,除有少量当地土著居住外,大部分是一片尚未开发的蛮荒之地。但在经历了中原汉民向南方的五次大迁徙以后,赣州成了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全市18个县(市、区),除章贡区部分和信丰县的嘉定镇以及其他几个居民点外,其余均属客家语地区,客家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5%以上。这里既有唐宋以来世居的“老客家”,也有明清时期从粤东和闽西回迁到赣州的“新客家”,是客家四州之中人口最多的城市,然而旅外华侨却非常少,其在海外的知名度远在惠州府之下。赣州府方言包括本地话(老客话,属客语于桂片)、广佬话(新客话,属客家语宁龙片)、府城话(又称赣州话,属西南官话)。赣州府地区被誉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块热土、客家文化的摇篮。 汀州汀州府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各地客家居民大多都溯宁化县为先祖曾居处。汀州府籍华侨尤以籍贯永定县最多。可惜“汀州”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原来的汀州府各县,分别由三明市和龙岩市代管,故而以“汀州”与惠州、梅州、赣州并称“客家四州”,有时空错乱之感。虽然古汀州的宁化县被誉为客家祖地,然而在当代来看,汀州在客家四州中的地位只能在惠州、梅州之下。 韶州古韶州(粤北地区,今主要为韶关市继承,但不限于韶关市。)是名扬海内的“客家第五州”,地处北江流域,北江(韶关、清远)的人口,80%左右应该是客家,包括英德、南雄,基本上都是客家属地。北江文化这种族群文化的归属,基本属于客家文化。 韶关地区是以客家人为主的地级市,是客家民系的聚居地之一,区内以客家同类方言为母语的人口超过九成,虽然现韶关市区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使用广州话,但非常明确的是,相对于讲客家同类方言的居民而言,讲广州话的才是客,因为他们并非韶关较早的居民,他们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因为躲避战乱,方由广州附近北迁而来。隋开皇九年(589)改东衡州始设韶州,治所在曲江县(今武江西岸),韶州范围最广时包括今韶关地区(仅新丰县原属循州)、清远地区(仅清远市区原属番州)。韶州对于客家民系而言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客家原乡之一,客家大本营即由包括韶州在内的五大州府构成。古韶州地域北连赣州,东接惠州,西挟广西贺州,南扼广州,韶州所连接的赣州、惠州都是重要的客家文化盛行地区,所以韶州在客家大本营中起到重要的御接作用。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提到:“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清代古韶州分属韶州府、南雄府、连州府,南韶连三府州都源出古韶州,都是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均是《丰湖杂记》所记客家原乡。古韶州客家渊源历史悠久,上可溯秦统一岭南之后的横浦、湟溪、阳山三关;中可探盛唐名相张九龄开凿梅岭梅关,引中原移民入籍岭南;下可忆明末清初移民浪潮所奠定的基础,西蜀今以韶关为原乡者仍众。

客家人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居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广东本地的主要族群(广府、客家、潮汕、粤西高凉、四邑、海陆丰、粤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广东的几大族群,都是混合同化了岭南最早的原住居民百越诸族而最终形成的。客家民系并不比广东其他民系形成的时间晚,因为客家语本是中原雅言,只是到了南方后吸收了一些土著语言,但其主体仍是中古雅韵。客家人也并不比其他族群晚来于广东,在广东的河源、惠州等地最早定居的就是糅合了原古越诸族的客家先民。
客家人有五次大迁移,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迁徙 西晋永康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覆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这时,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第二次大迁徙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战乱所及,惟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第三次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迁徙 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第四次客家大迁徙 客家第四次迁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移湖广、填四川”和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五次客家大迁徙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
客家人向海外迁徙 自南宋末年以来,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迁的同时,又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向海外迁徙。海路由厦门、汕头、广州、海口、虎门、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冲等港口出发,乘船冒险到达南洋各地。陆路通过广西、云南边境进入缅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复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早期领导的各次武装起义失败后,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当数量的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或自驾帆船,或被掳掠、诱骗、招雇为“契约华工”到南洋等地从事苦役。20世纪中叶以来,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国向欧美等国乃至世界各地再行迁移。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所谓“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客家人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居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广东本地的主要族群(广府、客家、潮汕、粤西高凉、四邑、海陆丰、粤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广东的几大族群,都是混合同化了岭南最早的原住居民百越诸族而最终形成的。客家民系并不比广东其他民系形成的时间晚。因为客家语本是中原雅言,只是到了南方后吸收了一些土著语言,但其主体仍是中古雅韵。客家人也并不比其他族群晚来于广东,在广东的梅州、河源、惠州等地最早定居的就是糅合了原古越诸族的客家先民。

客家人属于汉族民系,其历史可追到秦末汉初,“客家”的这一说法其实是作为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同进也是作为一种文化的概念。由于客家人信奉勤俭,注重知识及教育,客居世界各地而不忘本,故常有东方吉卜赛人之美誉。客家人很多年前在南洋大多是以经营采矿业为主,其领袖人物罗芳伯于曾于1777年建立起著名的“兰芳共和国”,一直存续到1886年。 客家人拥有主动创制意识,在于其与潮汕人、闽南人等不同,他们首要认同是一种基于流散性的身份意识,即便是已经世代居住某地,却仍然在土(土著)客矛盾的冲突中有一种边缘人的身份感,流散意识带来充满张力的生存环璄,使其不得不在血亲本能之外去思考更多的东西,于是催生了客家人的政治意识,但遗憾的是其政治意识始终无法超出客家人的拟亲缘共同体,从而难以形成以陌生人社会为基础的政治秩序,国家规模有限,最终无法抵御荷兰人的进攻。因此,可以这么说,拥有政治意识者,便拥有规范性的力量,成为秩序的主导者;没有政治意识者,便只能拥有偶然性的力量,成为秩序的从属者,如海外的华人团体(如潮汕人、闽南人、客家人等),虽然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武装组织能力(如唐人街的黑社会等),却始终成不了社会的主流。只是客家人差不多是唯一的例外。

客家人是以客家语为母语的一个汉族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中国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1]客家人在上千年的迁徙历史中,已经和其他迁徙族群一样成了很多地方的原住民[2]。客家的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3],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发展,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族群——客家人。据估计,全球约有八千万客家人。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等19个省的 180多个市县,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约600万人分布在中国港澳台地区,约1500万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4][5],客家语也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惠州、梅州、深圳、赣州、龙岩、河源、韶关、贺州、沙巴州、新竹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城市,梅州、惠州、赣州、汀州被誉为“客家四州”

井冈山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加上长期居住在罗霄山脉中段丘陵地环境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而客家人也被称为是丘陵上的山民。

井冈山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三种文化特质的外化。


历史上有哪些天才科学家?
1、布鲁诺 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tuno,1548-1600),意大利哲学家和思想家。1583年,布鲁诺到英国,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1585年去德国,宣传进步的宇宙观,反对宗教哲学,进一步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1592年,布鲁诺在威尼斯被捕入...

历史上著名史学家有哪些
1、20世纪五大历史学家:夏曾佑,贺炳松,刘一智,张荫麟以及梁启超。 2、夏曾佑:他是晚清思想史、史学、文学和政治启蒙史上的重要人物。梁启超称他为“晚清思想革命的先驱”!他在先秦时期提倡西学,严厉批判荀子,准备清算中国整个学术史体系,改变未来走向。他认为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夏岑有是“诗界革命...

请求下古今中外的历史家有哪些
西方历史学家古希腊,希罗多德(Herodotus)(前484年?—前425年?),《历史》,历史之父古希腊,修昔底德(Thucydides)(前460年?—前400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波利比奥斯(Polybius)(前200年—前118年),以《历史》(又译为《通史》、《罗马史》)一书留名传世。古罗马,尤利乌...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发明家
3、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生于1833年10月21日,逝于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的一位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他发明了炸药,并建立了诺贝尔奖,以表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诺贝尔的名字也与元素锘(Nobelium)的命名有关。...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10位文学家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10位文学家有哪些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10位文学家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10位文学家有哪些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有关于家书的历史事件
证明家有家规的历史故事 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 指家庭的规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讲规矩。 比如在家吃饭不能说话,大人没上座都不能上...

我国历史上名垂青史的科学家有哪些
郦道元(?~527年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时期酷吏、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幼时随父访求水道,博览奇书,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官之后,仕途坎坷,未尽其才,历任御史中尉、 北中郎将。迁冀州长史...

影响世界历史的科学家有哪些
1.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公元前287~前212)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公元前287年诞生于地中海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今意大利锡拉库萨)。他的父亲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偏爱数学,很早就学习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前330-...

四川有哪些历史名人?
1.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家,各有哪些?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人 ,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祖冲之(429—500)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

昂昂溪区13357196702: 客家人的历史? -
月别盐酸: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

昂昂溪区13357196702: 客家有什么历史
月别盐酸: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广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部分地区,分布约120馀县.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后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灭亡后又迁至赣、闽、粤等地.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於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山歌别具风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习俗传统,妇女均天足,参加劳动生产,不受封建陋习约束,勇於进取.

昂昂溪区13357196702: 客家人有几次比较大的迁徙史? -
月别盐酸: 6次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

昂昂溪区13357196702: 客家文化有多久历史? -
月别盐酸: 大约有2230多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昂昂溪区13357196702: 客家人起源于哪里? -
月别盐酸: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 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

昂昂溪区13357196702: 广东广州的客家文化 -
月别盐酸: 目前广州地区的客家人数有户籍在册的不少于200万.一部分分布在广州周边的增城区、花都区、从化区,尤以增城、花都更为集中.增城的客家人最多,大概有40多万,花都大概有30多万.另外一部分是在广州近郊,广州近郊客家人数量最为...

昂昂溪区13357196702: 客家文化城历史 -
月别盐酸:[答案] 客家文化,是指亚洲地区的客家人共同所创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话、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人文、饮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汉人南迁时自身所保留的唐宋时期的河洛文化[1]和中原文化并吸收了苗瑶畲各族文化...

昂昂溪区13357196702: 客家人的的历史谁可以说一下? -
月别盐酸: 客家人南迁起源于秦朝

昂昂溪区13357196702: 客家人的由来 -
月别盐酸: 客家人,又称为客家民系,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因从北方中原地区南下迁徙而产生,迁徙给了客家人坚韧的品性.尽管所处环境位于偏僻的山区,但是勤劳的客家人...

昂昂溪区13357196702: 客家的含义?客家指的是什么?属于哪个地区? -
月别盐酸:[答案] 客家人(客家民系),是汉民族八大民系中的一支.自东晋开始,中原汉人几度南迁至今天的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区以后,经过长时期的繁衍生息,形成使用客家方言,遵循客家风俗的客家民系.尔后,客家人又从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区迁徙到国内另外 16...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