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中作者似乎对那人一往情深,那么这首词真的是爱情词吗?

作者&投稿:除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从文学的角度谈爱情~

爱情是两个人互相吸引。就算把他们扯开,那种引力还是存在的。爱情就是痛苦与幸福的结合。两个人需要这种感觉

写爱情的文学作品好多喔
亦舒的小说和张小娴的散文中的爱情观、人生观就很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也合楼主的要求——正确、成熟、有深度

《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元夕盛况,下阕却描绘出一个孤高淡泊、冷傲含蓄、不合世俗的当红女子,惊起梁山伯,与之试比高,承上启下,结构自然,气韵非同凡俗。
事实上,这首词并非一首爱情词。它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的自我抒发和表达。在词中,作者通过描绘热闹的元宵夜景,反衬出自己的孤独和不合世俗的品格,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因此,虽然这首词中有描写到一位女性形象,但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象征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不满和对自我追求的坚持。所以,这首词并不是一首纯粹的爱情词,而更多地是辛弃疾个人的情感表达和内心独白。

青玉案元夕中,作者对那人一往情深,这首词是爱情词,但不只是爱情。
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也曾壮怀激烈,也曾青春年少。
所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爱情之意,也有理想之托。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为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所作,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青玉案·元夕 ① 书法作品《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②, 更吹落,星如雨③。 宝马雕车④香满路。 凤箫⑤...

宝宝巴士有什么玉案元夕
宝宝巴士没有元案元夕。因为宝宝巴士是专注打造儿童启蒙数字产品的品牌。而玉案元夕是古诗词《青玉案·元夕》里面的几个字。宝宝巴士秉承“快乐启蒙”的理念,用奇妙有趣的方式为儿童提供免费的数字内容,量身定制“好听”(国学故事)、“好看”(儿歌动画)、“好玩”(互动APP)等系列内容产品。您可以...

一道语文诗词理解选择题: 《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B。没有运用夸张。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好在哪里?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句,是《青玉案·元夕》中最经典的句子,也是千百年来,最经典的词句之一。那不经意间的回眸,在偶然之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像极爱情中的偶遇然后一见钟情。于是,这首词被誉为爱情词的经典之作。其实,辛弃疾是将南宋比作这元宵之夜,而自己便是那立于灯火...

求一句古诗下半句 众里寻我千百度,
出自辛弃疾的 《青bai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du千树,更吹落,星zhi如雨。宝马dao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

《青玉案·元夕》描述的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是这样的吗?辛老真的是看见了生命中的一见钟情而后写下了此词吗?答案是否定这里,辛老要说的是他一直追求的志向,如同每一个人的恋人,如同元夕夜的“暗香”,都曾是那么美好的东西,让他千百度的寻。直到有一天的“蓦然回首”,他有了新的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是一种意境,一种努力之后的...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诗作者借夜放什么吹落什么写出了什么佳节满城...
作者借夜放(花千树)吹落(星如雨)写出了(元宵)佳节满城花灯和满天(烟火)

梁启超评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是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句话到底...
从此欲“料却君王天下事”,要“赢得生前身后名”。只是没想到的是,南渡之后,一腔报国之志却无从谈起,他的抗战名作《美芹十论》、《九议》不过是当权者案上的一堆废纸,甚至他为了准备收复失地苦练“飞虎军”,也被人弹劾为聚敛、滋事。可是即使这样,即使种种阻挠,种种非议,种种现实的悲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中,从哪些方面写元宵盛况
主要从三个方面描写了元宵节的盛况。人物方面写道:宝马雕车香满路。看到的情景方面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耳朵听到的声音方面写道:凤箫声动。1)宋·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青玉案·元夕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选两处分析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

临渭区13915939021: 《青玉案.元夕》这首词中的“那人”形象及寓意 -
佘向阿奇: “那人”的形象应是指辛弃疾本人,作者借“那人”寓意自己郁郁不得志,与其说是追求情人,不如说是独自幽怜、伤心人别有怀抱的自白!渴望朝廷能够“众里寻她千百度”,施展其才华!望采纳!

临渭区1391593902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词中"那人"形象的理解 -
佘向阿奇:[答案] 很高兴为您作答!我觉得应有两种含义,一,是作者的心上人;二,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

临渭区1391593902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词中"那人"形象的理解 -
佘向阿奇: 你好,很高兴为您作答! 我觉得应有两种含义, 一,是作者的心上人; 二,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临渭区13915939021: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那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怀抱”? -
佘向阿奇: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元宵之夜的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

临渭区13915939021: 青玉案 元夕中"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有人认为是作者仰慕的女子,而更多人则认为虽明写"女子",另有所寓,近代学者梁启超就评价这首词是"自... -
佘向阿奇:[答案] 这一形象写的是一个不甘寂寞、不随流俗的女子,作者借以寄托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宁愿幽居、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临渭区13915939021: 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众里寻他千百度.. -
佘向阿奇:[答案]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先写灯火辉煌、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花千树, 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灯结彩,盛... 与意中人密约会晤,久望不至,猛见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结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

临渭区13915939021: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佘向阿奇:[答案] 青玉案 元夕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

临渭区13915939021: 青玉案·元夕赏析50字 -
佘向阿奇: 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临渭区13915939021: 求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鉴赏 -
佘向阿奇: 辛弃疾一首“东风夜放花千树”的《青玉案·元夕》,深入人心.它常被认为是婉约派的“情词”,描述一种迟遇心上人的惋惜之情.特别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一句,读来让人不禁联想起寻找梦中恋人的漫长与艰辛.乍一读这后四句,整个给...

临渭区13915939021: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精练、简短赏析 -
佘向阿奇: 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造成了境界上的强烈反差,深化了全词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强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孤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 全词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反衬出了一个自甘寂寞、独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作者写这样—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托的. 辛弃疾力主抗战,屡受排挤,但他矢志不移,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也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这首词是他这种思想的艺术反映.“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来也为人传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