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母亲是怎样教育培养孔

作者&投稿:爱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母的资料~

孔母——世上最杰出的母亲
宣伶俐 老师

孟母是培养出了一个亚圣。然而孔子的妈妈培养出了一个大圣,但是我们很少有人说起孟母和孔母有什么联系,很少有人知道孔母也是一位世上最伟大的母亲,她是孟母的榜样,孟母的搬迁效法了孔母的搬迁,孟母的行为轨迹很像孔母的行为轨迹,我个人觉得孔母比孟母更令人敬慕。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一个很有血气的人,有勇力,很勇敢。他的人格魅力在于,宁愿自己去死也要把自己的战友救出来。据《左传》记载,鲁襄公十年发生过一次战争,晋国、鲁国等军队包围了逼阳,叔梁纥也参加了战争,逼阳守城的官兵心生一计,拉起城门的闸门,先放敌军进城门,然后再放下闸门,来个瓮中之鳖加以歼灭。叔梁纥很机警,他发现其中有诈,就冲上去用手托起那放落下来的闸门,让战友们得以退出城外,然后自己再逃脱出来。当时有人用“有力如虎”来赞扬他,于是叔梁纥“以勇力闻于诸侯”。鲁襄公十七年,又有一次战事。齐国的军队包围了鲁国的防邑,鲁国的贵族臧纥、臧畴、臧贾都被围困在那里,叔梁纥也在其中,情势越来越危急,叔梁纥毅然组织并率领300名甲士,在一天夜里护送臧氏兄弟顺利突围。最难能可贵的是,叔梁纥把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后,又连夜再勇敢的冲进包围圈,固守防邑。后来齐国终于撤军。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英雄啊!面对这样一位有勇力的壮士,应该有很多崇拜者吧?
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叔梁纥与颜家女生孔子是野合而生。司马迁使用了一个很吸引人们眼球的“野合”一词,同时这也成了千古之谜。叔梁纥在颜氏之前,先娶了鲁国女子施氏,据说一共生了九个女儿。叔梁纥希望生个儿子,于是又娶了第二房,终于生了个男孩,但孩子的腿有问题,这就是孟皮,“皮”就是取“跛”的意思,孩子是个残疾,这终不能令叔梁纥满意,于是就有了颜氏女与他的“野合”。对于“野合”一词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指不合礼仪的结合,因为双方年龄相差很大,叔梁纥当时已经超过64岁,而颜氏还不满20岁。有学者推测说叔梁纥当时已经没有父母,是自己去求婚的,因为既没有父母之命,又没有媒妁之言,所以称“野合”。不管怎么说,颜氏女嫁给叔梁纥不会是明媒正娶。既然大家说法不一,我个人更愿意想象为颜氏女对叔梁纥存有仰慕之心!叔梁纥是个英雄,有勇力,也一定身材魁伟(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大概是有遗传吧?)。对这样一个“以勇力闻于诸侯”的英雄,颜氏女不能不仰慕他,所以当叔梁纥前来求婚时,颜氏女才会不顾年龄差距,不顾有无名份,不顾世俗的眼光,勇敢地与他“野合”。如果没有这样的“野合”,世上就少了一位圣人,中国或许就没了灿烂的的儒家文化!
孔子三岁时,其父去世,其母也不过20出头,这样一个年轻的女人,却要承担起这个家庭的生活负担和教育孩子的重任。她连丈夫的墓地在哪都不知道,拖着幼小的孩子,受尽世人的白眼,我们无法想象年轻守寡的孔母在当时是怎样的处境!她没有寻死觅活,没有抛下孩子改嫁。面对生活的困境,她作出了大胆而又智慧的选择。
首先,颜氏选择了自由和独立。试想,如果让她在那个大家庭继续生活下去,有大房,有二房,还有那么多孩子,她这样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野合”小妾,肯定会陷入没完没了的家庭纠纷之中。也许颜氏有足够的忍耐之心,能够忍受家人各种无理的指责。可孩子怎么办?难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始终蒙受这层家庭的阴影?不,不能。必须让孩子尽快摆脱这种家庭的纷扰,让孩子在阳光下享受一份健康的母爱。于是颜氏毅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这个家,自立门户!这一举动需要何等的勇气?一个寡妇带着三岁的孩子,举目无亲,无财无势,但为了孩子,颜氏豁出去了。
其次,颜氏选择了搬家进城。她要选择一个使自己孩子茁壮成长的环境。她选择从乡下搬到城里去,而且这个城不是一般的城,是鲁国的都城。孔母的这个选择很有远见:都城的文化氛围,最适合孩子的成长。当时鲁国的都城是保存周朝礼仪最好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当时的文化中心。因为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化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孔母的远见卓识,是在于要让孔子在高雅的文化氛围当中长大,要让孔子成为一个有文化,懂礼仪的上层人,从而振兴家族。孔母给儿子选择了正确的定向。 颜氏是个坚强的女性,最穷不低头,最累咬着牙,最苦吞下去,坚定不移地要把孔家的后代抚养长大。我们想象一下当年孔子跟他妈妈一起生活的场景: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一个小孩,非常艰苦地生活着,或是日夜编织,或是帮人家补补洗洗,苦挨着一天又一天。她把丈夫的期望乃至这个家族的兴旺都寄托在自己柔弱的肩膀上,她为孔子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让孔家高贵的血统在孔子身上延续下去。
孔母身上有一种坚定的理念,那就是最苦不能苦孩子,最穷不能穷教育。尽管生活异常艰苦,但孔母变着法子让孔子接受教育。《史记》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五岁时做的游戏就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常常把一些祭祀用的祭器摆弄着,还按照大人那样行礼。这不是一般的孩子做得出来的。面对孩子的天性,孔母没有一棒打死,她看到了孩子的志向,为之欣慰,并加以正确引导,使其健康发展。我想孔子后来有这么大的成就,孔母功不可没,她注定是一位不平凡的母亲。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如果没有母亲的支持,孔子何来上学的机会!孔子贫且贱,他上不起国学,孔母省吃俭用把他送进了乡学,孔子在乡学里接受最初的启蒙教育,学到了一些谋生的本领,这才使孔子有了日后自学的基础。 孔子的母亲很不幸,她年轻轻就守寡,在都城的底层孤苦无依的带着一个孩子生活,那种操劳不用说了。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让儿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她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体力的劳累,心思的操劳,孩子的管教,全都压在她柔弱的肩膀上,她应该是积劳成疾吧?在孔子十七岁那年过早的离开了人世,那年她才三十多岁!孔子何其不幸,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孔子又何其幸福,他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 孔母是中国母亲的缩影,面对这样一位为自己付出一切的母亲,孔子岂能不孝?儒家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大概也是这样来的吧?孔母可亲可敬的形象可以成为天下母亲的楷模。那么同为山东人的孟母也许就是从孔母身上学到了为人母的法则,她也要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最好的环境,让孟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也成为孔子这样的圣人。孟母做到了,孟子也做到了。

课文通过描写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赞美之情。文章开头,写作者刚进入大兴安岭的感受,第一次讲到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的亲切与舒服。接着分岭、林、花三个方面描写了大兴岭的景物特点——兴安岭的“岭”多而温柔,兴安岭的“林”多似海,兴安岭的“花”多而美丽。在作者的眼里,兴安岭简直成了一位善于打扮的姑娘——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作者由眼前大兴安岭的外在美很自然地联想到它的内在美,揭示出它美得并不空洞——它为祖国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木材,与建设结为一体,第二次讲到了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最后,作者由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巧妙地从“兴安”之名联想到兴国安邦之义,第三次讲到了使人感到亲切舒服。三次“亲切舒服”,感情逐步升华。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对大兴安岭深深的爱,无不充满着作者的真情实感。作者的这种情感正是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实表现。

孔母是怎样教育培养幼小孔子的
恭敬俭朴,世代相传
自从孔母批评儿子在外赶马车、当吹鼓手、为人办丧事等鄙事后,孔子再也没有到外边干鄙事,挣外水补贴家用了。原本仅能维持生活的家庭,现在更是雪上加霜,生活更为艰难。孔子娘为了维持生活,起早贪黑,帮人家洗衣、补衣,晚上打草鞋,十分劳累,身体慢慢夸了下来。孔子除了白天外出卖草鞋,一进门就忙着刨地、浇园、垫圈、喂鸡、烧火、扫地,夜间和娘一起编草鞋。孔子虽年龄不大,干什么都比别人快,母亲的重担被孔子接去了许多,自然心中欢喜。
一天夜间,孔子坐在母亲身边编草鞋,流露出对艰苦生活失去信心,说:“这个苦日子要熬到那一天才有个尽头?”孔母听出这话的意思,忙说:“丘儿,好生活是靠自己干出来的,天上不会掉煎饼!”于是,她忽然想起什么,放下手上的草鞋,向房里走去,打开箱子,取出一个小木匣,从里面拿出用红绸包了几层,一个黄橙橙的铜鼎放在坐席上,呈现在眼前。
孔子也放下手上的草鞋,好奇的走过来,似乎觉得太突然了,他从来没有听娘说过鼎的事,更没有见到过,忙问:“这鼎是从那儿弄来的?”
“你先读读鼎上的铭文!”娘说。
孔子拿起鼎,对着火虫大的油灯光,慢慢地读着:“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须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口。其恭俭也,若此。”孔子读完后,疑惑地望着娘,似乎在等娘说什么。
“你明白铭文的意思吗?”娘问。
孔子想了想说:“这个意思是说,每逢接受任务、提升职位时,都是越来越恭敬。始而低头,再而曲背,三而弯腰,连走路也要小心翼翼地靠着墙边走,然而谁也不会侮慢我。我用这个鼎煮稠粥和粥,聊以充饥而已。恭敬俭朴,如此。”孔子解释完,忙问:“娘,这鼎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坐下来,让娘慢慢讲给你听。”于是,孔母讲出了孔子的宗族和家世。
宋国的始祖是微子启,微子启死后由弟弟微子仲继位。他是孔子的远祖,到孔子这一辈,共十五代。孔子第七代祖先正考父,以谦恭俭朴和熟悉古代文献见称。鼎上铭文就是他作的。相传«诗经»中的«商颂»也是他校订的。孔子的第六代先祖孔父嘉,是宋国的司马,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家臣怀抱其子奔鲁国避难。孔母再一只次讲到了孔子父亲在逼阳(春秋时代的小国)手托悬门的英雄壮举。孔子听得十分入神。
讲到最后,孔子娘把鼎按原样又用红绸一层一层包起,装进匣内。然后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递给了孔子,说道:“这是孔家的传家宝啊,今天,娘代表你父亲,将这个鼎传给你,要记住,不要辱没先人,要成大器,要做一个高贵的人。”
从此,孔子不仅懂得了自己的家族、家史,更像先辈们那样,艰苦创业,幸福是干出来的,要敢于创造,创新,他牢牢记住娘的话,刻苦学习,创办私学,四处奔走,劝说诸侯各国实行仁道等等,成为我国春秋末期儒学的创始人,中国文化的集成者,传承人。

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当孔子三岁时,因叔梁纥(孔子父亲)去世,即带孔子来到鲁国首都曲阜阙里定居。每到祭祀的时候,她就让孔子前往参观。在孔子五岁以后,孔母便教他与其他五个孩子一起学习写字、算术、唱歌,同时也学礼节和仪式。所以《史记·孔子世家》写道:“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俎豆是古代祭祖时装置祭品的木制祭器,“俎”是方的,“豆”是圆的,意思是说孔子在作儿童游戏时,就知道模仿大人,学习礼仪。鲁国是周公封地,可用天子礼乐,所以保存周礼较为完备。公元前544年,孔子八岁时,吴公子季札就赴鲁观周礼。

孔子10岁时就进学堂学习,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由于贫贱,多参加各种粗鄙的劳动。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自称到了15岁“志于学”,就是说自觉在学业和品德上加强修养。孔子17岁,孔母颜征在去世,这时,孔子已长成九尺六寸的“长人”了。


母亲在家怎么正确教育孩子的
6、指明方向,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上班族妈妈如何教育孩子 和孩子一起做饭:平时的饭菜也许凑合一下就可以了,到了周末可不行!给宝宝准备特殊的周末大餐吧。如果孩子2岁多了,就可让他一起来参与做饭了,可请他说出自己喜欢吃...

母亲教育孩子成功案例
父母小时候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人生有很大影响,以下是我收集的相关案例,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躺在地上哭 女儿很少用哭闹作为手段来达到目的,因为一次也没成功过,上了小小班后看到了成功案例,于是活学活用,在某天为了和我们一起吃白粥还是要单独给她下面条躺到了地上。我们全家该干嘛就干嘛去,当她空气。

母亲教育孩子成功案例
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好习惯决定好人生) 2,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父母是孩子的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必将影响到孩子)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

母亲如何教育孩子?
我不赞成惩罚孩子;母亲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首先是要和孩子和平相处,把你的所有的经验全部无私的告诉孩子;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聊天;把孩子当作你的朋友;让孩子愿意和你成为朋友。当然,你要又足够的耐心

母亲应该怎样教育男孩子
母亲应该怎样教育男孩子 母亲应该怎样教育男孩子,很多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长,面对难题,家长要与孩子一起面对,孩子的能力是否出众决定了未来的发展高度,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孩子日后的发展,母亲应该怎样教育男孩子教你如何教育孩子。母亲应该怎样教育男孩子1 人为什么要做自己所做的事情?它始于...

妈妈怎么教育孩子
妈妈怎么教育孩子,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十分关心自己宝宝的生长情况,不过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妈妈都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妈妈怎么教育孩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妈妈怎么教育孩子1 时刻注意亲子关系的培养,多和宝宝一起玩耍 母亲要多和孩子嬉戏玩耍,不要总是把功课、学习挂在嘴边。

作为母亲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作为母亲,我希望我的孩子先会做人,然后再要求她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教育我的孩子:一、以身作则,从生活中的点滴教会我家姑娘明辨是非,知道自己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举个例子,她们幼儿园每次吃饭前都会让孩子背诵《悯农》这首...

作为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问题五:家长怎样教育孩子谈恋爱 男的爸爸教育,女的妈妈,教育,难道爸爸妈妈都没谈过恋爱吗 问题六:“作为父母,怎样教育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古有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所以很多家长总认为严格就是好的。而有的家长对孩子却是百般迁就、溺爱,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都不算是好...

母亲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子?
哈喽,友友们好。作为一个母亲,你要懂得 育儿 之道,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教育是不同的,男孩长大后是要出去争服世界的,所以作为一个母亲,要收起自己那份柔弱地爱子之心,不要娇惯和溺爱男孩,从小培养孩子去闯天下的本领和能力,尽早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的责任感,男人的本事就是逼出来...

妈妈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他们的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

清苑县18288498928: 孔子母亲的教子故事 -
机狗奥帝: 有一次,孔子的母亲因高烧昏倒在桑地.面对此,孔子一跺脚:“孩儿不念书了,孩儿只要母亲.”几天后,孔子为母亲买来补品并对母亲说:“我有钱交学费了.”母亲问:“哪来的钱?”孔子说,给街上办丧事的人家当吹鼓手挣来的.结果...

清苑县18288498928: 孔子的母亲对孔子有什么影响?
机狗奥帝: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因孔母曾在尼山祈祷才怀了孕,父母给孔子起名为丘,字仲尼.“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尼”指尼山,“丘”则暗示出人头地的意思.孔子约三岁时,叔梁纥病故,葬于防山.后来颜氏变卖了所有家产及首饰,带着孔子从穷乡僻壤的鄹邑,迁到国都曲阜的阙里居住,当时家境相当贫苦.

清苑县18288498928: 孔子的父母是怎样培养孔子的? -
机狗奥帝: 孔子让梨

清苑县18288498928: 颜徵在在用什么来激发孔子的学习 -
机狗奥帝: 十五岁时嫁给六十六岁的叔梁纥为妾.其时叔梁纥妻子施氏生有九女,一妾生一子孟皮(又名伯尼,脚有毛病).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

清苑县18288498928: 孔子小时候的故事有哪些?
机狗奥帝: 吾观孔子童年,实乃不幸.高龄父亲在他生下不久便撒手人寰,幼年丧父的孔子遭受着太多的磨难,这也许就是他发愤图强的根本动力吧.其实他的母亲也着实伟大,寡妇...

清苑县18288498928: 孔子之母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机狗奥帝: 孔子出生,虽说是野合之生,但其母颜氏坚强勇敢,在极为艰难情况下仍不失教育培养孔子,终使孔子成为一代圣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生的教育和努力.

清苑县18288498928: 孔子的母亲叫什么名字 -
机狗奥帝: 孔子的母亲叫颜徵(zhēng)在(前568-前537年),今作“颜征在”,其被后人加封为启圣王夫人. 叔梁纥死后,颜徵在与孔子的生活相当困难. 坚强勇敢的颜徵在,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将孔子培养成身高九尺六寸、以博学闻名的英才. 孔子...

清苑县18288498928: 春秋晚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
机狗奥帝:[答案] 孔子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

清苑县18288498928: 史书言,孔子的母子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阅读答案 -
机狗奥帝: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孔丘说:“都记住了.”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孔丘睡觉,是和...

清苑县18288498928: 孔子的母亲是谁? -
机狗奥帝: 颜徵 孔子的父母是老夫少妻配.据说孔子出生时,他父亲有六十多岁,而他母亲才十七岁,此事不大符合当时的礼义,不为世俗所容.不仅他们的相爱、结合被冠以“野合”一词载入史册,母亲颜徵在甚至一生都没有将埋葬丈夫的地方告诉孔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