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这一概念,最早出自我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寓言故事

作者&投稿:鲜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韩非子·难一》《自相矛盾》

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所著作中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旧战国时期,主人公是楚国人。原文如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急急急。送300分。哪个高手帮写一下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J.狄慈根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

由"矛与盾"这则寓言产生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词 目 自相矛盾 发 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释 义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出 处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这一大题,跪求
可惜的是,猴子们并没有打出什么十四行诗。根据研究者,它们只打出了5页几乎完全是字母“s”的纸。 3.中文房间(The Chinese Room) “中文房间”最早由美国哲学家John Sear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这个实验要求你想象一位只说英语的人身处一个房间之中,这间房间除了门上有一个小窗口以外,全部都是封闭的。他...

中国的有史记载的第一个王朝是怎么样建立的?
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据说,神在造人后,发现泥做的人总是软软的,一经风雨就会倒下,于是神在人的背上插了根脊梁,这根脊梁在人遇到无论多大的风雨、多...

关于帮忙讲一下玛雅文化中的十大发明,是否可以认为是史前文明所建造的吗...
似汉字。玛雅文字是象形文字和声音的联合体,玛雅雕刻文字既代表一个整体概念,又有各自独特的发音。这类似于日语中的汉字与假名的关系,如玛雅文中的“盾”(bakalu)既可以写成一个表意的象形单字,也可以分成三个表音文字“ba”,“ka”,“la”。玛雅象形文字的发展水平与中国的象形文字相当,只是符号的组合远较汉字...

介绍一下达芬奇的经历,以及他的成就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美术三杰” (文艺复兴后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一个博学者: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

楚人为什么说“一个矛,一个盾,不能同时”
自相矛盾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我们都要实事求是,三思而后行,不能过于讲事实夸张化。自相矛盾也是一个四字成语,比喻说话或做事前后逻辑不通,它的出处是《韩非子·难一》。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

卡尔·洛维特《尼采》:「 ”永恒轮回”是了解尼采哲学的一把钥匙
2、尼采哲学的三个基础概念 (1)「 ”上帝之死”,惊世骇俗 尼采宣布「 ”上帝死了”,这在当时是个惊世骇俗的结论。不过,据卡尔·洛维特的分析,「 ”上帝之死”思想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已经以不同形式提出过好几次。 首先是帕斯卡。帕斯卡最早以自然哲学的形式表达了这个概念:「 ”自然是这样的,它是神的失落,...

《矛与盾》出自---中的一个寓言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

中国共产党人最早使用党内政治生活这一概念
在当时条件下,初步回答了党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条件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入手,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问题,成为我们党积极开展思想斗争、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并取得成效的重要开端。之后,虽然没有提出“党内政治生活”这一概念,但“党内生活”“党的生活”等相关概念...

汉阴县18544035918: 谁在批判儒家学说时,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 -
鄞武复方: 韩非子.韩非子在《韩非子·难一》中,提出了“矛盾”的概念,来质疑儒家同时认为尧和舜都是圣人.舜在尧为天子的时候,四处实施德化,修正了一些不端正的社会风气,儒家据此赞颂了舜.而韩非子据此提出质疑,如果承认此时作为天子的尧是圣人,那么不应该存在不端正的社会风气,那么舜的德化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承认舜成功实施了德化,那就表明不端正的社会风气是事实,则此时作为天子的尧就不应被认为是圣人.儒者同时承认了“尧是圣人”和“舜的德化”,就是互相矛盾的.墨香侠士谨献

汉阴县18544035918: 矛盾这一概念,最早出自我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寓言故事 -
鄞武复方: 寓言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

汉阴县18544035918: 矛盾这词怎么来的 -
鄞武复方: 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释义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来源《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

汉阴县18544035918: 名词解释,矛盾 -
鄞武复方: 矛盾是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的不一致,无善恶之分.汉语辞源出自《韩非子》中《难一》所述故事.在逻辑中,矛盾被更加特殊化的定义为同时断言一个陈述和它的否定.在口语和辩证法中,矛盾有着同形式逻辑中完全不同的意...

汉阴县18544035918: 矛盾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的故事 -
鄞武复方: 矛楯 [ máo dùn ] 意思 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相容. 出自 《韩非子·难一》:“ 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汉阴县18544035918: 与矛和盾有关的成语故事 -
鄞武复方: 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

汉阴县18544035918: 矛盾选自我国战国时的哪本书 -
鄞武复方: 《韩非子》.《韩非子·难一》原文:人有鬻矛与楯者,誉楯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以为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白话翻译: 有个卖矛和盾的人,称赞他的盾的坚固:“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一会儿又赞美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这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所以这就是自相矛盾.

汉阴县18544035918: 为什么有矛盾的存在啊?能没有矛盾么? -
鄞武复方: 矛盾这个词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概念.那么,人类为什么会产生矛盾这个概念?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实质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说明这个问题. 矛盾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中.它说的是一个人既卖矛又卖盾,他向顾客炫耀...

汉阴县18544035918: 什么是矛盾! -
鄞武复方: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一词在汉语中最早见于《韩非子》 ,指逻辑上的不一致.“ 矛盾”一词拉丁语的contradictio ,也指逻辑上的不一致.在古代哲学中,矛盾概念已包含有...

汉阴县18544035918: 矛盾出自什么书 -
鄞武复方: 语出《韩非子 难一》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